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陕西商洛马角寺钼矿位于小秦岭多金属成矿带西部,矿区出露元古界至新生界地层,区内褶皱和断裂较为发育。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在本区圈出Mo、Pb、Zn等元素异常,指示有多金属找矿前景。在区内开展1∶10 000土壤测量工作,并对取得的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总结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本区Mo、(Au)为成矿元素,Ag、Pb、Zn等为指示元素;同时,在区内再次圈出Mo、Ag、Pb、Zn等元素异常,异常再现性较好。运用1∶2 000地球化学剖面对土壤异常进行查证,发现一条含钼矿化构造带(Q1),从中圈出Mo矿体多条。综合研究1∶10 000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本区仍有Mo、(Au)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黑河市北大沟金矿位于大兴安岭燕山期成矿带东南部,是在三道湾子金矿外围利用地球化学测量发现的石英脉型金矿床.通过与三道湾子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对比,选定了该区为找矿靶区进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圈定Au、Ag、As、Sb、Cu、Pb、Zn、Mo异常多处,以Au、Ag、As、Sb、Mo异常为主,各元素异常浓集中心吻合较好.经过对异常验证,发现了北大沟金矿,说明该靶区的选定是比较成功的,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找矿效果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3.
样子哨盆地北缘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有利。盆地北西北东向韧性剪切带叠加有后期脆性构造,带内发育有串珠状Au元素化探异常,且与已知金矿床(点)吻合较好,类比认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南东侧盆缘断裂表现为多期次活动叠加的特点,沿断裂带充填有含金硅化蚀变岩,应注意寻找中低温热液型金矿;盆地中早侏罗世闪长岩、花岗斑岩侵入灰岩中,在其周围相应伴随有Au、Ag、Cu、Pb、Zn、W、Mo等元素化探异常,矽卡岩型铜钼矿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4.
广西思旺地区位于钦杭成矿带西南端大瑶山金多金属成矿带上,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表明该区Au、Ag、As、Hg、Sb、Pb、Cu、Sn、Mo、Bi等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全国水系沉积物元素含量水平,Au、Ag、As、Pb、Cu、Sn、Bi、Mo等元素高于广西区背景含量;异常元素主要沿凭祥―大黎深大断裂两侧呈近EW和NE向带状展布。主要异常区均分布在凭祥―大黎深大断裂与近SN向断裂交汇处。根据异常特征与成矿地质条件,圈定了5个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工作区在区域地球化学上属滇东南Sn、W、Ag、Au多金属地球化学区的南东端老君山Sn、Zn、Ag、W、Sb多金属地球化学分区。元素的化探异常分布与花岗岩和深变质岩系(花岗片麻岩、片麻岩、片岩类)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为Sn、W、Bi、U、Th、Be等元素高含量区,Li、B、Sr、Nb、Ta、Ag、As、Cu、Zn、Pb、Cd、Mo、F、Au等元素部分高含量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中采用一种非正规网度,系统研究土壤中化探元素富集规律,总结其与基岩及矿化体的联系。通过运用化探找矿方法,发现化探异常并进行查证,优选了重要异常,确定找矿靶区;结合已知锡多金属矿化体部位,开展地质地球化学剖面测量,圈定甲1类异常AP-3异常1个,经深部钻探工程验证,初步确定为一中型锡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6.
通过西藏芒康某铅多金属矿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变异系数、富集系数、叠加强度、蚀变-矿化强度、致矿因素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结合区内已有地质、矿产资料分析认为测区内主成矿元素为Pb、Zn、Ag、Cu,重要伴(共)生元素或指示元素为Cd、Hg、W、As、Zn、Sb、Mo、Au、Sn。该次土壤测量在区内共圈定元素综合异常23个,通过对找矿潜力较大的异常进行推断解释,同时结合区域成矿规律,对区内铅多金属找矿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应用自然α杯法壤中氡气测量来评价金和多金属矿床所形成的化探异常的工作做得还不多。为了开拓氡气测量应用的新领域和为可靠评价化探异常增加一个新指标,我们在位于半干旱草原景观的新疆某Au异常区和黄土沟壑景观的甘肃蛟龙掌多金属黄铁矿区进行了初步尝试。结果表明:(1)Rn气异常令人满意地圈定了已知Au矿化体的赋存部位(包括隐伏部分),并圈出了几处找Au远景区段(其中一处已经验证,结果表明推测基本正确)。说明自然α杯法氡气测量可以作为圈定构造破碎带控制的隐伏Au矿化体的有效手段之一。与其他化探方法配合,可为找寻含Au构造破碎带提供可靠的信息。(2)在黄土和第三系红色粘土埋深20m左右的多金属矿化带及构造破碎带上方具有Rn气弱异常。说明自然α杯法氡气测量在黄士覆盖区用于找寻隐伏多金属矿化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应用自然α杯法壤中氡气测量来评价金和多金属矿床所形成的化探异常的工作做得还不多。为了开拓氡气测量应用的新领域和为可靠评价化探异常增加一个新指标,我们在位于半干旱草原景观的新疆某Au异常区和黄土沟壑景观的甘肃蛟龙掌多金属黄铁矿区进行了初步尝试。结果表明:(1)Rn气异常令人满意地圈定了已知Au矿化体的赋存部位(包括隐伏部分),并圈出了几处找Au远景区段(其中一处已经验证,结果表明推测基本正确)。说明自然α杯法氡气测量可以作为圈定构造破碎带控制的隐伏Au矿化体的有效手段之一。与其他化探方法配合,可为找寻含Au构造破碎带提供可靠的信息。(2)在黄土和第三系红色粘土埋深20m左右的多金属矿化带及构造破碎带上方具有Rn气弱异常。说明自然α杯法氡气测量在黄士覆盖区用于找寻隐伏多金属矿化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阿拉善塔布格地区主要地貌形态为荒漠、戈壁和山地,本文基于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成果,系统总结了塔布格地区地质特征,并对研究区内元素含量、异常组合和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u、Ag、Pb异常强度高、规模大,具有明显的浓集中心和浓度分带,多元素异常套合好,且与地质构造对应,异常查证发现含金石英脉,Au、Ag、Pb为主要成矿元素,As、Sb、Bi、Hg、Sn、Cu、Mo、Zn、W为成矿指示元素。综合地质成矿背景及化探异常特征,在区内圈定两处以金为主的多金属找矿靶区,认为后续工作主攻矿种应为金,主攻矿化类型为与韧-脆性构造变形有关的构造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化。  相似文献   

10.
胶东山后金矿床地质体微量元素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胶东招平断裂上的山后金矿34个钻孔进行了原生晕测量,分析了Au、Ag、cu、Pb、zn、As、Sb、Bi、Mo、Hg等10种元素,统计了胶东岩群、荆山群、玲珑花岗岩及招平断裂蚀变带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变化.变质岩、花岗岩均富Bi、Ag,而贫Hg、Sb、Au、Cu、zn、As;胶东岩群、荆山群中金的丰度值相近,它们均为金矿的矿源岩;在招平断裂蚀变带中Au、Ag、Pb、Mo、Bi等元素出现了明显富集,而Cu、zn、Sb、Hg等元素没有富集,矿床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不发育;根据聚类分析结果,Au与Ag、Cu、Pb、zn生成于不同的成矿期,招平断裂中的Au矿体形成于金成矿期,招平断裂上盘荆山群地层中的Au、Ag、cu、Pb、Zn多金属矿体形成于金银多金属成矿期;招平断裂北段的成矿条件要比南段好;根据As、Mo元素含量的变化,确定出山后金矿深部矿体预测的简单准则,并对金矿深部进行了简单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1.
The supposed specific distinction of the lower Pleistocene elephants, Elephas Müst Pavlova of eastern Europe and E. trogontherii Pohlig of western Europe, cannot be supported, as shown by evidence adduced by the author; the former is therefore relegated to the synonymy of the latter.—C. E. Ray.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详细介绍了平面与多面体相交的算法。讨论了多面体的描述,建立查找表、扫描、跟踪等方法,以及平面与多面体多次相交情况的处理。文章还介绍了直线与多面体相交的算法。  相似文献   

13.
At the moment of deposition an ideal sediment has certain topological properties. The diagenetic process is driven by the reduction of surface area and this process is considered in relation to the topological properties. The connectivity and genus increase as cementation occurs and in some systems may decrease again. Relations between genus, density, depth of burial and time are considered for a sand-sandstone system.  相似文献   

14.
徐濂 《沉积学报》1986,4(1):20-33
一、前言笔者在分析我国某一盆地的一个钻井剖面的样品中;以及在第三纪、三叠纪、二叠纪、奥陶纪、寒武纪和震旦纪碳酸盐岩和其它地层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有机色素。它主要存在于含氧、氮和硫的非烃馏分中。纯化合物呈橙红色。在硅胶薄板上很稳定,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其颜色仍清晰不变,是普遍存在于天然地质样品中的一种色素物质,在石油勘探上有着实际和理论意义。因此,引起笔者的注意。对它进行了多种测试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TM极化时,当测点越过界面时视电阻率均发生变化,基底较深时能放大界面附近的异常,当基底较深、频率较高时,高阻一侧相位低于45°,低阻一侧相位高于45°。TE极化时,只有基底为高阻时越过界面时视电阻率才发生变化,当基底为高阻且频率较高时,相位在界面两侧发生变化。通过岩脉时若相位无变化,岩脉是窄的。  相似文献   

16.
一个已埋藏的古造山带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研究磨拉石与造山带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扬子板块东缘志留系磨拉石的沉积学特征和物质成分特点,进而推测出在磨拉石堆积区东侧(相当于现代长江口外)有一条近南北向的古造山带,该造山带始形成于奥陶纪末,现在已被剥蚀并被深埋于地下。这对重新认识华南大地构造演化及古生代油气分布规律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钻孔桩基础的一个失败实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列举了一个显然是按照正常施工过程步骤成桩的败例。以对整个成桩过程全面调查和详细试桩结果为基础,对该桩质量所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细致分析。提出了改进挖斗体结构、改善无循环钻孔灌注桩成孔工艺,对混凝土各个环节质量控制手段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A tonic     
  相似文献   

20.
A CORR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