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孔内震动器是处理孔内卡钻事故的有效工具。以前所使用的孔内震动器构造复杂,连接丝扣薄弱,保护管两端的丝扣容易折断和滑扣,故影响了它的推广使用。1981年我队科研小组与大队车间改进试制了一套  相似文献   

2.
当孔内发生卡钻或夹钻事故时,如果没有卡钻震动器,就得使用吊锤提打来排除事故。由于吊锤冲打,打箍的丝扣往往被打断(如果用大脑袋代替打箍时,接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常用定向钻进配套钻具打捞工艺的对比分析,明确了采用套铣打捞工艺处理煤矿井下近水平定向钻进中出现的塌孔、卡钻、埋钻等孔内事故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根据其工艺施工要求,结合煤矿井下近水平定向钻进系统配套钻具具体参数,研制了能够满足额定扭矩6000 N·m钻机使用要求的定向钻进套铣打捞钻杆。成庄矿的应用表明,采用套铣打捞工艺处理近水平定向钻进时孔内事故(塌孔、卡钻、埋钻等)可行性较强,且套铣打捞钻杆结构设计合理,能满足套铣打捞工艺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队曾在湛溪矿区某孔施工,孔深600余米发生钢粒卡钻。在处理过程中,将一公锥断在事故钻具上头,锥子硬度大,水眼小,用丝锥打捞无法吃扣,钻头磨削又困难,用摩擦式母锥顺利打捞成功。去年在涌山矿区9号孔,孔深800余米发生键槽卡钻,在处理过程中又将一φ75毫米母锥断在事故钻具上头,仍采用摩擦式母锥迅速得到排除。这种母锥经长时间使用证明,除具备一般锥子功能外,并能处理难反的钻具。它具有加工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探矿工程》1978,(6):63-64
以往我队在钻探生产中,发生孔内烧钻、夹卡钻、埋钻等孔内事故,都是在强力起拔无效的情况下,采用反丝钻杆“反”的方法。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往往发生拉坏钻塔、拉断基台木、反坏钻机等设备事故,而且还可能发生钻杆“反”成几节、事故头靠壁、正丝钻杆“反”反丝钻杆等等复杂情况。处理事故时间长,不安全,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6.
我队设计了一种新型自卡式丝锥,其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安全可靠.最突出的优点是在孔内钻具被卡死而无法起拔的情况下,可以实施脱卡作业不留后患,是处理孔内钻具脱落和套管脱节等事故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7.
螺杆钻侧钻分支绕障技术处理绳索取心钻孔事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光华 《探矿工程》2011,38(11):32-34
绳索取心钻进施工中常出现卡钻、埋钻和钻具断裂事故。一些孔内事故处理需要很长时间,尤其是深孔事故发生后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进行处理,最终还不一定能取得成功。在此情况下,采用侧钻绕障而避开孔内事故钻具则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可大大缩短事故处理时间,避免钻孔报废带来的损失。重庆北碚龙车勘探区ZK6-2孔运用螺杆定向钻进侧钻分支绕障方法取得成功,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岩心钻探施工中,常见的卡钻事故有:井壁掉块卡钻、套管脱扣卡钻和落物掉入孔内卡钻等等,而对钻孔槽沟卡钻尚未引起注意。近几年,我队在栖霞矿区钻探施工中,经常发生钻具在提钻过程中途被卡住。起初也认为是孔壁坍塌或钻孔超径造成的,当一般卡钻事故来处理,结果越处理越复杂。特别是钻杆折断在槽沟孔段中,断头靠在槽沟里,往往不易找到,因之,处理时间长,甚至报废管材和工程量。1975年以来,我队施工的15个钻孔中,就有5个钻孔由于槽沟卡  相似文献   

9.
山西三交煤层气区块某煤层气参数井+生产试验井施工中遇到的一次钻杆折断,孔底遗留钻具为78.38m的孔内事故。在事故分析和施工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为弥补钻探设备对孔内钻具提升力的不足,尝试将千斤顶应用到事故处理中,并成功地处理了这次由于断钻具引起的卡、埋钻事故,避免了处理事故过程中次生事故的发生,减少了处理事故的时间,保证了施工工期和钻孔质量,大大减少了由于孔内事故引起的经济损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千斤顶是岩心钻探起拔套管和处理井内事故如卡埋钻等的一种常用工具.过去我队所用的油压千斤顶经常损坏和失效,维修比较麻烦.在钻探施工中,使用北京型转盘钻机处理卡埋钻和起拔套管,一般是多加几股钢绳用绞车强力提拔,不但钢绳损坏严重,有时还将钻塔拉变形、枕木拉断,以致造成  相似文献   

11.
冯亿年  李亚刚 《探矿工程》2012,39(5):22-24,27
在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地热井施工中,发生了粘性土粘附卡钻、砂桥卡钻等事故,首先采用提拔、碱泡、爆破等措施进行处理,仍有较长钻具遗留在孔内,然后采用套铣方法进行处理,成功将遗留钻具从孔内提出,完成了孔内事故的处理。总结了该孔处理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地质钻探孔内事故数量呈下降态势,但由于技术经济条件变化、地质钻探应用领域和范围扩大,钻孔深度增加,孔内复杂情况增多,一旦发生孔内事故,处理难度变大。应尽快对地质钻探孔内复杂情况和孔内事故种类进行梳理,制定地质钻探孔内事故预防和处理技术规程,推动孔内事故预防处理技术发展和规范化管理。地质钻探孔内复杂情况种类主要有钻孔漏失/涌水、钻孔弯曲、孔内温度异常、钻孔缩径/扩径、钻孔坍塌/阻滞、孔内沉渣、孔内异物和其他孔内异常等;地质钻探孔内事故种类主要有钻具事故、卡钻事故、埋钻事故、烧钻事故、套管事故、测井事故、取心事故和其他事故等。地质钻探与石油天然气钻井有着较大的工艺差异,孔内复杂情况和孔内事故种类亦与石油天然气钻井有所不同,不能完全照搬其种类划分,但应借鉴学习石油天然气钻井行业的井下事故预防处理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3.
根据历年来的经验,发生孔内挤夹埋钻等事故后,要想将孔内钻具拿上来,必须使用左丝钻杆来反。这种工具在我队是非常缺乏的。等待的括,势必影响生产,更严重的是会使事故复杂化。108队向阳河工区的广大职工打破了陈规旧律,以敢想,敢干的精神研究和试验成功了。以细丝厚壁接手代替右丝钻杆锁接头,用右丝钻杆代替左丝钻杆处理事故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钻探工作中千斤顶是处理卡埋钻具事故和起拔套管的重要工具之一.我们使用不带止逆卡瓦的千斤顶工作时,常因孔内钻具卡的很紧,顶起,再松回千斤顶顶柱继续顶起时,钻桿常全部缩回(因钻桿被拉长,在去力后又恢复原状),或有时虽顶起一部份,而另外一部份仍然缩回,这样就降低了上顶的效率.为了克服上述现象,常用升降机之钢绳将钻桿拉住或用手卡、套管卡夹住,防止钻桿退回.但这极不安全易发生钢丝绳拉断事故.为此我们采用了千斤顶夹持器来防止钻具的缩回.夹持器的构造主要分为夹持器(图1所示)和垫板(图2所示)两部份.  相似文献   

15.
1989年8月,我队在滇东南银矿区施工44-22孔,设计孔深780 n,打到571.06m发生烧钻事故.采用反取孔内事故钻具的方法,较理想地把钻具异径接头连同内管一齐取出.孔内仅剩一根φ75长管、扩孔器和钻头.外管长5.62 n,经采用φ50钻杆底唇镶合金掏心振动无效后,又无φ59钻具换径的情况下,决定采用消灭事故管的方法.首先投入已使用过的磨铁钻头30个,开始消灭事故管母扣部分还可以,但进入光管  相似文献   

16.
孔内出了事故有时需要反钻杆,过去靠人力,操作不安全,体力劳动大,工作效率低.近年来,我队利用现有千米钻机,实现了机械反钻杆.方法是:将钻机立轴旋转180°,立轴即可反向运转.另外,还配用一个专用反管接头(如图).当处理孔内事故需要反钻杆时,  相似文献   

17.
钻孔拉槽是在钻孔弯曲度较大,地层硬度适宜的条件下,起钻过程中钻具对孔壁摩擦,冲拉而形成的一种孔壁形状。钻孔拉槽给安全施工带来极大的威胁,起钻操作中随时都有卡钻的危险。由于钻探工程的隐蔽性和复杂性,给正确地判断孔内情况带来很大的盲目性,所以人们往往将拉槽卡钻误认为孔壁缩径或掉块卡钻,并由此导致错误的处理方案,使事故复杂化,或者使事故无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队开动三台人造金刚石钻机,两年来的生产试验表明,在7~9级石英、辉石闪长岩中钻进,小时效率比钢粒钻进提高1~2倍,钻孔质量好,事故少。然而,能不能充分发挥人造金刚石钻进的优越性,使其台效和实进尺亦相应地比钢粒钻进提高1~2倍呢?我队钻探工人和技术人员曾进行过多次探讨。就我队来说,人造金刚石钻进台效之所以不能成倍地超过钢粒钻进,原因之一是纯钻率较低。特别是在人力拧卸管的情况下,每次起下钻既费力又费时间。采用双管钻进,岩心管不能配得太长,因此虽然井下钻头进尺很好,亦不得不按时起钻。另外,双管钻进要求卡簧质量、规格与钻头配套严格,否则在特别完整地层(岩心很长,不易拔断)或特别破碎的地层中钻进时,常发生岩心堵塞或采不上岩心。这种情况在井浅时还好处理,井深了起下钻一次要  相似文献   

19.
我队从事水文地质钻探施工多年,经常遇到孔内事故,尤其大口径水文钻探发生孔内事故,处理更为困难,遇到理、卡、烧等复杂事故时,在拉、打、顶无效的情况下,只好反、扩、掏,这样的处理方法费时、费力,且极易造成次生事故的发生。我们在探求新的处理方法的同时,应用了深孔爆破技术,利用炸药爆炸的瞬间所产生的巨大爆轰压力和强烈震动将事故钻具炸断或震活,拔出钻杆,捞起钻具,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队盐矿井队在施工淮阴盐矿军6~#井钻进到井深890m处时,因机械事故停钻停泵时间过长(达8h),井下钻具没有及时提离井底,造成井下粗径钻具粘吸卡钻的严重井内事故。我们通过来用油浴的方法顺利将井下钻具全部处理上来。事故钻具的结构:φ190mm牙轮钻头+φ190mm扶正器+φ146mm钻铤+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