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区,在勘察中对水文地质不做进一步的研究,设计中又忽略了水文地质,从而发生由地下水引发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为提高勘察质量,在勘察中不仅要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情况,同时还要评价地下水对建筑物的作用及其影响,更要提出合理预防及治理措施的建议,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水文地质资料,以消除或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郑建生  刘瑞华 《热带地理》2006,26(3):264-268
概述了广州地区的地质和水文地质环境以及富水规律,划分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红层孔隙裂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4种地下水类型,叙述了各类地下水的主要特征.以实例说明各类地下水对城市建设环境的影响,并引发斜坡失稳、岩溶地面塌陷、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灾害.提出采用1∶10 000~1∶25 000比例尺,开展广州地区红色风化壳的水文地质特征与边坡稳定,隐伏岩溶与上覆第四系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场地稳定性,软土及沙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场地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及研究内容,为城市规划建设、工程决策、灾害防治提供地下水  相似文献   

3.
罗营口水电站东水镇大田村防护区位于和平县城140°方向,直距约26km处,行政隶属和平县东水镇管辖。文章通过对东水镇大田村防护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同时对该地区修建库区对该地区地下水的影响进行分析。希望对该地区涉及水文地质的工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湘南山区有着极其复杂的地质构造条件,在雨季极易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本文通过对湖南S324线K165处滑坡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和变形破坏特征的地质调查,分析了滑坡成因及运动特征。结果表明该滑坡在地下水的影响下,勘察期间处于蠕动的动态发育过程,运动过程主要受原始地形地貌、人类活动以及地下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项目通过对惠州市某产业园区的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孔,抽水试验取得的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类型及赋存特征,同时进行了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研究,为惠州市该产业园选址规划建设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东昇  崔步礼  赵云朵 《地理研究》2022,41(10):2821-2831
区域地下水溶解性碳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对于认识区域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及推动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青海湖流域冻结期和融化期分别收集了地下水、河水和湖水样品,研究了环青海湖地下水在冻结期和融化期的溶解性碳特征,并探究了不同类型地下水的溶解性碳特征及其对不同冻融时期的响应,最后揭示了环湖区域不同水体的溶解性碳的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冻结期地下水、河水和湖水的溶解性无机碳(DIC)均相对高于融化期,溶解性有机碳(DOC)均相对低于融化期。地下水、河水和湖水的溶解性碳均主要以DIC为主,DIC在溶解性碳的占比高达92%。地下水的DIC平均含量在基岩裂隙水、水量中等和浅埋藏的水文地质条件下相对较高,DOC平均含量在基岩裂隙水、水量丰富和浅埋藏的水文地质条件下相对较高。地下水的DIC在湖滨平原砂砾石层、淤泥质砂层潜水和水量中等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受冻融期影响较大,DOC在基岩裂隙水和水量贫乏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受冻融期影响较大。湖水的DIC和DOC均远高于河水和地下水。河水的DIC在融化期和冻结期均低于地下水,DOC在融化期高于地下水,在冻结期低于地下水。  相似文献   

7.
在收集和研究历年来矿山企业在勘查、开发古云稀土矿的过程中所积累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研究、分析古云矿区稀土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为矿山开采设计及地下水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曲靖盆地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下水在不同岩类中贮存形式、运移条件的不同及水动力特征的差异,曲靖盆地地下水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及岩溶水三大类型,盆地及其周缘有6个主要水文地质单元。采用美国EPA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DRASTIC,根据水文地质实际调查及已有的曲靖盆地水文、地质等资料对该盆地地下水进行固有脆弱性评价。得出曲靖盆地地下水脆弱性主要为中等、较高;并圈出了地下水易于污染的高风险区。该结果对曲靖市的土地开发利用和城市规划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含矿含水层水化学特征分析是探讨矿床成因,地浸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及地浸开采的重要依据。本文结合多年来在该矿床及外围水文地质测绘、现场综合水文地质试验、不同含水层地下水动态观测等工作成果,分析总结了该矿床含水层水化学特征,为矿床进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雷州半岛火山岩的水文地质特征与富水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中恒 《热带地理》2004,24(2):136-139
根据雷州半岛火山岩的地质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叙述了该地区火山岩地下水含水层特征以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根据不同含水层的岩性、泉水出露和钻孔出水量,分析了该区火山岩的富水性及富水规律,为城镇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供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沪蓉高速公路西段喀斯特发育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省高坪-吉心段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分析其发育和形成原因,并对区域喀斯特发育史作了研究。通过不同地层岩石的溶蚀性、喀斯特发育程度及地下水的赋存情况,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径流、排泄运动关系,研究此区域的集中排泄和分散排泄两大喀斯特水系统的发育规律及规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喀斯特对路线工程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宜昭高速公路两河隧道工程建设实例,对该隧道工程地质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相关探讨分析,并对隧道涌水量进行了计算预测,总体来说隧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环境地质条件较差,但采取适当工程措施后,可进行公路隧道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3.
郑河 《西部资源》2014,(6):142-143
水文地质研究在工程勘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水文地质作用会影响到岩土体工程的属性,甚至会对工程有着一定程度损害,破坏了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本文主要阐述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岩土水理性质,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等问题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吉林西部地下水特征及其与土壤盐渍化的关系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3  
宋长春  邓伟 《地理科学》2000,20(3):246-250
研究了吉林西部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及水文地质特征,新构造运动对第四纪环境和地下水赋存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地貌区地下水元素地球化学分异性,元素迁移地球化学过程的转化,探讨了潜水埋深、矿化度、组成、径流条件等对内陆盐渍土壤形成的影响,潜水向上迁移速率与水位的关系,提出了潜水埋深及矿化度与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5.
通过收集区域和安康煤矿勘探所取得的水文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安康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复杂,属于以顶、底板直接岩溶充水矿床,地下水对矿山的开采水害的主要充水水源,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影响较大,查明矿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可以极大地降低或者避免今后矿井生产过程中因地下水所产生的安全隐患,为今后安康煤矿的矿井水害防治的防治工作提供水文地质方面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收集的地质、水文、物探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矿区及周边进行详细的水文地质调查,查明矿区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特征;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矿坑充水水源及其途径;通过一系列水文地质试验,确定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结合矿床开采预测矿床矿坑涌水量。  相似文献   

17.
水文地质研究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岩土工程水文地质研究在基础设计和地质灾害防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水土地质的危害导致岩土工程面临一系列威胁。因此,在岩土工程研究中,加强水文地质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首先简述水文地质研究的必要性,然后分析地下水对地下水设计和岩土工程的破坏,着重对其机理做出评价,并对地下水腐蚀的危害与防治措施展开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水文地质问题在岩土工程项目勘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岩土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地下水受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大,必须准确掌握地下水的分布状况并作出评价,以及提出对工程不利影响的应对措施,为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文章将岩土工程勘察作为研究手段,重点阐述了其中的水文地质影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水文地质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及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合理利用,以及对各类工程建设场地、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基于此本文针对珠海某工程建设场地中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系统分析月牙泉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示踪实验和地下水调查采样,结合地下水同位素研究和第四纪沉积学特征分析的方式,对区域地下水运移规律和泉域地下水径流特征进行了研究,对月牙泉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党河地表水人工回灌入渗后形成的新的地下水流与南部地下水双重补给月牙泉进行了进一步论证,并提出了该区域第四纪浅层含水层风力沉积、河流沉积成因和地下水流速之间的关系:风积砂含水层为月牙泉域地下水快速径流提供了良好的径流条件,使泉湖水与周边地下水快速循环,月牙泉周边地下水水-盐循环均衡,是月牙泉淡水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