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兰坪—思茅盆地钾盐矿床的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兰坪—思茅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成钾盆地。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该地区的地质概况。对兰坪—思茅盆地钾盐矿床的物质来源进行了阐述和讨论,认为该盆地钾盐矿床的物质来源以残存古海水为主,并有陆源水体的补给。盆地内的富钾火山凝灰岩、古盐和风化盐也可能为该盆地钾盐矿床提供物源,至于深部地下卤水是否提供物源还需更深入的研究论证。兰坪—思茅盆地钾盐矿床成矿物源具有多源性。  相似文献   

2.
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在钾盐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钾盐是我国的紧缺矿产资源之一,寻找钾盐资源尤其是古钾盐矿床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钾盐易溶,在地表很少有成矿标志,所以加大了找矿的难度。通过论述地球化学方法在蒸发岩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指出地球化学方法在寻找钾盐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其应用可以概括为:可以判断成盐古卤水的蒸发浓缩阶段和矿床的成矿阶段、揭示盐类矿床的物质来源及其沉积环境、划分蒸发岩的沉积旋回和重现古盐湖的演化过程以及分析成盐盆地的封闭蒸发条件和氧化还原性等。云南兰坪—思茅盆地是我国最具有找钾希望的区域,研究盆地内蒸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在盆地内寻找钾盐矿床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老挝万象通芒矿区成盐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呵叻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钾盐矿床之一,老挝万象盆地是呵叻高原北部沙空那空盆地的一个次级盆地,通芒矿区则是万象盆地钾盐矿床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大量钾盐地质勘探工作的实施为该地区钾盐沉积的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和物质基础。研究表明,含盐地层包括上、中、下3个盐段,巨厚钾镁盐主要富集在塔贡组下盐段。盐类矿物主要包括石盐、光卤石、钾石盐、水氯镁石、溢晶石、硬石膏等,还包括一些碳酸盐和硼酸盐矿物。矿石类型以光卤石矿为主。含盐层位的Br含量、Br×103/Cl比值在剖面上的变化指示了成盐期卤水不断蒸发浓缩,最终形成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钾镁盐矿床。与世界其它海相及陆相钾盐矿床对比表明,通芒矿区钾盐沉积具有明显的海相特征,成盐成钾物质应该来自海水。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地海相三叠系富钾含钾气田卤水分布广、品质优、资源富。气田卤水除普遍富合K+组分,构成液态钾盐资源外,Br-、I-、B3+、Li+、Sr2+等有用组分也超过或达到工业品位,为优质化工原料水。富钾含钾气田卤水有沉积变质型和钾盐溶滤叠加型两类。卤水具重要的资源意义和固液态钾盐找矿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选用3种有机溶剂甲醇、乙醇和丙酮作为沉析剂,以淡水浸取的东台吉乃尔盐田钾盐矿所得的富钾卤水为试验原料,进行了有机溶剂沉析结晶分离富钾卤水中钾盐的研究。研究表明3种溶剂均能分离出富钾卤水中的钾盐,其中甲醇的分离效果优于乙醇和丙酮,当甲醇与富钾卤水体积比为1.5∶1时,甲醇分离提取富钾卤水中钾离子的析出率最大为87.38%,同时结晶分离所得钾盐中钾离子的收率高达81.79%。  相似文献   

6.
2015年在新疆库车盆地发现富钾盐泉水,进一步为库车盆地地下钾盐找矿提供了线索。为探讨地下卤水成因,结合渤海湾盆地总结了受断裂活动控制发育的古盐湖底辟构造的盐湖沉积改造模式。控制盐体改造的断裂带及后期发育的断裂系为地下卤水的沟通和混合提供了空间和通道,从而影响地下卤水的矿化度和化学组分。氢氧同位素特征揭示,库车盆地富钾盐泉水的水体来源主要为当地大气降水,而钾的物质来源与古盐湖析盐后期浓缩卤水或地下固体钾盐的溶解有关;渤海湾盆地地层水则继承了古盐湖沉积卤水,后期经受水—岩反应、浅层水体掺杂等改造作用,最终形成矿化度分布具有极大差异性的地层水。沉积盐体的“古拗今隆”决定着钾盐的沉积、分异变形改造和保存,隆起盐体的次级拗陷及陡坡一侧是高矿化度卤水储存及钾盐矿物沉积的有利部位,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丁婷  刘延亭  刘成林 《盐湖研究》2022,30(3):122-130
北美钾盐探明资源量占全球已探明资源量的一半以上。本文介绍了北美板块的形成和北美每个成钾盆地成钾环境和盆地演化。从钾盐沉积的条件出发重点论述了钾盐沉积的板块漂移位置的关系,指出北美每个时期的钾盐沉积都与北美板块所处的位置相关;大型和超大型钾盐矿床的形成时期,北美板块都处在中低纬度地区,且因板块的位置而形成了钾盐沉积所需的气候条件。中国的海相盆地在一些时期也具有与北美相似的大地构造环境,如三叠纪的华南陆块、石炭纪的塔里木陆块,因此深刻了解北美大型海相钾盐矿床的成矿规律,对于寻找中国古代海相钾盐矿床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山东大汶口盆地蒸发岩特征及成钾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汶口盆地是目前苏、鲁、豫、皖诸省早第三纪唯一发现钾盐矿的盆地.研究其特征和成钾规律,对下一步的找钾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盆地具有同断陷同沉积的性质.盐类物质来源丰富,具多源性.杂卤石的分布很有规律,可作为找钾的标志矿物.钾盐赋存在完整韵律的中上部.  相似文献   

9.
云南兰坪—思茅盆地南部勐野井钾盐矿床沉积了巨厚的钾石盐,岩盐层整体呈现盐构造特征,且发育较强,多期褶皱频出,与上覆碎屑岩之间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在喜马拉雅运动造成的强烈挤压和差异负载作用及盆地升降过程中的重力滑移作用下,岩盐形成较为复杂的盐构造体系。研究表明勐野井钾盐矿床盐构造受多重作用影响,重力滑移作用是盐构造初始动力来源,之后在差异负载作用及浮力作用下,盐构造发育相对缓慢,强烈的区域挤压作用是盐构造快速发育的重要原因,并促进差异负载、重力滑移作用和浮力作用进一步发展,形成较为复杂的盐构造体系。盐构造的研究对于探寻钾盐矿体的成因、运动规律和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钾盐资源全球分布和我国找钾实践及方法探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世界各国大型古代海相固体钾盐矿床多数是在石油、盐岩矿、盐泉卤水等资源的勘查过程中被发现的。国内几十年的找钾实践证实,我国缺乏大型海相固体钾盐矿床,近年来在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中寻找大型固体钾盐矿床的努力也没有取得明显进展。我国已探明的钾盐储量主要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罗布泊的11个盐湖及其晶间卤水中,约占资源总量的90%以上;以固体钾矿赋存的资源量少且品位不高,仅占己知总量的2.6%。从1958年察尔汗盐滩生产出第一批953吨钾肥填补我国钾肥生产的空白,到年产150万吨KCl的卤水钾盐开发规模的形成;从1995年在罗布泊发现大型卤水钾矿,到2008年预期生产120万吨K2SO4,显示了我国干旱区盐湖卤水钾盐资源的重要位置。有专家建议,今后的工作应在深入研究成盐盆地基底构造和岩相古地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可能成钾的次级盆地并进行重点勘探和研究。借鉴世界各国找钾经验,将地质观察分析、地球物理探测、地球化学与水化学等方法综合运用,我国的探盐找钾工作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宣达盐盆富钾富矿卤水产于四川盆地东北部黄金口背斜群南段付家山构造近高点,以深层卤水形式赋存于3260m左右的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五段和中统雷口坡组一段(T1j5-T2L1)盐系的碳酸盐岩储层中。卤水与海水蒸发系列相比,K+含量异常高,达25 96g L,超过海水钾盐沉积阶段,也超过综合利用和单独开采品位,为国内外罕见的液态钾矿资源。且富含I-,B3+,Li+,Rb+,Sr2+等多种有用组分,品质优异,构成优质化工原料水,为一种综合性富钾富矿液态矿藏,经济价值极高。卤水为沉积变质水和固态钾盐溶滤水的复合成因。开发利用将可为农业提供优质钾肥,缓解我国钾盐资源不足,并可提供多种短缺的化工产品,对固态钾盐找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由于氯同位素的测试精度很低(>1.0‰)导致氯同位素地球科学研究未获得任何进展。1984年Kaufmann等人建立测试精度高达±0.24‰的方法,并且首次发现了氯同位素在自然界的变异。在此以后氯同位素的测试精度不断提高,各国学者相继对海水、温泉、火山湖水、油田卤水、地下水盐湖、冰雪、环太平洋的斑岩铜矿和美国密西西比型铅锌矿床造岩矿物和造矿矿物流质包裹体中氯同位素进行了测定并对其中氯同位素的分布规律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水体及矿床的成因与物质来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另外还以自然界氯同位素产生分馏的原因及机理做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根据 Hardie 关于缺 Mg S O4 型钾盐沉积的 Ca Cl2 型地热卤水成因理论,以及 Ca Cl2 型卤水的分类原则,依据现有的卤水分析数据, 阐述了在察尔汗盐湖及其周边地区, Ca Cl2 型卤水的水化学特征和分布特征, 着重讨论了 Ca Cl2 型卤水在察尔汗盐湖钾镁盐沉积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识别盐构造对于研究盐体改造作用、钾盐成矿预测以及钾盐矿山的安全开采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老挝万象钾盐矿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区域盐背斜成因并尝试构建识别标志。研究表明,重力异常分布可以指示和圈定盐背斜构造位置和分布特征,研究区盐背斜的形成与古河道切割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盐背斜构造在地形地貌上具有明显的响应特征。上述研究结果对于深入认识该区域钾盐矿床的成因与后期改造作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15年在新疆库车盆地发现高钾盐泉水,进一步为库车盆地地下钾盐找矿提供了线索。为探讨地下卤水成因,结合渤海湾盆地总结了受断裂活动控制发育的古盐湖底辟构造的盐湖沉积改造模式。控制盐体改造的断裂带及后期发育的断裂系为地下卤水的沟通和混合提供了空间和通道,从而影响地下卤水的矿化度和化学组分。氢氧同位素特征揭示:库车盆地高钾盐泉水的水体来源主要为当地大气降水,而钾的物质来源与古盐湖析盐后期浓缩卤水或地下固体钾盐的溶解有关;渤海湾盆地地层水则继承了古盐湖沉积卤水,后期接受水岩反应、浅层水体掺杂等改造作用,最终形成矿化度分布具有极大差异性的地层水。沉积盐体的“古凹今隆”决定着钾盐的沉积、分异变形改造和保存,隆起盐体的次级凹陷及陡坡一侧是高矿化度卤水储存及钾盐矿物沉积的有利部位,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Natural aggregate is vital to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lthough natural aggregate is a high volume/low value commodity that is abundant, new sourc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find and develop because of rigid industry specifications, political considerations, development and transportation costs,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There are two primary sources of natural aggregate: (1) exposed or near-surface bedrock that can be crushed, and (2) deposits of sand and gravel. Remote sensing and airborne geophysics detect surface and near-surface phenomena, and may be useful for detecting and mapping potential aggregate sources; however, before a methodology for applying these techniques can be developed,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type, distribution,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aggregate deposits.The distribution of potential aggregate sources is closely tied to local geologic history. Conventional exploration for natural aggregate deposits has been largely a ground-based operation, although aerial photographs and topographic maps have been extensively used to target possible deposits. Today, the exploration process also considers factors such as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land, space and water supply for processing, politic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distance from the market; exploration and planning cannot be separated.There are many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by which to judge aggregate material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most of these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pertain only to individual aggregate particles.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and airborne geophysical measurements to detecting and mapping potential aggregate sources, however, is based on intrinsic bulk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extrin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s that can be directly measured, mathematically derived from measurement, or interpreted with remote sensing and geophysical data. On the cover: Northward view of alluvial fans along San Luis Valley, southcentral colorado. This image was created in the U.S. Geological Survey (USGS) Remote Sensing laboratory by digitally draping SPOT panchromatic satellite data resampled to 30 meters pixels resolution over the 124,000 USGS DEM of the Bonanza, Whle Hill, Bushnell Peak, Graveyard Guich, Klondike Mine, and Villa Grove quadrangles.  相似文献   

17.
沉积硼酸盐矿床在自然界分布相当广泛 ,主要见于南、北美和我国青藏高原的盐湖中、美国和土耳其某些第三纪沉积盆地中 ,以及欧洲某些古代海相盐矿床中。为了研究其形成问题 ,从 70年代开始 ,我们利用青藏高原盐湖卤水和泉水进行了许多模拟实验工作。从 40~ 5 0个样品中获得了大量钠硼酸盐、纳钙硼酸盐、镁硼酸盐和含氯化镁的镁硼酸盐复盐。这对于阐明表生作用条件下硼酸盐矿床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和研究结果证明 :1)与地热和火山活动有关的水体是硼酸盐矿床形成的物质来源 ;2 )硼酸盐矿床可形成于Na、K、Mg//Cl、SO4 ·H2 O和Na、K//Cl、SO4 、HCO3、CO3·H2 O不同水盐平衡体系的不同富硼水体中 (盐度 :1 2 7~ 41 4% ,B2 O3含量 :0 0 5~ 2 97% ) ;3 )硼酸盐矿床通常形成于稳定平衡条件下 ,而不是介稳平衡条件下 (蒸发过程中 ) ;4)低温条件有利于硼酸盐自水体中析出 ;5 )硼酸盐矿床的形成与水体的化学类型、pH值和硼含量有密切关系 ;6)我们实验中所获的硼酸盐反映了天然硼酸盐矿床形成的原始条件。不仅揭示了大陆盐湖硼酸盐矿床的形成 ,也揭示了古代海相盐矿床硼酸盐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梁光河 《盐湖研究》2022,30(2):110-117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羌塘盆地是我国最大的中生代海相含油气盆地,盆地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其中蒸发岩的膏盐层往往作为油气藏研究的盖层。但盆地内蒸发岩大多只达到硫酸盐沉积阶段,盆地内是否存在古钾盐矿?最佳的钾盐矿成矿有利区域具体位于何处?保存的远景资源量有多少?通过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微地块的碰撞和拼合历史。研究羌塘盆地中生代沉积和演化过程,厘清羌塘盆地钾盐主要富集在中生代侏罗系的局限台地相区域。结合地震勘探和构造演化史恢复,阐明只有在逆冲推覆构造之下的区域才可能保存钾盐矿。根据羌塘盆地侏罗系夏里组沉积相带分布范围,推测保存钾盐矿的两个有利区主要位于安多县北西方向,面积约8 000 km2。综合地表膏盐层分布和地球物理勘探推断的羌塘盆地中侏罗统石膏层厚度分布图,根据海水中析出石膏和钾盐的比例,结合推覆构造对侏罗系夏里组的保存比例,推测羌塘盆地保存的钾盐资源量约为11亿吨。该研究为进一步勘查古钾盐矿提供了明确的范围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晚新生代中国北方风尘沉积的可能物源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北方风尘沉积是晚新生代中纬西风和冬季风输送的粉尘相互加积的结果。对北方风尘沉积物来源和搬运动力的分析表明,风尘沉积的物质来源具有多样性,物源类型和分布、传输路径随时间变化。认为亚洲中部山地古风化壳可能是中国北方早期风尘沉积,尤其是第三纪红粘土的重要物源之一;晚新生代的粉尘源区类型由山地因干旱化被风蚀的红色风化壳逐渐向盆地周边被抬升的中、新生代砂泥岩过渡,再由盆地周边过渡到盆地内部的中生代与新生代的河湖沉积物和沙漠。同时大气环流格局的变化相应地导致了粉尘源区分布和传输路径的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