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佛子岭群变质岩石学变质作用及时代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佛子岭群是北淮阳地区分布较广的地层单位之五。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石英岩、细粒石英岩、含蓝晶石英片岩和含石英白质大理岩,变质矿物在蓝晶石、石榴石、黑云母及白云母等。根据石榴石-黑云母矿物对计算温度约520℃,压力为0.3-0.5GPa。主变质作用年龄为378±24Ma。  相似文献   

2.
华中高压-超高压变质富铝岩石为陆壳岩石经变质而成,其典型的岩石类型为蓝晶石黄玉石英岩。矿物温压计估算其p-T条件为T=700℃,p=1.2GPa;高温高压实验结果表明,蓝晶石+黄玉组合在T=1000~1200℃,P=3.1~3.77GPa范围内可以稳定存在,是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产物。在蓝晶石石英岩中发现柯石英及柯石英假象,区域上其它岩石组合也有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的证据。变质富铝岩石为榴辉岩相变质作用产物,从而证明陆壳岩石可以经历>2.0GPa的变质压力条件。  相似文献   

3.
柳树沟动力变质成因蓝晶石矿的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蓝晶石类矿物※原料对发展现代工业和尖端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自1978年开始进行蓝晶石类矿物资源的普查工作以来,国内已发现多处蓝晶石产地。在成因上,它们几乎都属于前寒武纪区域变质类型,以片岩——片麻岩型为主,石英岩型较少,“伟晶岩型”罕见。据目前所知,吉林柳树沟石英岩型蓝晶石矿,是国内唯一属动力变质成因的蓝晶石矿。它在成因、成矿时代、原岩、变质矿物组合及成矿作用等方面,具有同区域变质类型明显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已有矿床学和变质作用论著中,尚未得到明确阐  相似文献   

4.
华中陆壳高压变质带类白片岩的岩石矿物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中陆壳高_压变质带以蓝片岩-榴辉岩-类白片岩三位一体为特征。类白片岩为一套富含高铝质矿物的岩石类型,分布在中元古界。主要岩石类型为刚玉蓝晶石岩、蓝晶石钠云母片岩,蓝晶石自云石英片岩和蓝晶石黄玉石英岩。变质矿物有蓝晶石、蓝刚玉、黄玉。钠云母、硬绿泥石和白云母等。类白片岩形成的温压条件为P=2000MPa,T=850—900℃,为高压条件下变质的泥质岩石。该类岩石与西德岩石学家Schreyer(1973)命名的典塑白片岩(蓝晶石+滑石)在矿物组合上略有不同,但其地质意义却很一致,都代表高压变质的泥质岩石,可作为地壳物质俯冲到地幔深度的指示剂,故称为类白片岩。  相似文献   

5.
南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海ZK703钻孔榴辉岩的变质作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张泽明  许志琴 《地质学报》1999,73(4):321-333
东海ZK703钻孔位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南部,钻孔深558m穿过的岩性主要为榴辉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和石榴橄榄岩,及少量多硅白云母石英片岩,石榴石多硅白云母英片岩,蓝晶石石英岩和硬玉石英岩,钻孔揭示榴辉岩呈层状产出,具中等倾角,稳定延利到钻孔深度以下。超高压矿物或其后成合晶假象在这些岩石中的保存,以及岩石之间的接触关系表明,这是一个整体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表壳岩和基性一超基性岩组合,据原生次要矿物,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预先导1孔(CCSD-PPH1)位于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段的江苏东海县,孔深为432 m,其岩心为一套变质表壳岩、花岗质片麻岩和镁铁-超镁铁质侵入岩。它们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和随后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这些岩石中存在四类流体包裹体:①中高盐度CaCl_2-NaCl-H_2O包裹体(Ⅰ型),宿主为榴辉岩中的石榴子石、绿辉石和蓝晶石石英岩中的蓝晶石,可能代表了峰期变质流体;②H2O-CO_2(±N_2)-NaCl±固体的包裹体(Ⅱ型),宿主为榴辉岩中的石英和蓝晶石石英岩中的蓝晶石,可能为超高压岩石折返和退变质期间带入岩石的流体;③中—低盐度水溶液包裹体(Ⅲ型),产于蓝晶石石英岩、榴辉岩和片麻岩中。蓝晶石石英岩中的包裹体是部分继承了俯冲阶段变沉积岩脱水-脱挥发分流体;榴辉岩和片麻岩中的中-低盐度水溶液包裹体主要是角闪岩相退变质期间或更晚期捕获的;④中-低密度的富CO_2包裹体(Ⅳ型),沿蓝晶石石英岩石英中的(切)穿颗粒裂隙分布。根据包裹体显微测温数据,从Ⅰ型包裹体的等容线得到的压力值大大低于根据矿物温压计获得的压力。这表明大多数Ⅰ型包裹体的组成和密度在捕获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改变。这些变化包括渗漏、部分爆裂和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等。流体包裹体研究也表明本区超高压变质作用峰期流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山西五台山地区与超镁铁质岩密切共生的含蓝晶石的各类片岩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蓝晶石铝直闪石片岩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冠状体结构,即蓝晶石和铝直闪石被它们之间内圈的十字石十刚玉十绿泥石和外圈的堇青石所包绕。这种特殊的反应边结构,说明岩石曾处于较高的压力条件下(0.9~1.4GPa),然后经历了明显的近等温的减压过程。其它类型的含蓝晶石片岩,也包含了高压变质矿物组合,并经历了同样的变质演化过程。这种演化历史与该区经历了古洋壳俯冲,消减,弧陆碰撞和伴随的迅速折返和抬升是密切有关的。  相似文献   

8.
苏北云台群含蓝晶石岩石矿物组合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安中 《江苏地质》1998,22(1):10-14
中上元古界云台群中的石英岩类、某些片岩类是含蓝晶石的层位。与蓝晶石共生的黄玉、天蓝石、磷钙铝石、叶腊石、金红石等矿物构成高压变质带里原岩为泥质、泥砂质的白片岩或类白片岩的一套矿物组合。它们将成为今后岩石学研究的新领域,同时也是今后寻找金刚石、刚玉、磷、镁等矿产的线索之一。  相似文献   

9.
翟明国  从柏林 《岩石学报》1995,11(3):257-272
蓝晶石在大别山含柯石英和不含柯石英的榴辉岩、高压变质的副片麻岩、非高压变质的宿松群的变质沉积岩中都是重要的变质矿物。它们多有冠状或其它的变质反应结构,形成多样化的退变质反应矿物。有些退变质反应是十分罕见的。本文报道了8种蓝晶石的矿物组合和退变质反应,推测和计算了变质反应的温度-压力条件,从而探讨了它们代表的近等温降压、升温降压和流体为重要因素的降温降压的不同的动力学过程。这些数据与用其它变质矿物所得到的温度压力条件和PTt演化基本一致。为探讨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胡长寿  刘发刚 《云南地质》1998,17(2):168-174
云南哀牢山岩群的中深变质岩系中产有蓝晶石、红柱石及矽线石等特征变质矿物。发现红柱石包绕蓝晶石边缘的反应冠状体等非平衡反应结构,结合其它低压变质矿物特征研究后认为:哀牢山岩群在元古变质旋回经历了中压区域变质向低压区域变质作用的动态转变。在元古变质旋回晚期,由于地壳隆升降压,相应发生了低压角闪岩相的区域变质,从而形成了红柱石、针状矽线石、硅灰石及堇青石等低压变质矿物。  相似文献   

11.
吉南新太古代泥质片麻岩出露于龙岗岩群四道砬子河岩组中,本文通过系统的岩相学、矿物化学、激光拉曼和锆石U Pb同位素年代学等分析,研究其变质演化特点、变质作用时代及构造意义.结果表明:龙岗岩群四道砬子河岩组泥质片麻岩记录了3个变质演化阶段,其中峰前期进变质阶段(M1)的矿物组合为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白云母;峰期变质阶段(M2)的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矽线石+钾长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达到麻粒岩相;峰后期退变质阶段(M3)以矽线石转变为蓝晶石为特征标 志,矿物组合为蓝晶石+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白云母.变质矿物地质温压计限定其变质作用,峰前期(M1)T 为468~515 ℃,p 为(3.8~4.3)×105 kPa;峰期(M2)T 为703~760 ℃,p 为(6.6~7.1)×105kPa;峰后期(M3)T 为552~591℃,p 为(5.5~6.0)×105kPa;具有典型的近等压冷却型逆时针变质作用p T 演化轨迹特征,可能是在地幔柱与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环境中变质作用与大量的幔源岩浆底侵作用有关.LA ICP MS锆石U Pb定年结果显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时代为2495~2442Ma,属于新太古代变质热事件产物.  相似文献   

12.
班公湖-怒江带、羌塘地块特提斯演化 与成矿地质背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孟家屯岩组是山东省地矿局第九地质队张连峰等人1992年进行1∶50000新汶、放城幅区调时,在新泰市孟家屯一带发现的一套石英岩组合的表壳岩,并将其划归为泰山岩群的底部[1]。前人认为孟家屯岩组总体上发生了3期变质作用?:第一期区域变质作用,使孟家屯岩组泥质岩中出现了斜长石、蓝晶石、铁铝榴石,基性岩中出现斜长石、普通角闪石等新生矿物,变质作用达中级变质,岩石的形成温度为T=530~630℃,压力p=0.58~0.72GPa,属中压相系中的低角闪岩相;第二期区域变质作用为泰山岩群地层发生的退变质作用,形…  相似文献   

13.
严溶  杨建军 《岩石学报》2013,29(5):1621-1633
青龙山部分榴辉岩以含绿帘石、蓝晶石和滑石变斑晶为特征,但是其峰变质矿物组合由基质中细粒的石榴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柯石英+金红石+绿帘石构成,它们定向分布形成片理构造。相图中石榴石组成等值线温压计确定的峰变质组合为:石榴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蓝晶石+金红石+柯石英+硬柱石+滑石,与岩相学观察结果不符。这可能是超高压变质流体显著偏离计算相图假设的流体相为纯水所致。无定向的变斑晶切割片理,晚于峰变质组合结晶于弱剪切应力的环境。岩相学观察和相图模拟结果显示,变斑晶的形成顺序为蓝晶石-绿帘石-滑石。绿帘石在<2GPa大量生长形成变斑晶,它包含柯石英并不一定说明二者平衡共生,更可能是温压快速下降后峰变质组合被绿帘石变斑晶包含。由矿物组合限定的青龙山变斑状榴辉岩P-T路径为典型的"发卡式"。含水矿物出现于岩石的各个变质组合,并且沿退变质P-T路径陆续结晶数量增多,表明在退变质过程中不断有流体渗入岩石。  相似文献   

14.
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变质作用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阿尔泰造山带发育了一系列低压红柱石型与中压蓝晶石型变质带.红柱石型变质带发育了黑云母带、石榴石带、十字石带、十字石-红柱石带、矽线石带、矽线石-堇青石带:蓝晶石型发育了黑云母带、石榴石带、十字石带、蓝晶石带、矽线石带.中压的蓝晶石序列估算温度为445~747.6℃,压力为0.64~0.95GPa中压序列随变质作用增加.压力有增高趋势:低压的红柱石序列温度445~681℃.压力0.3~0.8GP乱自十字石带后.压力明显降低.可能是靠近热源而导致早期中压痕迹消失.因此红柱石型变质带不是一个正常的变质演化系列.蓝晶石型变质早于红柱石型变质.蓝晶石型变质序列可能与晚古生代弧-陆碰撞事件有关.红柱石序列的形成可能与碰撞相关的广泛花岗岩体侵入及中压岩石抬升有关.  相似文献   

15.
石英岩类是东海群变质地层中的一种特殊的岩石类型,根据矿物组成分为石英岩、白云母石英岩、透辉石石英岩、蓝晶石石英岩和含铁石英岩五种。后三种分别以含有较高的镁、钙,富铝和富铁为特征,因此含有一组与之相对应的矿物组合。不仅岩性特殊,易于识别,而且在岩石组合和空间分布上又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它们分别与石英白云母片岩、白云石大理岩构成三套特征的岩性层,成为研究东海群地层层序,划分班庄组、沙河组、朐山组的标志。同时,其中所含的蓝晶石、透辉石都是重要的非金属矿产。因此,东海群中的石英岩类,既有其岩石学、地层学意义,又有一定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赵振明 《地质与勘探》2018,54(4):689-701
北山南部地区敦煌岩群广泛分布着铁矿化磁铁石英岩,这些铁矿化磁铁石英岩沿片岩顺层分布,长度几米到一百多米不等,宽几十厘米到两米左右,浅灰色到肉红色,具强磁性。为了研究这种石英岩的成因,笔者对新疆与甘肃的交界处白山西南侧这套地层的斜长角闪片岩中具有代表性的磁铁石英岩完整采集样品,样品具石英、磁铁矿、白云母、黑云母和绿泥石五种矿物,TFe为12.60%~12.70%。根据野外磁铁石英岩产出地质特征、室内显微镜薄片鉴定结果和电子探针检测各矿物特征,结合化学简项分析和岩石化学分析结果,发现本文研究的磁铁石英岩与国内外BIF(Banded iron formation)型磁铁石英岩不同,不具有沉积特征,可能为单纯变质成因。北山地区敦煌岩群这套古老变质地层可能经历了晚太古代、古元古代两次重要的变质事件,本文研究的铁矿化磁铁石英岩可能是在其中一次变质事件过程中形成的。这套变质地层是铁、铜、金等金属元素富集的含矿地层,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和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7.
按照构造变形不同阶段变质矿物生长发育特征,浙西南陈蔡群变质作用可分为四个阶段。变质阶段Ⅰ与D_1变形同期,变质矿物共生组合为绿泥石+黑云母+白云母+斜长石+石英,相当于绿片岩相变质;变质阶段Ⅱ发生于D_1变形和D_2变形之间的静态期,变质矿物共生组合为+字石+石榴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变质温度范围为士5l0℃,压力为0.7GPa;变质阶段Ⅲ与D_2变形同期或稍后,变质矿物共生组合为矽线石+石榴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士钾长石,变质温度范围为600~650℃,压力为0.55~0.65GP3;变质阶段N发生在D_3或D_3之后,变质矿物共生组合为绿泥石+白云母,相当于低绿片岩相变质。根据构造变形不同阶段变质温度、压力变化所建立起来的p-T-D轨迹,能够用来反映浙西南陈蔡群变质作用发生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中部高铝质超高压变质岩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  硬水铝石 《岩石学报》1999,15(4):548-556
我国中部在超高压条件下形成的高铝质变质岩石, 以蓝晶黄玉石英岩为特征, 具有以蓝晶石、富水黄玉、富镁硬绿泥石、柯石英、硬水铝石等为代表的高压-超高压变质矿物, 矿物组合主要为蓝晶石+ 黄玉+ 石英 (柯石英)、蓝晶石+ 蓝刚玉±富镁硬绿泥石等。化学成分富铝而贫镁, 其原岩为陆缘高铝质泥质沉积岩。实验岩石学的研究表明, 蓝晶石+ 黄玉在1000℃~1200℃,3.1~3.77GPa 条件下仍可稳定存在,而石英已部分转变为柯石英。蓝晶石+ 黄玉与柯石英一起稳定于超高压条件下。这表明以高铝质岩石为代表的地壳物质已进入到地幔深度, 达到这样的深度只能由会聚板块的俯冲作用而引起。因此,高铝质岩石的存在可以作为A型俯冲作用的指示剂。超高压变质的高铝质岩石将成为陆-陆碰撞事件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9.
团麻断裂以西的河南大别山区榴辉岩及其围岩蓝晶石石英岩中首次发现柯石英。含柯石英榴辉岩的矿物共生组合为石榴石+绿辉石+蓝晶石+多硅白云母+石英(柯石英)+金红石,其形成温压条件为T=610~740℃,P≥2.8 GPa。含柯石英榴辉岩及其围岩同时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可能由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深俯冲作用形成,俯冲深度可迭90km以上。河南大别山区含柯石英榴辉岩的发现扩大了中国中东部含柯石英榴辉岩带的分布区。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和矿物共生组合分析,利用地质温度计估算十字石、蓝晶石和红柱石的形成温压条件,以揭示十字石、蓝晶石和红柱石的形成与本区西川河断裂区域变质作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西川河断裂以北地区出露的十字石和蓝晶石形成条件受压力控制(P=5.5-7Kpa),变质温度为520-550℃;而西川河断裂以南地区出露的红柱石的形成条件主要受温度控制(T=570-600℃),压力小于3Kpa。西川河断裂控制了南北地区的变质条件,进而控制了特征变质矿物十字石、蓝晶石和红柱石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