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王明杰教授运用虫药开通玄府、畅达神机的临床经验。王教授从开通玄府的新视角指出,虫药药性灵动活泼、走窜通达、彻内彻外,能搜剔脉络玄府内有形无形之邪,具有显著的开通玄府作用。王教授经过多年来对开通玄府治法方药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总结出发散开玄、搜剔开玄、香窜开玄、温通开玄、通下开玄、补虚开玄等12种常用开玄方法,用于治疗心、脑、肾、骨、眼等多种疑难杂病,屡起沉疴。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
介绍向丽萍教授以玄府理论为指导思想,用开通玄府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向教授紧扣本病玄府开阖失司或闭塞不通病机,自拟消荨汤治之,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介绍刘新祥教授基于“阴火怫郁玄府”理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刘教授认为“阴火内生”乃糖尿病内因,“玄府怫郁”是其重要病机演变,而“阴火怫郁玄府”推动糖尿病向糖尿病肾病发展。因此,其提出补益肾水、潜纳阴火以治内热之糖尿病;健运脾胃、清化湿浊以祛除糖毒,疏通玄府、滋养肾络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并列举临床验案予以佐证,以期为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玄府的概念、理论内涵、生理特性与功能;咽玄府的理论内涵与外延、结构特点、生理特点、发病特点、辨证论治等内容。咽玄府郁闭是咽喉病的主要病机,其导致的咽部疾病的发病特点有:易郁易闭、易热易燥、易虚易萎、易钝易梗、郁久生毒。从开阖咽玄府辨证论治咽喉病包括3个证型:外邪怫郁证,予以袪邪开玄、解表利咽;虚郁玄府证,予以健脾益肺、利咽开玄;痰瘀郁闭证,予以化痰袪瘀、通玄利咽。以慢乳蛾(慢性扁桃体炎)为例,阐述了其基本病机是气液通道闭塞、浊阴痰火蕴结,治疗上在开玄畅蛾、扶正祛邪的基础上创立了畅乳蛾、开玄府、袪痰火、扶正气的治法。咽玄府理论学说为咽喉科疾病的中医药研究提供了一套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肾损害在中医学属“水肿”“虚劳”“腰痛”等范畴。本文基于中医络脉与玄府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对肾脏的认识,阐述肾络、肾玄府的结构与功能,提出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气液-玄府-肾络”理论模型,以肾脏气液亏虚、风火侵扰玄府、痰瘀痹阻肾络相互为患。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时应重视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风药增效补虚、发散透热、通络祛瘀,为中医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玄府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之玄府,即汗孔,广义之玄府为气液运行的腠理、门户,其主要生理功能为畅达气机、输布津液、渗灌精血、运转神机、调节阴阳。肺玄府是络脉网状通路的门户,其结构包括呼吸道(鼻、咽、气管、支气管)、呼吸道纤毛系统、淋巴细胞、肺泡、肺间质、肺毛细血管内皮基膜、皮肤组织等,生理功能为输布气血津液,促进肺完善肺之宣发肃降的生理功能。若肺玄府功能失常,则产生各种病变。临床开通肺之玄府郁闭、畅达气血津液运行在治疗肺系疾病中至关重要,为指导临床诊治开拓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回纹型风湿病(PR)属临床难治性疾病,其发病的根本为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异常。以“营卫-玄府-伏邪”病机轴为基点进行辨证是中医学从宏观整体、微观结构与病因病机学相结合的辨证方法,其交联性病理反应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具体机制。本文试从“营卫-玄府-伏邪”病机轴探析PR,提出营卫失和是始动环节,玄府失司是病机关键,伏邪难透是难愈因素;并分析其与PR形成、发展的关系,即“卫强营弱而免疫乱”理论、“营卫-玄府”失司而筋骨痛、“玄府-伏邪”相合终成PR、伏邪反诛营卫而积重难返。冀以此为PR的中医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风药质轻辛散,药性升浮,既能祛风解表,又能疏通经络、升发清阳、芳化湿浊、调达气血。运用风药燥湿健脾、疏肝解郁、祛邪解表、升举清阳、开通玄府等功效,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进行治疗,可取得良效。风药多辛散,易耗气伤津,临证应根据病情,因时、因地灵活掌握味数与用量,且勿滥用,应注意固护正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9.
介绍刘绪银主任医师基于“膜络一体”的膜府系统理论辨治高血压病经验。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刘师认为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血脉病”范畴。膜络一体,由三焦、膜原、腠理、膜络、玄府所构成,膜府系统壅滞不通、气血津液输布失常、脏腑经络失其充养、调节气血阴阳功能失常,使痰瘀结于膜络、气血运行不畅,是高血压病的关键病机。本病临床分为肝阳上亢、痰湿内阻、瘀血内阻、肝肾阴虚、气血两虚、冲任失调6个证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佐以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芳香类、藤枝类、虫类药治疗,可以内外合治,疏达膜府,畅通脉道,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玄府理论”,认为“虚”“毒”“瘀”是膝骨关节炎致病的重要原因,而“玄府郁闭”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关键因素,故在治疗上应当以“补虚化瘀,开通玄府”为主。并从“玄府理论”为切入点,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说明内服中药是膝骨关节炎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上豆类栽培、食用及治疗疾病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称为“方书之祖”,所载之方,组方严谨,配伍精妙,其中对于豆类药物运用灵活,并通过对豆类药物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发现这些豆类药物可以将种子直接入药,或发芽后入药,或经加工发酵后为淡豆豉入药,其中蕴含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因地制宜、著立新说,与时俱进、阐发新意,认知疾病、执简驭繁,经方验法、巧用妙施,遣方用药、灵活机变五大方面阐述了吴文尧教授诊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吴老在临床辨治脾胃病的实践中,结合地域气候、社会心理、生活习惯等对人的影响,强调师古不泥,灵活运用现代诊疗技术手段结合经典理论辨证论治。临证治疗不离脾胃病之病因病机特点,遣方用药顺应肝脾之特性,处方用药灵活机变,治疗方式多样并见,中西结合、内外兼顾,重视心理疗法及防治结合,临床疗效显著,为脾胃病的诊治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介绍梁雪教授运用“开阖枢”理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梁教授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应从“开阖枢”入手,着眼于降胃气,清肝胆,并总结了“开阖枢”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重要指导作用,自拟五味清胆方,以蒲公英、紫花地丁为君药清泄胃火以降胃气,柴胡、郁金、佛手为臣疏肝解郁以清肝胆,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灵活加减,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介绍柏正平教授诊治呼吸系统疾病(咳嗽、哮喘、肺胀)的临证诊疗思路。柏教授认为呼吸系统疾病多属本虚标实之候,临床症状多见咳嗽、咳痰、气促,治疗总原则是一辨其病、二辨其症、三辨其证,在此基础上再分急性发作期与稳定缓解期,分期用药,灵活加减,临床效果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5.
介绍蒋士生教授运用黄连治疗脾胃病的临证经验。蒋教授在脾胃病的治疗中擅于运用黄连,认为黄连一药具有清热燥湿、除满消痞、厚肠止泻、泻火解毒等功效,适用于中焦脾胃虚热证。其临证细查舌脉象,把握黄连用量,并灵活配伍,善用药对,如黄连配党参、黄连配半夏、黄连配干姜、黄连配木香等,其通过病证结合、辨证配伍,将黄连用于多种脾胃病的治疗中,并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附典型病案1则以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介绍王萍教授运用补肾化痰与调周之法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的经验。王教授认为肥胖型PCOS的病机以痰湿阻滞为主,兼有肾虚、血瘀,治法以补肾化痰为主,佐以活血化瘀之法。自拟化痰调经方,并根据月经周期变化灵活加减运用。月经期,因势利导,加红花、路路通等活血调经;经后期,以补肾阴为主,加桑椹、女贞子等;经间期,以补肾活血为主,加丹参、红花等;经前期,宜补肾之阴阳,加淫羊藿、女贞子等。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介绍郑爱华教授应用炙甘草汤治疗气血阴阳俱虚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经验。郑教授认为心悸之病,与脏腑关系密切,尤其是心脾,临床中尤以气血阴阳俱虚之证常见,注重从“虚”入手,运用炙甘草汤加味治之,以补气血而复脉通心,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介绍霍介格教授基于“肺络-玄府”理论治疗肺癌术后慢性疼痛经验。霍教授认为,“肺络-玄府”受损为其关键病因病机:“肺络-玄府”易瘀,不通则痛;“肺络-玄府”易虚,不荣则痛;肺在志为悲,病程缠绵。临证治疗虚实兼顾、各有偏重;府络同调,兼以疏利气机,由此可缓解肺癌术后慢性疼痛。并附验案1则,予以佐证。  相似文献   

19.
介绍柏正平教授对肺结节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及临证经验。柏教授认为,肺结节发病之内因多为肺气亏虚,肺之抗邪能力降低,外因为外邪隐袭犯肺;病理因素有痰、热、瘀、毒等;其病位在肺脾,基本病机为气机不畅、热毒滞肺、痰瘀互结,以清肺化痰、软坚散结为治疗总原则。柏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拟清肺散结方,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灵活加减,强调苦寒清热及祛瘀散结之品不宜久用,应中病即止,以防损耗肺气,并主张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清·陆廷珍《六因条辨》之黄连温胆汤,虽成方较晚,因其所治病证切合痰湿郁热的病机特点,为现今临床常用方剂。本文通过追溯黄连温胆汤之源头,阐述《六因条辨》中陆氏对该方的运用,剖析其组方配伍特点,对临床广泛运用黄连温胆汤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