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勘察设计》2011,(6):58-61
"十一五"期间,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在网络集成及资源共享等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个为主,四个提升"的行业信息化工作思路指导下,有序地推进了勘察设计技术手段持续进步,积极推进三维协同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记者王艺静报道近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印发了《"十三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了未来5年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推进信息化工作的发展目标,部署了行业信息化工作的6项主要任务。根据《指导意见》,"十三五"期间行业信息化工作将实现以下目  相似文献   

3.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计算机工作委员会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建设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于7月7日至8日在井冈山成功举办了"SOA新技术推动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研讨会"。来自有关协会、各勘察设计企业共计100多个单位的领导、信息化主管和专家20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研讨会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杨荣坚主持,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秘书长齐继禄到会并介绍了行业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介绍了"十二五"期间行业信息化工作的主要目的及任务,强调了信息化工作在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勘察设计》2010,(1):68-68
<正>2009年年底,"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信息化工作会议暨计算机应用工作委员会2009年年会"在福州召开。来自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各单位的代表济济一堂,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吴奕良、秘书长郑春源、主任侯树莲、计算机应用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彦梅等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5.
一、"十一五"工作简要总结(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先导作用充分发挥"十一五"期间,随着勘察设计行业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进行,我们结合全省实际,对全省勘察设计队伍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重点扶持发展了一批专项工程设计企业:如环境工程、建  相似文献   

6.
<正>自2000年原建设部发布《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2000-2005年计算机应用工程及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以来,我国勘察设计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已近20年,期间经历了"十五"的网络建设和集成设计系统、"十一五"的信息化集成系统、"十二五"的数字化设计和云计算平台以及正在进行的"十三五"勘察设计"互联网+"应用4个阶段。工程设计技术的不断进步向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快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为推进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十二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精神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提升、深化信息技术在勘察设计行业的应用,近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计算机应用委员会")2013年年会在广东珠海召开。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王子牛出席并讲话,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秘书长齐继禄、计算机应用委员会主任委员朱斐等出席。来自建筑、水利、电力等行业的100多家勘察设计单位和部分地方勘察设计  相似文献   

8.
《中国勘察设计》2011,(9):24-29
规划范围。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住房城乡建设部"三定"规定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安排,本规划涵盖内容包括工程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建设监理、工程造价等行业以及政府对建筑市场、工程质量安全、工程标准定额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规划背景。本规划是在我国"十一五"刚刚结束,"十二五"开局之际,针对建筑业制定的发展规划。规划组织编制。本规划是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之一。编制工作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牵头,会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标准定额司,共同组织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工程建设造价协会等单位,在建筑市场、质量安全、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工程建设标准化、工程造价管理等7个专题规划基础上编制完成。  相似文献   

9.
《中国勘察设计》2011,(2):84-85
近日,在广西南宁市召开的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信息化工作会议暨计算机应用工作委员会2010年年会上,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荣获中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将信息化作为今后我国发展的"五化"之一,信息化成为了我们的工作目标。纵观我国勘察设计行业近3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行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总结经验,明确方向,积极推进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极为重要。此次,我刊刊登北京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穆祥纯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以期对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岩溶研究进展与重要活动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  
“十一五”期间,国际岩溶中心在我国桂林成立,岩溶研究在理论上与实践应用上取得了显著进展。理论上,运用地球系统科学的观点和现代自动化测试手段发展了岩溶动力学;新的学科生长点岩溶生态学不但揭示了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土壤质量变化与某些土壤营养元素形态的初步规律,而且选育了大量适合岩溶地区的名特优植物物种;全球变化研究探讨了岩溶水循环中溶解无机碳形式对全球碳汇的贡献,从多种气候替代指标深化了洞穴石笋的古环境记录研究;用新技术探索了岩溶地下水水质和水量的有效评价方法。应用上,形成的西南岩溶水、石漠化和水土流失调查区域性资料在国家目标和干旱找水重大社会需求中发挥重要作用,岩溶地区油气勘察形成典型地质模式,中国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申报成功,岩溶塌陷监测与预警新技术成功用于工程建设区塌陷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实施要求明确指出以GIS为平台,满足矢量、栅格和与之关联的属性数据管理,具有输入、编辑、查询、统计、汇总、制图、输出,以及更新功能。就MAPGIS在土地调查中建库中数据采集、属性数据采集、分幅数据接边、投影变换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项目、煤层气田生产现状以及科研技术成果的调研资料,分析了煤层气田稳产、提产综合治理技术措施,深层煤层气取得勘探突破的地质条件和潜力,支撑上述两方面进展的煤层气水平井技术以及相配套的井网优化、排采技术。结果认为,我国煤层气田稳产、低产井提产综合治理最有效的技术措施有四类,包括增加新层、调整开发方案扩大产量规模、水平井嵌入加密井网、老井增产改造技术。提出了“煤层气水平井+技术体系”概念,即水平井钻完井+套管分段压裂+无杆泵排采技术组合体系,强调在井网优化部署、钻完井、压裂工艺和排采技术设备等各个环节的相互匹配。界定了深层煤层气涵义,深层煤储层一般存在游离气,临界深度受地层温度梯度和压力影响。指出深层煤层气、低阶煤煤层气是下一步煤层气勘探重点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锡铁山矿区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Vulcan三维可视化软件,对锡铁山铅-锌矿区3062m中段以下05-75线之间的主要矿体进行三维可视化研究,全方位、真实地表达近年来的地质勘探成果,并通过储量计算与找矿预测,为下一步地质勘探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矿区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隧道股份信息化建设重点明确,适应施工企业面临的环境与企业的实际。在此,从用户和软件商的不同角度阐述了如何使信息化建设有效,提出寻求耦合效应最大化,软件公司和谐发展和使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最小化等一系列看法。对正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各方具有非常有价值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继续推进区域化探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计划。在区域化探方面,完成调查面积82.93万km2(累计完成756.62万km2),发现异常4 708处,经验证发现各类矿产411处,其中有色金属矿产273处,占66.4%,取得重大找矿突破。开展矿产资源地球化学评价,通过建立典型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来圈定找矿靶区和进行资源潜力定量预测。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方面,完成调查面积26.56万km2(累积完成165.66万km2),建立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体系,主要针对重金属元素成因来源、迁移转化、生态效应与变化趋势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表明,中国土地达到优质级占53%,优良级占33%,较差等级主要分布在中东部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土壤有机碳研究表明,全国表层土壤(0~0.2m)平均碳密度仅为3 186t/km2,且各地区碳密度变化幅度较大,说明中国土壤有机碳处于低水平和不稳定状态。"十一五"期间勘查地球化学针对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深化和延拓地质工作内涵,逐步形成矿产资源评价、生态地质科学研究、土地质量与生态评价、全球变化科学研究及基础地学研究等现代地质工作若干重要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17.
水文与环境地质专业服务对象涉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文化旅游、林业草原、水利水务、农业农村、应急管理、交通住建等政府职能管理部门,服务范围涵盖资源能源调查监测、水土污染评价防治、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旅游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防灾减灾、重大工程建设等社会经济领域,水工环队伍是资源、环境、生态、空间等国土要素调查评价、利用及保护和监测预警的重要专业技术力量。本文在总结甘肃省地矿局“十三五”期间的水文与环境地质工作在提供资源能源保障、地质技术服务方面的主要成就和支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方面成果的基础上,依托行业技术优势和发展基础,结合国家及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战略部署,面向政府需要和社会需求,分析提出了甘肃省地矿局“十四五”期间水文与环境地质业务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设想和思路。对地勘单位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水文与环境地质工作新要求,规划部署和构建相应的新发展格局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工作进展与主要成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属于国情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集成核地质系统几十年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的地质研究成果,全过程使用GIS技术,全国范围内圈定铀矿预测区329个,预测铀资源量200余万t。在铀矿床类型、成矿区带划分、地物化遥综合信息及铀成矿规律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首次实现了铀矿资源潜力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评价,为制定铀矿地质勘查中长期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我国铀矿资源的常态化动态评价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信息系统规划建设、设计理念、系统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分析,提出了规划和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目标与定位,强调要加强规划国土资源信息化的顶层设计,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精细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在此基础上,从统一数据底板建设、管理业务架构梳理和再造、管理总体框架设计和实施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上海规划和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作为城镇发展和土地开发利用的重点区域,开发区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工业开发区土地绩效评估实践,建立健全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制度与长效机制,增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