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福建海洋兽类及其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树青 《台湾海峡》1997,16(4):479-485
通过对在福建沿海地下发掘出土的海兽骨骼,古文献比较分析研究,提出了福建省古代7种海兽分布名录;依据采集和调查到的现生海兽标本,提出了福建省18种海兽的种类和分布。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初福建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要着力构建山海协作、对内联接、对外开放三个战略通道,这是加快福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具有深刻的经济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海洋经济作为福建沿海地区最具有潜力和活力的经济载体,在三个战略通道的构建中如何发挥作用,成为福建省海洋与渔业系统一段时间以来思考研究的一个热点。一、海洋经济是福建构建三个战略通道的“桥头堡”福建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要构建的山海协作、对内联接、对外开放三条战略通道,从根本上看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的,是推动福建走向大开放、大交流和大发展的通道。从…  相似文献   

3.
林岳夫 《海洋信息》2002,(4):9-10,18
福建省是一个具有战略区位优势的海洋资源大省,合理开发海洋优势资料、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对推进福建省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既要加大海洋资源开发的力度,又要加强海洋资源的保护,合理调整,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发挥科技优势,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促进其区域经济发展,文章根据2001—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福建省海洋经济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海洋经济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海洋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并趋于稳定,但仍需进一步提升和优化;福建省海洋经济对全国、福建省和福建省沿海城市经济的贡献逐步扩大,平均贡献率分别为0.87%、25.6%和30.45%;福建省海洋经济在GDP、产业结构和就业等方面的影响效应均较强,对区域经济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福建省应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主要抓手,具体包括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建立健全陆海统筹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
九龙江口沉积物中重矿物组成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茂泉  李超 《海洋通报》2003,22(4):32-40
利用1994年海岛调查和1999年执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所采集的底质样品,分析研究了九龙江口表层沉积物中0.063~0.125mm粒级的重矿物组分、组合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粒级重矿物计有49种,其优势和特征矿物为磁铁矿、赤铁矿、绿帘石、钛铁矿、褐铁矿、角闪石、锆石、红柱石、黑云母等;重矿物的平均含量为9.38%;依据主要重矿物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将九龙江口划分为4个矿物组合区(Ⅰ.河道口门矿物区:Ⅱ.河口北部矿物区;Ⅲ河口南部矿物区;Ⅳ.湾口东部矿物区),各区的矿物组合类型不仅与物质来源有关,而且受水动力条件和沉积环境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福建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海洋省份,可作业的海域面积13.6万km2,大陆海岸线3324km,大潮平均高潮时面积大于500m2的岛屿有1546个,沿岸有大小港湾125处。海洋港口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滨海矿产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海洋能资源、海水化学资源等都十分丰富,在全国沿海11个省(市、区)中是名列前茅的,是名符其实的海洋资源大省。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海洋在福建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提高,广大群众的海洋国土意识也不断提高,海洋经济已日益成为福建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福建省沿海23…  相似文献   

7.
基于时空矩阵方法对福建省海湾水质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2005—2011年8月和2012—2015年5月、8月的水质监测数据,应用水质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对福建省海湾划分环境单元,通过时空矩阵方法对福建省海湾水质指标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通过主成分分析,4个水质指标聚成两类成分,磷酸盐和叶绿素a聚为一类主成分,硝酸盐和溶解氧聚为另一类主成分;(2)以主成分权重值为坐标,划分福建省海湾表层水体为6个环境单元,以此建立水质指标相对含量的时间序列组合矩阵,对福建省海湾水质指标变化分析;(3)水质指标时空矩阵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变化趋势,环境单元的指标变化模式具有同步性,指标含量变化的绝对值从叶绿素a到营养盐再到溶解氧呈轻微增长;(4)两类主成分具有一定相关性,营养水平高低影响营养-浮游植物动态关系,当磷酸盐含量高于0.03 mg/L、硝酸盐含量高于0.25 mg/L,且营养盐时间周期变化显著时,叶绿素a时间周期变化与营养盐发生同步联动效应;(5)夏季福建省海湾水体生产力较低,大量陆源有机物输入、降解耗氧,表层溶解氧含量降低明显;(6)福建省海湾主要受两种性质差异很大的水体影响,富含高营养盐径流水团影响了河口及邻近海域的环境单元,而福建省南部海湾主要受台湾暖流及上升流影响,台湾暖流是东海海域磷酸盐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罗氏沼虾配合饲料福建省地方标准制订的目的和意义,对标准主要指标的拟订依据和思路作了较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海岸带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岸带地区是福建省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地区。在众多涉海行业和部门都逐渐把开发重点转向海岸带的形势下,使海岸带生态环境面临着较大威胁。本文分析了福建省海岸带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生态环境脆弱、陆源污染加剧、富营养化、海平面上升、海洋灾害和综合管理薄弱等。同时,文章重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提出了解决海岸带生态环境问题的五项对策。 1.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特点 福建省海岸带地处太平洋西岸的我国东南沿海,南接广东省饶平县、北邻浙江省平阳县、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隔海相望,与台湾最近处为平潭县,至台湾新…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海岛水体和底质中重金属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福建省海岛水体和底质中Hg、Cu、Pb、Zn和Cd的分析,结果表明:水体中溶解态和颗粒态的Cu、Pb、Zn和Cd没有超标。底质中的Cu、Pb和Zn有部分海岛超标;初步认为,海岛周围水体和底质中的重金属含量与福建省陆地普遍存在的铅锌矿有关。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具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和天然的区位优势,海洋渔业是其最具稳定增长优势的海洋产业,然而由于海域环境污染、水产养殖病害、近海过度捕捞等问题,近年来福建省海洋渔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文章通过对福建省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从生产贸易能力、资源禀赋、科技推广能力和相关产业发展状况4个方面构建福建省海洋渔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11个沿海省、市、自治区的海洋渔业竞争力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显示福建省海洋渔业综合竞争力水平较高,但在科技创新推广、相关产业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方面较落后于其他沿海地区。为进一步提高福建省海洋渔业竞争力水平,提出推进渔业组织化建设、培养渔业科技领军人才、发展多元化休闲渔业等合理建议,以期对福建省海洋渔业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东寨港海水、表层沉积物和生物体中重金属Cu、Zn、Pb、Cd、Hg、类金属As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并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评价了该调查区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东寨港海水中除Pb的含量符合二类海水标准外,其余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水标准,且远低于渔业水质标准限值;表层沉积物中典型重金属元素含量都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基本属于无污染区;本区湿地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比岛内及周边区典型红树林湿地略偏高;红树林及暗滩沉积物中重金属比东寨港水底沉积物重金属含量高,表明河口湾潮滩上的红树林区可能是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区,东寨港目前可能受到了陆源污染的影响;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一类标准,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Arsenic is a widely distributed element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Inorganic and organic compounds have extremely different toxicological effects, and their characterization is thus of great utility when monitoring and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arsenic pollution. In this study both the levels of total arsenic and its chemical speciation were analyzed in several marine organisms collected from Cienfuegos Bay (Cuba) following an episode of acute As-contamination. Fish from the more impacted site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vated concentrations of arsenic (up to 500 microg/g d.w.) and inorganic species represented the predominant forms in muscle tissues of these organisms.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重金属污染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文章基于2014年10月博贺湾海域的调查数据,分析海水和生物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并采用内梅罗指数和目标危险系数评价海水质量和人类食用海产品而摄入重金属的潜在健康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博贺湾海域海水重金属含量总体较低,大部分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Pb的空间分布不均匀,高值区主要分布于莲头岭附近站位,很有可能是受港口区和产业园区排污的影响;水质等级为较清洁和清洁,海水重金属污染的整体程度较低;生物重金属含量大部分符合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生物质量总体较高,其中软体类的重金属含量整体较高且Pb和Cd含量较高,鱼类的重金属含量整体较低但Hg含量较高,所有生物的Cu和Zn含量均较高;各生物重金属污染的目标危险系数均小于1,人类食用生物样品的海产品而摄入重金属没有潜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5.
海水贝藻类养殖碳汇是海洋渔业碳汇的重要组成,开展其碳汇研究对服务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有积极的作用.福建省的海水养殖规模和产量居于全国前列,对其海水贝藻类养殖碳汇及潜力评估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分析了2015至2020年度《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海水贝藻类养殖数据,估算了2014年至2019年全国及福建省海水贝藻类养殖碳汇强度,...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辨析和定义海洋生态系统概念的基础上,分析辽宁海洋生态系统的恶化态势,主要体现在过度捕捞导致的海洋生物资源衰退,陆源污染、养殖污染和油类污染导致的海洋水体环境污染以及填海造地和海岸侵蚀等导致的海岸生态系统弱化。进而,从公地悲剧理论、环境库兹涅茨理论、外部性理论和产权理论4个维度做出具体的经济学阐释,阐明海洋生态系统恶化态势与经济开发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裸鳃类是重要的底栖生物类群.部分裸鳃类栖息在码头、养殖网箱、浮标、船底等人工设施上的污损生物群落中.该种生境的裸鳃类国内鲜有报道.2004年11月至2007年9月期间,作者多次在福建省近海污损生物中采集到两种裸鳃类标本.结合其外部形态和内部齿舌形态,鉴定它们为东方伪二列鳃(Pseudobornella orientalis)及透明脊突海牛(Okenia pellucida).这两种裸鳃类在我国近海均属首次纪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福建省沿海地区的旅游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选取1998—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福建省海洋旅游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福建省沿海区域经济指标变量间存在稳定均衡关系,各地区产业集聚程度和经济发展情况存在差异,旅游业发展也不平衡。基于此,提出缩减地区差异和促进共同发展、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海洋旅游文化产业结构、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及实施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人类活动导致的海洋污染与海洋生态损害日益加剧,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是解决海洋生态损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温州市旧城改造工程临时性海洋倾倒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水质、沉积物、生物等监测数据,基于倾倒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实际损害程度,构建生态服务价值损害评估体系和生态修复海洋损害评估框架,采用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成果参照法等模型计算倾倒活动对海洋生态造成的损害,并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1)基于生态服务价值损害为1 332.61万元,一级损害类型中支持服务价值损害最大;(2)鱼卵和仔鱼、生物多样性及基因资源、气候调节和维持空气质量为倾倒区主要生态系统服务损害类型,损害价值分别为251万元、379.26万元、342.18万元,三者之和比重达73%;(3)基于生态修复海洋损害价值为1 522.37万元,其中海洋生态修复费用最高,为1 167.65万元;(4)将两种评估体系的海洋生态损害价值的平均值作为温州市旧城改造工程临时性海洋倾倒区的补偿标准,为1 427.49万元,单位面积补偿标准为0.79万元/hm~2·a。  相似文献   

20.
海洋无脊椎动物抗氧化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无脊椎动物是重要的经济水产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者。抗氧化酶系统在其环境适应性以及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海洋无脊椎动物主要抗氧化酶类的种类、结构、环境适应性、酶学、基因和蛋白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今后海洋无脊椎动物抗氧化酶的相关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