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成家山金矿矿体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主要目的是总结找矿标志,指导今后找矿。成家山金矿成因类型属岩浆热液金矿床亚类接触交代-热液金矿床,工业类型为含金石英脉型。金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次级断裂构造的控制,含矿岩石为碳酸盐化石英脉和构造角砾岩。其找矿标志为构造(次级断裂)标志、岩性(构造角砾岩、碳酸盐化石英脉)标志。  相似文献   

2.
张弘 《华北国土资源》2012,(2):88-91,93
蚕房金矿是中条山西南段典型的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金矿,矿脉呈雁行状产出于花岗闪长岩体内、外接触带.金矿化主要受次级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均为单脉型金矿体.成矿模式可概括为:燕山期构造活动在区内局部构造薄弱带发生剪切深融作用,形成了过渡性地壳同熔型花岗闪长岩体,岩体的侵位并同熔部分矿源层以及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产生含矿热液,后伴随构造变动含矿热夜充填构造裂隙形成矿化石英脉体.主要控矿因素为花岗闪长岩体、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及褐铁矿化石英脉.  相似文献   

3.
马耳夼金矿产于栖霞序列回龙夼单元,岩性主要为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区内矿脉受断裂控制明显,成群成带产出,区域性断裂构造与后夼穹形构造交会部位或断裂构造产状变化处是矿体富集的有利部位。NE向断裂、新太古代侵入岩、石英脉是该区金矿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石英脉为其主要找矿标志,为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商州市金矿区位于北秦岭造山带与中秦岭造山带接合部的北秦岭南部边缘。该区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均产于中元古界武关岩群控矿韧性剪切带之中。受左行剪切作用控制呈雁行状排列的单条含金石英脉中金矿构造透镜体规模小、品位低、间隔大而不利于机掘开采。同一条控矿韧性剪切带内发育走向相同,倾向相反,含金石英脉交汇部位矿体变厚,品位增高,因而是成矿有利地段。深大断裂附近出露的构造蚀变岩带有一定找矿潜力,建议加强基础地质研究,以发现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体。  相似文献   

5.
广西隆林县坡陇金矿近SN走向的侵蚀沉积间断面,受构造运动复活改造为逆冲断裂(F0),成为导矿和含矿断裂,并在坡陇屯拐弯处被F5、F7断层错断位移,致使夹入断层间的灰岩岩体转动而产生"旋扭构造",在旋扭应力作用下于旋扭壳体上形成NE、NW组"х"型共轭构造格架,并控制坡陇的"卡林型"’金矿。文章论述了坡陇"旋扭构造"及其控制的"卡林型"金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拟与同行切磋。  相似文献   

6.
商州市石英脉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州市金矿区位于北秦岭造山带与中秦岭造山带接合部的北秦岭南部边缘。该区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均产于中元古界武关岩群控矿韧性剪切带之中。受左行剪切作用控制呈雁行状排列的单条含金石英脉中金矿构造透镜体规模小、品位低、间隔大而不利于机掘开采。同一条控矿韧性剪切带内发育走向相同,倾向相反,含金石英脉交汇部位矿体变厚,品位增高,因而是成矿有利地段。深大断裂附近出露的构造蚀变岩带有一定找矿潜力,建议加强基础地质研究,以发现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体。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八角山一带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特征、成因类型的分析,认为区内金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氧化矿.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带内,严格受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次级断裂构造控制.通过矿床成因分析,认为该区存在寻找金矿重大突破的可能性,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招平断裂带北段以玲珑金矿田的石英脉型金矿而闻名于世。21世纪以来,随着深部找矿的不断深入,地质工作者突破传统的石英脉型金矿找矿思路,将深部找矿的方向聚焦于招平断裂带北段的主干断裂蚀变破碎带上,蚀变岩型金矿找矿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截至2018年5月,累计探获新增金资源量超过800t。通过对招平断裂带北段空间展布、构造演化、构造控矿、构造-蚀变-矿化时空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发现NNE向的九曲蒋家断裂带及NE向破头青断裂在构造活动时间、蚀变特征、控矿特征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认为二者均为招平断裂带的分支。通过对两条断裂带的构造发育程度、蚀变强度、控制矿体规模等方面的对比研究,提出九曲蒋家断裂带为主干断裂,其深部找矿潜力更大,应为今后地质找矿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9.
唐家沟金矿为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西南段的一个中型金矿床。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荆山群变质岩及新生代第四系,构造以古元古代褶皱构造和中生代断裂构造为主,其中含金矿化蚀变带受NNE向断裂控制。主要矿体呈NNE向展布,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矿化石英脉和黄铁矿化碎裂岩,主要矿体厚度与品位呈正相关关系,矿化具多期活动特点。研究发现控矿构造与其他构造交会处以及控矿构造的拐弯处是储矿的有利部位,矿化蚀变叠加地段,预示着深部成矿可能性极大。找矿预测NNE向金矿化断裂构造与硫化物富集带及隐伏断层交会部位、残留荆山群地层与侵入岩接触部位为成矿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10.
邓格庄金矿床位于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的北段,含金石英脉受NNE向断裂控制。工业矿体由矿化石英脉的富金段组成。富金矿体在走向上一般分布于NNE向断裂的转折地段,倾向上分布于断裂产状由陡变缓的过渡部位。控矿构造经历了压剪性到张剪性的演化过程,主要成矿作用发生于断裂的张剪性活动阶段。深部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Ⅱ号矿体深部还有隐伏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11.
祁雨沟式金矿包括隐爆角砾岩型、斑岩钼(金)型、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及石英脉型。本文从构造角度论证了含金角砾岩带在宏观上受北西向褶皱构造控制,断裂既是控矿构造,又是运矿通道和容矿场所。上述四种类型金矿实质上是同时、同源,同成因形成于不同空间的多型一体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双对沟金矿矿床的勘查、开发与研究,认为其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型,工业类型属石英脉型金矿,北西向断裂为主要控矿构造。对在中条山西南端广泛分布的涑水变质杂岩区寻找同类型金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河南小秦岭金矿田构造、岩浆对成矿、控矿的分析,论述了断裂构造的引张部位是矿体赋存的良好场所,说明了小秦岭金矿田属燕山晚期强烈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期后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裴南山一带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特征的分析,认为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构造带内,严格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主要为褐铁矿化石英脉。通过成矿规律分析,认为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同时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马超营断裂带为熊耳山南坡最大的NWW向区域性大断裂。该断裂带由三条逆冲断层组成,对金矿的形成起了决定性控制作用,既是金矿的导矿构造,也是金矿的容矿构造。在马超营断裂两侧,金矿东西成带、北东成行等间距分布。矿体一般赋存于主断裂与Ⅱ级断裂的交汇处,在大断裂带中也有中小型矿体赋存。因此,进一步研究深大断裂带的控矿特征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唐家沟金矿位于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西南段;历经数次勘查工作,近期获得较大突破,累计金金属资源量规模达到近大型。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荆山群变质岩及新生界第四系,构造以古元古代褶皱构造和中生代断裂构造为主,其中含金矿化蚀变带受NNE向、NE向、近EW向断裂控制。主要控矿构造呈NNE向、近EW向展布,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矿化石英脉、黄铁矿化花岗质碎裂岩和黄铁矿化大理岩,矿化具多期活动特点。研究发现,控矿构造局部引张段与其他构造交会处是储矿的有利部位,矿化蚀变叠加地段预示着深部成矿可能性极大。深部预测NNE向金矿化断裂构造与NE向硫化物富集带交会部位,残留荆山群地层与侵入岩接触部位、接触带与NE向硫化物富集带交会部位为成矿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17.
山东龙口市大磨曲家金矿区位于沂沭断裂带东侧,招平成矿带北端,玲珑金矿田东风矿床北东段。区内控矿赋矿构造为NE向断裂带及派生、伴生次级断裂,两组或多组断裂构造的叠加交汇处是金成矿的最有利部位。石英脉型或蚀变岩型金矿床在含矿带上出现次级高阻的石英脉或者次级高阻的硅化带及绢英岩化带,而次级高阻、高极化率局部异常是该区矿脉异常的基本特征。通过对该区地质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建立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北大城金矿是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小型金矿。韧性剪切带分布在北大城—马鹿沟一带,总体呈北东东—近东西向展布,发育于太古宙建平群小塔子沟组的区域变质岩中。韧性剪切带早期以韧性剪切为主,晚期以脆性变形为主。韧性剪切带内由初糜棱岩、糜棱岩,超糜棱岩组成。宏观微观构造明显。金矿化带分布在韧性剪切带内的晚期断裂构造中,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9.
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岩矿测试分析,及矿石结构构造研究,对艾沟金矿的成因及控矿进行论证,指出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矿体属中-低温热液成因。矿石类型为含硫化物石英脉及含重晶石石英脉。最后得出,目前所见的Ⅰ号矿体只不过是矿体的一小部分,最大最富的矿体在构造深部的交会部位。  相似文献   

20.
东风金矿床位于玲珑金矿田内,受招(远)-平(度)断裂下盘次级构造控制。中浅部多以石英脉型为主,深部已渐变为蚀变岩型金矿。该文在系统收集、分析以往矿区勘查开发资料基础上,运用井中激电、测井和构造叠加晕研究,首次建立了东风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式图,圈定物化探异常区。并利用钻孔对少量异常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物化探异常区与实际见矿位置较吻合,预示该区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