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仁基本站迁站对比观测数据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通过铜仁国家基本气象站现址与拟迁新址(以下简称新址)2012年1、4、7月同期对比观测的各气象要素差值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新址气温、气压低于现址,相对湿度和风速大于现址,静风频率明显比现址偏小,弱降水时两站址降水量差异很小,强降水时新址降水量明显比现址偏大的结论;以期为该站资料序列延续、订正以及气候资料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贵德国家基本气象站迁移前后的自动气象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比对,贵德站新址与现址地处同一气候区,具有当地气候代表性,现址观测资料完整性好、区域一致性、均一性均较好。表明贵德站现址与旧址站气象基本观测资料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思南气象站新址与现址2015年1、4、7、10月同期对比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表明新址气温、气压低于现址,相对湿度、风速大于现址,风向的一致性较差;降水量总量差异不大,但当降水强度增大时,两址降水量差异相对增大。两址探测环境不同、海拔高度差、下垫面差异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等因素是造成气象要素观测值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根据潼关县气象站周边环境在1993年发生严重变化的事实,将1981—2010年分为前后两段,对气温、地温、降水、风速等主要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并与气象要素相关性明显且观测环境变化不大的邻站——华阴气象站的资料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潼关县气象站周边环境变化对气象要素影响最大的是风、气温和地温,其次是蒸发;对降水、水汽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中山市新气象观测站人工站与自动站气象要素对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图表的形式,对广东省中山市气象局2007年人工站与自动站的各项气象要素观测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人工站与自动站各气象要素数据之间存有差异,但是这些差异都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初步阐述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汪清县气象局1957-2008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汪清站52年来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平均风速、相对湿度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汪清站气象要素差异的基本规律,从中分析环境变化对气象观测资料产生的影响。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气象要素的变化特点,并用T检验方法对气象要素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52年来,汪清县的平均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风速逐步减小,相对湿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阳春站气象观测环境变化对观测资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阳春气象站搬站前后的日平均温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阳春市气象观测站迁站前后气象要素差异的基本规律,并从中分析环境变化对气象观测资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织金县气象局平行观测期间人工站和自动站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找出造成2种观测结果差异的原因及影响气象要素变化的部分因素。  相似文献   

9.
根据新疆尉犁县气象站1995—2004年小型蒸发皿(直径20cm)蒸发量及相关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各气象要素对水面蒸发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气象要素对小型蒸发皿(直径20cm)月平均水面蒸发量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气温>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0.
荤尉地区气象要素对水面蒸发量影响程度的灰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疆尉犁县气象站1995-2004年小型蒸发皿(直径20cm)蒸发量及相关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各气象要素对水面蒸发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气象要素对小型蒸发皿(直径20cm)月平均水面蒸发量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气温〉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