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遂安石是一种镁的硼酸盐矿物,自然界中较为少见。它于1953年由渡边武男在朝鲜遂安郡笏洞矿区首次发现,以后在苏联和我国也相继发现。它常与镁硼石(小藤石)、硼镁铁矿、硼镁石和粒硅镁石等矿物一起发育于矽卡岩型硼矿床中的变质白云岩中。遂安石之所以少见,是因其生成条件比较特殊。一般认为它是矽卡岩矿物,但典型的矽卡岩硼矿床中所含硼矿物往往是硼镁石和硼镁铁矿,而不  相似文献   

2.
遂安石的合成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遂安石是一种镁的硼酸盐矿物,自然界中较为少见。它于1953年由渡边武男在朝鲜遂安郡笏洞矿区首次发现,以后在苏联和我国也相继发现。它常与镁硼石(小藤石)、硼镁铁矿、硼镁石和粒硅镁石等矿物一起发育于矽卡岩型硼矿床中的变质白云岩中。 遂安石之所以少见,是因其生成条件比较特殊。一般认为它是矽卡岩矿物,但典型的矽卡岩硼矿床中所含硼矿物往往是硼镁石和硼镁铁矿,而不是遂安石;而遂安石则见于变质白云岩或存在于白  相似文献   

3.
黑硼锡铁矿(Hulsite)1908年发现于美国阿拉斯加,其后J.R.克拉克(Clark)等人对它作过某些研究,但因未能获得基本的矿物学数据,在新出版的一些矿物学著作中均未提及这一矿物。1976年初,我们在研究华南某接触交代矽卡岩硼矿床中锡的赋存状态时,用电子探针发现了一种含锡的硼酸盐矿物。系统研究证明,此矿物虽与硼镁铁矿-硼铁矿系列的矿物相似,但结构完全不同,定名为黑硼锡铁矿。我国产出的黑硼锡铁矿含量较高,在某些矿石中,既是硼的矿石矿物,又是锡的主要矿石矿物,构成了一种新的硼锡矿石类型和矿床类型。现将黑硼锡铁矿的初步研究成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矽卡岩在我国分布广泛,类型很多.其中镁矽卡岩很有代表性,用穆斯堡尔谱研究镁矽卡岩中的富铁硼镁铁矿是木文的主题。硼镁铁矿(Mg,Fe~(2 ))_2Fe(3 )(BO_3)O_2是一个铁镁类质同像系列矿物,两个端员组分矿物为富铁硼镁铁矿和富镁硼镁铁矿。一般定义含铁率f(f=FeO/(FeO十MgO)x 100)O-25%多的为富镁硼镁铁矿;  相似文献   

5.
马来亚石(Malayaite)CaSnSio_5系一种稀少的含锡硅酸盐矿物,主要产于与矽卡岩有关的锡石硫化矿床中。马来亚石在世界上发现的地区尚不多,已知的产地有马来亚的皮热卡河谷和中国江西德安曾家垅。 1978年,我们在四川省义敦亥隆的锡石——多金属矽卡岩矿床的人工重砂中发现了一种含钙、锡、硅较高的矿物,现经研究,是马来亚石(Malayaire)。  相似文献   

6.
1978至1982年期间,作者在深入研究我国湖南大型内生硼矿床的富锡镁铁硼酸盐矿物工作中,发现该矿物的晶体结构与黑硼锡铁矿(Hulsite)等型,但化学成分富镁,属单斜富锡镁铁硼酸盐系列的镁端员新矿物,取名为黑硼锡镁矿(Magnesiohulsite)。1983年11月,经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IMA)讨论,获全票通过。标本现收藏于武汉地质学院博物馆。  相似文献   

7.
近来南岭地区陆续见有早侏罗世成岩作用的报道,但是否存在同期成矿作用尚无定论。本文报道了大顶矿区石背岩体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大顶矽卡岩铁锡矿体的高精度同位素年龄数据,确认该地区存在早侏罗世成矿事件。石背岩体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87.5±1.8 Ma(MSWD=0.81)和186.9±2.0 Ma(MSWD=1.15),大顶矽卡岩铁锡矿体中的金云母~(39)Ar-~(40)Ar坪年龄为185.9±1.2 Ma,等时线年龄为184.5±2.6 Ma(MSWD=0.83)。该矿床成矿作用是南岭地区首例有精确年龄报道的早侏罗世的成矿事件,为南岭成矿带矿产调查评价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早侏罗世岩浆岩岩性组合、空间展布特点以及中侏罗世才开始的太平洋板块西向挤压过程,说明大顶矿床的成岩成矿过程更可能是受华南印支运动晚期的后造山伸展作用或者垮塌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8.
导言复杂铅铋硫盐矿物过去研究不够,报导很少。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对这类矿物的发现颇多,其重要性也超出人们原来的预料。据新的资料,它们产出在矽卡岩型矿床(钙矽卡岩和镁矽卡岩型多金属、铁矿床)、气成高温热液矿床(云英岩型钨、锡、铋矿床)、火山热液矿床(近地表浅成金-锡矿床)等。铅铋硫盐类新矿物还在不断地被发现。其光学性质也在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它们多半在矿床形成的较晚阶段沉淀,在高温时可与方铅矿混溶形成固溶体(如辉铅铋矿与方铅矿),在低温时出溶在方铅矿中沿其解理  相似文献   

9.
蔚山铁铜矿位于安徽省无为县,是近年庐枞矿集区发现的新类型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石炭系黄龙组、船山组透辉石矽卡岩中,呈层状产出,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铁矿、磁铁矿等,少量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透辉石等,矿床成因为矽卡岩型铁矿。从目前施工钻孔分析,形成矽卡岩的侵入岩体主要为花岗斑岩,结合地磁异常推断深部可能有规模更大的岩体,因此区内存在寻找(层控)矽卡岩型铁(铜)矿的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
新疆蒙库铁矿床矽卡岩矿物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蒙库铁矿床是一个以下泥盆统斜长角闪变粒岩(原岩为火山岩)为围岩的大型矽卡岩型矿床,矽卡岩矿物组合为辉石、石榴子石和方柱石,退化蚀变岩的组成矿物为角闪石、绿帘石、绿泥石、磷灰石等。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矽卡岩矿物中单斜辉石以透辉石为主,仅存在少量普通辉石;石榴子石端员组分以钙铁榴石为主,伴以少量钙铝榴石和锰铝榴石;角闪石属于单斜角闪石中的阳起石。蒙库铁矿床的矽卡岩与正常的矽卡岩矿床形成方式不同,不是中酸性岩浆与碳酸盐地层接触交代的产物,而是由热流体沿裂隙交代火山变质岩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湖北金山店大型矽卡岩型铁矿床的矽卡岩和钠长石化岩体中的热液榍石进行了LA-ICPMS微量元素和UPb同位素定年分析,结果表明,与方柱石和透辉石矽卡岩中的榍石相比,钠长石蚀变岩中的榍石具有明显偏低的稀土元素含量和明显的轻重稀土分异、更小的δEu值、较低的Th、U、Lu含量和Th/U、Lu/Hf比值,以及高的Hf含量,表明二者的形成环境有所差异。热液榍石中的Ti可能主要来自于蚀变过程中岩体含Ti副矿物榍石、钛铁矿和金红石等矿物的分解。热液榍石原位微区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矽卡岩和钠长石蚀变岩中的榍石形成时代分别为129.5±1.1Ma~130.4±1.2Ma和127±12Ma,与前人所得的成岩成矿时代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代表了成矿阶段的热液活动时间。热液榍石的年龄与鄂东南地区铁-铜矿化类型时代相近,均形成于区域早白垩世岩石圈减薄的环境。研究结果表明热液榍石原位微区LA-ICPMS U-Pb定年是确定矽卡岩型铁矿矿床年代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湖南香花岭矽卡岩型锡矿床是南岭地区一个重要的锡多金属矿床,发育有丰富的含锡矿物。在野外和显微镜下观察 基础上,文章利用电子探针技术系统分析了香花岭矽卡岩中含锡矿物的矿物学特征,探讨了锡的成矿过程、成矿流体以及 锡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香花岭矽卡岩中含锡矿物由锡矿物(锡石、尼日利亚石、孟宪民石等)和富锡矿物(韭闪石、 尖晶石、葡萄石、塔菲石等)组成。锡的成矿有三个阶段:矽卡岩早阶段,Sn进入尖晶石、韭闪石等造岩矿物中,形成富 锡矿物;氧化物阶段,锡矿物如锡石、尼日利亚石、孟宪民石等逐渐晶出;晚期热液阶段,早期含锡矿物热液蚀变原位析 出锡石,或富Sn热液交代早期矿物形成了富锡环边。矽卡岩中成矿流体富含F,CO2,Li等挥发组分,控制了Sn的富集、迁 移、结晶等过程。香花岭矽卡岩中Sn根本上来源于地层,锡的成矿过程反映了Sn在地壳中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13.
金岭岩体是鲁西地区代表性的中生代侵入杂岩体,与金岭矽卡岩型铁矿的成因密切相关.为了解石英闪长岩的成因及与矽卡岩铁矿成矿关系,本次研究对金岭杂岩体中的石英闪长岩进行了年代学、地球化学及锆石Lu—Hf同位素和角闪石矿物微区成分的系统研究.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显示石英闪长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28±1)Ma,侵...  相似文献   

14.
镁铁矿是一种罕见的交代矿物,发现于安徽秦楼镁夕卡岩Au(Fe、Cu)矿床和陕西木龙沟镁夕卡岩 Fe(Mo、Cu)矿床,它在中国是首次发现。本文对镁铁矿及镁磁铁矿的产出地质条件、矿物共生组合、化学成分、物理性质、X—射线粉晶数据和红外吸收光谱等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批新的数据。镁铁矿含MgO高达13.48%~17.66%,与其共生的矿物主要是斜硅镁石、粒硅镁石、蛇纹石、方解石和镁磁铁矿。镁铁矿的比重为4.537~4.720,反射率R=17.8~18.1,硬度838~900kg/mm~2,晶胞参数为0.8371~0.8379um。对镁铁矿—镁磁铁矿—磁铁矿系列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晶胞参  相似文献   

15.
华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矽卡岩型富铁矿床集中区,但目前对区域铁矿床的成矿年代学研究尚不系统和全面,从而制约了对其成矿构造背景的理解。山东莱芜张家洼矽卡岩型铁矿床是华北克拉通东部最重要平炉富铁矿产地之一,铁矿体主要赋存于早白垩世矿山岩体与中奥陶统碳酸盐岩的接触带、石炭系本溪组与奥陶系间不整合面的层间构造破碎带。金云母是张家洼铁矿床最主要的含水矽卡岩矿物,且与磁铁矿密切共生,对其进行40Ar/39Ar定年可为张家洼铁矿床的成矿时代提供约束。本文对张家洼铁矿床I号矿区和港里矿区的两件金云母单矿物样品进行了激光阶段加热40Ar/39Ar同位素分析,获得很好的坪年龄,分别为129. 7±0. 8 Ma和131. 5±1. 2 Ma (2σ)。上述年龄数据与矿山岩体的锆石和矽卡岩中热液榍石的U- Pb年龄一致,证实张家洼铁矿床的成矿时代为130 Ma左右。对张家洼及华北克拉通其他矽卡岩型铁矿床现有同位素年龄数据的综合分析表明,整个华北克拉通内的矽卡岩型铁矿成矿作用具有同时性和爆发性,绝多大数矿床均形成于130 Ma左右,指示华北地区大规模矽卡岩型铁成矿作用是对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和破坏的响应。  相似文献   

16.
湖南金船塘锡铋矿床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船塘锡铋矿床是东坡矿田内一以锡铋为主的大型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迄今为止对其矽卡岩矿物学特征的系统研究较少。本文以金船塘锡铋矿床主要矽卡岩矿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该矿矽卡岩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金船塘锡铋矿床的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主要为钙铝榴石-钙铁榴石系列,含少量的锰铝榴石,辉石为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角闪石主要为铁镁钙闪石,其次为钙镁闪石、阳起石和透闪石,表明该区的矽卡岩为钙质矽卡岩,含少量的锰质矽卡岩。同时,根据矽卡岩矿物学特征的研究,笔者进一步探讨了该矿床锡石的沉淀机制:早期矽卡岩阶段的氧逸度较高,Sn主要以Sn4+的形式替代Fe3+存在于石榴子石中,而在晚期矽卡岩阶段由于氧逸度的降低,Sn主要以Sn2+的形式呈氯的络合物在流体中迁移,由于流体的温度、盐度、pH和氧逸度的变化,Sn2+被氧化成Sn4+,导致锡石沉淀。  相似文献   

17.
高雪  孟健寅 《岩石学报》2017,33(7):2161-2174
义敦地体位于三江特提斯成矿域中北段,晚三叠世和晚白垩世斑岩-矽卡岩型Mo-Cu多金属成矿作用强烈。铜厂沟Mo-Cu矿床位于义敦地体最南端,是近年来该区新探明的Mo-Cu矿床之一,已探明资源量142.5Mt。矽卡岩在铜厂沟矿区广泛出露,是该矿区最主要的赋矿岩石。根据矿物组合及共生关系,可将矽卡岩划分为石榴子石矽卡岩、透辉石矽卡岩和透闪石矽卡岩三种类型。通过详细的地质填图和钻孔岩心编录,发现铜厂沟矿区矽卡岩矿物组合受花岗闪长斑岩体与大理岩空间分布的控制:(1)由大理岩向外依次发育透辉石矽卡岩→透闪石矽卡岩→石榴子石矽卡岩;(2)由浅至深,石榴子石粒度逐渐变大;③矿化与透闪石、绿帘石等退化蚀变矿物密切相关,矿体多形成于外接触带。矽卡岩中最主要的矿物是石榴子石,多呈自形粒状或粒状集合体产出,颜色较深,均质性,以钙铝榴石为主(62.2%~78.3%),其次为钙铁榴石(16.7%~34.2%),少量锰铝榴石、铁铝榴石和镁铝榴石,属于钙铝榴石-钙铁榴石固溶体系列(Gro62-78And17-34Spe+Pyr+Alm2-6)。石榴子石Fe~(2+)/Fe~(3+)比值变化范围为0.00~0.20,平均值为0.06,指示石榴子石形成于酸性的氧化环境。石榴子石的δ~(18)OSMOW变化范围为5.2‰~9.5‰,反映矽卡岩可能直接继承斑岩体的氧同位素组成;金属硫化物具有较为均一的S-Pb同位素范围(δ~(34)S(CDT)=-0.7‰~1.4‰;~(206)Pb/~(204)Pb=18.332~18.694,~(208)Pb/~(204)Pb=38.454~39.088,~(207)Pb/~(204)Pb=15.588~15.663),表明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均来源于壳源的长英质岩浆。  相似文献   

18.
浙江漓渚铁矿床系钦杭成矿带东段一典型矽卡岩型矿床,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不规则状等,产于广山复式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南华系、震旦系、寒武系和奥陶系层间的矽卡岩中。矿区发育透辉石、石榴子石、铁浅闪石、金云母、绿泥石、榍石等矽卡岩矿物,金属矿物主要包括磁铁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等。作者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漓渚铁矿床中的矽卡岩矿物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漓渚铁矿床矽卡岩演化经历了矽卡岩期和热液蚀变期,其中,矽卡岩期包括辉石-石榴子石阶段、磁铁矿阶段和角闪石-金云母阶段;热液蚀变期包括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辉石以透辉石为主,有向钙铁辉石演化的趋势,即Mg+2→Fe+2演化;石榴子石由钙铝榴石向钙铁榴石转变,显示Al+3→Fe+3演化,这些矿物学特征反映了矽卡岩早期的成矿流体中Fe逐渐增加,且氧逸度f(O2)逐渐升高。铁浅闪石具有富Na、K的特征,且铁浅闪石、金云母和榍石等富F以及矽卡岩萤石化现象,反映成矿流体呈碱性、具有富F的特征,有利于Fe的迁移、富集、成矿。漓渚铁矿床的形成与区内广山-柵溪岩体的岩浆活动有关,Fe可能来源于多期岩浆热液。  相似文献   

19.
中亚细亚矽卡岩矿床,根据其(1)构造和地质位置,(2)最主要金属以及(3)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划为六类建造。矿床类型按主要矿物划分(表1)。不同建造矽卡岩矿床地质位置的若干特征西尼村等(1957)曾在中亚细亚境内根据地质发展史、构造位置、岩浆岩性质和晚华力西期矿床等方面的不同划分了若干构造带。铁矿床分布在加里东和早海西期构造带中。某些铁矿床磁铁矿石重叠以后成绿柱石、钼、铜-金和其它矿化。一些主要的矽卡岩钨矿床和铅-锌矿床则分布在更晚期构造带中。  相似文献   

20.
秦岭造山带内的山阳-柞水古生代弧前盆地中出露有池沟、小河口、冷水沟、园子街、下官坊及双元沟等CuMo、CuFe(Au)矿床,与这些矿床具有成因联系的岩体为形成于150~140Ma的高钾钙碱性和钾玄岩系列花岗岩,为华北和扬子大陆碰撞后伸展阶段壳、幔混合岩浆的产物。矿化主要发生在岩体与泥盆、石炭纪地层中碳酸盐岩的接触带附近,主要类型为矽卡岩型,少量为斑岩型,部分矿床具有统一的矽卡岩-斑岩型成矿系统,矿化组合主要为CuMo、CuFe(Au)和Cu矿化。外接触带主要发育有矽卡岩和角岩化蚀变,内接触带主要为岩体内部的硅化、钾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及粘土化,内矽卡岩不发育。矽卡岩矿物主要有石榴石、透辉石、绿帘石、透闪石,阳起石等,其中石榴子石主要为钙铁榴石和钙铝榴石,透辉石是辉石的主体,早期形成的石榴石和透辉石等无水矿物组合常被后期的绿帘石、透闪石和阳起石等含水矿物及石英、方解石等所交代。金属矿物比较简单,最主要的含铜矿物为黄铜矿和斑铜矿,铁矿化主要为磁铁矿和镜铁矿。尽管这些矿床以矽卡岩型矿化为主,但部分矿床中已发现有斑岩型矿化和蚀变特征,这可能暗示了该区可能具有统一的矽卡岩-斑岩型成矿系统,进而表明山阳-柞水矿集区深部具有寻找斑岩型矿床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