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夏季三亚湾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4—2008年三亚湾近岸海域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水质单因子质量指数评价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水平法对三亚湾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并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该海域近5a水质状况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三亚湾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浓度较低,单因子指数值较小;该海域近5a有机污染指数值较小,水质良好;该海域近5a中均处于贫营养化水平,富营养化程度较低;趋势分析显示该海域水质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水水质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04~2008年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水质单因子质量指数评价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水平法对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并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该海域近5a水质状况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域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有超标现象;该海域2005年和2008年有机污染指数值较高,受到较严重污染或轻度污染;该海域近5a中仅2006年水体处于贫营养化水平,其余各年营养水平处于富营养化程度或高富营养化程度;趋势分析显示该海域水质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不显著。因此,对富含N、P等造成该海域富营养化的污染物的治理是该海域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1年5、8、10月对日照近海海域进行调查,分析并评价了该海域的水质情况.结果表明,日照近岸海域水质情况较好,评价指标除个别站点无机氮个别月份超过一类海水水质,Cu、Zn的月平均含量略高于一类海水,其他重金属含量均达到一类海水水质要求;通过对海域营养化水平的评价,海域各站点的营养化指数均小于1,未达到富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2011—2012年4—10月大陈赤潮监控区海域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几个重要化学指标的时间变化特征,并利用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型,对整个大陈赤潮监控区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9年2月对三门湾海域的环境质量调查结果,结合海洋环境功能区划对该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综合分析了水质中富营养化程度,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及潜在生态危害效应。结果表明:该海域水质除无机氮和Hg外其他环境因子基本符合功能区相应的海水水质标准,水质状况尚好。61.5%站位的富营养化指数大于1,表明该海区富营养化程度较高;该海域沉积物除少数站位的Cu、Cr外,其他环境因子的含量均达标,底质环境状况良好。各站位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均远小于150,说明三门湾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属于轻微危害范围。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2003年至2005年5~10月浙江岱山赤潮监控区海域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几个重要化学指标的时间变化特征,并利用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对整个岱山赤潮监控区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于2003年8月28日对奥运帆船赛场海域海水水质要素进行了现场调查,并以无机态氮(DIN)、无机态磷(PO4-P)、化学耗氧量(COD)、溶解氧(DO)为化学指标参数,探讨了该海域的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奥运会帆船赛场海域除石油烃外,大部分海域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石油烃平均含量超过国家二类水质标准。该海域调查海区PO4-P、DIN主要受陆源排放影响,特别是浮山湾至石老人沿岸海域含量较高。部分区域已经开始呈现轻微富营养化状态,富营养化状况主要受陆源排放等因素的影响。整体上奥运会帆船赛场海域水质良好,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8.
根据1995年的调查资料,概述了廉州湾沿岸海域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与水化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化学耗氧量(COD)、无机磷(P)、无机氮(N)为评价指标,分析评价了该湾的富营养化程度,指出该湾赤潮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陆源营养物质的排人,通过N/P值,表明了N是该湾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4-2012年对渤海湾生态监控区进行的水质监测得到的数据,对该海域的无机氮(DIN)、磷酸盐(P0_4-P)以及N/P值的水季变化特征展开了分析。结果表明,渤海湾近岸海水中DIN、PO_4-P年均浓度整体呈上升趋势,超过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DIN、PO_4-P已成为影响近岸海域水质的主要污染物。运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法、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法、营养指数法分别对渤海湾近岸海域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得出的富营养化评价结果基本相同,均表明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正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0.
胶州湾大沽河河口及邻近海域海水水质状况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6年6月和2007年6月两次对胶州湾大沽河河口邻近海域表层海水的温度、盐度、pH、悬浮物(SS)、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亚硝酸盐(NO2--N)、硝酸盐(NO3?-N)、铵氮(NH+4-N)、活性磷酸盐(PO 34?-P)、铜、铅、锌、镉、石油类等理化指标测定结果,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富营养化指数对该海域的水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无机氮和石油类为该海域的主要污染物,该海域总体营养水平较高,2006年为磷限制中度营养区域,2007年为磷中等限制潜在性营养化区域。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黄河入海径流变化条件下河口附近海域盐度扩散特征,以更好地保护河口海域生物资源多样性,本文以黄河下游利津水文站的长序列实测径流数据资料为基础,利用近海水动力模型FVCOM,分析径流变化对黄河口海域盐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黄河口与莱州湾之间存在顺时针的环流系统,在余流作用以及涨落潮方向的影响下,黄河冲淡水长期向莱州湾扩散;丰水期黄河冲淡水几乎影响了整个莱州湾,27盐度锋可以到达莱州湾中部,27等盐线的表层包络面积为2 665.61 km2,占莱州湾的1/4左右,枯水期低盐度水只有向南扩散的趋势,27以下的低盐度水集中分布在黄河口门附近,27等盐线的表层包络面积只有199.65 km2;5月份,随着入海径流量增加,27等盐线扩散的范围、距离、方向都会发生明显变化。在对近海生物资源有迫切保护需求的情景下,适当减少其他用水户供水量以增加入海生态径流量,可以有效改善黄河口海域附近的盐度情况,为生物资源的生长繁殖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2.
长江、黄河入海沉积物中元素组成的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对取自长江大通站(包括部分南京段)和黄河利津站入海沉积物进行了分析,研究了25种元素的含量特征及它们在长江和黄河里的差异,并与前人研究成果作了比较.研究表明,长江、黄河中的沉积物存在较明显差异,黄河沉积物中明显富集Ca,Sr,Si等元素;长江沉积物中明显富集Al,Fe,Ti,Mn,Cu,Zn,Pb,Rb,P,V等元素.这与2条河流流域的地质背景、气候带特征、风化程度以及人为活动影响关系密切.与前人研究结果相比,2类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但是用Al标准化之后发现只有部分重金属元素含量有所增加.重金属的变化可能与近年来中国工业快速发展及两河流域污染物质的排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3.
海洋生态系统中放射性核素转移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柯 《海洋科学》2007,31(10):51-54
在西大亚湾海域浓度场分布的基础上,用库室模型分析的观点建立了海洋生态系统库室模型,采用浓集因子法建立了相应的线性方程组,对放射性核素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鱼类以及沉积物中的迁移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核电站液态排放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规律。这为预测核电站废水排放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一套有价值的参考模型及软件。  相似文献   

14.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zooxantellate scleractinian coral distribution and the abundance of the zooplankton in the Atlantic Ocean is discussed.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a dataset of 943 specimens (82 species) sampled at 87 stations that were performed during the scientific cruises of Russian research vessels in the Atlantic. The hypothesis concerning if the coral bio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density correlate with the zooplankton abundance was tes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parameters are contradictory. High coral bio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density were registered for the areas of low and average zooplankton abundance in the surface waters.  相似文献   

15.
The authors have previously determined that the effectiveness and failure pattern of the ice cover caused by flexural-gravity waves generated by a submerged body motion near the bottom ice can greatly depend on the depth of the water area. In its turn, the presence of a ledge on the ice surface may affect a wave propagation pattern.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bottom contour influence on the deflection and length of flexural-gravity waves. The authors describe a numerical model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deformed state of ice caused by hydrodynamic loads due to a submarine mo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bottom contour. The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in the ice tank. 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are compared.  相似文献   

16.
长江口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交换通量的模拟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长江口水下沉积物-水界面可溶态无机氮(DIN=NO3- NO2- NH4 )的交换行为研究发现,低潮时近口点(A)沉积物是水体DIN的汇(-2006.99μmol/(m2·h)),而靠近口外点(B)沉积物是水体DIN的源(1848.27μmol/(m2·h))。但高潮时,A点沉积物转变为水体DIN的源(1880.97μmol/(m2·h)),而B点的沉积物转变成为DIN的汇(-956.64μmol/(m2·h))。在距河口较远高低潮盐度变化微弱的地点(P),沉积物始终是水体DIN的源(1872.41μmol/(m2·h))。高低潮海水盐度的变化对沉积物中微生物活动的影响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长江河口水下沙洲类型及典型水下沙洲的推移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江河口水下沙洲的类型及其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把水下沙洲分为 4 种基本类型:节点型沙洲、弯道型沙洲、涨落潮流分异型沙洲、分汊口型沙洲。并研究了河口区若干典型沙洲在最近 20 a 的推移规律和冲淤状况,对沙洲冲淤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河口水下沙洲冲淤频繁, 1991 年后仅上、下新浏河沙 5 m 等深线内沙体每年冲淤量达 1.5×106 t,尤其是 1998 年大洪水导致上新浏河沙被冲失近 1/3 。  相似文献   

18.
A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hs of the Kuroshio and Kuroshio Extension (KE) i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satellite-derived altimetry dataset of 1993–2008. When the Kuroshio takes the nearshore nonlarge meander path or typical large meander path and resultantly goes through the deeper channel (about 2500 m) of the Izu-Ogasawara Ridge, the KE path adopts a relatively stable state with the two quasi-stationary meanders. On the other hand, when the Kuroshio takes the offshore nonlarge meander path and then passes over the shallower part of the Ridge (about 1000 m), the KE path tends to be convoluted, i.e., an unstable state.  相似文献   

19.
乐清湾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炜民  陈雷 《海洋通报》2007,26(4):116-120
利用2002年至2004年对乐清湾海水增养殖区的海洋环境监测结果,分析和评价了乐清湾海水增养殖区的海洋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乐清湾海水增养殖区营养盐超标严重,导致增养殖区整体水质超出四类海水水质标准,与增养殖区应达到的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不符,影响了增养殖区主导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产生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美国积极参与并主导了该《公约》的整个谈判过程,对《公约》大部分条款持支持态度,但最终却没有签署《公约》,其原因主要在于它反对《公约》第十一部分关于深海采矿的规定。1994年《执行(公约)第十一部分的协定》对《公约》中与深海采矿有关的部分进行了实质性修改,满足了美国的利益和要求,但美国国内对《公约》还存在其他一些反对意见。目前美国国内各界支持加入《公约》的呼声日益高涨,美国正在积极考虑加入《公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