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五华县防雷检测及雷击事故调查中发现,个别单位或个人的防雷意识淡薄,部分建筑物没有安装防雷设施而遭受雷击。如华城圩镇张某的四层楼房,1996年7月24日被雷击坏;转水圩尾楼房于1998年9月8日,32岁的曾某在家看电视遇雷击当场身亡;歧岭龙经小学的二栋教学楼,在1986年7月28日遭雷击坏,都是由于未安装防雷设施造成的。 棉洋镇政府综合办公大楼,长38.5m,宽31.6m,高 23.0 m,建筑面积8516.2m2,内设办公室、电脑室、程控电话、有线电视机房、传真机等配套设备。大楼建筑时由于防雷意…  相似文献   

2.
现代电子设备的防雷技术李青(山东省气象局装备处.25003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子设备的普及,雷电灾害也相应增多。如1992年6月国家气象中心多合计算机接口因感应雷击被毁,损失二十多万元。1993年7月5日和8月13日北京市气象局两次遭雷击,报房光端...  相似文献   

3.
1999年6月18日13时,中山市紫马岭公园办公楼靠近电话总机处的屋檐遭雷击损坏,面积达20cm×50cm,并烧毁电话总机内除主板外的所有分机板,损失严重。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雷击事故呢?这要从紫马岭公园办公楼的防雷设计进行分析。紫马岭公园办公楼位于山坡顶部,地势高,周围空旷,没有其它建筑物,是一个极易受雷击的地方。该办公楼原先设计并实施了一套防雷方案。现就该大楼的原防雷设施和安全隐患分析如下(图1)。1 原防雷设施  (1)防直击雷装置的设置(按1983年规范设计),办公楼天面设暗敷式避雷带,暗…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东莞市和全国各地一样,公路交通网络不断延伸,加油站也日渐增多。在全市2000多km长的公路旁,分布着400多家汽车加油站。由于加油站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场所,并多处于旷野中,容易引发雷击事故。如1995年4月飞达加油站、1996年6月顺发加油站(均未经东莞市避雷设施检测所检测),由于接地装置、接闪器和引下线等防雷设施安装不规范而发生事故,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现就汽车加油站的防雷和防静电处理技术作一探讨。1 直击雷防护1-1 储油罐区的防直击雷措施汽车加油站的储油总容量,大…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8—2016年陕西省收集到的144起雷电灾害资料和闪电定位仪资料,统计分析雷电灾害特征,结果发现:雷电活动旺盛的季节与雷灾频发的时段相对应,78%的雷灾发生在6—8月闪电高发期;雷灾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关中多、陕南陕北少的特点,但陕北雷灾比例较2000—2007年增长了12%。从雷灾类型看,人员伤亡事故明显下降,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防雷知识宣传工作仍需加强;遭受雷灾频次最多的是电子电气设备,雷击事故影响范围最广的是供配电及通讯设施,可通过防雷装置定期检测降低雷灾概率;易燃易爆场所雷灾数量近年显著增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项目不同阶段采取对应的积极措施防范雷击事故。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枣庄新城市政府办公楼计算机房、电梯机房、交换机、监控系统对直击雷、感应雷的防护勘察和检测。政府办公楼现有设施只有在外部有带状防直击雷设施,而对计算机房、电梯机房、交换机、监控器的防感应雷、防雷电波措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一经雷击就可能会出现系统烧毁现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现提出防雷整改设计方案,以保护设备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7.
介绍雷击的主要形式及危害、雷灾特点,并阐述了主要的几种防雷技术措施,为一个系统的防雷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黎兆东 《广东气象》2000,(Z2):39-40
本文主要根据高州笔架山通信基站多次受雷击损坏设备的情况,作出事故分析,提出了防雷整改实施方案。1 地形、雷击、原防雷设施的基本情况1.1地形 笔架山位于高州城南,海拔高度208m,机房建于山顶,发射塔离地面120m,为城区最高建筑物。基站地处高州市区,年平均雷暴日为95天,属雷击多发区。1.2 雷 击 基站自1994年建成投入使用后,每年都遭受多次雷击。建在距发射台100m外的变压器被雷击坏两次;一楼配电柜里的电表被雷击中烧毁;二楼寻呼通信基站一台大功率进口的UPS电源,每年遭受几次雷击;卫星通信接…  相似文献   

9.
2006—2010年广西雷电灾害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5a雷电灾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给出了广西雷电灾害的时间分布、地理分布和行业分布以及人员伤亡雷灾地点分布情况。广西每年每一百万人中大约有0.56人死于雷击,农村是雷击重灾区,农民是雷灾的主要受害者。雷灾主要发生在汛期(4~9月),桂林雷灾最多,钦州雷灾最少,受损行业最多的是民用领域,占25%,人员伤亡雷灾中的雷击地点,...  相似文献   

10.
浅谈雷击和现代防雷雷建勤(甘肃省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兰州730020)雷电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直接危及人畜生命安全,对建筑、通讯、广播、电视、电话、计算机等诸多设施造成极大危害,经济损失惨重。从1749年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至今,科学研究一直在不断探...  相似文献   

11.
利用海南岛18个气象台站2003~2009年雷暴日及典型雷电灾害资料,在统计分析海南岛雷灾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从灾害易损性角度出发,对海南岛雷电灾害易损性差别进行研究,对各种易损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形成海南岛雷灾易损性区划。结果表明,海南岛雷灾集中发生在4~9月份;多发生在下午;无防雷条件或条件差的露天野外和简易工棚等地是雷击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发生地点;地理位置、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雷击灾害的发生及损失程度;形成的海南岛雷灾易损度区域划分图,为区域防雷减灾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宾阳县国家气象站1957-2013年雷暴气候资料以及1995-2018年雷电灾害数据,应用数理统计、实证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了宾阳县雷电活动、雷电灾害特征和雷击受损情况,探讨当地农村雷电灾害的主要成因。结果表明,近八成雷电灾害发生在农村,农村雷灾具有事故多、人员伤亡重、灾害损失大的特点;雷电灾害与雷暴发生的时数月分布规律大致相同,均在6月达到峰值,6-8月雷电活跃期与雷电灾害高发期有较好对应关系;雷电活动频繁、强度大,防雷减灾知识匮乏、防雷设施不完善等因素是造成广西宾阳农村雷电灾害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农村雷击事故频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的原因;根据新农村住宅的特点,介绍了新农村住宅直击雷防护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步骤;并提出加强雷电灾害预测预警、在农村普及雷电科学、加强雷灾多发区公共防雷设施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数据通信系统的防雷措施张军郭红晨(河南省气候中心,郑州·450003)当今正步入先进的信息时代,数据通信设备和终端在骤增,认真对待数据通信设备的雷击问题已迫在眉睫。下面从四个方面谈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雷措施。1防直击雷的措施计算机局域网中的微...  相似文献   

15.
对发生在遂溪县农村的一宗雷击事故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就如何加强农村防雷科普知识宣传、规范农村建房防雷设计、落实农村防雷减灾责任制、加强农村防雷减灾服务系统建设、在易发雷灾区域建设防雷避险场所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有线电视(CATV)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有线电视系统遭受雷击损坏的情况也日益严重,尤其是一些乡镇级有线电视站,在建站时未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致使在雷雨季节常常遭雷击而损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对有线电视系统实施有效的防雷措施,保证其正常工作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1 雷击事故分析与雷电入侵途径事故1:1998年5月,汉中市褒河镇有线电视系统遭受雷击,而且雷击的主要部位在干线传输系统,损坏主干线放大器十几台,电视机上百台,而前端无任何损失。检查发现,多数放大器放大模块被击,少数几台电源…  相似文献   

17.
马沪平  姚建明 《浙江气象》2007,28(3):39-40,46
经过多个防雷工程的实践,根据现代雷灾新特点,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无线电监测站雷击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确保无线电监测站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各级气象台站建(构)筑物的增高和电子等业务设备的增多,其建(构)筑物和设备遭受雷击危害的事故时有发生,这给气象台站正常的业务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在此,根据所收集到的气象台站和其它部门的雷击资料,对全省气象系统雷击形式及其路径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的综合防雷技术进行了探讨。1气象台站雷击形式根据对实地雷击事故的调查,气象台站雷击形式可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以感应雷(含雷电波侵入)为主。如1995年夏季,宜昌市气象台测雨雷达和通信系统遭雷击,致使测雨雷达不能正常运行,气象电报、天气预报和气象信息不能按时…  相似文献   

19.
浅谈雷灾调查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雷灾现场调查的内容、方法、步骤等内容,从询问现场相关人员,勘察地理环境、雷击痕迹、防雷装置,剩磁检测等方面做了介绍;提出需要查找的气象资料,探讨了将现场调查结果和气象资料结合起来分析雷灾原因以及确定雷灾调查鉴定结论的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如何编写雷灾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20.
陕南西部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针对高速公路电子信息系统的特点,从防雷环境因数、雷电活动规律、雷击事故受损原因、系统设备的重要性及发生雷灾后果的严重程度等因素,结合考虑了高速公路电子信息系统防雷工程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比较全面的高速公路的防雷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