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世纪地磁长期变化场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IAGA(国际地磁与高空物理学协会)编制的IGRF(国际地磁参考场)研究了20世纪地磁场变化规律. 20世纪地磁长期变化场的四极子(n=2的高斯系数所表示)变化最为显著,与主磁场相比长期变化场的球谐级数收敛较慢,利用追踪异常焦点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的方法,发现地磁非偶极子长期变化场的垂直分量Z的等值图上有五大异常,其漂移情况不太统一,但是基本上是西向漂移.这种西向漂移的不一致性,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地磁场模型的正确性. 20世纪地磁场长期变化的能量谱与主磁场的不同,偶极子、 四极子和八极子的变化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最新修正的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研究了1945-1995地磁场中心偶极矩变化,地磁总场及其分量X、Y、Z的空间功率谱,地磁场长期变化谱的经向漂移和纬向漂移的功率谱和西向漂移速度。研究中发现最近50年偶极矩仍在继续衰减,空间功率谱的变化也呈减小趋势。在经向谱的漂移中观察到1970年出现最小值,而在纬向漂移变化中1970年出现最大值,西向漂移速度的变化也在1970年出现最大值,这种现象正是1970年发生的地磁长期变化的突变,称作地磁"Jerk"。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最新修正的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研究了1945-1995地磁场中心偶极矩变化,地磁总场及其分量X,Y,Z的空间功率谱,地磁场长期变化谱的经向漂移和纬向漂移的功率谱和西向漂移速度。研究中发现最近50年偶极矩仍在继续衰减,空间功率谱的变化也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4.
IGRF在地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IGRF(国际地磁参考场)资料在地磁学的基础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利用IGRF国内外学者研究了高斯分析、地球磁场模型及其源场可能位置、重磁关系、核幔耦合、地磁场能量、地球非偶极子磁场以及长期变化场的西向漂移等,研究了IGRF在我国地区的误差以及产生的原因.在研制中国地磁等值图中也得到某些应用.  相似文献   

5.
长春地磁台地磁场长期变化基本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长春地磁台从1957年开始进行正规地磁观测至今,地磁场的长期变化已完成了一个完整的下降、转折、上升的变化周期,这种长期变化是偶极场与非偶极场变化的叠加,以非偶极场变化为主体,并受东亚大陆磁异常场源强度及方向变化的控制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首次引用古地磁学中虚地磁极(VGP)的计算方法来研究现代地磁场的变化规律。通过对中国地区6个台站资料的分析以及对全球39个台站资料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利用地磁场角度分量来研究长期变化是可行的;VGP的漂移情况正好表明非偶极子磁场的存在与随时间的变化;VGP漂移方向的全球分布与地磁长期变化场的有关分量等值图之间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东亚地区地磁场的理论分析与矩谐模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东亚地磁场三分量绝对测量资料,使用矩谐分析方法研究了东亚地区(北纬20-70,东径40-160)的地磁异常场,计算出地磁异常的矩谐模型.据此模型编绘了X.YZ三分量磁异常图.结果表明,在东亚的中心地区地磁异常的分布比较均匀,表现出区域特征.而在边界地区,特别是西南角和东南角一带,由于缺乏实测数据,边界效应很大.  相似文献   

8.
东亚大陆磁异常的西向漂移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向漂移是地磁场长期变化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而西漂最显著的部分是非偶极子场部分.本文以1900-2000年国际参考地磁场(IGRF)为依据,运用无线电科学中的"移动变形图案相关分析"方法对近百年来东亚大陆磁异常的漂移运动进行了分析,得到磁异常各分量漂移矢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最能代表地磁场西漂特征的Z分量异常近百年来平均西漂速度为0.07°/a,明显小于全球磁场西漂的平均速度0.2°/a.Z分量还显示出0.02°/a的缓慢北向漂移.详细分析还表明,东亚大陆磁异常的漂移分为3个阶段:1900-1930年为较快的西漂,平均速度为0.10°/a;1930-1980年为西北向漂移,平均西漂速度分量0.07°/a,北漂速度分量为0.04°/a;1980年后漂移几乎停止,并有转为东漂的迹象.  相似文献   

9.
地磁场长期变化和日长十年尺度变化的周期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历史地磁场模型GUFM1、第10代国际参考地磁场(IGRF10)模型和日长资料,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地磁场磁矩、能量、西向漂移等参数的长期变化和日长十年尺度变化的周期分量及其时变特征.结果表明,1800~2005年期间,偶极子磁场长期变化有82年和48年准周期分量,它们与日长变化的周期没有直接关系.非偶极子磁场参数的长期变化与日长变化有66年和32年准周期分量,66年准周期比32年准周期强.在66年准周期分量,西向漂移比日长变化超前8.8年,非偶极子磁场能量比日长变化滞后15.6年.日长十年尺度波动和地磁场长期变化的起源不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地球磁场的全球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根据最新修正的第七代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计算了中心偶极矩,中心偶极位置参量;计算了偏心偶极位置及其参量,给出了近四人世纪中心偶极和偏心偶极的变化图象。发现了偏心偶极漂移速率在1970年代出现地磁“jerk”,这些结果是很有科学价值的。  相似文献   

11.
欧洲及其邻区MAGSAT卫星磁异常冠谐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欧洲及其邻近地区 MAGSAT 卫星黎明资料进行了处理,得到1°×1°卫星磁异常网格值。本文使用冠谐分析方法,计算该地区卫星矢量磁异常(ΔX,ΔY,ΔZ)冠谐模型。球冠极点位于33°N和26°E,球冠半角为40°.冠谐模型的截断指数为18。根据卫星磁异常冠谐模型和地磁场球谐模型 DGRF1980,计算卫星总强度磁异常(ΔF)的冠谐一球谐模型。根据卫星磁异常的理论模型,计算并绘制不同高度(300,400,500km)的理论卫星磁异常图。对冠谐模型和大磁异常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国际地磁参考场(1980 IGRF,n=8)低纬磁力线经验公式和模式电离层,结合海南岛三亚(18.24°N,109.5°E;磁纬7.04°N)观测到的哨声资料,对磁纬10°N以下哨声的路径纬度和临界截止纬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考古地磁法,对北京地区汉、三国、唐、宋、金、元、明、清各朝代的古砖标本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标本的剩余磁性,并做了逐步加热的实验,从而推算出上述各时期北京地区的磁倾角值和磁埸强度值。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近两千午来磁倾角是在51°-66°之间变化,并且有循环性特征,其周期为一千余年;而地磁埸强度则是逐渐减小的,汉、三国、唐、宋、元、清各时期的地磁场强度分别为现代地磁埸强度1.57,1.41,1.42,1.29,1.21,1.12倍。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区域.在计算过程中假定磁场是有势的,并且势函数分别考虑为轴对称与平面函数.计算结果表明:当磁场足够强时,粒子运动区的边界与磁力线是相似的.这个结果表明,我们可以根据磁力线图形确定带电粒子的运动区.此外,还将上述计算结果与模型实验做了对此,在磁场中的辉光放电实验里,放电中的辉光区部分相当于粒子的运动区,暗区部分相当于粒子禁区.对比结果表明,辉光区的边界与磁力线相似,其中有以下几个结果:(1)当磁场是一个偶极磁场,并且其磁短的大小大于其临界值时,则放电辉光将被捕获于偶极磁场中,其边界近似于磁力线;(2)当偶极磁场受到扰动时,设扰动场分别考虑为与赤道面上的偶极磁场方向相反的均匀磁场,以及位于捕获区之外在赤道面上的电流环磁场时,则偶极磁场磁力线将向外伸长,实验观测到被捕获于偶极磁场中的辉光将同时伸长,并且辉光区边界的变化与磁力线的变化是相似的;(3)根据中性线磁场中的辉光放电实验表明,辉光区的边界仍然与中性楱磁场的磁力线相似.由于气体放电中的现象比较复杂,因此要进行定量的计算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我们引进了一些简化假定,定量计算了辉光区在上进各种磁场中的边界,计算出来的辉光边界的大小和形状与实验结果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5.
极性转换期间地球磁场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采自中国黄土高原西峰(35.7°N,107.6°E)和段家坡(34.2°N,109.2°E)两个剖面中黄土层L8和古土壤层S8的1281块定向古地磁样品做了详细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证实了Matuyama-Brunhes(M-B)极性转换带位于L8的中下部.提出了下列观点:1.M-B极性转换过程与地球磁场方向变化相联系的持续时间为3600-4500a,而与地球磁场强度变化相联系的持续时间则为8000-9000a,即强度变化存在“超前和滞后” 效应;2.M-B转换场的形态是由三次快速倒转和一次不成功的倒转构成,或者说,转换场具有快速变换极性的振荡特征;3.M-B转换过程中地球磁场并不是以轴对称的非偶极子场为主,而是偶极子场至少与非偶极子场相当;4.中国黄土-古土壤沉积物所含磁性矿物的主要成分是磁铁矿,它是研究极性转换期间地球磁场详细结构的良好物质.  相似文献   

16.
秦岭丹凤群蛇绿岩古地磁学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对秦岭丹凤县桃花铺郭家沟剖面和商县三十里铺剖面丹凤群蛇绿岩标本的古地磁学研究结果.逐步热退磁和剩磁方向主分量分析表明,60%以上的标本含有可明显区分的3个剩磁组分.另外的约30%-40%的标本,尽管它们具有很高的天然剩磁强度,在150-200℃时,其剩磁强度即衰减50%以上,且显示出不稳定的方向.两种不同的磁性表现与不同的岩石组成和结构有关,特别是与岩石的结晶程度有关.经对3个剩磁组分成因的分析及与变质变形关系的研究,表明高温剩磁组分是原生.由高温剩磁组分得到丹凤群古地磁极位置为43.0°N,274.5°E,古纬度值为12.0°S.比较丹凤群的古地磁极位置和华北扬子块体古地磁极移曲线,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丹凤群在古生代不从属于华北或扬子块体,而是一个独立的地体,很可能是秦岭古洋壳的残片,从而给丹凤群蛇绿岩赋予新的大地构造含义.  相似文献   

17.
地磁场的漂移运动和强度变化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在修正了Briggs提出的移动变形图案相关分析法基础上,对全球非偶极子磁场以及6个行星尺度磁异常区的漂移特性和强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900-2000年期间,全球非偶极子磁场以0.15°/a的平均速度向西漂移,强度累计增长了29%;6个行星尺度异常区的西漂运动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漂移最快的是赤道附近的非洲异常,平均西漂速度为0.26°/a,其次是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异常(0.23°/a),最慢的是欧亚异常(0.09°/a).除西漂外,大多数异常区还有较小的北向漂移.在1940-1955年期间北半球的欧亚、北美和北大西洋3个异常区以及赤道地区的非洲异常几乎同时由西漂或西南漂转为西北向漂移;紧接着,南半球的南大西洋和澳大利亚两个异常区的漂移特征也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是漂移明显减慢,而不是漂移方向的转折.在6个异常区中,澳大利亚、南大西洋、非洲和欧亚4个异常区的强度有明显增加,而北美和北大西洋两个异常区的强度则显示了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磁场的三维结构及其长期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矩谐分析方法得到了中国及邻近地区地磁场的三维模型。通过对本区磁异常水平分布特征及垂直递减率的分析可以推论出:中国及邻区的地磁测量资料会对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的八极子(n=3)和更高阶磁极子(n>3)的系数计算产生影响。在1965-1970年期间,西藏磁异常中心及西太平洋磁异常中心以0.4°/年的平均速率西漂,同时以0.2°-0.6°/年的平均速率向北移动;X和Y分量的异常极值以3γ/年的速率增强,Z分量的异常极值以2-7γ/年的速率在减弱。  相似文献   

19.
对GEOSAT测高卫星在中国近海区域(0°-35°N,105°-127°E)以及127°-135°E内6个ERM周期(1987年1月1日-4月12日)的地球物理数据记录(GDR)中的数据进行了编辑和预处理.根据卫星弧段的实际长度选取了混合轨道误差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技术对上升弧段与下降弧段交叠点处的不符值进行了平差计算.处理结果表明,所选用的方法可以大大地消除径向轨道误差的影响,使交叠点处的不符值由原来的56cm(RMS)降低到现在的24cm(RMS)在此基础上,构造出6个1°×1°的中国近海海平面及其平均海平面.该平面被称为"测高大地水准面"与美国Ohio州立大学的OSU91A重力场模型的大地水准面相比,两者具有同等量级的精度及一致的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