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常规资料和物理量资料,对2008年6月宜州市致洪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因.结果表明:这次过程在稳定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和有利的物理量场条件下发生的,是大、中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998年3月20日笕桥机场一次雷暴降雹过程分析入手,利用天气系统、探空资料、物理量、数值预报产品,对本次过程进行探讨,归纳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征、演变特点,总结在类似天气形势下的预报工作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2003年我国夏季西南季风活动概况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梁建茵  李春晖  吴尚森 《气象》2004,30(8):8-12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OLR和TRMM资料 ,分析了 2 0 0 3年影响我国的夏季西南季风活动的一些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南海夏季风的建立日期的确定、夏季风的推进过程、强度变化和南海地区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特征。结果表明 2 0 0 3年南海夏季季风爆发日期正常偏晚 ( 5月 2 4日 ) ,强度偏弱 ,其季节内振荡过程对淮河流域洪涝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2012年青海东部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资料,从降水实况、天气形势、物理量特征、雷达回波演变等方面,对2012年5月20日和7月29日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场短时强降水过程具有完全不同的天气背景,因而反映大气热力、动力特征的各种物理量表现不同,其雷达回波特征及演变过程也有所不同,说明两次强降水过程有不同的形成机制和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7年9—11月山东省气温、降水实况和500hPa月平均高度场、距平场资料,分析了山东省2007年秋季的天气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2年12月—2013年2月山东省气温、降水及5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距平等资料,分析了山东省2012年冬季天气气候特点、环流形势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对季内的主要天气过程及其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0年秋季(9—11月)山东省各地的气温、降水及月旬平均500hPa高度场和距平场等资料,分析了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的天气过程,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分析2011年5月1~4日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水汽条件和云图特征,并利用欧洲中心、T213、T639等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对这次天气过程进行物理量诊断分析,揭示了此次过程在动力、热力、水汽等方面的特征,找出有利于强降雨和强对流产生的环境条件和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27日的暴雪天气过程不仅来势快,而且强度大,给准确的预报和及时防灾减灾造成一定的难度。本文利用日常预报产品对这次暴雪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高空冷涡与南来气旋的配合以及太平洋副高脊和大兴安岭至黄淮4个弧型高压的阻挡是造成这次天气过程的关键所在,其强度达到爆发性气旋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16年8月广西地区一次东风波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风波及其诱生低涡是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对流层高层强辐散、低层强辐合的散度场垂直结构,低层强烈的水汽输送和积聚,以及中低层暖湿的大气状态是东风波及其诱生低涡西移加强,并造成相应区域强降水的重要原因。另外,利用重新定义的热力螺旋度物理量,分析其高值区与强降水落区在出现时间和空间上的对应关系,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因此,热力螺旋度的分布与演变情况对于暴雨预报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0月26~28日青藏高原东部出现了一次历史罕见的强区域暴雪过程.本文利用MICAPS资料、T213资料和NCEP资料对此次区域暴雪过程形成的气候背景、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物理特征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部冬半年区域暴雪过程500 hPa环流形势场可分为北涡南槽...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9年9—11月山东省的气温、降水等天气实况资料和500hPa月平均高度场和距平场资料,分析了山东省2009年秋季的天气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210年旱涝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西北地区(新疆除外)的西安、银川、兰州、西宁四站的21O年旱涝等级资料进行了相关性、周期性、突变性和阶段性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重点进行了突变性的分析,并发现旱涝气候突变可能与东亚夏季风的变化有关,但其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2010年5月6~7日广州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1°×1°的NECP/NCAR再分析资料、逐3h的TRMM卫星反演降水资料和FY-2E卫星TBB资料以及美国大气和海洋局(NOAA)HYSPLITv4.8气流三维轨迹扩散模式,诊断分析了2010年5月6~7日广州地区的大暴雨降水过程.结果表明:该大暴雨过程发生在500hPa高空脊前,低空切变线,低涡和锋面是其主要影...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8年9-11月山东省气温、降水等天气实况及500hPa月平均高度场、距平场资料,分析了山东省2008年秋季的天气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分析2010年1月21~24日大暴雨过程的环流特征、水汽条件和云图特征,并利用欧洲中心、T213、T639等数值预报产品对这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包括散度场分析、垂直速度分析等物理量诊断分析,揭示强降雨在动力、热力、水汽等方面特征,找出有利于大暴雨产生的环境条件和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0年12月—2011年2月山东省气温、降水资料以及500hPa月平均高度场和距平场资料,分析了山东省2010年冬季天气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对季内的主要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8.
杨晓霞 《山东气象》2008,28(1):51-53
利用2007年12月-2008年2月山东省的气温、降水资料以及北半球500hPa平均环流场和距平资料,分析了2007年冬季山东省天气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对季内的主要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2009年3月黑龙江省频繁出现雨雪天气,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本次过程发生在大气环流异常的背景下:极涡面积大、强度强;欧亚中高纬地区呈两脊一槽:蒙古气旋较为活跃.低空急流输送水汽和低层上升运动是增强降雪强度的有利条件,这一分析结果对预报暴雪天气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9年12月-2010年2月山东省的气温、降水资料以及北半球500hPa平均环流场和距平场资料,分析了2009年冬季山东省天气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对季内的主要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