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国际运动中雪的科学讨论会,于1979年8月12日至19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举行。会议由国际冰川学会和美国农林部森林局洛基山森林及山地试验站联合主办。参加会议的有美洲、欧洲、亚洲和澳洲的15个国家和一个地区,共l25名代表。这是交流雪和雪崩研究新成果的一次盛会。会议共采纳的论文有78篇,其中积雪的稳定性估计和雪崩予报15篇,积雪雪崩力学51篇,风吹雪研究12篇。会议进行方式是先由作者宣讲论文,然后由到会代提问题,面对面地回答和讨论。会议期间参观了瓦奥明州的公路风吹雪  相似文献   

2.
国际二叠纪地层、环境和资源学术讨论会在贵阳举行“国际二叠纪地层、环境和资源学术讨论会暨国际全球沉积地质计划联合大陆项目、国际地质对比计划359项目(特提斯、环太平洋和边缘冈瓦纳二叠一三叠系对比)和306项目(东南亚古生代一中生代地层Xt比)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3.
第八届地质年代学、宇宙年代学和同位素地质学国际讨论会学术报告内容简介1994年6月4日至11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召开了第八届地质年代学、宇宙年代学和同位素地质学国际讨论会(ICOG-8)。会议论文总数为745篇,其中427篇进行了分组报告...  相似文献   

4.
李明 《地球科学进展》1998,13(2):209-212
1998年5~12月召开的部分国际会议时间会议名称地点5月3~7日采矿、冶炼和石油国际会议蒙特利尔(加拿大)5月12~15日水质的可持续控制国际研讨会武汉(中国)5月12~16日突尼斯(K-T界限)的白垩纪-早第三纪过渡区国际讨论会与野外考察突尼斯5...  相似文献   

5.
程国栋  马巍 《冰川冻土》2003,25(3):303-308
2002年9月2~4日在俄罗斯雅库茨克市召开了第五届冻土工程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针对4个专题进行了讨论:土的物理和力学、多年冻土区工程建筑物的建筑和应用问题、开发有用矿床中的冻土问题和道路建筑.通过此文将国际上的一些最新研究动态给予介绍,给从事寒区工程研究的工作者以借鉴.  相似文献   

6.
潜孔锤钻进技术的新发展───记国际潜孔锤钻进及钻探新技术研讨会1993年10月7日至9日,在长春地质学院召开了国际潜孔锤钻进及钻探新技术研讨会。这是一次代表范围广泛的国际性学术讨论会。美国、俄罗斯、日本和我国(包括台湾省)共派出正式代表68名,列席代...  相似文献   

7.
第一届中日双边微束分析学术讨论会简介第一届中日双边微束分析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9月13-17日在广州举行。这次会议是由日本科学振兴会微束分析委员会(JSPS,141委员会)、中国微束分析联合委员会、国际标准化微束分析技术委员会(ISO-Tc202)...  相似文献   

8.
受国家自然基金委资助,肩负IGCP368项中国工作组的委托,我于1999年7月9日~25日出席了“OrogenesisintheOutback”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间参加了野外考察和讨论,获得了重要信息,收益匪浅。对会议情况,我将分三部分总结并陆续向基金委和地调局及地质同行报告。“OrogenesisintheOutback”国际讨论会于1999年7月12~16日在澳大利亚中部阿利斯斯普林斯市(AliceSprings)举行。会议由澳大利亚地质学会地球化学、矿物学和岩石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北澳地调局、IGCP368项、英国构造研究组和澳大利亚地质学会北澳分会等协办。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9.
参加“地下水资源未来危机”国际学术会议的报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加“地下水资源未来危机”国际学术会议的报导1994年6月13日~16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举行了一次规模较大,命名为“地下水资源未来危机”的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系由芬兰环境部、国家水与环境委员会、芬兰科学院、国际水计划(IHP)国家委员会、...  相似文献   

10.
第21届IUGG大会及IAHS学术讨论会概况国际大地测量及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是与地科联(IUGS)并列的全球性两大地学国际学术团体之一。今年7月2—14日在美国波特市(Boulder)科罗拉多大学举行的四年一度的第21届IUGG大会,是一次...  相似文献   

11.
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举办的“在可溶岩上建筑的工程地质问题”讨论会,于1981年9月14—1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召开。参加这次国际讨论会的有29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其中土耳其国家以外的代表有70名,我国派出代表6名。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名誉主席M.阿诺(法国),主席Y.M.谢尔盖夫(苏联)、司库兼代理秘书长M.朗格(西德)参加了会议,土耳其国家的能源、自然资源部部长及伊斯坦布尔市市长等出席了会议的开幕式。 讨论会开始前的两天召开了国际工程地质协会的理事国  相似文献   

12.
第十六届国际矿物大会概况1会议简况第十六届国际矿物大会于1994年9月4~69日在意大利比萨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美国、中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奥地利、西班牙等30多个国家的代表近千人。大会主席:谢先德(中国),第...  相似文献   

13.
韩再生 《地质通报》2003,22(2):142-143
1会议简况第四届国际地下水人工补给会议于2002年9月22-26日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举行。这是继1988年在美国加州Anaheim、1994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Orlando和1998年在荷兰Amsterdam召开的前3届会议之后,由国际水文地质学会(IAH)、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组织主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26个国家的197位正式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中国地质调查局1人、中国科学院3人。会议论文集收录了100篇论文,反映了当代世界各国有关地下水人工补给研究的最新成果,由A.A.BALKEMA出版社在会前出版,…  相似文献   

14.
《地球科学进展》1991,6(6):91-91
由国际冰川协会(IGS)主办、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协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山岳冰川学与人类活动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Internantional Symposium on Mountain Glaciology to Human Activities)”于1991年8月26日至30日在兰州召开。来自美国、苏联、日本、加拿大、英国、冰岛、挪威、瑞士等国以及中国的50多位冰川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包括录相片)60多篇,所有论文均在大会上交流。学术讨论会上还播放了加拿大学者提交的两部关于雪崩地区安全措施的录像片;同时举办了冰川图书展销。  相似文献   

15.
《地球化学》2000,29(4):326
第15届国际喜马拉雅 喀喇昆仑 西藏学术讨论会(Himalaya Karakoram TibetWorkshop,简称HKT会议)于2000年4月22~24日在成都西藏饭店国际会议厅举行。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法国、希腊、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尼泊尔、新西兰、巴基斯坦、俄罗斯、瑞士、英国和美国等16个国家及中国香港和台湾等2个地区的205名学者出席了这次国际盛会。其中国外学者61人 ,中国港、台地区各1人。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刘东生、丁国瑜、李廷栋、肖序常、刘宝、曾融生、…  相似文献   

16.
1982年8月23—27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西黎巴嫩市召开了第二届国际应用冰川学讨论会。该讨论会是由国际冰川学会和美国陆军冷区研究和工程实验所联合主持的。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苏联、瑞士、奥地利、澳大利亚、英国、西德、瑞典和中国等15个国家的约7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第二届美国地表水$唾地l卜水中毒药公置求崩黼理会议非均质土地下施工会议——冒际隧洞协会第十届年会地下水研究中地表和钻孔韵地球物理方法太平洋地区现代地壳运动国际讨论会第一届小水电会议第三届地面沉降圜际讨论叠第二属国际水质研究会议掇地水污染调查,科学与技术的应用会议第六届岩石力学讨论会欧洲会议第二届非洲水技术展赞和讨论会因际大坝安全会议地下z&资源利用和污染物水文地质国际讨论会国际灌溉排永委员会第十二届灌排会议国际承资源委员会河流流域战略讨论会第五届杰资源中的有限方法国际讨论会虚用地球化学第二次讨论会—…  相似文献   

18.
第四届土冻结国际讨论会将于1985年8月6—8日在日本扎幌市北海道大学低温科学研究所举行。与上届讨论会一样,本届讨论会的宗旨仍是强调人工冻结工程中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之间的关系。会议讨论的主要课题也与上届相同,即主要包括冻融土之热  相似文献   

19.
“非传统矿产资源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8月1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代表来自中国、加拿大、韩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台湾。中国地质大学校长赵鹏大院士主持了这次会议。他在大会致词中指出:“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学术会议在我国乃至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召开。这次学术讨论会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就非传统矿产资源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范围、研究目的和意义交换看法;二是交流在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经验和认识;三是初步建立一种国际联系的渠道,促进今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进这一主题的研究,并加强国际同行…  相似文献   

20.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5,29(4):404-404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项目(IGCP,现称国际地球科学计划项目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Program)506项目于2005年11月1日-4日在南京召开项目正式启动会议暨第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侏罗系界线及地质事件国际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Jurassic Boundary Events),来自美、英、德、法、日、澳、俄罗斯、阿根廷、加拿大、罗马尼亚、波兰、印度、匈牙利、泰国及国内的70名专家出席了这次会议,共同研讨国际海相与非海相侏罗系界线事件研究的最新进展,并举行IGCP 506项目的首次国际工作组会议。研讨会的召开将有力推动“海相与非海相侏罗系对比及地质事件”这一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为国际学术界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以促进中外科学家的密切合作并展示中国非海相侏罗系研究的新进展,为解决我国海相与非海相侏罗系的对比及建立非海相侏罗纪地层学统做出贡献,使中国侏罗纪研究立足于国际前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