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精密工程放样中测量新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希福 《测绘工程》2009,18(4):74-77,80
放样的技术方法及点位调整是精密工程放样的两个重要技术问题。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在精密工程放样中的几种测量新技术及点位调整方法,并在分析影响放样精度因素的基础上,指出提高放样精度、确保放样质量的技术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适用于公交车辆的定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多种定位方法,阐述了公交车辆定位的特点,着重探讨适用于公交车辆的定位技术。在分析了全球定位技术和站点信标定位技术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新思路——驾驶员辅助定位技术,比较了全球定位技术、站点信标定位技术、驾驶员辅助定位技术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占自才 《测绘通报》2002,(12):20-22
介绍一种有别于传统的遥感图像镶嵌技术,此技术的预处理过程中的几何精校正采用了更为精确的TIC精校正法,根据传统镶嵌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这种全新镶嵌技术使精校正选择点尤为方便,并通过具体的实例介绍该技术的使用方法与使用效果,该技术是以VC^ 实现的,具有友好的客户界面与快速的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4.
GPS在1:10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PS技术与传统测量技术相比较,在测量中缩短了外业观测时间,提高了外业工作效率。以河南某工业区测绘为例,介绍了GPS定位技术在1:10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中应用的方法和步骤。GPS定位技术是测量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突破,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GPS—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平度市地籍测量,简单介绍GPS—RTK技术的的测量方法,对GPS—RTK技术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定位精度进行分析,认为只要采取合适的观测方法,GPS—RTK技术完全可以应用于地籍测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机载定位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1:1000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但由于各项技术限制,普通的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难以满足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图。因此,本文以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为基础,从像控密度、模型分辨率、测图方式3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城镇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倾斜测图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文成县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成果平面精度可达0.059 m,高程精度可达0.064 m,精度情况良好,对以后采取此种方法进行测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针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信息化评判系统构建方法,该方法以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数据质量理论为基础,以"一个管理平台+N个评判子系统"为系统总体模式,以分层架构为系统基本技术架构,以算子集群为评判功能实现模式,扩展性强,功能灵活,可有效消除人为因素对评判结果的干扰,并大幅提高裁判工作效率,系统已在全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捉更夼绍把航空遥感技术,立体摄影测量技术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宁波绿化现状调查的成功经验,并对该方法做了简要的精度分析。表明该方法大欠提高了效率,缩短了周期,所提交的数据准确可靠,提交的图件精美且品种齐全。  相似文献   

9.
应用GPS技术,在四川中东部地区进行了C级GPS网的布设。结合GPS网的布设及数据处理方法,介绍了GPS技术应用于C级GPS网施测中的作业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地图生产技术正在向多渠道现代化方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图》1995,(4)
地图生产技术正在向多渠道现代化方向发展吴忠性长期以来,地回生产方式是以符号图形表示地面物体的,这种表示方法现在还不失为主要手法,但当今地图生产技术有了各种各样方法,将来将有许多新的技术方法来取代现在出版的纸质地图。现在介绍几种已经出现和即将出现的地图...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城市的应用过程中,为了方便对矢量数据及影像数据的综合管理与分析,在分析ArcEngine组件及ArcSDE技术的基础上,以.NET为开发环境,利用C#开发语言,采用插件式开发技术,以Oracle作为数据库,设计与研发了一套基于ArcEngine的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实现了栅格及矢量数据的入库管理、地图显示及图层管理、地图基本操作、数据自动入库、数据共享以及数据的属性与空间查询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胡正华  孟令奎  张文 《测绘学报》2015,44(6):678-685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传感器分辨率的提高,影像数据量日益增长,这对高效、智能地管理海量数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智能地存取海量遥感数据成为当前越来越热门的话题。本文针对空间数据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结合数据库存储、网络传输和客户端的硬件情况,从影像数据切片和影像数据的细节层次(level of detail,LOD)模型两个层面来解决遥感数据的存储问题,提出了自适应的遥感影像切片机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LOD模型构建方法。通过试验证实,该影像管理机制能够在多种不同的数据库、网络和客户端条件下实现影像数据智能化高效存储与访问。本文的研究为高效的影像数据管理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在C/S架构的网络环境下实现基于数据库技术的遥感影像数据的高效存取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采用Visual Basic和MapInfo集成开发技术开发了C/S模式的基于GIS的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系统的设计及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建立了耕地信息数据库和包括属性数据管理、空间数据管理、辅助分析管理、系统维护管理等4个模块的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耕地资源数据的图文一体化管理,可满足对土地数据的查询和分析要求,并能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基于C#语言,用AutoCAD的.NET API进行插件开发的相关技术。并以城市部件普查项目为例,阐述了在AutoCAD二次开发中的AutoCAD数据库技术、交互界面技术、数据通信技术、自动成图技术、数据输入输出技术的实现方法。实践表明,用C#进行AutoCAD的二次开发,不仅方法容易掌握,实用性强,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快速实现功能定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刘小春  张江水  李响 《东北测绘》2014,(2):28-29,32
设计一个基于Web客户端的地理空间信息推送模型,该模型支持多用户实时协同标绘,无缝地推送数据,实现了基于网络平台的地理空间信息的交流和感知。该模型利用网站开发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地图服务技术以及信息推送技术实现了将远程客户端发送的地理空间数据直接推送更新到用户浏览器的页面中,实现地图页面的局部更新,并考虑了推送失效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GIS等现代技术对国土部门传统的工作和管理模式进行改造是当前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国土资源部门土地规划出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为研究目的,并以其在天津滨海新区大港国土部门的应用为建设成果。介绍了基于SQL Server 2000建立的土地出让管理数据库的结构和内容,阐述系统开发的工作流程及系统功能结构。论述基于MapOject 2.4的GIS组件开发,利用ArcSDE 9.2作为空间数据引擎实现后台数据库与前台应用程序的空间数据通讯,对采用的关健技术和获得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3维地籍系统建模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地籍管理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探讨了3维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并介绍了3维空间数据的获取途径和3维地籍系统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和测绘科学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空间数据获取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信息化需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现代化测绘技术的发展,其高精度、快速的非接触式扫描测绘方法改变了传统空间数据采集模式。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三维数字化保护是目前社会的研究热点,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来重建古建筑独特复杂的表面模型,为古建筑数字化管理和修复提供数据参考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本文以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构建古建筑三维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洞窟类实例对古建筑点云数据处理和NUBRS三维模型复杂曲面重建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业务会议需要显示、查询多种与空间数据相关的报建审批资料,常规的GIS难以满足会议简捷、便利的应用需求,需开发针对性的系统。本文基于实践经验讨论了这类会议辅助系统研制的技术路线,提出了系统的服务目标、结构设计、功能设计及数据组织。为提高国土资源部门业务会议的效率和决策科学性,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薛晓轩 《东北测绘》2014,(2):99-101,105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全自动高精度立体扫描技术,给测绘数据获取方法、服务能力和水平、数据处理方法等带来空前的技术革命。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建立二、三维一体的文物时空信息云平台,然后与文物保护管理系统相挂接,形成一个集时空数据与智能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平台,不仅可以解决传统方式所带来的问题,还可以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处理,充分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演变规律和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