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引言东北冷涡暴雨是指在东北冷涡天气形势下,东北地区出现3个或以上气象站日雨量大于等于50mm的暴雨。根据东北冷涡暴雨的成因分析[1][2]结果,应用1993~1995年6~8月日本数值预报传真图资料,针对东北冷涡暴雨形成的有利天气形势和热力、动力特征,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天气动力解释,选择数值预报因子,确定因子的可信度,采用MYCIN不精确推理方法,建立了东北冷涡暴雨预报系统。2起始场根据东北冷涡暴雨发生前12~24小时500hPa冷涡中心分布的区域确定起始场为45~55°N、105~125°E,同时副高脊线(与125°E交点)或副高中心达20~…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在夏半年,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伸入大陆,印度季风建立,西南或东南暖湿气流北上,充沛的水汽输送,冷暖空气的频繁交馁,使大雨、暴雨常在副高西部边缘发生。初夏的六月中下旬,副高西伸北跳(一般是副高588外围线在110°E,27°N 附近),造成陕南西部六月下旬到七月中旬初一个多雨时段,在这个多雨时段中,宁强平均每年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影响吉林省副高后部暴雨的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影响吉林省副高后部暴雨的环流形势特征有两种 ,一种副高呈带状 ,即副高呈纬向型分布 ;另一种副高呈块状 ,即副高呈经向型分布 ,在120°E~140°E范围内5880线和5920线形成闭合圈。根据上述两种形势特征 ,建立了三种影响吉林省副高后部暴雨的天气预报模型 ,分别为副高后部平直型 ,两高之间狭窄平直型和阻高型。  相似文献   

4.
2003年7月27日在吉林省中西部的九台、农安、德惠三市(县)及黑龙江省的龙江至北安一线出现暴雨。通过诊断分析,表明此次出现的区域暴雨是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发展特别强大,西伸点至110°E附近,脊线位于35°N,呈经向块状分布,40°N以北一西风槽东移,此形势将大量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由西南输送到东北地区,并在部分地区集中。物理量诊断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具有湿斜压扰动性质的切变系统是此次强降水触发机制。此次区域暴雨过程是典型的副高后部的切变暴雨。  相似文献   

5.
日本雨量预报图,是数值预报产品。结合影响我县的主要天气系统和本站的资料作暴雨预报,通过对1988年共7场暴雨以上的降水预报检验,效果很好。现介绍于下:一、确定本站可能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及所在区间。根据以往经验,使我站次日可能产生暴雨以上降水的天气系统及所在区间为:500hpa槽线在30°N至23°N、100°E至110°E之间;850hpa切变线在金佛山至桂林  相似文献   

6.
8908西太平洋热带气旋从18—19°N穿过120°E向西北移动,于1989年7月18—19日影响玉林地区,出现地区性暴雨。这是玉林地区1989年最大的一场降水。 根据资料分析,七月份从17—19.9°N穿过120°E的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影响玉林地区,不会出现同一天≥3站的暴雨,历史机率为11/11=100%。而8908热带气旋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 1983年 6月20至21日桂林地区出现了一次暴雨过程,资源、灵川、兴安、灌阳、永福、阳朔县日雨量均达到暴雨。其中资源县两天过程降雨量达45 0毫米以上,致使山洪爆发,房屋倒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本文试就这次暴雨过程的动力学条件做一简析,以期找出本次暴雨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二、动力学分析 (一)物理量计算: 为了反映桂林地区暴雨的特征,同时考虑到资料所限,我们选取了102.5°E~115.5°E、22.5°N~32.5°N的经、纬度网格区  相似文献   

8.
1991年江淮地区出现了持续性的大暴雨。它包括三次暴雨过程。亚欧地区中高纬经向环流明显,乌拉尔阻塞高压强大而持久,冷空气活动强烈而频繁。500hPa上西太平洋高压脊线比常年提前1个月越过20°N,长期停滞在20°—25°N之间。东亚季风早1个月推进到长江流域。西太平洋高压在850hPa的西脊点有3次东退过程,与500hPa上脊线的3次北进以及三个暴雨时段相吻合。降水、冷空气及低纬的θse的振荡周期为20—25天,而30—50天周期则很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和卫东 《气象》1992,18(12):33-35
参用可降水量计算公式,结合单站铅直能量廓线及层结特征的分析,对丽江区(26.00—27.55°N,99.22—101.30°E)强对流暴雨个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况值较为接近。因此,在一定的前提下,可供实际预报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中用500 hPa信号场研究了长江中游地区暴雨发生的气候异常环境,并提出用信号场合成图的检验方法来分析暴雨规律.结果表明,暴雨过程与无雨过程在500 hPa信号场中异常信号显著区的出现及分布形势有明显不同.分析14次暴雨过程的合成图,发现在发生暴雨过程第1天,正异常区常常出现在贝加尔湖附近地区(40°~50°N,80°~100°E)和中国华南地区(20°~25°N,100°~130°E),负异常区出现在中国长江中游北部地区.暴雨过程出现的主要特征是在110°E附近,形成南北向的"+-+"分布形势和波列.  相似文献   

11.
1.引言在南半球夏季时节,由于热带气旋所引起的强风暴雨能够使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受到严重的损失,从1950年以来,澳大利亚地区(5°S—30°S;105°E—165°E)各年所观测到的热带气旋个数是4—18个之间。如果能够成功地预报出这种热带气旋频率的年际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95~2004年气象资料,分析了河南省降水最多年份汛期降水集中时段的大尺度环流特征,结果发现:降水集中时段100hPa南亚高压120°E脊线基本维持在25~32°N之间,降水集中时段开始前南亚高压有一个东移北跳过程,降水集中期间100hPa高度场上呈现东高西低形势,有利于副高西伸和北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对稳定,在多雨时段副高进退次数较多,且较长时间稳定在25°N左右,有利于西南暖湿气流沿副高外围进入河南省境内,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在降水集中时段,中纬度西风急流轴位置被北抬到40°N以北, 40°N以南基本是东风,这种中纬度地转西风持续偏弱,有利于副热带高压北跳和北跳后稳定,使雨带稳定在河南省。  相似文献   

13.
梅雨天气形势的经验正交函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范蓓芬 《气象学报》1986,44(1):96-101
众所周知,梅雨天气形势与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的季节性变动关系密切。本文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形势场的方法分析1982年6—7月副热带高压的变动和晚梅天气形势的特点。结合卫星云图等分析,对江淮两次梅雨期的暴雨成因作了探讨。 1.分析资料及其经验正交函数展开 为了分析副热带高压的变动和江淮流域梅雨天气,在20°—40°N和105°—125°E范围内选取有连续记录的48个测站的资料,从1982年6月1日至7月18日各站08时的500hPa’高度和温度作为原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95~2004年气象资料,分析了河南省降水最多年份汛期降水集中时段的大尺度环流特征,结果发现降水集中时段100 hPa南亚高压120°E脊线基本维持在25~32°N之间,降水集中时段开始前南亚高压有一个东移北跳过程,降水集中期间100 hPa高度场上呈现东高西低形势,有利于副高西伸和北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对稳定,在多雨时段副高进退次数较多,且较长时间稳定在25°N左右,有利于西南暖湿气流沿副高外围进入河南省境内,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在降水集中时段,中纬度西风急流轴位置被北抬到40°N 以北,40°N以南基本是东风,这种中纬度地转西风持续偏弱,有利于副热带高压北跳和北跳后稳定,使雨带稳定在河南省.  相似文献   

15.
五月,是桂东北初夏季节(5—6月)降水高峰月,也是全年降水最多的月份。降水的特点:主要表现500毫巴高空图上,在87—110°E、2 7—41°N有冷槽东移,700毫巴高空图上,在80—95°E、30—40°N有312线的高压脊或高压中心;地面图上,在南岑北部到长江一带形成准静止锋或锋生;本区上空为强盛的暖湿气流,当北方冷空气加强时,锋面就南移到本区,加上地形抬升作用,对流更强烈,造成降水范围广、强度大,有时甚至出现连续数日的大雨、暴雨或大暴雨成灾,给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损失。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欧洲中期预报中心9年35°S~35°N、60°E—160°E3—4月风场资料,对发生在9年中的6次连阴雨和9次连晴天气过程的低纬风场进行合成分析。在连阴雨和连晴期低纬风场形势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在连阴雨期间存在于长江中下游的低空SW气流与孟加拉湾和副热带高压南侧的气流以及印尼上空的越赤道气流的定性关系。 进而应用主成份方法和典型相关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得出,上述三个区域中的风场与低空急流的关系,以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最密切,副高南侧气流次之,并与越赤道气流也有一定的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越赤道气流对副高脊线北抬至25°N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金镜  温珍治  何芬 《气象》2006,32(8):81-87
副高脊线北抬至25°N的时间早晚是福建前汛期结束和开始进入夏季的重要环流背景。应用850hPa月平均风场、500hPa环流场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北抬至25°N日期及福建省25个代表站(县)6—7月的降水为基本分析资料,首先标定副高北抬至25°N的标准与年例,其次采用合成分析法揭示异常年例6月850hPa风场的基本特征,进而探讨了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强度变化对副高北抬至25°N的影响关系,最后对2005年进行诊断。其主要结果有:(1)6月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强劲(不够明显),较常年偏强(偏弱),有利于副高北抬至25°N提早(推迟);(2)5—6月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强度与500hPa东亚至西太平洋中纬度区域的高度场呈现正相关关系,该区域高度场高(低)有(不)利于副高主体北抬,为副高北抬25°N时间提早(推迟)提供有利环流背景;(3)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强度为副高北抬至25°N提供了一个较强的预报预测信号;诊断2005年副高北抬至25°N提早,实况与诊断相符。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实时资料和中央气象台提供的副热带高压资料,对2003年汛期陕西暴雨和500hPa副热带高压的活动特征关系统计分析,并对ECMWF、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副高的预报能力作了客观分析。结果表明,汛期7、8、9月副高偏强,副高脊线在25~28°N、西脊点在104~112°E进退,是陕西关中陕南多阴雨、暴雨频繁的主要原因;陕西连续暴雨产生于副高脊线沿25~28°N持续西伸、持续东移经过105°E时段。ECMWF对副高的进退、热带气旋路径预报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夏半年在25°—38°N、145°E以西地区常易加强,此间我国大陆东部有大片地方是少雨高温天气。这个事实是大家所共知的。副高为什么会加强?它引起了我们极大地关注.本文从分析这个地区的多年平均温压场配置的特点入手,进而阐述该特点对副高加强的作用。结果得到副高的加强是由于该地区温压场配置特点引起该地区气压变化是加压所致。  相似文献   

20.
低涡与晋中夏季暴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赵桂香  李新生 《气象》2002,28(12):40-42
对晋中 1 974~ 2 0 0 0年 6~ 8月暴雨个例进行了分析 ,指出 70 0hPa上形成于 34~ 37°N、95~ 1 0 3°E附近的西北涡或 2 8~ 34°N、93~ 97°E附近的西南涡是晋中夏季暴雨的最原始触发机制 ,与之相配合的高低空形势不同 ,所产生的暴雨的范围不同 ,水汽输送通道和切变线位置是判断暴雨落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