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9 毫秒
1.
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年7月—2008年8月,对象山港全港海域设立的13个采样站位采集的调查资料,用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群落种类的组成,以及采用ABC曲线方法和大型多元统计分析软件PRIMER5对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进行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分析和非度量MDS标序,研究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调查显示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不同采样站位之间物种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辛普森多样性指数(D)和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差异皆高度显著(P0.01)。群落结构聚类分析和MDS标序表明,13个采样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大致可分为3组。根据所调查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资料做的ABC曲线分析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或者扰动,逐渐由一种或几种个体较小的种类占优势。  相似文献   

2.
渤海湾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渤海湾围填海工程对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利用2013年秋季和2014年春季调查数据,对渤海湾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总平均丰度、总平均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调查区域的优势类群为多毛类,优势种为凸壳肌蛤(Musculus senhousia)和日本倍棘蛇尾(Amphioplus japonicas),这与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优势种单一和物种小型化的特征相符。曹妃甸围填海海域与邻近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物种数、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均没有显著差异。2014年春季较2013年秋季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稍有所提高,这可能是围填海工程放缓和阶段性施工结束后生物群落在缓慢的恢复。ABC曲线(Abundance/Biomass Curves)分析表明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均已受到中等程度干扰;M-AMBI指数分析发现曹妃甸围填海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状况较差。结合渤海湾围填海面积和历史数据,发现围填海等人类活动已对渤海湾生态环境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该区域的生态系统受损。受损生态系统的完全恢复需要漫长的过程,受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次生演替也需要较长的时间,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舟山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内在关联,在2019~2020年对舟山附近海域12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采用丰度、生物量、相对重要性指数(IRI)、Cluster聚类以及PCoA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该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主要影响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航次共在舟山海域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56种,其中多毛类动物28种,甲壳动物8种,软体动物7种,棘皮动物6种,刺胞动物3种、纽形动物2种,星虫动物和脊索动物各1种;两年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6.32ind./m2和5.59g/m2,纽虫(Nemertea)是丰度的最大贡献者,而星虫爱氏海葵(Edwardsia sipunculoides)和棘刺锚参(Protankyra bidentata)则是生物量的最大贡献者;2020年大型底栖动物的总物种数、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高于2019年,且两年舟山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总物种数、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舟山邻近海域。与舟山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最相关的环境因子是水深、底层水盐度和硝态氮(NO3),这三个环境因子彼此相关性显著,随着盐度的增加,水深逐渐增加而硝酸氮含量则显著降低,群落物种数、丰度和丰富度则显著增加。通过对舟山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内在关联的研究,有望为东海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演替规律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2012年9月对辽东湾西部倾倒区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调查海域共发现底栖动物54种,包括多毛类35种,甲壳类10种,软体动物6种,棘皮动物1种,其他2种。底栖动物丰度平均为1 140.8个/m2,生物量为11.02 g/m2,多样性指数平均为3.39。丰度、生物量比较结果显示,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中度干扰,调查海域底栖动物群落可分为以对照组为主的群落和倾倒区群落。海洋倾倒导致倾倒区内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水平下降,群落特征种受倾倒的影响较明显。底栖动物与重金属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掩埋是辽东湾西部倾倒活动主要的影响方式。  相似文献   

5.
青岛近海浒苔暴发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8年7月3日至25日在青岛附近海域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 (Muell.)J.Ag]暴发期间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分析资料,研究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物种组成、生物量和丰度以及物种多样性方面的动态变化,以了解浒苔暴发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学影响.结果表明,本项目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  相似文献   

6.
2016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对河北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对比分析了春、夏两季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丰度、生物量、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春、夏季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分别为58种和92种,两季种类组成皆以多毛类为主;夏季大型底栖动物丰度略高于春季,而生物量要明显小于春季。采用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聚类分析和多维排列尺度(MD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春、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春季可分为3个群落,夏季可分为2个群落。采用ABC曲线法来监测环境污染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扰动情况,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或扰动。  相似文献   

7.
烟台近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王全超  李宝泉 《海洋与湖沼》2013,44(6):1667-1676
为了解烟台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现状,分析群落演替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引发群落演替的原因,于2010年4月、8月、11月及2011年3月4个航次(春、夏、秋、冬)对烟台近海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周年调查分析。采用优势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Cluster聚类和MDS排序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并与历史资料比较分析群落演替情况。结果表明,该海域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76种,其中多毛类77种,软体动物46种,甲壳动物39种,棘皮动物7种,其他7种。群落中的优势种组成季节性差异较小,基本保持稳定,短叶索沙蚕和不倒翁虫为4个季度共有优势种。烟台近海年平均生物量为16.72 g/m2,以秋季最高,春季最小;年平均丰度为1022 ind/m2,以冬季最高,春季最低。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和多样性指数(H’)的年平均值分别为2.30、0.70和1.9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底质和水深关系密切,但是由于受到不同类型的环境扰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呈现斑块状分布。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群落特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表现为物种数下降,群落中优势类群的比例和优势种组成发生了变化,群落中软体动物比例减少,多毛类比例增加。人类活动包括污水排放、养殖和捕捞、港口建设和船舶航运等干扰是导致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浮游生物和大型底栖动物参与水体营养物循环, 影响着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与沉积物的稳定性, 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能 流和物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系统了解渤海海域浮游生物和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与优势种的时空变化状况, 本研究以生 态监测调查结果为依据, 站位重点布设在渤海海域重要的河口、海湾、海岛周边海域以及渤海中部海域, 同时结合相关历史 资料, 对渤海海域的浮游生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 、密度 、生物多样性指数 、优势种等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从 2016—2018 年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空间分布可以看出, 细胞密度均值在滦河口-北戴河海域相对较高, 而在锦州湾 、莱州湾 和庙岛群岛海域相对偏低。渤海浮游植物多样性在各调查海域之间相差不大, 但渤海湾海域的浮游植物多样性呈现明显的逐 年下降趋势。浮游动物细胞密度在滦河口-北戴河海域相对偏高, 其余各海域差别不大。2016—2018 年, 浮游动物多样性在 双台子河口 、渤海湾 、黄河口海域明显增加,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物种数在渤海湾 、黄河口 、莱州湾和庙岛群岛均呈减少趋 势, 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在锦州湾 、滦河口-北戴河的水平偏低, 在渤海湾有所下降, 耐污能力较强的多毛类成为目前渤海 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最主要的优势类群。通过与历史数据对比可知, 2014—2018 年, 渤海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的群落种 类数、密度 、多样性指数总体变化不大, 主要优势种基本一致, 但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 、生物量和密度总体上呈减少趋势, 主要优势种类由软体动物转变为环节动物多毛类。本研究丰富了渤海海域浮游生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研究, 并为渤海生 态系统的健康评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持, 对合理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夏季辽东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夏季辽东湾西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作者于2009年8月对六股河口外海域15个站位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整个研究海域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124种,其总平均丰度为(2824±1537)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22.01±38.58)g/m2。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所确定的前三位优势种一致,分别为二齿半尖额涟虫(Hemileucon bidentatus)、深钩毛虫(Sigambra bassi)和独指虫(Aricidea fragilis),其余优势种存在细微差异。各站位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呈现河口和中部海域低,近岸和外围海域高的分布规律。在50%相似度水平上,可将研究海域划分为4个群落。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海域底栖环境整体清洁,底层水环境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0.
开展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调查和生态质量评价对于指导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东省大亚湾为研究区域,于2022年8月进行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调查,利用生物指数AMBI和M-AMBI对大亚湾底栖动物群落健康状况和生态质量状况进行评价。本研究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9种,环节动物为优势类群,主要优势种为多鳃齿吻沙蚕(Nephtys polybranchia)、细丝鳃虫(Cirratulus filiformis)和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pinnata),与历史资料对比研究表明,近40年来,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组成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典范对应分析表明,亚硝酸-氮(NO2-N)和硝酸-氮(NO3-N)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表明含氮营养盐已经对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产生负面影响。生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大亚湾底栖生境处于“未扰动”或“轻度扰动”状态,生态质量处于“好”或“一般”状态。  相似文献   

11.
于2006、2007和2009年台州大陈岛猪腰屿资源增殖保护区建立前、后,对该保护区内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进行了采样调查,分析了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群落结构及增殖放流品种对保护区建立的生态响应.结果显示:保护区建立后,大型底栖生物的物种数、生物量和丰度均比建区前有明显提高;增殖放流黄口荔枝螺Thais lute...  相似文献   

12.
张晓举  丁龙  冯春晖 《海洋科学》2016,40(10):43-48
2013年5月对辽东湾中部的大型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海域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调查海域共发现大型底栖生物70种,包括多毛类24种,甲壳类18种,软体动物20种,棘皮动物7种,纽虫1种。相对重要性指数大于100的种类有14种,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日本游泳水虱、毛蚶、日本长尾虫。底栖动物丰度平均值为244.2个/m~2,生物量为52.52 g/m~2,棘皮动物是生物量的重要贡献者。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3.24,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分析结果认为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未受到干扰,底栖生物群落的结构相似性较低,在20%的相似程度上可分为5个组。底层水中溶解氧含量是影响底栖生物的主要因素,不同底质条件是影响底栖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象山东部海域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种间相互作用情况,于2012年8月(夏季)对象山东部海域30个站位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研究。共采集,鉴定大型底栖动物36种(优势种20种),隶属于7门8纲24科,节肢动物15种(41.7%)最多,脊索动物7种(19.4%)次之。聚类分析和MDS排序结果表明,象山东部海域夏季大型底栖动物可以分为4个生态类群。选取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重叠指数进行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象山东部海域夏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变化范围为5.22—21.66,生态位宽度值最高的为东方口虾蛄(21.66),最小的为小荚蛏(5.22);Pianka重叠指数大于0.60的优势种占19.5%,多样的生境以及生物本身的适应能力差异,使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值偏小,减小了种间的竞争。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夏季生态位结构的形成主要与优势种的活动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现阶段浙江檀头山岛周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现状,于2013年7月、2013年11月对该海域进行了2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生态调查,20个采样站位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55种,其中甲壳动物最多,有18种(占32.73%),其次是底栖鱼类(17种,占30.91%)、软体动物(16种,占29.09%),腔肠动物3种(5.45%),环节动物最少,只有1种(1.82%)。2航次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14种,其中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为2航次共有优势种,其余均为单一航次优势种,夏、秋季间种类更替率较高,为51.85%。平均生物量、丰度,夏季航次均分别高于秋季航次,方差分析表明生物量、丰度两航次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远近岸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檀头山岛周围海域夏季和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聚类分析和n MDS排序分析,结果表明,夏季、秋季20个站位均可划分成2个主要聚类组,对各聚类组内平均相似度贡献较大的物种主要是广温、广盐性的甲壳类动物,如东方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等。ABC曲线和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檀头山岛周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秋季受到重度扰动,夏季未受到扰动。粒径分析结果显示檀头山岛周围海域沉积物主要是由较细颗粒的黏土和粉砂组成。CCA分析结果表明温度、盐度、水深、溶解氧是对大型底栖动物影响程度较大的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5.
瓯江口树排沙湿地不同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瓯江口树排沙湿地不同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对红树林、互花米草及光滩3种生境开展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48种,隶属于5纲15目31科40属。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红树林生境最高,互花米草生境次之,光滩生境最低。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G-F多样性指数分析不同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发现红树林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高于互花米草生境和光滩生境。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物种数、栖息密度、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季节间差异不显著,而物种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生境间差异显著。人工恢复红树林有助于提高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2009年4月对舟山海域13个站位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生态特征进行了调查,并结合2001—2008年浙江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变化趋势及其生存环境现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84种,其中多毛类31种,甲壳类25种,软体动物12种,鱼类8种,腔肠动物4种,棘皮动物和其它类各2种。2009年春季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平均值为11.62g/m2,丰度平均值为208.5个/m2,生物多样性指数(H′)为1.64,丰度呈由近岸向外海递增的趋势。根据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排序分析,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可划分为3个群落,分别为群落Ⅰ:双鳃内卷齿蚕-织纹螺-孔鰕虎鱼群;群落Ⅱ:色斑角吻沙蚕-脊尾白虾群落;群落Ⅲ:葛氏长臂虾-织纹螺群。通过丰度/生物量累积k-优势度曲线分析可知,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已受到中度程度的污染或扰动,群落结构不稳定。比较分析2001—2009年舟山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生物量和丰度变化趋势可知,个体较小、生长周期较短的种类逐步成为舟山海域的优势类群。  相似文献   

17.
黄河口海域2004-2009年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宇  刘一霆  杜明  刘霜  刘旭东 《海洋学报》2013,35(6):128-139
根据 2004年-2009年春季6个航次共186个站次的黄河口附近海域生态调查资料,对该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群落特征分析。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53种,生物量变化范围为6.31~13.20 g/m2,丰度的变化范围为44~902 ind./m2。优势种类历年变化较大,出现频率较高的优势种类为纵沟纽虫、细长涟虫、寡节甘吻沙蚕和绒毛细足蟹;调查区域内丰富度指数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历年来呈下降的趋势。聚类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大致可分为近岸和远岸2个底栖动物群落。分析表明,水深、底质的中值粒径和海水盐度是影响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组成及其群落结构能间接反映贻贝养殖区底栖生态状况。基于2021年4月和8月枸杞岛贻贝养殖区现场调查数据,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差异及主要驱动因子的系统解析。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172种,隶属14纲40目84科,物种季节更替率为83.14%。丰度等级分布(Rank abundance)曲线表明,夏季物种更丰富,但均匀度相对较低。春、夏季大型底栖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介于1.61~2.95之间,季节间差异显著。Simpson指数与盐度、沉积物中值粒径(D50)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生物量与沉积物中值粒径、总有机碳(TOC)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物种数、Chao1指数、生物量、丰富度均与TOC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将春季分为四个组别,夏季分为三个组别,NMDS分析表明,春季分组物种分离不显著,夏季分组物种分离显著,相似性分析(ANOSIM)印证了这种差异。应用相似百分比(SIMPER)分析表明,季节平均相异率为87.57%,分歧种为丝异须虫(Heteromastus filiformis)。CCA分析表明,溶解氧、TOC和硝酸盐是驱动贻贝养殖区大型底栖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现状,于2019年5月分别对建国后黄河入海口4个流路区域20个潮间带站位进行了采样调查。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5纲16目37科60种,主要优势种有托氏?螺(Umbonium costatum)、泥螺(Bullacta exarata)、光滑河篮蛤(Potamocorbula laevis)、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和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等;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58.34个/m2和398.3 g/m2;各流路区域的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0.786~1.409,均匀度指数(J)的变化范围为0.332~0.462,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范围为1.216~1.692。平均密度在不同地点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指数则差异不显著(P>0.05)。聚类分析结果说明各采样站位物种相似度较高。黄河入海改道、防潮坝建设工程以及黄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物种组成、分布及群落结构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对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资源状况进行分析,为底栖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本底数据,以促进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