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联合历史GPS测量数据和现势GPS测量数据,以及相应时间段的IGS跟踪站GPS观测数据,使用Gamit软件得到合格基线解,通过坐标映射方法,采用Gps_net软件平差后获得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控制坐标成果。  相似文献   

2.
为强化基础测绘工作,履行服务保障职责,全面推广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基本要求,常州市实施了C级GPS网复测项目。据此,分析了C级GPS网的选点、埋石、基线解算、网的平差等数据处理与控制成果精度方法,并对2000国家大地坐标的成果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曾波 《测绘通报》2013,(6):45-47,89
采用统一的方法建立应用于第二次土地调查的省级GPS D级控制网。采用A级主控基站、B级临时基站和C级基点观测,结合D级同步结网观测,完成对全省所有点的GPS观测,利用国家主框架点对主控基站和省级C级点框架成果联合进行平差解算,然后对各级成果逐级进行平差,求解高精度WGS-84成果,并提供CGCS2000成果;采用国家统一平差模型转换求得1980西安坐标系成果,采用统一的方法建立全省各地方满足精度要求的独立坐标系统。  相似文献   

4.
宁波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联测,获取了宁波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大地基准和原有GPS控制点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成果,并经过实地检测验证;更新了宁波市GPS控制点的54坐标系、80坐标系的平面坐标,建立了已有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坐标转换关系,实现了基于NBCORS网络RTK技术的似大地水准面成果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5.
《全球定位系统》2011,(1):80-80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在国内外导航领域历史悠久,实力雄厚。近年来的主要工作包括: 在大地测量与导航基准方面,在国家测绘局支持下,开展了我国天文大地网与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的联合平差、CGCS2000坐标系下的三、四等天文大地网平差、以及地心坐标系推广应用工作,建立我国CGCS2000坐标系并予以实现,为导航坐标系提供基准保障。  相似文献   

6.
介绍采用基于IGS连续运行基准站的单点定位的方式求取控制点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方法。利用GAMIT解算基线,在平差软件中强约束IGS连续运行基准站进行约束平差,得到控制点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经过实例检核,该方法可以满足D级GPS控制网起算点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宁波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联测,获取了宁波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大地基准和原有GPS控制点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成果并经过实地检测验证,更新了宁波市GPS控制点的54坐标系、80坐标系的平面坐标,建立了已有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坐标转换关系,实现了基于NBCORS网络RTK技术的似大地水准面成果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就广东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系统(GDCORS)制定了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整体实施流程;详细分析了省级现代大地控制网成果确定方法及流程;并提出了地市级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整体应用策略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9.
在现有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工作中,各省市都做了很多理论研究和实际转换工作。本文阐述了现有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方法,对不同数据、不同方法转换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成果的影响,为今后现有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以确保成果转换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概述了国外大地网平差的现状和我国1954年北京坐标系局部平差及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整体平差情况,然后论述了我国天文大地网重新平差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重新平差的初步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确定全国1980西安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改正量是实现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在对全国已有大地控制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试算与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利用全国高精度高分辨率格网改正量实现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理念与改正量计算方法 -移动转换法,同时利用全国127 210个高精度的控制点成果,在椭球面上建立了控制点上误差很小、能满足大比例尺地形图转换精度要求的全国高精度高分辨率格网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改正量模型,该模型现已应用于全国多个省、市不同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转换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2.
确定全国1980西安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改正量是实现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在对全国已有大地控制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试算与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利用全国高精度高分辨率格网改正量实现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理念与改正量计算方法 -移动转换法,同时利用全国127 210个高精度的控制点成果,在椭球面上建立了控制点上误差很小、能满足大比例尺地形图转换精度要求的全国高精度高分辨率格网1980西安坐标系测绘成果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改正量模型,该模型现已应用于全国多个省、市不同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转换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3.
随着CGCS2000坐标系在我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全面应用,各地市陆续构建了高精度GNSS网,并建立了更高精度的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以华南沿海区域GNSS-B级框架网为例,利用GAMIT/GLOBK分析了10 s、15 s、20 s、25 s和30 s的历元间隔对基线解算成果以及平差计算结果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历元间隔越小,随着观测量的增加,基线解算精度能达到cm级的提高,平差精度能达到mm级的提高;总体平差结果坐标值较差为亚mm级,因此考虑到后续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精化计算,宜采用较小的历元间隔.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国内各GNSS应用在归算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时常采用强制符合及拟稳平差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局限性,利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收集的全国近1 800个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连续观测1个月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的基线解,分别基于强基准拟稳平差方式及顾及板块运动的速度场归算方法获得测站在CGCS2000下的坐标,分析两者的差异及误差分布情况,指出对于省级CORS站纳入CGCS2000的情况,采用强制符合拟稳平差方法所基于的基准站必须考虑板块的运动趋势进行CGCS2000归算,否则平差结果与CGCS2000最大差异将达到dm量级。  相似文献   

15.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启用后,城市原有的测绘成果需完成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针对DGN格式的图形文件开发了一套转换软件;采用格网改正法,结合武汉市系列比例尺DGN图形数据转换试验,分析比较了3种格网改正数方法的转换精度;总结了各种比例尺适宜的转换方法,对各地参心坐标系成果向CGCS2000的坐标系统转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GPS观测值在国家坐标系中的平差〔德国〕R.Strauβ,H,Walter一、处理GPS观测值的几种方法GPS观测值首先在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WGS84)中确定,仪器制造厂商特地为此而提供了能处理相位观测值的软件。新大陆的、国家的和国家范围的G...  相似文献   

17.
坐标转换和坐标平差是GPS观测数据荻取参心坐标常用处理方法,但是衡量两者成果精度的指标不同,难以区分成果精度的高低.现利用CGCS2000坐标高精度特点,以CGCS2000与参心坐标系边长差和方位角差作为检验方法,通过边长差和方位角差的最大相差和振幅来反映参心坐标精度,解决成果精度指标不统一、不可比较的问题.通过实例对上述方法进行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8.
参加天文大地网与GPS2000网联合平差的空间网与地面网,都经过了单独平差。获得了各自的坐标平差值及协方差;天文大地网平差后也形成坐标平差值及协方差。从理论上讲联合平差可采用坐标及协方差参与平差或观测值直接参与平差,前者平差模型比较简单。但由于二者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新余市D级GPS网控制成果,阐述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及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间的四参数计算方法及利用转换参数计算后成果的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20.
赵军  王勇 《北京测绘》2013,(6):73-76
株洲市基于CGCS2000的城市控制网升级改造,获取了株洲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大地基准和原有城市控制点及升级改造后控制点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并通过了检测验收;改造升级了的株洲城市控制网,更新了株洲市控制网的1954坐标,建立了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80坐标的转换关系,实现了基于CZTCORS网络RTK技术的似大地水准面成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