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计划用10年时间,对全市1825个行政村、53万亩农村建设用地及周围农用地全面进行综合整治。通过综合整治,置换出15万亩建设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建设旱能浇、涝能排、路相通、渠相连的标准农田,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日前,焦作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意见正式出炉,对该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2016,(4):16
正"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以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大规模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列为"农业现代化重大工程"的头号工程。国家战略层面再次强调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性,为深入推进这两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期邀请有关专家围绕加快土地整治转型升级、构建生态土地整治模式、土地整治惠民利民等内容进  相似文献   

3.
<正>计划用10年时间,对全市1825个行政村、53万亩农村建设用地及周围农用地全面进行综合整治。通过综合整治,置换出15万亩建设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建设旱能浇、涝能排、路相通、渠相连的标准农田,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日前,焦作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意见正式出炉,对该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4.
正青海省土地整治始于2002年,虽起步晚,但起点高,发展快。2002年至目前,全省已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16个,投资17.27亿元,建设田、水、路、林综合配套的高标准农田规模近100万亩,新增耕地30万亩。在全省的土地整治项目中,以现有耕地和基本农田为重点进行的综合整治约占84%。土地整理后,项目区农田普遍成为田块成方、路渠相连、设施配套、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农田,生产能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  相似文献   

6.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顶层设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婺城区响应中央和省、市号召,围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精心谋划了石道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分两期实施,涉及区域总面积25665亩(一期13013亩,二期12652亩),含农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生态修复整治三项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7.
正土地综合整治是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土地综合整治事关长远、牵动全局,只有拓宽视野,整体谋划,创新思路,统筹推进,才能实现"政府得土地、农民得实惠、城乡得发展。"  相似文献   

8.
1999年以来,嘉兴市统筹规划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土地整理为抓手,建设标准农田为重点,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和建设用地复垦.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实施了土地整理项目529个,整理面积255.27万亩,建成"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林成行"的标准化农田1 81.9万亩,提前超额完成了省政府先后两次下达给我市的160万亩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从2003年开始,还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和中心村新社区建设,由点到面地推进以农村宅基地整理为主的建设用地复垦工作.到目前,全市已批准建设用地复垦项目131个,复垦面积30945亩,其中28个复垦项目已经竣工验收.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开发、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改善农村使用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且理论与实践也均证明,通过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0.
1995年以来,特别是1998年全省土地整理造地改田现场会后,我县全面开展了造地改田、标准农田建设和建设用地复垦.到目前为止,共投入2.67亿元资金,完成土地开发(造田)5353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7.4万亩,建成标准农田33.3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20万亩标准农田的建设任务,2002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一等奖.通过造地改田、中低产田改造和标准农田建设,有效开发了未利用土地,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水平.近年来,我县又把土地整理复垦与农村的村庄整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统筹城乡发展,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难逢的历史机遇。近年来,娄底市土地开垦整理中心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工作,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2003年至今,全市完成整理(整治)项目114个,总规模15905公顷,总投资5.01亿元,新增耕地993公顷;完成开发项目165个,总投资2.75亿元,完成建设用地补充耕地3577.86公顷。然而在实际的项目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国土资源基层管理部门和管理者们引以深思。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被定义为“以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整治”。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作为土地整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直观、准确的效益评价来促进土地整治的良性发展。但目前我国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方面研究还较少,评价方法多以定性描述为主。  相似文献   

13.
正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在目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对农村生态、农业、建设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对"田水林路村"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对高标准农田进行连片提质建设,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集中盘活,对美丽乡村和产业融合发展用地进行集约精准配置,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修复治理,逐步形成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高效节约的土地利用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笔者认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是增加耕地和建设用地的重要来源.旧村改造型整治是多数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模式.村集体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村民与村集体之间有着多重的社会关系,有能力组织村民安置和旧村拆迁,村集体积极参与有利于实现和谐整治,加快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建议构建“村委会实施、国土局监督、国家收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不仅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耕地保护,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盘活存量土地资源,获取增减挂钩建设用地指标,缓解目前建设用地计划指紧缺的有效途径,还是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着力提高耕地质量建设,大规模建设早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党的十八大又提出,把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浙江省委省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浙委办[2010]1号),省政府还同国土资源部签订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合作协议》,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大规模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李慧敏 《国土资源》2012,(11):54-55
县级土地整治规划是土地整治项目立项及审县批的基本依据,科学编制十分重要。笔者在全程参与编制大连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以大连甘井子区为代表的都市和城郊混合型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重点内容,希望能为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甘井子区30%的土地位于大连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城镇化率已超过了96%,区域主体位于全域城市化重点发展区,土地利用结构表现为非农建设用地多,交通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用地比例大;城镇工矿科学安排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二次开发,助推"旧区改造"  相似文献   

17.
纵览九州     
《南方国土资源》2013,(2):67-68
临沂:扎实推进民生国土建设2012年,山东省临沂市国土资源局始终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国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国土资源优势,扎实推进民生国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建设了77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新增耕地5.12万亩,新建社区21个,建设农村新居245万平方米。二是优化用地结构,着力保障民生用地。优化房地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山西隰县为例,基于实际调研和考察,并运用多年土地数据分析得出,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主要存在着土地资源丰富、利用率较低、零星可调整地类多、基础设施薄弱、综合效益差等问题。定量化研究了农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土地复垦和后备土地资源的土地整理潜力,划分了土地整治的4个重点区域:耕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综合整治重点区域、土地复垦综合整治重点区域、土地开发综合整治重点区域。最后提出了土地整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被列为全国十个土地整治示范工程之一,总投资39亿元的广西桂中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土地整治实施后,桂中大地的水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农田质量和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土地整治,武宣县东乡镇下莲塘村打造成了生态旅游示范村,吸引了八方游客慕名前往;通过土地整治,忻城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理是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整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以实现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最大化以及土地的持续利用。土地综合整治为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治理,其中包括建设用地整理、农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等。建设用地整理已经成为土地综合整治中的一部分,建设用地整理是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为主要目的,采取一定措施和手段,对利用率不高的建设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