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阜新,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开采煤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素有百年矿山、“煤电之城”的美称。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阜新市建立了8个大煤矿,其中海州露天矿的规模是当时的“亚州之最”。  相似文献   

2.
苏梅 《国土资源》2006,(7):4-12
阜新海州露天矿曾以亚洲第一大煤矿而闻名,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开发,新世纪初因矿竭而闭坑。企业转型、矿山复垦、生态恢复使这个“煤电城市”再度焕发青春,成为我国“矿产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的一个靓点。  相似文献   

3.
阜新海州排土场土地复垦后的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阜新是一座因煤而生的城市,随着近一个世纪煤炭资源的开采,形成了十几处排土场和矸石山,其中规模最大的阜新海州露天矿排土场占地已达12平方公里.该排土场地处阜新市区正南,地势高于市区近百米.排土场中的高硫煤矸及风化后的粉尘夹杂着大量有害气体,常年侵袭阜新市区,在大风作用下,市区粉尘弥漫,生态环境恶劣,给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投资3.1亿元的国家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项目——阜新中西部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正在稳步推进,5月即将开工的二期工程,让昔日饱受粉尘煤灰和废气之苦的居民看到了绿色生活、幸福生活的希望,生态宜居梦想逐步清晰起来……阜新,曾以丰富的煤炭资源响誉全国。半个世纪的大规模煤炭开采,在创下"煤城"美誉的同时,也为她留下了道道伤痕。废弃的矿坑、绵延数里的矸石山以及开采引  相似文献   

5.
范宏喜 《国土资源》2006,(11):21-23
近日,备受阜新市193万人民期盼的海州露天煤矿矿山环境治理一期工程,在欢快的秧歌和喜庆的礼炮声中宣布开工。至此,辽宁省乃至全国财政补贴规模最大的矿山环境治理工程和全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建设正式启动。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矿是国家“一五”时期156个重点项目之一。作为当时亚  相似文献   

6.
露天矿GPS卡车调度系统数据流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天矿GPS卡车调度系统是数字矿山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露天矿生产管理利用GPS/GIS技术提高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根据露天矿GPS卡车调度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数据流交换模式,提出了基于数据回放条件下的装卸车时序匹配计算方法以及数据流处理的主要内容.抚顺西露天矿的实践证明,该计算方法是一种处理卡车调度系统数据流的有效且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王宗林 《国土资源》2012,(10):30-31
阜新曾经是以煤电产业为主导的重要工业城市,曾经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阜献。然而,随着煤炭资源的大量开发,阜新逐渐走向了"矿竭城衰"。阜新的情况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关注,2001年12月,阜新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从此阜新吹响了经济振兴的号角。阜新国土资源局在市委、市政府及省国土资源厅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立和完善国土资源机制和制度建设为重点,经过全系统干部职工几年的不懈努力,在保障全市建设项目用地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有力地助推阜新地区的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阜新经济转型十年间,全市的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年建设项目用地的各项数据统计表明,随着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阜  相似文献   

8.
<正>年长的人,或许还记得,1960年版五元人民币的背面图案,是一台大电镐正在工地作业的场景。这工地,便是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如今,电镐静静矗立在矿山广场中间,向人们诉说着这个昔日亚洲最大露天煤矿的辉煌,也见证着它从地球伤疤到生态公园的涅槃重生。开采半世纪,环境负担重"1953年7月1日正式投产,2005年5月31日关闭,累计生产煤炭2.44亿吨,完成工业产值96.98亿  相似文献   

9.
阜新市国土资源局按照年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安排,近期会同辽宁工程勘察院和辽宁一程技术大学对全市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系统排查。对辖区内海州露天矿边坡、新邱区矸子山、海州区韩家店八组矸子山、清河门矸子山、阜蒙县尾矿库、国华乡梨树营村等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面进行了排查,并对周边群众发放了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同时,进一步落实防灾责任人及县、区监测预警人员工作职责,及时向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对象宣传地质灾害预防避险知识,并在危险区域竖立警示牌,将防灾措施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2005,(6):51-51
曾经是亚洲最大的机械化露天煤矿——阜新矿业集团海州露天煤矿,由阜新市中级人民法院6月8日依法公告关闭破产。这是近年来我国关闭的最大一家资源枯竭的露天煤矿。这座露天煤矿从1953年7月到2003年底,共生产煤炭2.1亿吨。但由于多年来的超强度开采,煤炭可采储量如今仅剩87万吨,进入了残采期。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本溪市开展"青山工程"的第二年,也是整个工程的攻坚年。年初,市里与往年一样,及早下达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森林七进、护林防火等各项指标,其中有一项重要指标却极具地方特色,那就是与国土资源局和林业局签订责任状,要求他们共同完成林区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治理任务。其实,这项工作对本溪而言,并不是刚刚起步。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初,党中央印发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2018年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中一  相似文献   

13.
正矿山生态环境彻底改变,矿山生态环境全面恢复,矿山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走上规范化、常态化、可持续发展轨道,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在打好"青山工程"攻坚战的征程中,省国土资源厅科学调度、狠抓落实、积极创新,以披荆斩棘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思维,努力推动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向纵深挺进,实现了"开门红"。然而,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关键节点,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仍面临着问题和挑战、障碍和压力、不确定性和风险等重重困难。对于我们而言,"青山工程"只是刚刚起步,生态文明建设仍在路上。  相似文献   

14.
苏梅 《国土资源》2009,(11):14-15
从2002年阜新成为我国第一个矿产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以来,抚顺、盘锦、北票等城市先后被国家列为矿产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  相似文献   

15.
《国土资源》2013,(1):11-12
在沈阳市北部180公里处,矗立着一座全国有名的煤矿城市,这就是著名的阜新市。在距离该市中心3公里处,有一巨型露天煤矿——海州露天矿。该矿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2公里,现垂深350米,总面积30平方公里。若天气晴朗,站在该矿调度大平台上俯瞰剥采现场,令人震撼的景象就会展现在人们的视线里:机车隆隆而过,大型电镐上下飞舞,滚滚原煤如闪亮的黑色瀑布飞流直下……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同时,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这既是实现生态宜居的具体行动,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健康乡村建设的关键,更是提升农村居民生态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  相似文献   

17.
以陕西潼关、大柳塔及辽宁阜新矿区为例,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矿产资源开发中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差异性响应的主要因素。上述3个矿区矿产资源开发中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20世纪90年代以前,陕西潼关金矿区是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十分混乱的矿区之一,地下开采的采矿废石随意堆排导致了极为严重的矿山泥石流地质灾害及其隐患,"三废"无序排放导致土壤、河水及其底泥的重金属及氰化物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带的陕西大柳塔煤矿区,20年大型机械化地下煤炭资源开采导致大面积地面塌陷及其链生的地下水含水层破坏严重,但矿区土地沙漠化程度总体没有呈现加重的趋势,水土环境重金属呈轻度污染;具有百年开发历史的辽宁阜新煤矿区,露天开采使土地生态破坏严重、边坡滑坡灾害频发、土地压占与破坏突出,地下开采引起的地面塌陷对地表建筑物及人居安全影响严重,但相对于金属矿区,该矿区水土环境重金属污染相对轻得多。对比上述3个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得到其差异性响应主要因素:矿产资源种类、原生地质环境条件、开采方式及矿山环境保护意识等。  相似文献   

18.
苏梅 《国土资源》2006,(7):7-10
历史的堆积,使煤炭成为阜新这座城市特殊的"身份". 对于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来说,留存在头脑中关于煤炭的记忆,依然清晰,挥之不去,那烟尘弥漫、灰蒙蒙的城市天空的主色调,已经成为"老阜新"映像的定格.  相似文献   

19.
王子明 《国土资源》2009,(12):18-19
有人说,阜新是建在煤田上的工业城市,几代人脚踩"黑色乌金"过着殷实的生活.有人说,阜新煤炭资源是有限的,能源枯竭是早晚的事,资源转型是坚定不移和长期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损坏的山体披上了新绿;填平的矿坑成了厂房林立的工业园区或孩子们嬉闹玩耍的乐园;围栏封育退耕后的山坡种上了经济林;即便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采矿污染严重在卫星图片上看不到的"煤钢之都"本溪市,现在也已变得山清水秀,在"十面霾伏"下实现独善其身……这是辽宁省实施青山工程两年来发生的深刻变化。而这又与辽宁省国土资源厅敢于担当、主动参与青山工程、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有着莫大关系。"青山工程正在改写历史、塑造着辽宁新貌。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