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柳西地区自古生代以来形成的柳园-俞井子裂谷带等构造奠定了金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金矿成矿作用受一定的地层、构造、岩浆岩控制,不同级别和规模的构造分别控制着金矿成矿带、矿床(体)的产出,同时控制着金矿的矿床类型及成矿元素组合。找矿方向为柳园-俞井子裂谷带南北缘深大裂带及其内部次级大断裂两侧。  相似文献   

2.
白银地区晚元古代以来形成的在地构造奠定了金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金矿成矿作用受一定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控制,不同级别和规模的构造分别控制着金矿成矿带、的体的产出1、矿床类型及成矿元素组合。找矿方向应为深大断两侧及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3.
黔东南地区金矿控矿构造的空间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黔东南地区金矿的构造控矿特征明显,所有金矿几乎都分布在背斜构造上,控制金矿产出的构造主要有受顺层滑动和切层破裂构造控制的石英脉、断层破碎带和剪切带等三种类型,以剪切带和顺层破裂构造控制的石英脉对成矿最为有利。这些控矿构造与褶皱作用关系密切,有的控制了褶皱的演化,有的为褶皱过程中形成的的次级构造。笔者在系统研究区内金矿控矿构造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类控矿构造与褶皱的空间关系,建立了金矿控矿构造的空间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4.
哈巴河县赛都金矿成矿特征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疆赛都金矿是属于阿尔泰地区新发现的重要金矿类型──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其成矿物质金主要来源于地层岩石和岩浆岩,赋矿主岩为中下泥盆统托克萨雷组的杂砂岩建造。金矿床严格受剪切构造带的控制,金矿体一般赋存于韧—脆性构造和构造扩容带中。金矿的主成矿时代为300Ma,金矿体与海西期哈巴河斜长花岗岩体存在着密切的空间—时间联系。  相似文献   

5.
爬奔金矿是近年来在老挝琅勃拉邦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研究表明该区有含铁碳酸岩型金矿和石英脉型金矿两种矿化类型,前者金矿体产在灰岩中,主要受NW-NNW向断裂构造蚀变带控制;后者金矿体产在韧性剪切带旁侧的次级平行断裂或片理化带中,受NE向韧脆性剪切带控制。矿床成因类型应属沉积-韧脆性剪切多期构造活动和热水溶液叠加改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何照波  刘涛  杨宗  余红平 《云南地质》2007,26(2):175-182
萨尔布拉克金矿为北疆地区重要金矿之一,位于两个一级构造单元结合部位,矿床受北西向断裂破碎带控制,走向延伸长,规模大,从地表向下氧化矿、混合矿、硫化矿分带明显。明显受构造、地层及岩性控制,属构造一热液蚀变岩型微粒金矿。  相似文献   

7.
蒲开兴  石庆鹏  文星桥 《贵州地质》2011,28(3):200-205,234
通过对古邦金矿区控矿因素即地层、构造及岩相古地理研究,认为区内南华系长安组含金较高,为金成矿提供一定的物源;矿区金矿化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薄脉型金矿;区内南华系长安组为一套冰期—间冰期沉积,其地层岩性对区内金成矿具专属性;该区劈理密集带内发育有断裂构造的(构造蚀变带)明显地控制了金矿化体的展布;呈密集的陡倾斜压剪性...  相似文献   

8.
黄再心 《黄金地质》2002,8(4):43-47
胬鲁尔虎金矿带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东段南侧,天山-阴山EW向复杂构造带东段北侧,带内金矿床和金矿(化)点主要集中分布在老变质岩,区域性深大断裂带。华力西期,燕山期岩浆岩均发育的地区,明显受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综合控制。控矿条件包括构造,地层,岩浆岩和区域变质。  相似文献   

9.
东疆地区金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东疆地区具有良好的成金地质条件,有金矿产地近百处,分布较广。金矿类型初步分为5大类12小类。基于板块构造理论,将本区划分出7个金矿带,区内金矿主要形成于石炭纪,严格受构造系列控制,并与地层、岩相、岩性和华力西中—晚期中、酸性侵入岩密切相关。康古尔—赤湖—镜儿泉金矿带和金山—苇子峡金矿带其成金前景最好。以蚀变岩型金矿工业意义最大。  相似文献   

10.
宁强县小燕子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勉略宁三角区分布大量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小燕子沟金矿按矿化类型可分为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磁铁石英岩型等,主要控矿因素为碧口群地层及韧性剪切带,其中韧性剪切变形对矿体的形成起了主导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镇安县太白庙一带金矿以显微金与明金颗粒为特征,矿床由三个近东西向展布的含金石英脉体密集带构成,由南向北可划分为Ⅰ、Ⅱ、Ⅲ三个含矿带。赋矿地层为泥盆系星红铺组,金矿矿(化)体分布受地层、构造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12.
谢春华  曾晓建 《矿产与地质》2001,15(Z1):464-468
伊什基里克成矿带系西天山成矿区带内重要的金铜成矿带.带内金矿类型主要划分有二种类型岩浆-热液型和火山-热液型,其中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与浅成-超浅成侵入体(脉)有成因关系,火山-热液型金矿床与下石炭统火山热液活动有关,矿体赋存于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地层中.两类型金矿均严格受构造、火山岩地层以及花岗岩(脉)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时间、空间和物质来源等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玲珑式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和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之间的关系,结合遥感地质成果,提出了剪切带构造地球化学障控制本区金矿类型分带的新观点。金矿类型水平分带的提出对本区地质找矿勘探工作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类型为总结我省金矿成矿规律和找矿工作,根据矿床生成的地质条件和矿质来源,结合含矿岩石的特点,将辽宁的金矿床综合分类于表1.主要控制因素(一)构造对金矿化的控制省内不同类型、不同时期形成的金矿,具有共同的区域控制因素,即构造带控制金矿成矿带.控矿构造带控制或切过基底,晚元古代起就有明显活动,属于多期、多动的区域性构  相似文献   

15.
"长城式"金矿是产于中元古界长城系碳酸盐岩地层中的一种新类型金矿。含矿带长约50 km,宽4~5km,由多个矿区,几十个矿体构成,一般单个矿体规模较小,矿体厚度变化系数26%,品位变化系数74%,矿体产出受地层和构造控制明显。  相似文献   

16.
全球性金矿带,空间上大都分布在板块边缘;时间上多形成在两次造山运动的交接期.我国区域性金矿带,常产在地台-地槽边缘.金矿田、矿床和矿体,分别产于不同地质体的边缘部位,包括洋盆边缘、断陷盆地边缘、岩体边缘、构造边缘或地层-岩石交界面.  相似文献   

17.
青海五龙沟金矿田两种控矿构造识别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龙沟金矿田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中段,区内金矿床主要受岩金沟、萤石沟-红旗沟、三道梁-苦水泉三条含金构造破碎带控制。本文对这三条含矿构造带不同区段,通过对比断裂构造在几何特征、赋存地层岩石、主要蚀变类型、蚀变矿物组合、蚀变黄铁矿粒度等方面的差异,结合金矿化富集程度,识别出两种不同的控矿构造系统:一是以线性断裂构造带为特征的金矿控矿构造系统;二是与富含浸染状黄铁矿花岗杂岩体侵位有关、以多方向裂隙为特征的多金属矿床控矿构造系统。根据两种不同的控矿构造系统在矿田内的展布,结合相关蚀变特点,提出金矿田范围内金矿的进一步找矿方向是岩金沟带中段和南东段、萤石沟-红旗沟带水闸西沟-黄铁矿沟一线以东、三道梁-苦水泉带中西段;而岩金沟带北西段、萤石沟-红旗沟带水闸西沟-黄铁矿沟一线及其以西、三道梁-苦水泉带东段则是寻找多金属矿的有利部分,而不会形成有规模的金矿化。该找矿新思路在龙潭沟一带2014年度找矿实践中得到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根据福建主要金矿床类型特征,分析了地层、岩浆岩、构造等地质条件与金矿的成矿关系。研究表明福建金矿床主要受构造及岩浆活动控制,构造控制了矿带的分布及矿体的空间定位,多期次的岩浆活动是成矿的重要条件,燕山期为主要的成矿时期。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金矿控矿地质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克尧 《福建地质》2003,22(1):21-32
金矿系地质历史演化到一定阶段和特殊部位的产物,各类型金矿必然与特殊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在空间上形影相随,时间上相近,成因上密切相关。因此,系统地总结了地层、构造、侵入岩、火山岩等地质条件对金矿的控制特点,对福建省内在找金矿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双泉金矿是东准噶尔卡拉麦里成矿带上一个中型的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变质热液型金矿,赋矿地层为下石炭统南明水组,矿石主要类型为蚀变岩型。在漫长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构造模式、沉积环境、岩浆演化等,为双泉金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对成矿构造、成矿环境、物探、化探异常等条件进行归纳总结,建立了双泉金矿成矿模式,以期指导该成矿带上其它韧性剪切带型矿床的研究合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