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福建省气象局开展北斗卫星应急通信传输试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在南平市气象局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台站建设北斗卫星通信传输终端,分别在南平市气象局和福建省气象信息中心建设北斗卫星通信传输接收系统(中心站),并部署北斗通信中心站软件和终端软件,进行通信传输试点.利用北斗卫星通信系统传输国家级自动站观测数据、系统校时、文字通信功能均达到项目预期目标.传输率、误码率、时延和稳定性均能满足业务化运行的要求.实现公网运营商电路中断的应急状态下传输自动站观测数据和进行文字通信等,从而为防灾减灾服务.  相似文献   

2.
VSAT-VerySmallApertureTerminals(小型卫星通信地球站),卫星通信就是地球上的通信站之间,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中继站进行的空间微波传输。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02批卫星工程的通信网络,就是采取这种通信系统。该网络的建立,使地面站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之间的通信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极轨气象卫星资料实现高质量传输给北京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相似文献   

3.
随着气象通信建设的逐步完善 ,随着 92 1 0气象卫星通信工程的业务化运行 ,广东省气象通信体制一改原来的人工支线电话、电报传送而形成以卫星信道为主 ,地面X 2 5公共分组数据交换网为辅的新通信体制。针对韶关地区X 2 5网、92 1 0通信系统在县气象站的综合应用情况 ,希望对全省县级气象台站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图 1 韶关市县级X 2 5网络框架示意图1 X 2 5网的应用情况概述  X 2 5网目前在我省气象部门主要用于气象观测资料上行传输和 92 1 0卫星接收的辅助 ,在韶关市县级气象台站已经实现了这一方式。X 2 5网是基于…  相似文献   

4.
赵红 《广西气象》1999,20(1):56-57
气象卫星通信网络是气象降临综合应用业务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通过介绍卫星通信的特点,组成及气象卫星通信网的结构,通信方式等方面的知识,使读者对新一代气象通信网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气象卫星通信网络是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通过介绍卫星通信的特点、组成及气象卫星通信网的结构、通信方式等方面的知识,使读者对新一代气象通信网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9210工程)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善君 《山东气象》1997,17(2):48-50
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代号为9210工程)是气象部门90年代建设的新一代气象信息业务系统,该工程采用的甚小口径天线(VSAT)卫星通信技术具有通信覆盖面广,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可以进行点对点数据传输,多址通信及广播,具有信息容量大,传输质量高,可靠性好和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徐建平  龚理藩  吴贤伟 《气象》1996,22(2):12-17
叙述了中国气象局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布局、主要功能、配置以及对外服务的方式。该系统将是中国气象局的主要通信系统,由主站和360个VSAT小站组成,能完成气象部门的数据通信和话音通信。还能为其它用户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个适合于边远站(包括高山站)的卫星通信及气象信息传输的解决方案,方案中卫星通信系统采用PES 5000(PERSONAL EARTH STATION),局域网采用24口的交换机,利用W IN2000作为路由器搭建网络环境。建立LOTUS服务器,用于传递办公信息,开发适合的气象信息传输系统,采取中转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接收处理,满足了边远气象台站业务、办公的信息传输要求。该方案在甘肃省马鬃山气象站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9.
相秀珍 《气象》1997,23(8):21-24
随着9210工程系统建设的完成,T106中期数值预报产品分发采用了地面通信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两种传输路径。地面通信系统由于受传输能力限制,国家气象中心根据区域、省,地市级的不同接收能力,采取了3种不同的传输方式以满足各级气象台站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龚贤创  陈石定 《湖北气象》1997,(3):33-34,46
大江截流期气象保障服务系统通信传输系统是整个长江三峡工程气象保障服务系统中最基础的环节,通信子系统的功能,可靠性等直接影响整个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本文介绍了武汉区域气象信息网络中心在1996年11月试验传输三峡气象服务产品的情况,同时提出了加强三峡工程气象通信保障服务能力的若干措施及优化意见。  相似文献   

11.
71 1数字化天气雷达通信由宽带和窄带通信组成 ,其中雷达数据获取、雷达产品生成为宽带通信 ,与预报及旗县进行雷达产品传输为窄带通信。1 通信系统介绍1 .1 宽带通信宽带通信的作用是把雷达获取的数据 ,传输给雷达主站 ,或主站发送处理、天线控制等操作命令。宽带通信的通信  相似文献   

12.
引言本文结合地县级实际业务情况,在地市级9210工程备份通信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方案设计、设备选择、应用情况及效益评估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1指导思想 地县级地面备份通信系统是卫星通信的备份系统,并承担上下行资料传输业务。根据省局安排和地县级实际通通业务情况,确定了建设其备份系统的指导思想为:既能满足地对省和地对地通信业务,又能解决地对县通信业务中存在的问题;高效、可靠、支持同时对多点通信;尽量减少系统的建设及日常维持费用;应充分考虑到将来的系统升级。2方案设计 根据建设地县地面备份通信系统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13.
跨世纪的新一代气象业务现代化工程──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9210工程)张晰莹1概述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代号为9210工程)是采用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分布式数据库、程控交换和人机交互处理等先进技术,实现卫星通信和地面通信相结合,以卫星通信...  相似文献   

14.
曲军 《山东气象》2008,28(1):41-42
从通信网络、网络安全、视频系统、介绍了目前在实现气象信息收集、传输、方式。资料处理、信息共享等5个方面,信息共享方面的网络组成及通信  相似文献   

15.
基于VAX4200的气象通信业务自动化系统贾波(内蒙古气象通信台)1系统介绍气象通信业务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气象数据资料的实时采集和处理。反映天气现象及预报产品的各种实时数据资料由数据采集进程,通过远程通信传送给主系统,经过加工处理后,存入系统的数据库...  相似文献   

16.
1前言“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即9210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在全国地(市)以上气象部门建成一个以VSAT卫星通信为主。地面通信为辅的计算机局域网互连成的广域网系统和话音系统,实现气象信息高速、网络化传输。现在,9210工程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为了在还未正式投入业务使用前的过渡阶段,充分发挥9210工程已安装设备的使用效益,体现边建设边发挥效益的精神,从97年6月起,中国气象局通过9210工程卫星通信系统陆续向全国气象台站播发国家气象中心和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制作的有关气象信息产品。我省卫星通信网的省级气象信息控制…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气象卫星综合应用系统(简称9210工程)建设得到了全体气象人员的关注。为了使大家进一步地了解工程的详细情况,从本期起,我们陆续给大家介绍工程中的主要硬设备。这些文章对VSAT通信站的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对即将从事设备机务维修的人员可以起到入门的向导作用。卫星通信是在地面微波通信和空间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新型的通信方式正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航天技术的进步、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计算机技术的采用和发展,卫星通信也正以空前的速度飞速发展。气象综…  相似文献   

18.
新一代国内气象通信系统是继“9210工程”之后,国内气象通信系统的升级,建立了国家级和省级数据传输、通信数据处理和系统监视的统一管理平台。按照全国气象宽带网建设计划,新一代国内气象通信系统将取代现行气象通信系统。目前正与现行业务并行,这既是新一代国内气象通信系统测试系统及软件功能的需要,也是省级信息传输部门进行本地化配置、流程整理的需要。辽宁在分类流程梳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与现行通信系统并行的新一代气象通信系统传输业务流程,并投入业务试运行。雷达产品和基数据通过PUP软件、自动站资料、风能资料等由中心站软件实现向新一代通信系统传输,其他资料由9210通信服务器和雷达传输服务器转发到新一代通信系统。结果表明:在不影响现行业务的前提下,实现了省内所有气象信息通过新一代通信系统向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的测试和本地化应用的需要。流程设计合理,可满足气象信息传输质量考核要求。最后,介绍了现行通信系统传输流程、新一代通信系统传输流程设计目标、设计原则、设计方案及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9.
第二章卫星通信中的信号的传输1影响卫星信号传输的因素1.1大气层对电波传输的影响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均高度为10~12KM),同温层(12~60KM)和电高层(60KM以上)。大气在对流层内发生垂直方向的运动和水平运动,这些运动伴随着产生的水汽的冷凝、云雾、雨雪的形成,有规则的气流运动及强度不等的不规则的湍流运行,引起对流层电气参量发生变化,对流层中的每一种气体都具有各自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由于气体的介电常数与电波的频率有关,所以气体的电参数的变化,会影响到电波信号的传输质量。电离层对电波信号的传输也…  相似文献   

20.
盛兴国 《气象》1985,11(10):35-38
传真,是利用电信号传输静止图象(相片或其它)的一种通信方式。传真机是这种通信系统的终端设备,它可以利用无线、有线载波、卫星通信等各种信道,传送各种图象或数据信息。传真通信与电报、电话不同,它不仅能传送信息的内容,而且能传送信息的形式,即保留它的真迹。由于传真通信的这一特点,使之在信息传递(通信)、信息处理(如图象处理、办公自动化)以及气象、新闻、军事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