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勘探地震学数据处理中的三种反褶积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平  赵震宇 《世界地质》2002,21(2):181-183
在地震数据中,反褶积是用来提高分辨率的必要手段,但同时往往会降低资料的信噪比,当地震资料不满足最小相位和白噪声的约束条件时,常规的反褶积方法也将不再适用。从这两个问题出发,混合相位未知脉冲最小平方反褶积,多分辨率地震信号反褶积,神经网络子波反褶积等三种改进的方法分另运用多次迭代,二进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技术,对常规方法的不足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勘探的实际工作,需要在三维空间对天然气水合物矿体进行精细刻画,为此必须获得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而反褶积处理是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主要手段之一。本研究设计的改进子波反褶积算法,对地震记录的对数功率谱进行滤波,不但可有效识别BSR,同时可克服反射系数非白噪声的影响;采用谱间的互相关平均代替算术平均,可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在提取子波的过程中,采用希尔伯特变换算法,提取子波简单、方便。通过对南海北部海域HS621测线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证明该算法不但能稳定、清晰地追踪BSR,并且能有效地提高地震数据分辨率,满足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资料精细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测井与地震相结合进行地层横向参数分布刻划是测井解释由线向面过渡的趋势,亦是提高地震解释分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将地震和测井资料加以匹配,根据测井资料求出的地震子波与井旁地震道反褶积,得到时间域的声波时差,通过分形插值来提高地震道的纵向分辨率。子波的求取采用与传统方式不同的逐点相关法,即将测井得出的反射系数与井旁道上相应长的一段反褶积,当得到的波形与雷克子波相关性最佳时,可同时得到地震子波及本段测井曲线的起始时间。此方法推出的孔隙度与在地震测线上的另一口井的测井解释结果对比表明,效果较为明显,为深入探讨研究此类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许多  李正文  王玲 《矿物岩石》2004,24(4):99-101
复杂储集层问题属地震勘探中难题.由于受地震信号频带及子波等因素的影响.往往难对其以分辨和识别,用最大熵伯格算法.在频率域对有效地震信号进行谱外推和谱整形从而达到实现时间域分辨率的目的,而不同于传统的伯格反褶积方法也无需提取子波,实例证明该方法对提高分辨率识别薄层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当地完成储层表征的过程,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现场所有可以利用的信息融合成一个一致性的模型。在实际生产中实现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任务,所以有必要运用如地震反演等特殊方法。应用地震反演可以使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的有效结合成为可能,并且可以得到一个模型,该模型在预测过程中可通过流体数字模拟来验证。地震反演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确定性方法(其代表是回归反演和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另一类是随机方法(其代表是地质统计学反演)。在本次研究中,通过随机反演结果和确定性反演结果的对比展示了随机反演是如何改进储层表征过程的。事实上,随机反演,可以运用较高的采样率(和储层模型的网格大小相接近),来产生一个更可靠的模型。随机反演的另一个好处就是随机方法可产生一些基本的统计测量值来改进解释精度,并且在储层表征过程中能生成大量的实现,从而使储层模型的不确定性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绕射波是提高地震分辨率或超分辨率的重要信息载体,绕射波的提取与成像技术是地震勘探提取小尺度异常体的有效途径。基于传统的反射成像的处理过程没有充分地利用到绕射信息,特别是一些常规处理方法通常对绕射信息有着压制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资料中绕射波的使用效率,重点研究了在成像道集上采用预测反演算法对绕射波进行提取与成像,并以某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缝洞储层的实际地震资料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就地下小尺度异常体而言,该种绕射波分离成像技术可以较好地将绕射波信息提取出来,对小尺度异常体进行了高精度的重现,具有一定的现实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分析薄互层的特征入手,采用反褶积方法对单条测井曲线做提高分辨率的处理,并调整电阻率测井曲线,使其与提高了分辨率的泥质含量及孔隙度测井曲线的纵向分辨率协调、在此基础上,按一定的解释模型计算出孔隙度和饱和度等参数。实际计算表明,本方法改善了储集参数的评价,降低了含水饱和度。  相似文献   

8.
利用极大似然反褶积提取鲁棒性地震子波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极大似然反褶积的稳健性。理论分析表明,在理想条件下极大似然反褶积是无偏估计,而且还是一致估计,这一结论可以由所提取的地震子波得到验证。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分析表明,极大似然反褶积具有很好的稳健性。应当指出,为保证地震子波的鲁棒性,极大似然反褶积子渡时窗应尽量满足统计条件,以提高极大似然反褶积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9.
采区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是近两年用于煤矿达产采区,查清细微地质构造的新技术。数据处理是该项技术能否成功运用的重要环节。其技术关键是DMO叠加代替常规共中心点叠加、叠前部分偏移加上叠后偏移代替叠前偏移、精细静校正与两步法子波反褶积、叠后高频补偿。结果表明:运用以上技术是获得高分辨率、高信噪比、高保真度三维数据体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裂缝及缝洞非常发育,在纵横向都表现出很强的非均质性。常规地面地震方法难以精确地应用于该区的储层预测。将高分辨率多方位VSP地震方法应用于塔河油田储层描述,实现了上行反射P波和S波精确成像,提高了地震资料及储层预测的分辨率;并建立了含缝洞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和裂缝发育储层的地震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陆相储层稠油热采时移地震监测数据开展的互均衡处理结果表明,此项处理有利于有效时移地震异常的识别与热前缘位置的准确确定。当原始采集资料的一致性极差时,互均衡处理虽然可以改善资料的一致性,因此,提高野外采集震源子波和采集资料的一致性,是陆相薄互层油藏时移地震监测顺利实施的关键。振幅属性是陆相薄储层油藏时移地震监测的主要标志之一,笔者在振幅处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High-resolution deconvolution can mathematically be viewed as a regularized inverse problem. Besides, the result of the high-resolution deconvolution is generally accepted as reflectivity series of the layered media. On the other hand, lateral continuity is frequently poorer than vertical resolution on post-stack seismic section after application of any high-resolution deconvolution. However, because of the ill-posed inherent of the deconvolution problem, the Cauchy norm regularization term, a non-quadratic prior-information is widely used to provide the stability and uniqueness of the problem. But, it does not provide adequate quality of deconvolution if the noise in the data is strong. In this study, a stable and high-resolution deconvolution of post-stack seismic data was accomplished by an iterative inversion algorithm incorporating the Cauchy norm regularization with FX filter weighting. Cauchy norm regularization was utilized to force the solution to a spikiness structure, while the effective random noise reduction was performed by using the FX filter. Applications to synthetic and real post-stack data showed that the resolution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nd continuity in the lateral direction are better improved. Thus, we think that this process makes seismic sections obtained especially from thin layered sedimentary basins more interpretable.  相似文献   

13.
从反褶积原理出发,深入研究了Burg反摺积理论,详细推导了Burg反摺积公式。利用该方法对实际地震数据进行了试处理,并与谱模拟反褶积方法处理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改善反射同相轴的连续性,同时还能起到压制剖面上线性干扰的作用,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地震资料的处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15.
新疆C油藏属于开发早期区块,井资料少、井距较大,采用地震反演等数据进行沉积相研究,可提高研究精度。采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和地质统计学反演两种方法进行地震反演研究,前者受到地震分辨率的限制,纵向上分辨率不能够满足研究需求;而后者可提高反演纵向上的分辨率。本文采用地质统计学反演的储层厚度分布图进行沉积相分析,得到沉积相平面展布图,并总结了沉积相模式,解决了勘探阶段沉积相难以描述等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地震干涉技术可以将任意2个检波器接收到的数据合成为在若干检波器之间传播的波,就好像其中的一个检波器作为一个虚拟震源来发挥作用。它可以从混沌无序的地震信号中发现有用信息,从地震噪声中提取有用信号以此推断地震波穿过介质的地质构造。基于反褶积算法,对其理论公式进行了较详细的推导,实现被动源地震干涉成像,证明了反褶积算法的可行性;并将其结果与互相关算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2种方法在信噪比和分辨率方面的差异。数值计算表明,反褶积算法的纵向分辨率比互相关算法的高。对其进行的加噪试算表明,震源叠加后的反褶积算法呈现出高信噪比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以永新工区高精度采集的地震资料为例,对高精度勘探的面元细分方法及细分处理资料的分辨率进行了评价。首先给出了面元细分的方法及面元细分对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影响,介绍了现有的一些分辨率计算方法。对于纵向分辨率,主要从λ/4传统薄层分辨率和高截频二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对于横向分辨率,从菲涅耳带半径、防空间假频、Lindsey分辨率定义、考虑偏移孔径的分辨率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研究,得出了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结论:①在现有常规检波器条件下,面元细分处理对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影响较小,其变化不大;②在单道记录信噪比已较高的情况下,想通过提高覆盖次数来提高资料的分辨率,其提升空间有限;③就横向分辨率而言,考虑偏移孔径的计算方法,结果比较准确;④对于东部地区,从性价比上考虑,覆盖次数150,200已能满足要求,太高的覆盖次数没有从本质上改进资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针对渤海中深层薄互层储层普遍存在的埋藏深、地震资料品质差、储层厚度薄,薄互层沉积,储层横向变化快等特点,以及开发程度的加深对地震分辨率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在分析储层组合和地震沉积学基础上,提出地震相控非线性反演方法,以期提高储层预测精度。该方法通过非线性最优化理论综合约束反演与模型反演的优点,根据实际地震资料建立反演目标层段的宏观相控模型,在测井资料约束下采用非线性随机算法逐道、逐次进行外推反演,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的随机特性,使反演结果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在K油田应用表明,该技术提高了薄互层储层预测精度,为类似油田的储层预测、注采连通、井网部署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反褶积是通过压缩地震子波以提高地震数据纵向(时间)分辨率的过程。地震数据可以用褶积模型来表示,即地层反射脉冲与地震子波的褶积。而地震脉冲(反射系数)包含了石油勘探和地震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有关大地地球物理性质的信息,因此,从地震数据中得到反射系数就变得非常有意义。蓝色滤波通过对反射系数有色成分的模拟,得到与反射系数有色成分有关的蓝色滤波算子。然后对经反褶积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褶积运算,就能获得比常规反褶积方法好得多的结果。通过对合成地震记录和实际地震数据的试验,证明了本方法在高分辨率处理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辽河油田某地区孔隙度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层分析和油气预测中,孔隙度的预测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用G-LOG方法计算层速度;并与分辨率高的测井,岩芯资料建立关系模式,然后利用地震层速度计算机隙度,文章还介绍了该方法在该区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