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结构面平均迹长估算的Laslett算法和广义H-H算法虽然在理论上具有严密的推导过程,但实际应用时,由于迹长层次不同,两种算法估值精度不同。在利用开挖边坡所揭露的全迹长资料对不同迹长层次下两种算法的估值精度进行检验的基础上,讨论了两种算法的适用性,并针对工程中所采用的测量窗口高度通常较小这一实际情况,对广义H-H算法在小窗口长迹长层次下的迹长估计值进行适当修正。综合研究结果,建议:(1)小窗口短小迹长层次情况下采用Laslett算法进行迹长估计; (2)小窗口长大迹长层次情况下采用乘以修正系数x=2的广义H-H算法。  相似文献   

2.
与碳酸岩共生的霓长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凯怡 《地质科学》2015,50(1):203-212
本文归纳总结了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与碳酸岩有关的霓长岩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了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与碳酸岩有关的霓长岩是碳酸岩侵位时对围岩交代作用产生的岩石,其主要组成矿物为碱性铁镁矿物和碱性长石等。根据霓长岩与碳酸岩的空间关系、其显微结构及矿物共生组合,可将霓长岩划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不同类型。霓长岩的矿物学研究侧重于对其矿物组成及矿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据此可了解交代流体的性质、交代作用时的物理条件并追索流体的来源。在霓长岩化过程中,初生碳酸岩浆逸出的大量碱金属和挥发分进入了围岩中形成霓长岩,因此,通过对霓长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初生碳酸岩浆的性质和其地幔来源区特征。  相似文献   

3.
研究区周湾南部长6~长7油层组属于三角洲前缘沉积,通过对长6~长7储层的层内渗透率韵律性分析,层间的分层系数和砂岩密度进行统计、对比,储层物性在平面上的变化以及砂体的横向连通性进行研究,从而得出长6各小层非均质均较强,而长73非均质性强,长72非均质性弱。  相似文献   

4.
邯邢地区燕山期侵入岩系的稀土元素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许文良  高燕 《岩石学报》1990,6(2):43-50
邯邢地区燕山期侵入岩系的侵入活动发生在109~171Ma之间。它们可以划分成角闪橄辉岩系,角闪闪长岩系,二长岩系和正长岩系四个岩石系列。不同岩系的稀土元素特征表明,它们并不是由同源岩浆演化所成,每个岩系内部稀土元素丰度的变化受岩浆演化过程中分离结晶的矿物种类和数量所制约。角闪闪长岩中的稀土元素主要分配到角闪石中,而角闪二长岩和黑云辉石正长岩中的稀土元素,主要分配到其中的副矿物中。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盆地长6-长7段致密砂岩岩心裂缝评价标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心发育延长组长6-长7致密砂岩,其致密油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潜力。本文基于107口井岩心构造裂缝的观察、测量和统计分析,建立了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心的长6-长7致密砂岩的构造裂缝评价标准。目的是划分该盆地长6-长7致密砂岩构造裂缝发育的不同程度,尤其是裂缝面密度分布的差异性。通过裂缝综合评价柱状图的连井对比,发现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心在纵向上和横向上裂缝发育程度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长71段在陇东地区的东部和东南部以及庆阳地区附近的裂缝密度较大,而其他地区裂缝密度较小。长71段在陕北地区的东北部裂缝密度较大,而西南部裂缝密度较小。长72段在陇东地区庆阳-庆城-合水之间以及Z78井和正宁附近的裂缝密度较大,而在陇东地区西部和北部的裂缝密度较小。长72段在陕北的西部裂缝密度较大,其次是吴起地区西北部裂缝密度局部较大,而在其他地区裂缝密度很小。  相似文献   

6.
霓长岩岩石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评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杨学明  范宏瑞 《地质论评》2000,46(5):480-490
本文以几个典型实例,综合评述了与碱性岩和碳酸岩有关的碱质交代蚀变岩-霓长岩的岩石学特征。按照在霓长岩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新生矿物组合、结构构造、化学成分、空间分布及物质来源等特征,霓长岩可以分为低级、中级、高级、接触和脉状等5种类型。控制霓长岩化作用5的主要因素包括:(1)碳酸岩或者碱性岩的岩石学特征和侵位条件;(2)流体的来源、性质和成分;(3)围岩的矿物组合、结构构造和化学成分;(4)霓长岩化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石油勘探的不断深入,玄马-南梁地区长4+5-长3不断有新的发现(T86、T88、T58、T49等井长4+5均获得高产工业油流),预测合油面积不断扩大.对该区延长组长4+5-长3油藏沉积相、砂体展布,油气成因分析、烃源岩发育对比、储层分布及评价等进行分析研究,掌握长4+5-长3石油成藏地质条件、成藏规律、控制因素及长4+5-长3油藏富集规律,研究认为长4+5-长3油层组为河流三角洲前缘沉积,油层组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沉积区为储层砂体的有利发育区和分布区,储层砂体的物性,总体上长3物性好于长4+5.认为原油形成于弱还原环境和淡水环境;成油母质为菌藻类和高等植物;原油均为成熟原油,起源于延长组烃源岩.  相似文献   

8.
西昆仑钙长石质斜长岩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辉  姜能  阎全人  李继亮 《地质科学》2001,36(4):490-491
钙长石质斜长岩是指岩浆结晶钙长石的含量≥90%的火成岩,自然界中少见。周新民等(1994)在闽东南中生代辉长岩中发现了堆晶成因的钙长石,潘家华等(1994)在广西大厂锡矿碳酸盐岩中发现了毫米级的自生钙长石,牌号高达98~99。本文简要报道西昆仑山北部所发现的钙长石质斜长岩的地质产状和矿物成分特征。  相似文献   

9.
金沙江蛇绿岩中斜长岩和斜长花岗岩的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对滇西和川西金沙江蛇绿岩斜长岩和斜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 年代学研究.滇西书松斜长岩和川西雪堆斜长花岗岩成岩年龄分别为340±3Ma 和294±4Ma,它们可能代表金沙江洋盆张开不同阶段的时代.这一研究表明金沙江蛇绿岩主要形成于石炭纪时期, 与南部的哀牢山蛇绿岩时代可以对比.  相似文献   

10.
杏树台矿区片麻状花岗岩的成因,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以往资料认为,它是由沉积泥砂质岩石经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均质混合岩。本文根据其产出特征,通过岩石学、矿物学及稀土元素分配的研究,认为其原岩是晚太古高Al_2O_3型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系,是壳岩部分熔融的产物。 1.地质背景杏树台矿区位于太行山南段,大地构造为华北陆台山西台背斜赞皇隆起区。矿区出露地层为五台群石家栏组,黑云母K-Ar法年龄为23.74亿年(常子文,1961)。石家栏组分为三个岩段:下段为黑云斜长片麻岩、二云斜长片麻岩;中段为斜长角闪岩和石榴斜长角闪岩;上段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夹条带状铁硅质岩。变质程度相当于绿帘角闪岩相—铁铝榴石角闪岩相。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原岩为泥质粉砂岩;斜长角闪岩和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的原岩为与水下玄武质火山活动有关的基性火山岩,其中斜长角闪岩为岛弧拉斑玄武  相似文献   

11.
低速带底面起伏条件下常规低速带静校正误差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典型低速带起伏理论地质模型的常规静校正误差的计算和分析,表明在低速带起伏条件下用常规静校正方法进行低速带静校正存在较大的校正误差,不仅在时间剖面上产生假的同相轴特征现象,而且在反演速度上引起不真实的纵、横向速度变化;证明了低速带静校正误差主要与炮检距、目标层埋深、低速带底界的曲率及形态和低速带与基岩速度差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2.
在地形起伏剧烈和表层速度横向变化较大的地区,做好野外静校正是取得高质量叠加剖面的重要一步,而确定表层低速带速度是做好静校正的关键。常规的方法在复杂近地表条件下很难求得正确的低速带速度和静校正量。国内外现在都利用层析成像技术由初至波的到达时反演表层低速带速度并求得静校正量。作者在查阅相关的资料后对层析静校正中确定表层低速带速度结构环节中的射线追踪分类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3.
煤岩动静力学参数关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岩的动、静力学参数关系的试验研究,对研究煤岩的位移和变形特征及工程支护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将取自新河煤矿3煤的煤样加工成Φ50 mm×100 mm的圆柱体标准试件;采用500 kHz频率的纵横波换能器分别进行纵横波速度测试;在MTS815.03电液伺服试验机上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得到静态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结果表明:煤岩动弹性模量与横波速度相关性强于与纵波速度的相关性,煤岩介质的纵波对孔隙和裂隙发育程度的敏感程度要比横波高;煤岩试件Ed/Es比值主要集中在1.4~1.7,室内煤岩试件动、静弹性模量和动静泊松比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静校正方法几乎都是基于地表一致性假设的。在地表复杂地区,地形起伏较大,低速带厚度和横向速度变化较大,地表一致性假设往往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符,在这种情况下再运用地表一致性静校正,势必产生很大的误差。笔者利用模型正演方法着重讨论复杂地区地表一致性静校正误差存在的原因及这种原因跟基准面、炮检距、低速带和基岩速度、低速带厚度、反射面深度等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变化规律,提出解决复杂地区静校正问题的建议,以期改进现有的静校正方法,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复杂地表条件的煤层气地震勘探资料处理对静校正有较高要求。折射静校正具有较好的静校正效果,但对于地表起伏大、纵横向速度变化剧烈的复杂地区则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建立横向速度变化大且基岩裸露的地震模型进行理论试算,分析了层析静校正的特点及适用条件,指出了层析静校正中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层析静校正更适合复杂地表煤层气地震资料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蒋立  蒋宏  朱明  谭佳 《新疆地质》2011,29(3):348-351
速度分析和静校正精度高低影响地震数据叠加效果.常规速度分析是建立在时距曲线符合双曲线假设基础上,实际反射波旅行时并不总是满足双曲线规律,存在静校正误差,特别是中短波长静校正量会扭曲反射波双曲线,不准确正常时差无法使动校后CMP道集上地震道反射同相轴在叠前对齐.本文介绍高精度三维迭代叠加方法,是利用双方向倾角扫描方法建立三维模型道,利用CMP道集与模型道相关求取并消除剩余时差,经保振幅叠加后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折射静校正技术在宣东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地震数据中存在较大的静校正量时,利用模型道与各道互相关求取时差的反射波静校正方法往往不能奏效,其主要原因是得不到好的模型道,当原始资料的信噪比很低时,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必须首先解决好野外一次静校正。近年来,针对复杂地形和地表结构的折射波静校正,总差分折射静校正方法和基于速度模型的反演静校正方法被广泛应用。在静校正问题严重的宣东地区为例,综合运用了这两种折射静校正方法进行三维地震资料的处理,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浅海海底起伏和速度变化对OBC资料成像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建立浅海海底表层速度模型不仅能够解决OBC资料的静校正问题,也可用于海底反射系数计算、双检资料合并、多次波压制等,但是,目前针对浅海海底表层速度建模的研究还不多。文中提出了针对浅海地区OBC资料的海底表层速度建模的三维初至走时反演技术,主要包括:(1)震源位置校正技术。根据地震波在海水中传播特征,把在海水中激发的震源位置校正至海底,使震源和接收点都位于海底,利于初至走时反演计算;(2)快速三维初至走时反演方法。利用回折波走时和射线方程,形成了高效率初至走时反演方法。将该技术应用于胜利油田莱州湾浅海区海底OBC资料的处理中,建立了三维海底表层速度模型,用此速度模型进行静校正,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The problems of poor data quality and statics in seismic surveys have been attributed to lack of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ow velocity lay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ea from which such data was acquired. Downhole seismic refraction survey was therefore conducted at twenty (20) borehole locations within parts of Niger Delta, Nigeria to determine the low velocity lay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ea using the Geometrics Stratavisor NZ11 instrument. The data was processed using Udysys software with spati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results presented. Static corrections were carried out on reflection seismic data acquired from the study area using Geoscribe II softwar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the low velocity layer on reflection seismic data in the area. Results of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velocity of the low velocity layer ranged between 144 and 996m/s with a regional average of 407m/s. The thickness of the low velocity layer varied between 3.0 and 9.6m with a mean value of 5.0m. Similarly, the velocity of the consolidated layer ranged between 1449 and 1812m/s with a mean value of 1738m/s. Results of the static correction carried out on the seismic reflection data revealed a substantial improvement in the resolution of the data after static correction.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it is therefore, recommended that shots for reflection seismic survey should be located at a minimum depth of 9.6m in the area to eliminate th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the low velocity layer.  相似文献   

20.
针对LOTUS区块的地震资料,研究了复杂地表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现场处理的方法。在大量的试验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高程静校正与折射静校正相结合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因地表起伏大、低降带速度和厚度剧烈变化引起的野外静校正问题。对于面波、低频干扰,规则线性干扰等造成的地震资料信噪比降低进行了针对性的压制和消弱。采用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技术基本解决了因激发和接收条件引起的不同炮集记录上的地震波属性的变化。总结了一套适合该区地震资料现场处理的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