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焦奇  陈萍  梁忠  史静 《地质论评》2020,66(4):1060-1062
王宠佑是中国早期学习地质学专业的留学生,近代第一批矿冶专家,他在推动中国地质矿产事业的同时,十分关注中国矿产和地质文献的整理和研究,编纂出版了《中国矿产资源与地质文献目录》、《中国矿产资源文献目录》等地质文献目录,促进了中国早期地质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GIS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GIS已经运用到了许多行业之中。在地质矿产勘查领域,其应用也开始由科研阶段向生产阶段转化。文章主要介绍GIS概念及其在地质及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现状、应用途径、应用步骤等,并对其将来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正地质实验测试工作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历程,为我国地质事业和地质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地质实验测试工作六十年之际,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会与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主持编辑出版了《地质实验工作60周年文集》。该文集由吴淑琪、周金生、罗代洪主编,2013年11月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行。五十周年时,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会与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于2003年主持编辑  相似文献   

4.
钱凤仪 《江苏地质》1997,21(3):138-144
江苏矿产地质工作研究历史悠久,研究程度较高。对江苏以往矿产地质工作较全面的回顾,对今后进一步开展地质矿产工作及矿产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丹丹 《地质论评》2023,69(2):2023020034-2023020034
两广地质调查所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设立的一所重要的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机构。1927年两广所成立后,主要负责华南地质矿产调查事项,编制调查报告及绘制地质矿产图等,对于推进近代中国区域性地情地学研究工作影响深远。本文以两广地质调查所原始文献及《申报》、《地质论评》等材料为基础,考察社会动荡、战争频发年代,两广地质调查所在机构隶属、经费拨发和人才招徕等方面呈现出的复杂社会面相。  相似文献   

6.
李丹丹 《地质论评》2023,(5):2017-2022
两广地质调查所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设立的一所重要的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机构。1927年两广所成立后,主要负责华南地质矿产调查事项,编制调查报告及绘制地质矿产图等,对于推进近代中国区域性地情地学研究工作影响深远。本文以两广地质调查所原始文献及《申报》、《地质论评》等材料为基础,考察社会动荡、战争频发年代,两广地质调查所在机构隶属、经费拨发和人才招徕等方面呈现出的复杂社会面相。  相似文献   

7.
对建国40年来(1950~1990年)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资金投入,主要矿各地质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资金的“投入产出率”和探明储量平均勘查成本两项指标既略地分析了主要矿种地持勘查工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质矿产事业光辉灿烂的五十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良臣 《新疆地质》2000,18(1):8-17
首先首要回顾了新疆百余年来的地质工作历史,在此基础上,主要从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和地矿科研三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来新疆地质矿产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巨大贡献,讴歌了新疆地质矿产工作者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最后展望了21世纪新疆地质矿产事业的灿烂前景。  相似文献   

9.
国章  莫萍 《广西地质》2009,(5):I0001-I0001
“如何理解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大规模地质找矿的内涵?”“如何突破制约大规模地质找矿的体制机制问题?”……2009年4月30日。广西大规模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研讨会在南宁召开。会上。来自广西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及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领导和专家们就以上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通过研讨。大家对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大规模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决定》,如何深入开展好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推进地质工作根本转变,更加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形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10.
王建平  林德超 《河南地质》1999,17(3):177-182
20世纪河南省基础地质研究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0年,随矿产调查进行,第二阶段30年,随矿产勘查和1:20万区调开展,第三阶段20年,随1:5万区调,矿产勘查,专题与综合研究广泛展开。为谋求21世纪初期河南省基础地质较快发展,作者认为应有效的指导思想,研究方法和服务方向,并提出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经经费保障三项成功战略。  相似文献   

11.
达摩沟泥石流形成的物质条件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达摩沟历史上曾发生多次严重泥石流灾害。根据该流域泥石流的灾害历史和发育特征,采用现场调查、地质勘查和室内试验等方法,分析了其形成的地质地貌条件、气象水文条件、土壤植被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查明了达摩沟泥石流为降雨激发的高容重低粘性的过渡或稀性沟谷形泥石流。采用颗粒分析、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分析和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等方法重点对物质条件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治理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相结合,泥石流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体系建设相结合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于2000-2005年在藏西南地区进行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先后发现了古人类活动遗迹点13处,共采集到各类石器、古陶片、骨片等1697件,为雪域高原古人类发展演化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经研究认为,主要为中石器文化时代的产物,部分有新石器文化的叠加,仅个别为旧石器文化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杨巍然 《地学前缘》2006,13(6):102-110
地球表层系统科学与地质学史都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特征,两者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互有关联,都是从不同角度揭示地球各种地质作用和地质过程的客观规律,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地球表层系统各地质学科中,大地构造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探讨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研究史,对地质学史也有重要意义。文中将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的研究分为6个阶段,总结其发展的经验和过程,说明社会环境、科学路线、科技水平、思维方法等是决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21世纪地球表层系统科学将成为地球科学的主流之一,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的研究应迅速融入地球表层系统的研究,同时也要积极创建新的大地构造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第四纪测年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四纪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地质历史中的重要位置,需要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测年。第四纪地质学家们改进、发展了许多第四纪的测年方法。文章主要从岩石地层法、生物法、磁性地层法、考古法、放射性定年法等方面讨论了近年第四纪测年的一些研究进展。目前,这些方法的主要进展表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提高,如激光显微探测技术等,使得测年的精度、功效显著提高而样品的用量却有了显著的降低,并且拓展了一些测年的应用领域,如电子自旋法应用于冰碛物的测年,其据测年结果建立的序列可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对比。但要使得测年的可靠性增强,则需要有丰富的地质工作经验,根据所测样品的特征选择恰当的测年方法,且要尽量选择多种适当方法进行对比测年。   相似文献   

15.
Numerous landslides have occurr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of the Yangtze River. Although the underlying causal factor of these landslides was heavy rainfall,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was the trigger of some of them. We report here a systematic study aimed at reconstructing the geological history of an ancient landslide and, based on our results, an evaluation of the role of the history on current landslide stability. Data from detailed field surveys and the studies on geological dating revealed that the Baiyian landslide was composed of five structural parts of different geological ages, such as a sliding belt, disturbed rocks, ancient colluvium, alluvium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slope wash. The succession of ancient climates, terraces and tectonic processes in the study area were examined from 300 ka ago.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Baiyian ancient landslide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distinct stages: development, occurrence, deposition, collapse and disintegration. Some parts of the ancient landslide are currently prone to instability due to the combination effects of heavy rainfall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reservoir.  相似文献   

16.
国外军事地质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金荣  杨宗喜  郑人瑞  李鹏远  周平  金玺 《地质通报》2016,35(11):1926-1935
军事地质伴随着军事活动而生,并伴随军事活动和地质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通过对国外军事地质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系统的研究,将国外军事地质分为早期孕育期、快速发展期和稳定发展期3个阶段,介绍了国外在军事工程地质、军事水文地质、军事矿产地质、军事海洋地质、军事地球物理和军事遥感地质六大研究方向取得的进展,总结了国外军事地质工作的3个特点,分别为军民共同推进军事地质工作、地质工作与国防建设统筹部署,及军民联合攻关技术成果双向转化应用。提出了未来军事地质的三大趋势,大数据和云计算将成为军事地质工作的重要支撑技术、军事地质将由资源保障走向空间拓展、现代军事地质的保障工作由国内(局部)扩展到全球(全时域),为中国国内军事地质工作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西部额济纳盆地土地荒漠化发展态势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查明额济纳盆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成因,通过野外调查、遥感解译、样品测试及资料收集对比,从环境地质学的角度对额济纳盆地荒漠化的发展态势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额济纳盆地土地荒漠化呈发展态势,环境在进一步恶化。认为荒漠化过程主要受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青藏高原隆升所引起的西北地区的干旱化趋势,是研究区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盆地内的构造沉积背景决定着荒漠化的类型,水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额济纳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速度。同时,当前人为因素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很大,人类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速了荒漠化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8.
云南高原岩溶塌陷总的特征是由岩溶高原特定的地质环境、岩溶发育、水文地质以及水文气象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综合影响和决定的,文中通过对这些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分析,深化了对高原岩溶塌陷基本特征和发育规律的认识。云南高原岩溶塌陷区域上分布零星,地段上呈现“点状”特征,主要集中发育于岩溶断陷盆地、岩溶槽谷(洼)地、岩溶台地或古高...  相似文献   

19.
莱州湾南岸平原是指西起小清河口,东至胶莱河口的广大沿岸地区,这一地区近年来是我国工农业发展较快的地区,也是我国地下咸水入侵较为严重的地区。历史上,莱州湾南岸平原地区曾有一些湖泊存在,如巨淀湖、黑冢泊、别画湖,但现在早已荡然无存了。研究这些古湖泊的消亡原因对于恢复该区古地理环境以及确立湖迹区今后的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查阅历史文献、地层剖面分析、地名考证、遥感解译等多种方法,对莱州湾南岸古湖泊的消亡原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指出该区古湖泊消亡的原因是气候变干、河流变迁、人类活动影响等,其中气候变化是古湖泊消亡的根本原因,河流变迁是古湖泊消亡的直接原因,而人类活动则加速了古湖泊消亡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以来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研究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南地区发育有我国近30%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是我国地质灾害成因最复杂、数量最多、灾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更好地了解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研究历史和防灾减灾工作,本文在系统梳理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及危害特征现状基础上,简要回顾了二十世纪以来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研究的主要历程,并分三个主要阶段对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效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研究应重点关注高山极高山区高位远程地质灾害识别技术、特大地质灾害链形成机理与风险防控、基于地质灾害孕灾背景大数据智能挖掘的风险动态评价等,可供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