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山东滨海旅游地质资源及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以青岛、烟台两大城市为龙头,以滨海旅游地质资源为基础,分五区建设环山东滨海旅游带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山东沿海港口自然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港口资源在海岸带开发利用中是极为宝贵的资源。本文根据山东海岸的各种自然条件和已建港的岸线使用情况,通过综合分析,对山本省海岸带的港口资源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山东海洋资源丰度居全国首位。在开发中积累了经验,也存在不足。建议采取资源有偿使用、设置重点开发基地、开发与保护相融和、组织大战役等有力措施,为实施建设“海上山东”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4.
山东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是一个海洋大省,全省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和滨海旅游资源均十分丰富.1991年,该省提出了建设"海上山东"的宏伟战略,山东海洋资源开发及其所形成的海洋产业得以迅速发展,海洋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使山东海洋经济走在了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5.
山东海岛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旅游业发展成为世界沿海岛屿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山东省作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强省,具有丰富的海岛旅游资源,有发展海岛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海岛旅游开发也面临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以及明显的季节性等不利因素.文章在总结海岛旅游特征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山东海岛旅游资源特点与旅游开发制约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提出了山东海岛旅游开发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以及海洋空间资源四大种类.海洋资源要实现科学开发,必须按照各资源的不同属性和特点,灵活运用各种开发模式和管理模式,才能实现海洋资源的科学开发,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和山东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建立山东海洋工程研究院,推动海洋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是海洋资源、经济和科技大省,为了进一步开发海洋资源,迎接新世纪挑战,山东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的有关精神,成立了山东海洋工程研究院(简称海工院),旨在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加强海洋技术创新,加快海洋科技产业化进程,为推动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服务。海工院是深化海洋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多年来山东海洋科技力量联合创新实践的结晶。海工院的成立将进一步优化配置海洋科技资源,促进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的融合,提高海洋开发的国际与市场竞争能力,为建立海洋技术创新体系奠定组织和工作基础。王建立海…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问题,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再度成为人类开发的主要目标。山东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着这三大制约因素,人多地少的矛盾相当突出。山东是个海洋大省,具有潜在的资源优势,随着陆地资源日益减少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兴海”,“建设海上山东,开辟半壁江山”,变海洋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行动,并不断加大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这势必造成负面影响——资源索取过度,海洋环境恶化……,如此循环,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趋加剧,成为海洋事务中的新问题。为此,本文试图探讨合理开发与保护的有效途径,促进“建设海上山东”战略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山东东部沿海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相关性。文章从资源差异度和交通便利度两个方面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海上山东"建设战略实施以来,山东省海洋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面临的各种挑战不容忽视,其中如环境、生态和资源问题以及科学开发与管理体系滞后等越来越威胁山东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山东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渤海湾西南岸,是环渤海经济开发带和建设“海上山东”的主战场,海岸线长238.9km,0m等深线以上海域均为淤泥海滩,其宽度大,海域宽广,有9.37万hm^2。潮间带地表生物有52种,地下卤水储量丰富,使滨州成为山东重要的原盐生产基地和海水养殖基地。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是人类新的生存空间,更是滨州市最大的特色优势之一,事关全市未来发展空间。随着“北带开发”的推进,海洋开发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滨州市的海域使用管理将面临更多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这就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狠抓基础,全面推进滨州市海域使用管理上台阶。  相似文献   

12.
东营市是山东省确定的建设“海上山东”和开发黄河三角洲两项跨世纪工程的重合部。本文论证了发挥东营市海陆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五大海洋产业,建设能源,化工和农牧渔三大基地的规划设想,同时提出了以“科技驱动”实现总体目标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3.
山东海洋环境问题与管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是我国重要的沿海地区,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广阔的海洋空间和巨大的海洋开发潜力。2004年山东海洋经济总产值2130.2亿元,水产品总产量718.2万t,对山东国民经济,尤其是沿海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但海洋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海岸带环境质量下降,近海海域污染时有发生,已对“海上山东”建设的深入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渤海莱州湾滨海平原晚第四纪地质事件与古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州湾为渤海三大海湾之一,西面及南面均为滨海平原,是华北平原的组成部分。莱州湾滨海平原在山东低山丘陵与莱州湾之间 莱州湾滨海平原第四纪古地理环境的调查研究始于50年代,60年代以来,随着地下水资源和油气的开发,第四纪地层与沉积环境的研究开始深化。作者自70年代以来,在本区开展了第四纪地下卤水资源、海平面変化与地下咸水入侵等问题的研究,以上研究均以第四纪古地理环境为宏观背景。本文系上述研究结果的阶段总结,为今后本领域研究工作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海岛旅游将成为21世纪海洋旅游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山东长岛海岛旅游资源丰富,根据海岛旅游特点以及长岛旅游资源特性.文章在分析长岛海岛旅游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指出长岛开发海岛旅游、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6.
海岛旅游将成为21世纪海洋旅游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山东长岛海岛旅游资源丰富,根据海岛旅游特点以及长岛旅游资源特性,文章在分析长岛海岛旅游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指出长岛开发海岛旅游、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7.
“海肠子”肉脆味美“海肠子”学名为单环刺螠,为无脊椎环节动物、螠纲的种类。在我国山东、福建沿海资源丰富。过去无人过问,长期被视为“废物”。近年来,山东烟台有关单位经过攻关研究,发现海肠子蛋白质含量丰富,不仅可以食用,经加工后,肉质香脆且具有独特的香味,是一种具有开发前途潜在的生物资源。为了使这一资源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不仅利用现有的资源,研究人员经过努力,还摸清了其生物学特性及人工育苗方法。专家认为,  相似文献   

18.
海洋是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日益突出。文章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山东、广东政府部门在2010—2020年间颁布的海洋强省建设方面政策文件进行分析,从颁布主体、政策类型、文种类型、关键词与语义网络4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颁布主体来看,山东省更强调部门间合作协调配合,广东更强调政策执行的权威性;从政策类型来看,山东更加强调对海域海岛的规范监督以及产业规范和财政资金运用,广东则更强调功能区的划分和海洋生态保护;从文种类型来看,两省结构类似,但山东更多偏向管理办法;从关键词与语义网络来看,山东侧重于推动海洋渔业建设、资源开发等,广东更侧重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最后得出山东海洋强省建设的4点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海洋经济产业构成中,海洋油气开发是新兴海洋产业。山东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但能缓解我国油气安全问题,同时也为经济快速增长的渤海经济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莱州湾海蜇资源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蜇(RhopilemaesculentaKislinouye)是巨型食用水母,经济价值很高,在渤海的渔业地位仅次于对虾(Penaeusorientalis)已成为该海湾沿海渔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我国年出口量高达2-3×104t,居世界之首。近年来海蜇资源波动很大,渔情难以预报,不仅严重影响了渔民的经济收入,而且对市场的冲击也很大。辽东湾和黄海北部大洋河口附近浅海的海蜇资源消长原因已有了不少报道并能做到渔情预报“~‘’。探讨莱州湾海蜇资源将有助于海上山东建设和莱州湾的开发。一、海蜇的习性海蜇是浮游性腔肠动物,营世代交替生殖,水母型通过有性生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