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此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当时杜甫在成都已住了5年,诗中的“西岭”,历代注家都未作明确说明,究西岭何处? 历代注家都以“西岭”泛指岷山,言岷山在杜甫所居草堂的西面,在四川西北绵亘西南,岷山有千里雪。这注释未如人意,既笼统又含混。再查  相似文献   

2.
以成都市茶馆游憩场点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全市尺度和著名旅游地标、著名茶馆为中心的0.5 km、1.0 km等多级尺度下,对各茶馆子系统随机聚集维数进行测算。研究发现成都市茶馆系统具有空间随机聚集分形结构特征,而且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全市尺度下,以天府广场(城市空间分布中心和市行政中心)为中心,成都茶馆呈离心状态分布,空间结构随机聚集性较弱。在0.5 km尺度下,以杜甫草堂等5 个著名旅游地标为系统中心,茶馆子系统未能表现出明显的分形结构特征;以10 个著名茶馆为系统中心,茶馆子系统空间分布呈向心状态分布,空间结构随机聚集性较强。在1.0 km尺度下,以著名旅游地标为系统中心,茶馆子系统多呈现双分形结构,随着尺度范围增大茶馆子系统分形结构特征发育趋于明显;以著名茶馆为系统中心的茶馆子系统,空间结构随机聚集性很强,因此著名茶馆是1.0 km尺度下的茶馆系统自我演化的聚集中心。案例证明分形理论可以在多种空间尺度下指示城市游憩场点系统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3.
漫话历下亭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游览过大明湖历下亭的人.恐怕没有人会不记得亭南东西长廊朝南廊柱上镌刻的这副对联。此联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所书,出自杜甫《陪李兆海宴历下亭》一诗。全诗为:“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夏,杜甫在其“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齐赵之游中来到了济南,与当时的北少郡太守李邕相遇甚欢,遂在大明湖中历下亭摆酒,并留下此千古绝句。 “历下…  相似文献   

4.
"成都粘土"由Thorp和Dye于1936年命名,用以指示分布在四川盆地西部、西北部丘陵及高阶地上的含钙质结核粘土。Thorp和Dye并提出,"成都粘土"可能是遭受风化的风尘堆积。在四川盆地西北部,发育完整的第四纪粘土剖面,自上而下可分为三层:"成都粘土"、褐色粘土及网纹红土。在Thorp和Dye之后的70多年间,"成都粘土"成为土壤学家、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所共同关注的研究对象。但是,"成都粘土"的成因、物源、时代及其古环境意义,以及"成都粘土"与青藏高原黄土、黄土高原黄土的关系是一个长期争论的、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成都粘土"作为可能的风成堆积,针对其的研究,对认识和了解地质时期,尤其是冰期和冰消期四川盆地西部及其周边地区风向、大气环流格局及强度,以及风尘源区的植被覆盖及干旱化等古环境变化是十分有意义的。此外,"成都粘土"及其下伏的褐色粘土和网纹红土是著名的超固结性、胀缩性和裂隙性粘土,对于这一特殊土体的研究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就有关成都粘土的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深入调查成都粘土的分布范围及其地貌分布特征;2.开展成都粘土的精细年代学研究并建立标准剖面;3.褐色粘土和网纹红土的成因及物源的深入研究;4.确认"成都粘土"、褐色粘土及网纹红土三者间的关系及可能存在的沉积间断;5.阐明"成都粘土"与川西高原黄土、黄土高原黄土之间的物源关系;6.重建"成都粘土"的风尘传输过程及机制;7.探索各层粘土的成因及后期风化改造对其超固结性、胀缩性和裂隙性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山水颂     
##正##夜,静静的夜,陷入沉思。望星空,思宇宙之大,无边无际。我们立足的地球,也是无数星星中的一员;在我们的视觉之外,之外,……,又有,又有,……无数的星星。网络帮助我们扩大了视野。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FDI区位选择的特征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基于1991、1996、2000和2005年4个时间断面的注册FDI企业数据,分析了四川FDI对不同行业投资及区位选择的时空发展特征。研究表明:FDI投资区域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遍在性",到90年代末转变为强烈的"成都指向"性。在行业空间结构上,FDI对制造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及除旅游业外的其他第三产业的投资基本都集中在成都主城区,对农林牧渔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以及房地产业的投资在成都市郊区都有较大量分布,但除制造业在成都市郊区有明显的集聚趋势外,其他行业的投资都在降低。绵阳市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贸易FDI的投资有较明显的增长趋势,乐山的旅游业是FDI重点投资的行业。  相似文献   

7.
2020年2月28日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地图学家、遥感地学专家,中国遥感应用和地理信息系统科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地球信息科学的倡导者陈述彭院士(1920—2008)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1965年,在陈述彭先生的指导下,以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图室的部分人员为班底,在成都组建了地图室西南分室(2008年更名为成都山地所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这对成都山地所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9年12月23日,《山地学报》编辑部、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山地专委会、成都山地所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成都山地所离退休服务与管理中心在成都共同举办了“陈述彭学术思想及对数字山地研究启示座谈会———纪念陈述彭先生100周年诞辰”。座谈会特别邀请了陈述彭先生的弟子、当年与先生共事过以及同期调来成都工作的老一辈科学家、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历任主任出席。本刊编辑整理刊发一组与会者的发言录音摘录及书面稿,内容涉及陈先生的学术思想、科学精神、人格魅力以及对成都山地所发展的重要贡献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8.
严冰 《中国地名》2012,(4):55-55
美国《财富》杂志总编辑苏安迪4月9日在北京宣布,"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将在中国成都举办,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的新未来",计划于2013年6月在成都举行。这将是该商业盛会继1999年在上海、2001年在香港和2005年在北京举办后第四次落户中国,也是首次选址中国西部城市。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对夹草堂风景区区位条件和莆田市及周边县市旅游产品的竞争分析 ,选择其目标市场 ,并确定目标市场规模 ,然后对其客源市场进行定位与营销策划。  相似文献   

10.
2016年10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主办,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四川省地理学会、《山地学报》编辑部共同承办的"纪念丁锡祉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山地科学发展学术座谈会"在成都举行。本刊特编辑整理刊发一组与会者的发言稿及书面稿,内容涉及丁先生的学术思想、科学贡献、地理教育、人格魅力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对夹漈草堂风景区区位条件和莆田市及周边县市旅游产品的竞争分析,选择其目标市场,并确定目标市场规模,然后对其客源市场进行定位与营销策划.  相似文献   

12.
正丁锡祉先生出任成都山地研究所所长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的拨乱反正时期,全国百废待兴,科学研究处于濒危待复状态。成都山地所成立于1966年,刚成立就碰上文化大革命。十多年中基本没开展过像样、完整的科研工作。加之,大部分科研人员刚从大学毕业出来,缺乏科研训练和经验,更缺乏有学术地位的有权威的学术带头人、领导者和组织者。丁先生的到来确如雪中送炭,全所无不欢欣  相似文献   

13.
蒋长春 《福建地理》2002,17(3):38-40,51
本文首先对夹Jin草堂风景区区位条件和莆田市及周边县市旅游产品的竞争分析。选择其目标市场,并确定目标市场规模,然后对其客源市场进行定位与营销策划。  相似文献   

14.
泥浆是泥石流动力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细小的黏性颗粒是黏性泥石流泥浆的基本组成部分,传统流变模型可以描述粘性泥石流中颗粒物质相互作用,然而各灾害点物质组成的差异性使得泥浆流变模型的应用各有不同,且当前研究缺少对不同模型应用的详细讨论。本研究利用MCR301流变仪,开展不同含水量成都粘土泥浆流变实验,分析成都粘土泥浆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变化过程、含水量对剪切应力的影响;对比分析幂律模型、宾汉模型和HerschelBulkley模型(H-B模型),拟合各含水量成都粘土泥浆的流变实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随着含水量由50%增大到400%,成都粘土泥浆切应力迅速降低,由超过8000 Pa降低到5 Pa左右;当剪切速率约为0.2 s~(-1)时,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增加而迅速增大,但当剪切速率大于0.2 s~(-1)时,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增加而增长缓慢,成都粘土泥浆表现出典型的剪切稀化非牛顿体流体;(2)H-B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各含水量成都粘土泥浆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变化全过程(剪切稀化),是拟合成都粘土泥浆流变过程的最佳数学模型;(3)泥浆屈服应力(τ_(HB))和流动指数(η_(HB))随含水量的增加迅速减小。本文流变模型实验的开展和研究对深入认知和探索泥石流致灾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些地方更改地名,用低俗搏取眼球,这不是个性,也不是城市文化应有的方向。最近,一场名为"霸气街名接龙"的活动引来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和参与,各地网友纷纷发掘当地搞笑雷人的街名,诸如河南平顶山市有一条"神马大道"、还有一条"玉凤路",成都有"挨打巷"、"肥猪市街",重庆有"天  相似文献   

16.
多群体视角下的成都休闲意象空间结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都为研究区,选取本地居民、外地游客、旅游从业者三类不同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共词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探寻三类群体共同的休闲空间感知热点与不同的休闲空间意象结构。结果发现:以宽窄巷子、青城山、都江堰、锦里、武侯祠等为代表的人文景点是成都休闲空间最突出的感知热点。三类群体由于其所处环境及信息获取方面的差别,分别形成了多元化休闲意象空间结构、聚集型休闲意象空间结构和散点式休闲意象空间结构。成都"休闲之都"的旅游规划与城市建设应以挖掘资源的历史文化底蕴为重点,并在幸福指数、文化内涵、品牌效应3个方面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正古人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热衷于科举的儒生们念念有词"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中举人甚至高中状元,是多少文人士子梦寐以求的美事儿。然而,能够"名列皇榜中状元"的幸运儿,却屈指可数。从隋朝到清朝末年,1300余年间诞生过700多个状元,但今天有据可查的仅357名。明朝状元,浙江最多,江苏第二;而到了清朝,江苏跃居第一。清朝全国  相似文献   

18.
正"阆中胜事可断肠,阆州城南天下稀"这句对阆中人来说脍炙人口的诗句,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游历阆中山水后送给这座古城最珍贵的礼赞。阆中古城经历千百年时光的洗礼和雕刻,经营创造出绚烂奇绝的"阆苑仙境",累积沉淀下了多彩瑰丽的历史文化。城市地名是诠释地方文化不可或缺的资料之一,它具有文化认同性和延续性。历经千百年岁月,阆中地名里留下了群雄纷争、豪杰迭出,以张飞为代表的三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以唐代风水天文学  相似文献   

19.
据~(14)C年龄数据浅议广汉粘土与成都粘土的时代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采集到一批~(14)C样品。据~(14)C年龄数据和孢粉、粘土矿物、粒度等分析资料确定,广汉粘土与成都粘土同属上更新统;广汉粘土形成于距今2.5万—5.0万年,属晚更新世中晚期河湖相沉积;成都粘土形成于距今1.0万—2.5万年,属晚更新世末期风成沉积。  相似文献   

20.
张玉强 《地理教学》2014,(11):25-29
正一、教学思路本节课采取模拟旅游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视频,沿成都→雅安→康定→巴塘→昌都→林芝→拉萨一线,重走茶马古道,感受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整个旅游过程以"高寒"为核心展开,又以"高寒"为核心结束,让学生主动参与旅游过程,积极进入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