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贯二中井田应用灰成分进行煤层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马田矿区贯二中井田含煤地层为上二迭统龙潭组,共含煤8层。主要可采煤层为3~2煤层,次要可采煤层为2煤层和4~2煤层。全矿区的主要可采煤层4煤层和5煤层,在本井田变为次要煤层甚至不可采。由于3~2煤层伪顶泥岩比较发育,局部很难和2煤层的顶板泥岩区分。通过灰成分分析,发现3~2煤层灰成分中SiO2的含量比2煤层高得多,又发见3~2煤层灰成分中Fe2O3的含量比2媒层低得多。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木里煤田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含煤盆地发展模式、含煤地层沉积体系的分析,初步总结了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的煤层沉积规律。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江仓组下段(J2j1)和中侏罗统木里组上段(J2m2),其中,中侏罗统木里组上段(J2m2)最发育,是聚乎更矿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从晚三叠世到早白垩世,整个煤田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多期性的构造运动,对含煤盆地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控制作用。含煤地层形成过程中总的沉积环境或地貌景观为山间盆地型的开放式泄水湖泊环境类型。通过对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各井田含煤地层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各含煤地层划分及各矿区煤层对比关系的统一方案,从而基本解决了木里煤田以往在含煤地层划分与对比中所存在的对比不清、划分不明的现象,为该区煤层对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铜川矿区早二迭世的河流冲刷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川矿区含煤地层为早二迭世山西组(P11)和晚石炭世太原统(C3)。山西组在矿区内主要为一套陆相碎屑沉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Ps1)厚约40米,上段(Ps2近已划归石盒子组)厚约20米。此两段的岩性有相似性,即各段上部皆以粉砂~泥质岩为主,下部则以粗碎屑岩为主。下段底部砂岩被沿用为煤系地层中的标志层,称为K4,本组中含煤1~3层,仅3号煤层局部可采。   相似文献   

4.
湖南大岭勘探区,位于永耒矿区北东端,走向长12公里,倾向平均宽约2公里,面积约24平方公里。煤系地层厚404米,为上二迭统龙潭组,分上、下两段,上段厚180米,含煤11层,主要可采煤层为1、5、61、62煤层,局部可采为612和63煤层;下段厚224米,不含可采煤层(图1)。   相似文献   

5.
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木里组。根据岩性特征、岩性组合特征及其含煤性,将木里组分为上、下两段。木里组上段地层为含煤层段,含2层煤,分别命名为下1煤和下2煤。其中下1煤平均厚度11.55m,下2煤平均厚度11.43 m,全区稳定可采。主要采用标志层法、层间距法、岩性组合法、煤岩煤质法、测井曲线法等对煤层进行对比分析,为正确划分含煤地层,准确估算煤炭资源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许疃井田位于淮北煤田的最南部,面积约60km2。井田全由第四系覆盖,其下伏含煤地层为一走向南北向东倾斜的单斜构造。4煤段位于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上部,厚70m。对穿过4煤段126个钻孔岩芯的野外鉴定及室内分析,划分出2个大相,23个微相,并作出了4煤段中较稳定发育的三层煤(41、42、43)的成煤占地理图,以探讨沉积环境与煤层厚度的关系,从而查明了煤层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杨曙光 《新疆地质》2003,21(2):250-250
准北煤田西部(和什托洛盖盆地西部),西起色尔登,东至莫湖台,东西长约45 km,南北宽约22 km,面积约1 000 km2.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和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西山窑组含煤20多层,八道湾组含煤2~3层,煤质较差,该区东北部也有八道湾组地层出露,但不含可采煤层u 1 构造活动对地层的影响 该区中生界底部缺失中下三叠统,发育有西山窑组、三工河组沉积.中生界顶部在全区缺失白垩系、上侏罗统和中侏罗统头屯河组v.构造运动造成中生界上部和下部地层在该区南北缘分布的差异性.古生代晚期—中生代早期,构造运动造成该区抬升,使之处于剥蚀状况,到晚三…  相似文献   

8.
Kotabara井田位于南加里曼丹省南部,属于古近系盆地之一的Asam-Asam盆地的一部分。井田构造简单,主体为单斜构造。井田内揭露地层由老至新为新生界古近系(E)、新近系(N)和第四系。其中古近系始新统丹戎组(Tanjung)中段(T2)为含煤层段,地层中含有丰富的煤炭资源,SL1、SL2、SL3U、SL3/4为主要煤层。主要可采煤层具有埋藏较浅、夹矸少、发热量高、稳定性好、开采条件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中生代含煤地层主要包括上三叠统、下中侏罗统、上侏罗统三个层段。由于这些煤系地层多形成在半潮湿、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洪水流沉积特别发育,尤其是在河南省境内分布最广的上三叠统和上侏罗统地层中。周期性的洪水流沉积在沼泽和泥炭沼泽中反复出现,造成泥炭堆积时断时续,致使上三叠统及上侏罗统地层中的煤层层数甚多,但单层厚度薄,大多为不可采煤层的主要原因。可以认为洪水流沉积是聚煤作用最重要的破坏因素。  相似文献   

10.
淮北煤田许瞳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自上而下共有10个煤组,其中5煤组为主要勘探对象。5煤组有1~3个分层,自上而下为51、52和53。53由一至数层煤线组成,特征明显,是判别5煤组的主要标志。51、52厚1 m左右,结构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