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金矿床密集区形成的基本条件:以华北地台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矿床密集区受含金丰度高的岩石圈地幔区控制和制约。本文以化华北地台若干金矿床密集区为例,从地壳演化的角度,初步探索了初始地壳的含金丰度变化与金矿床密集区的关系。文章认为,寝地壳只有经活化改造和活化再造,才能形成金元素的富集域或金矿床密集区.金矿床密集区的形成是矿源、热源、搬运介质和构造条件的统一体。其中,前寒武纪古老变质基底是金矿形成物质基础,变质基底双层结构的下层结构是金矿床的主要赋存部位,岩浆  相似文献   

2.
大型—超大型金矿密集区的形成条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床成矿偏在性(超群性和不均一性)是金矿床空间分布的重要特点。大型-超大型金矿密集区的形成是矿质来源、热液来源、搬运介质和赋矿空间等的有机统一;是富含成矿物质的初始地壳在长期的活化改造作用过程中,矿质发生活化、迁移,在合适的赋矿空间沉淀并被长期保存而形成的。初始地壳,尤其是前寒武纪的变质基底是金矿密集区形成的物质基础。长期的热液活动是成矿物质活化、迁移的动力,而长期的地壳活化作用,包括岩浆活动和活山活动,是热液活动的基础。韧性剪切带、拆离滑脱带、岩体的内外接触带等是大型-超大型金矿床赋存的有利空间。  相似文献   

3.
前寒武纪古老变质基底是金矿床形成的物质基础,在初始地壳活化再造过程中受到过多次改造和再造,其中,金元素多次受到再分配。高级区花岗岩-绿岩带在活化改造和重熔再造的过程中表现出由麻粒岩相-角闪岩相-绿片岩相转化的退变质过程。这一过程使变质基底岩石中的金有一个预富集。在晚期(主要是燕山期),岩浆-构造活动促使基底岩石中的金再次活化。在成矿围岩退化蚀变过程中,随岩石组分的转化,金得以再次聚集,并形成工业矿床。通过对几个金矿床密集区内的不同岩石类型含金丰度对比,表明地壳活化改造越强,金的矿化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4.
半宽金矿床的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微量元素特征显示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自混合岩.同位素研究表明含矿流体为岩浆成因,但有变质流体和天水的混合.稀土元素特征反映矿质来自下地壳或地幔,是下地壳物质重熔的结果,但受到上壳岩石的混染.矿床的成因为岩浆活化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山门银矿成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傅树德 《吉林地质》1992,11(1):10-19
山门银矿为一受依兰—伊通深断裂控制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该矿床形成于拉张环境下富碱质岩浆活动期后,成矿物质来源于下地壳与上地幔的混合岩浆源区。区域地球化学丰度值Ag/Au比等于60,利于成矿作用的长英质岩浆活动等因素,经深断裂反复活动,成岩期后碱—硅质交代促使以Ag为主的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构造空间与矿体上下盘岩性差异形成的地球化学障,是矿质沉淀的良好场区。依据地质环境和成矿物质来源,认为山门银矿床成因类型属深源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6.
半宽金矿床的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微量元素特征显示金矿床的成矿来自混合岩。同位素研究表明含矿流体为岩浆成因,但有变质流体和天水的混合。稀土元素特征反映矿质来自下地壳或地幔,是下地壳物质重熔的结果,但受到上壳岩石的混染,矿床的成因为岩浆活化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甘肃阳山超大型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从阳山超大型金矿床的区域构造演化发展背景、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等特征进行的研究与分析表明,它是形成、产出在中新生代活化造山带、地壳高位浅成的中低温热液型超大型金矿床。从大地构造成矿学的研究途径,对其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的源区类型、形成与演化的构造环境、成矿作用的地质成因类型、成矿流体传输与聚集的构造系统等方面的初步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是变质与非变质的复杂混合体系,主要由基底、盖层中的构造热动力区域变质流体+重熔花岗岩浆热变质流体+岩浆热液等,组成多成因类型混合成矿流体,并受到同生水、大气降水的混染。因此,阳山金矿主要是由混合型变质成矿流体与岩浆热液成矿流体叠加形成,具有多因复成成矿特征的超大型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潼峪金矿床的形成受控于区域多期变形-变质作用,与区域复背形-剪滑断裂带密切相关,成矿物质源于太华群的后期改造富集,是一同生构造型金矿床。矿床形成演化分为四阶段:Ⅰ.矿质准备阶段——初始矿源层形成;Ⅱ.矿质活化运移阶段——区域进变质一混合岩化,热力化学分异导致金活化迁移,局部初始富集;Ⅲ.矿床形成阶段——区域褶皱,形成顺层及切层剪滑断裂,在动力作用下,金分异及定向迁移而聚集成矿;Ⅳ.矿床叠加改造出露阶段——地块抬升,矿床又经断裂活动,动力机械分异作用等改造。热-动力成矿作用在矿床形成过程中具主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构造岩浆活化与秦岭金矿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论述了秦岭区构造岩浆活化作用与金矿床形成及演化的关系。作者将秦岭区金矿床分为五类,即;①岩浆活化矿床;②岩浆-构造活化矿床;③构造-岩浆活化矿床;④构造活化矿床;⑤构造-变质活化矿床。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太古宙克拉通活化、在克拉通内形成大小不等的构造岩浆活化带,华北陆台北缘中段已知的构造岩浆活地带有:冀东喜峰口一下板城构造岩浆活化带;张宣地区水泉沟构造岩浆活化带;丰宁一隆化构造岩浆后地带;喀喇沁一北票地区构造岩浆活化带.活化带内的深大断裂或剪切带,以及与其伴随的岩浆演出系列.给金矿的形成创造了良好条件.本文以冀东、张宣地区的构造岩浆活化带为例.介绍其地质特及其金矿床,并讨论了金矿床的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中秦岭正河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结合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构造控矿作用,提出山阳—凤镇深大断裂是矿床的导矿构造,蚀变矿化带受控于次级背斜构造核部的轴面劈理化带。其成矿作用经历了热水沉积—变质变形—构造热液叠加的构造演化过程。认为蚀变岩型金矿主要分布于金银沟至庙沟一带,矿区11~15线以及31线是寻找石英脉型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2.
达拉松金矿床位于俄罗斯东亚地区,是世界驰名的超大型金矿床之一。矿床形成具有经历过多个大地构造成矿阶段、多种成因成矿和多种金来源的特征。主成矿作用是中低温热液作用,成矿热液和成矿驱动力与中生代地洼阶段构造-岩浆活化有密切关系。成矿热液中的金来自地槽阶段海西期花岗岩内的金再造和地洼阶段的深部金源。热液成矿后矿区地壳继续隆起,导致风化剥蚀作用强烈发育,在达拉松河谷阶地内形成沉积砂金矿化。因而,该矿床的形成类似于层控金矿床原理,只是矿源层在该区应为矿源岩体。矿区内既有内生金成矿富集,又有外生砂金成矿富集,共同组成一个超大型金矿床。据此将该矿床列为多因复成金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3.
对库独木金矿遥感TM图像的分析表明 ,北西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三组大型线性构造带是金矿床的控矿构造 ,北西向韧性剪切构造带内的A型构造是金矿体的重要储容构造。区内成矿流体为一种多来源的混合成矿流体 ,流体中的水是由天水、同生地层水和深部热液水组成的混合水 ,Au主要来自韧性剪切带及附近的富金岩石 ,矿化石英脉的Si主要来自含碳硅质岩 ,S和Pb则主要来自地壳深部。  相似文献   

14.
老柞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红军 《地质找矿论丛》1999,14(1):48-52,87
通过对赋存于麻山群老地层且与岩浆热液有关的老柞山金矿床的矿床地质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分析,得出老柞山金矿床与岩浆岩、构造和麻山群密切相关,岩浆热液提供物源和热源,区内成矿物质具有深源性且来源单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归来庄贫硫氧化型低温热液碲金矿床中金及碲化物矿物主要有自然金、碲金矿、碲金铜矿、碲银矿、碲金银矿、碲铅矿、碲镍矿、碲汞矿及自然碲等。金元素主要来源于泰山群山草峪组的片麻岩及寒武一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碲元素主要是由铜石杂岩体的二长质、正长质等中偏碱性岩浆从地球深部的上地幔、下地壳带入矿区并进入由岩浆水及大气降水等组成的成矿热液中,与金元素形成碲金络合物进行搬迁、富集,因成矿体系的pH、Eh等物理化学  相似文献   

16.
柴北缘赛坝沟金矿床是青海省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成矿带上重要的岩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体赋存于北西-北北西向韧-脆性断裂构造组内,呈脉状、透镜状,构造控矿作用明显,矿石类型分为石英脉型和蚀变糜棱岩型.热液成矿期可划分为4个阶段:Ⅰ少量黄铁矿-烟灰色石英阶段、Ⅱ金-黄铁矿-乳白色石英阶段、Ⅲ多金属硫化物-金-灰白色-...  相似文献   

17.
热穹隆构造及其对金矿的控矿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亚东 《甘肃地质》1999,8(1):28-32
热穹隆构造是在一个构造活动(逆冲)带中,由沿走向发生的地壳差异性升降运动(走向波浪机制)产生的构造穹隆中的热(液)活动事件,或是在这些部位由于中浅成岩浆岩的底辟式侵入而产生的热力性穹隆构造,它对金矿成矿的控制机理主要体现在适宜的浅层构造空间,贯深性构造通道及深源(下地壳)的岩浆源和矿质热液源的有机统一,主要的容矿空间为穹隆构造所产生的放射状(或束状)及环状构造裂隙系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北祁连红土沟川刺沟金矿及韧性剪切带的基本特征和成矿关系等研究,发现该区韧性剪切带形成过程中韧性、韧脆性剪切作用形成的构造蚀变岩控制了金矿的产出.韧脆性剪切带构成了该矿床的富矿和储矿构造,为矿液的迁移、富集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也是深部流体的通道.位于中、下地壳中的超临界流体能够以硫络合物形式溶解大量金和其他成矿元素,这种含金的超临界成矿流体沿韧性剪切带向浅部迁移.流体中金的溶解度迅速降低,导致金大量沉淀而形成金矿.北祁连地区的红土沟川刺沟金矿床产于早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中,是该造山带形成和演化的阶段性产物.红土沟川刺沟金矿是一种典型的造山带中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其主要的矿石类型为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