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本文就五十年代以来半Lagrange法在数值预报中的应用和近年来的发展进行评述,介绍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就此法和Euler法的优缺点作了比较;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的基础建设项目蓬勃发展,涉及到大方量的土石方综合性工程越来越多,土石方计算就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土石方量就成了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土石方计算的方法有很多,无论是方格网法,还是DTM法等等,计算方 法的理论都很成熟,但是土石方的计算归结为根本就是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本文依托《哈尔巴岭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销毁项目保管区平整工程》重点分析方格网法和DTM法,然后从校验数据正确性的角度出发,总结出利用“绘制等高线法”和“绘制三维模型法”,最终达到能通过对土石方原始数据的校核,省去大量的人工检查数据的劳动时间,提高效率,为工程计算真确性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3.
在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探等各个领域的各种数据处理工作中,大都要求解一个线性矛盾方程组。线性矛盾方程组的求解一般有两类方法,即直接法(如共轭斜量法和正交化法等)和间接法(即将线性矛盾方程组变成正规方程组后再求解)两种。直接法的优点是解的稳定性好,但求解过程占用的计算机内存空间很大,且计算速度较慢。所以当正规方程组的条件数不太大时,直接法就显示不出其优点了。间接法的缺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有效方法,就曝气法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功能,在野外试验场地进行了为期13天的试验。结果表明,曝气法可使空气与土壤中呈吸附态和残余态的石油烃类相接触,从而使土壤中的石油烃类通过挥发和好氧生物降解去除,为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混合层厚度的计算及方法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近年来成都市混合层厚度的变化特征,明晰不同混合层厚度计算方法之间的差异,利用成都市2004~2013年地面常规气象数据及同期探空数据,应用国标法、联合频率法以及干绝热法对该地大气混合层厚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国标法和联合频率法计算得到的混合层厚度年变化特征均呈下降趋势,干绝热法变化趋势平缓;国标法结果显示混合层厚度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联合频率法和干绝热法则是春季最高、秋冬季最低;就日变化而言,国标法的混合层厚度在14时最大、02时最小,此与联合频率法08时混合层厚度值最小不同。3种方法对比得到,国标法计算结果偏低,干绝热法和联合频率法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豫南围山城金银多金属矿,自从被发现以来,先后做了大量的物化探工作。在该矿床的普查、详查和勘探过程中,物化探资料曾经发挥过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仅就充电法工作的地质效果作初步探讨。一充电法地质,地球物理前提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有效方法,就曝气法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功能,在野外试验场地进行了为期13天的试验.结果表明,曝气法可使空气与土壤中呈吸附态和残余态的石油烃类相接触,从而使土壤中的石油烃类通过挥发和好氧生物降解去除,为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曝气法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研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有效方法,就曝气法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功能,在野外试验场地进行了为期13天的试验。结果表明,曝气法可使空气与土壤中呈吸附态和残余态的石油烃类相接触,从而使土壤中的石油烃类通过挥发和好氧生物降解去除,为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近年来成都市混合层厚度的变化特征,明晰不同混合层厚度计算方法之间的差异,利用成都市2004~2013年地面常规气象数据及同期探空数据,应用国标法、联合频率法以及干绝热法对该地大气混合层厚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国标法和联合频率法计算得到的混合层厚度年变化特征均呈下降趋势,干绝热法变化趋势平缓;国标法结果显示混合层厚度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联合频率法和干绝热法则是春季最高、秋冬季最低;就日变化而言,国标法的混合层厚度在14时最大、02时最小,此与联合频率法08时混合层厚度值最小不同.3种方法对比得到,国标法计算结果偏低,干绝热法和联合频率法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传统矿产储量计算中,允许存在多种误差。在科学技术发展和地质成果商品化的今天,这种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需要,因此提高储量计算精度已成当务之急。本文仅就平行断面法储量计算中长期存在而又被忽略的有关问题做一讨论。采用平行断面法计算储量时,均将梯形公式和截锥公式做为首选公式,而忽视了该公式  相似文献   

11.
在萤石矿勘探工作中,因为萤石性脆,在钻探过程中易破淬,岩(矿)芯采取率难以达到要求。当萤石与硬岩石共存时,因选择性磨损,以及萤石分布不均匀等原因,使矿芯分析结果失去了代表性。中子活化测井工作的目的,是在钻孔中原位测定CaF_2含量,以弥补钻探取芯分析资料的不足,提高地质工作质量。根据方法原理,研究了适应连续测井方式及定点测量方式的技术条件和资料解释方法。对萤石矿可达到三定(定矿层、定位置、定厚度)和计算CaF_2含量的目的,工作效率可达到常规测井水平,含量测定精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均可满足萤石矿地质普查、勘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效益-费用分析方法是环境影响评价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本文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效益-费用分析方法的理论、程序及定量评价技术,概述了环境影响评价中效益-费用分析方法的理论及应用进展,并针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震台阵探测计划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计划利用华北地区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观测台网和密集布设的数百个流动地震台组成的地震台阵。在渤海湾内利用气枪作为主动探测震源。依托正在发展的编码地震探测新技术。辅以陆地“人工爆炸震源”和天然地震,进行高精度海陆联合地震探测,深入了解华北地区的深部精细结构,监测深部介质物性随时间的变化。研究板块内部构造活动和岩石圈的演化,探索地震预测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利用SBAS-DInSAR技术提取腾冲火山区形变时间序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6景JERS-1 L波段SAR影像,利用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通过线性形变相位、非线性形变相位、大气延迟相位以及地形残差相位的分离,提取了腾冲火山地区1995—1997年间地表形变时间序列(雷达视线向),与2003—2004年的GPS观测结果对比表明,SBAS-DInSAR技术提取地壳形变的精度可达亚厘米级。时间序列形变显示胆札-高田断裂两侧形变差异性显著,可能与其下方存在的地壳岩浆囊的活动有关。打鹰山地区地表形变揭示其下方可能存在隐伏断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新的超近距离 (小于 1m)靶距测量技术。该技术已于 1999年 5月和 1999年 7月成功地用于武汉固定卫星激光测距站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流动卫星激光测距系统中 ,校准卫星激光测距系统内各种光路、电路的延时。经这两个系统长期观测 ,证明此技术运行可靠 ,效果很好 ,校准精度优于 1cm  相似文献   

16.
应用单一测试技术对矿物原料进行热分析,其精度已不能满足科研和生产的需要。热分析联用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省实验时间,而且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热分析曲线也便于判读和解析。在物相分析和物相定量分析中,TG-DTG,TG-DTA,TG-DSC,TG-DTG-DTA,TG-DTG-DTA-GC等联用技术已是比较完善的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17.
A new technique designed to help quantify the degree of damage to the landscape from one area to another show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density and the degree of landscape damage. The technique establishes a scale of damage from 0 to 5 (zero = no damage; 5 = severe damage) using data from aerial photographs, land-use maps, and field data. The related formula allows one to compare the relative degree of damage across region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an absolute index, a theoretical index, a relative index, and population density. Xing'an County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8.
断层形变短临前兆表现形变是多样的,丛集性高频波动是其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探索了这种前兆信息的提取思路和方法,认为信息丛集度是描述这种前兆信息较理想的特征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应用桌面地图信息系统(Mapinfo)软件在对浙江省矿产资源系列分布图有关的十几个电子图层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总结了在Mapinfo软件中建立与渐江省地勘工作相适应的电子地图投影系统的技术方法,并提出在这统一投影系统下,构筑浙江省地矿勘查信息系统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