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硕  郑畅 《城市地质》2015,(Z2):113-117
西久公路是青海省南部的一条重要省道公路,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通往省会西宁的唯一通道。本文针对西久公路K359处军功镇山体滑坡原治理方案采用渗水隧道方式处理地下水遇到的施工风险大、进度缓慢等问题,从安全、进度、经济等各方面比选渗水隧道与辐射井两种不同方式控制滑坡体内地下水的效果,并通过实践检验了辐射井结合水平井技术治理地质灾害的效果。应用辐射井技术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确保了滑坡体安全、节省了工程投资并减少了公路隐患,具有现实的工程指导意义,为公路边坡治理工程提供了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2.
位于黄河上游的曲哇加萨巨型滑坡1985—2020年间发生多起不同程度的局部滑动,严重威胁国道G227 及下方村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以2019年9月20日发生于曲哇加萨老滑坡东北段中前缘的H1滑坡为例,在野外调查、形变数据以及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该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并通过动力学模拟进一步分析了滑坡的成灾范围,反演分析验证了1号滑面浅层滑坡按照摩擦流变模型运动后,将运动堆积到挡墙至军功路段国道G227和居民区,而预测分析发现欠稳定状态的2号滑面浅层滑坡运动后,将运动堆积到军功路至黄河段居民区,但不至于引起堵塞黄河灾害发生。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上游巨型滑坡的运动预测评价方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质环境薄弱,在西部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很多工程地质问题。陕甘G312高速公路彬县滑坡群就座落在公路连接线经过的泾河左岸与黄土塬之间的斜坡沟壑地带。对公路的正常的运营存在潜在威胁。在探明滑坡群工程地质特征和成因机制基础上,采用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FLAC/SLOPE,将滑坡群分成3个相对独立的滑坡体单元(Ⅰ号滑坡、Ⅱ号滑坡、Ⅲ号滑坡),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地质剖面,建立地质模型。并按天然状态和饱和状态对滑坡群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剪应变率云图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滑坡群在天然及饱和状态下均处于稳定状态。但滑坡群剪出口以下因公路开挖而形成的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与现场变形现象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郭辉 《探矿工程》2014,41(5):46-49
使用微型组合抗滑桩结合其它工程措施治理滑坡是目前滑坡治理领域的一个新趋势,因其施工便利、压力注浆提高滑坡自身稳定性显著以及治理费用较低等优点,目前已大量应用于工程实践。以青海省西久公路某滑坡为例,在分析滑坡存在浅层和深层2个滑动带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微型组合抗滑桩结合锚拉式框架梁加固并使用仰斜排水孔的综合治理措施,通过治理后的稳定性验算和雨季暴雨的考验,证明了微型组合抗滑桩的综合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庄儒新  李峰  庞君 《云南地质》2005,24(4):455-461
独龙江地区岩体破碎,暴雨强度大,边坡稳定性差。独龙江公路下段Ⅰ号滑坡体位于贡山县普拉河旁,为确保公路安全,我们采用抗滑力/下滑力的方法来分析滑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将有更多的山区高等级公路有待建设。公路滑坡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公路工程质量、建设时间和安全程度的关键因素。即将遇到的公路滑坡和已经治理完成的公路滑坡在发育机制、滑动模式及治理方式上有许多十分相似之处,若对每个滑坡都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其治理方法,就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针对影响山区公路滑坡治理方案的决策因素的随机性和未知性,提出基于范例推理的山区公路滑坡治理方案决策模型,对模型的推理机制、山区公路滑坡范例库的建立和目标范例与源范例的相似度计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实例分析表明,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莲河村滑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莲河村山体特殊的地质背景及居民人工开挖坡角,在莲河村"村村通"公路东北形成两个规模不等的小型滑坡,直接威胁坡底多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地质灾害勘查,分析了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建立了滑坡的概化模型,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了稳定性的定量评价,天然状态下,两个滑坡均处于欠稳定状态,但在暴雨久雨的条件下,滑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为此,提出了对Ⅰ号滑坡采用坡脚抗滑桩阻滑,后缘削坡减载和前缘回填反压、Ⅱ号滑坡采用坡脚修建挡土墙,滑坡外围修建截、排水沟,滑坡前缘回填压脚的科学安全又经济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雷公滩水电站滑坡特征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志昌 《贵州地质》1996,13(4):332-338
雷公滩水电站右岸滑坡位于贵州省罗甸县檬江下游,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中统边阳组(T2b)薄层、中厚层泥灰岩、泥岩夹少量砂岩,由于工程施工中岸坡开挖不当,引发的牵引一推移式滑坡,给120m进厂公路和部分主体建筑物造成威胁,目前滑坡治理工作已基本结束。本文详细地论述滑坡的形态特征及活动规律,探讨该滑坡的形成条件及诱发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冶理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内陆地区“89.7”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董传胜 《水文》1995,(2):55-58
青海省内陆地区“89·7”暴雨洪水分析董传胜(青海省水文总站)1自然地理概况青海省内陆地区位于青海省西部,在东经89°35’~101°10’和北纬34°~39°10’之间,面积37.4万km ̄2,占全省面积的51.8%,平均高程在海拨3100m左右。...  相似文献   

10.
李俊东 《地球学报》2012,33(1):75-82
拟建的保腾公路是昆明至缅甸、印度国际大通道及亚洲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控制性工程——龙江特大桥附近滑坡稳定性对特大桥建设至关重要。文中针对龙江特大桥桥位区存在影响的主要滑坡——龙江特大桥1号滑坡, 以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形态分布特征为基础, 分析破坏模式、形成机制和不利因素, 指出节理结构面是控制龙江特大桥滑坡形成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同时受地下水的影响,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为该滑坡的有效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也为公路边坡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鹰咀红山地区处于天山—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北山段落公婆泉—石板井褶带中,按地层区划属北山分区穹塔克—马宗山小区。地理座标为东经:99°33′—100°15′;北纬40°59—41°10′。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行政上归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管辖。鹰咀红山地区,地层出露虽然简单,但地质构造却较复杂,特别是断裂构造甚为发育,同时各期次岩浆侵入活动频繁,并伴生有钨、铁、铜、铅等内生金属矿产,故不少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12.
胡光龙 《云南地质》2006,25(4):420-420
大红山铜矿是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矿山。本文在以往大红山铜矿地质研究基础上,结合矿山基建、生产以来不断收集的地质资料及认识,根据新的成矿理论,对大红山铜矿I号铁铜矿带成矿控矿因素及其赋集规律进行综合研究,从而提出I号铁铜矿带成矿控矿因素及I3、I2主矿体的富集规律,为大红山铜矿今后的生产建设、发展规划深部及周边地质找矿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奉节县宝塔坪小区大型复杂滑坡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张加桂 《地质论评》2000,46(4):431-436
奉节县新城宝塔坪小区的地质灾害问题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库区具有普遍性问题。本文首次提出,在小区发育有5个复杂结构的滑坡。滑坡具3种成因:(1)碎裂-溶蚀-杏黄色泥质条带发育-滑坡;(2)碎裂-溶蚀-T2b^2粉砂质泥岩顶层泥化-滑坡;(3)T2b^4泥岩溶蚀-滑坡。岩溶蚀作用为主导作用。断裂的发育为溶蚀作用提供了通道。  相似文献   

14.
当进行滑坡地震稳定性分析时,一般对滑体取某一固定的加速度,这忽略了地震波的传播过程。滑坡在地震中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地震波在岩土体中传播时,在滑体和滑床间形成了加速度差。推导了加速度差的计算公式,以青海省玉树机场路3号滑坡为原型,以玉树机场强震观测台的实测加速度时程为动力输入,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滑坡动力稳定系数时程曲线。结果表明,天然状态滑坡的稳定系数为1.269,最小动力稳定性系数为0.962,最小平均稳定系数为1.069。滑坡的整体稳定性较好,不会形成整体失稳,但会有局部变形,与震后实测现象一致。  相似文献   

15.
国道G316线天水市稍子坡滑坡群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道316线天水稍子坡段(K2556—K2562)滑坡十分发育,是甘肃境内滑坡灾害最为严重的路段之一。特别是雨季或丰水年,滑坡活动频繁,对公路安全运营造成很大危害和威胁。1999年及2000年雨季该路段发生滑坡灾害15处,正在改建的公路路基30%被破坏,增加工程投资2000多万元,并拖延了工期。本区滑坡多为老滑坡的复活,具有发育密集、复活性强等特点。特殊的地质构造及易滑地层广泛分布,老滑坡的发育和独特的水文地质条件是该滑坡成群发育的地质基础。大量降水入渗,不合理的人为开挖和填方活动是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6.
滑坡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型滑坡的滑动块体具有分形特征。其宽度分维数平均为1.24长度分维娄秋1.44。我们所获得的有限资料表明分九与基岩地质条件无关。主要根据滑坡块体的大小,巨型滑坡可以分为一级滑块、二级滑块和三级滑块。二级和三级滑块坡体也具有特定的分维数。没扮形特片可以由以下两方面解释:1)自相似性几何形状和2)二级和三级滑块组合产生的特定的分维数。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上游地区滑坡分布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在长江上游地区100km^2的范围内,共普查发现滑坡1736处,总体积133.97亿m^3,滑坡平均密度1.37个/km^2,平均面变形率1333.03万m^3/1000km^2,其中尤以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的三大片即陇南陕南片,金沙江下游片及长江三峡库区片分布最为密集,具有规模大,活动性高,危害严重的特点,且近年来活动频率和强度有进一不加剧的趋势,在控制滑坡分布主要因素中以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  相似文献   

18.
对公路沿线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及滑坡灾害分析,对于由滑坡、泥石流等引起的公路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了评价处于花岗岩风化区的日本福岛县合户地区49号国道沿线边坡的滑坡危险程度,在调查和分析了该地区的表层破坏模式、并通过简易探测方法摸清了风化土层的厚度分布后,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边坡单元(Slopeunit),使用椭球体下半部模拟滑动面的形状,通过随机试算法确定各边坡单元危险滑动面的位置及空间形状;采用一种基于GIS的边坡稳定性三维分析模型计算各边坡单元最小安全系数以及滑坡发生概率,定量评价滑坡灾害危险程度。所有的计算过程及结果显示均在一个基于GIS平台的系统中完成,为如何利用GIS技术更好地为滑坡灾害防治工作服务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云南楚大公路 K2 19滑坡 ,主要是由于人工切坡而诱发的岩质滑坡。据滑坡特征 ,经多次分析研究后 ,决定采用以预应力锚索抗滑桩、锚锭板和挡土墙为主 ,护坡和排水为辅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黄海  吕富雪 《探矿工程》2007,34(5):33-35
介绍了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大坝村山体滑坡的治理方案、施工工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在滑坡治理方案中采用了抗滑桩+预应力锚索+锁梁等组合抗滑结构形式。经过了5年多时间的考验,证明治理方案和施工工艺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