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推导出了在主固结阶段沉降速率与沉降、剩余沉降及固结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沉降速率与沉降、剩余沉降均呈线性关系,沉降速率的对数与固结时间成正比。根据这些函数关系,就可推算出最终主固结沉降、剩余沉降以及固结时间,为工程施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还结合了工程实例,论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Peck公式在我国隧道施工地面变形预测中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韩煊  李宁 《岩土力学》2007,28(1):23-28
在目前众多的预测地铁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位移的经验方法中,Peck于1969年提出的高斯方程最简便,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由于这一公式是基于有限地区的实测资料提出的,因此,在某个地区应用前首先应该进行基于当地实测资料的验证工作。国内地铁建设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在土中开挖的浅埋隧道工程引起的地层变形实测资料比较缺乏,因此,目前对Peck公式在国内各地区的适用性还没有定论。近年来,随着地铁建设热潮的兴起,各地逐渐积累了一些实测资料,但仍比较零散,也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结论。通过对搜集到的国内8个地区30多组观测数据的分析,评价这一方法在不同地区的适用性,并对相关计算参数提出初步建议值。  相似文献   

3.
泊松模型预测路基沉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路基沉降变形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本文根据路基沉降特征,结合泊松曲线特点,建立了路基沉降量随时间而变化的泊松曲线预测模型。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证实泊松曲线很好地反映了路基沉降过程中沉降量与时间的“S”形关系。最后指出,采用泊松模型进行路基沉降预测,建模所需实测数据不能太少,实测点数据越多,预测曲线越逼近实测曲线,预测精度也越高,从而得出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填石路堤变形观测方案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介绍了“西部项目”中现场试验路段填石路堤变形观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针对填石路堤进行沉降观测存在的问题与监测中所采用的观测方法和设备进行了讨论,并对其设计及实施过程进行了研究。观测结果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实施方案及观测方法可行,结果可靠,对填石路堤变形观测工作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卢其凯 《岩土力学》1997,18(4):75-79
对东风汽车公司襄樊轻型车厂总装协作配件库的单层厂房地基,采用强夯加固使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夯后进行现场测试,发现场地西侧桩基过大沉降,经过处理厂房能正常使用。本文讨论了过大沉降发生的原因和强夯设计应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6.
地铁暗挖施工引起的管线与地层沉降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智涛  刘军  王霆  刘继尧 《岩土力学》2015,36(4):1159-1166
依托北京地铁4号线公益西桥站工程,建立结构-地层-管线三维弹塑性数值模型,基于管线周边地层沉降及地表沉降实测数据分析,研究西南出入口暗挖施工上方管线周边地层变形规律。通过现场实测数据、数值模拟及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综合对比,分析了管线刚度对地层变形抵制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管土相对刚度小于0.18时,管线与土体沉降差小于5%,可用经验公式计算出的管线轴线处地层沉降代替管线沉降。随管线刚度的增大,管线对土体变形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沿深度方向地层沉降量增大速率减小,并会出现负增长,甚至出现地层沉降小于地表沉降的情况。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的拟合分析,提出了刚性接头管线与地表沉降比和管土相对刚度的经验公式。工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小于4%,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周鑫  张强  曾奕衡  孙刚臣 《探矿工程》2011,38(11):51-53,58
简要介绍路基沉降预测方法。根据厦深客运专线福建段第2标段D1K62+780的沉降观测数据对该断面进行指数曲线和双曲线拟合,将实测数据与拟合数据对比分析,得出指数曲线在沉降预测中相对于双曲线更加准确的结论。此外,指数曲线和双曲线拟合法相对于其他的沉降预测方法都要简单,便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类型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星 《中国岩溶》2010,29(4):457-462
从喀斯特环境人地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的组成因子和文化层;依据地域分异规律、相似性原则、综合分析原则,将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分为谷地聚落、半坡村聚落、溪边村聚落、丘原区聚落、洞穴聚落和屯堡聚落六种主要类型。谷地聚落因峰丛洼地环境容量小,形成散珠状小聚居的形态和独特的垦殖文化景观;半坡村聚落因喀斯特山地环境的影响,形成依山而建、聚族而居、典型的吊脚楼民居建筑等特征;溪边村聚落因峰林坝地环境容量较大,沿河形成串珠状聚族而居的形态;丘原区聚落因丘原盆地环境容量大、地域环境开放,形成多民族杂居、村寨密集分布、文化交融强等特征;洞穴聚落因岩洞环境的特殊性,形成依洞而建的小聚居形态;屯堡聚落因喀斯特环境和历史的影响,形成典型的集聚型村落,将石文化、江南文化、军事文化有机结合。通过探讨各类型聚落文化在聚落规模、聚落布局、聚落环境、建筑、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征,可为合理开发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基拓宽的沉降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速公路拓宽建设中新老路基特别是软土路基的固结沉降与力学性质的差异将引起严重的路面开裂,因而控制其差异沉降、防止拼接处路面开裂成为扩建工程软基处理中的技术关键。针对采用薄壁管桩和粉喷桩处理的软基路段,选取具有典型地质条件及较高填方的断面,通过埋设地面沉降板,对拓宽路基及新老路堤结合部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沉降动态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拓宽路基的累计沉降及差异沉降均很小,后期沉降速率小于控制标准,为新老路基差异沉降的评价提供了依据;薄壁管桩用于处理埋深大、层厚大的拓宽软基及粉喷桩用于处理埋深浅、层厚较小的拓宽软基具有各自的适用性,拓宽后的新老路基已形成整体性强的复合地基,达到了路基拓宽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0.
This paper presents a finite layer procedure for Biot's consolidation analysis of layered soils using a cross-anisotropic e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The program is first verified using published results. Then, using this program, the influences of cross-anisotropy on the immediate settlement, the final settlement, and the consolidation behaviour are investigated by changing one model parameter at one time. The results obtained using the cross-anisotropic elastic model are compared with results using an isotropic elastic model. It is found that the cross-anisotropy has very large influences on the immediate settlement, the final settlement, and the consolidation behaviour. Curves or tables of the immediate settlement coefficients, the final settlement coefficients, and the average degree of consolidation are obtained and presented in the paper. These curves or tables can be easily used to estimate the immediate settlement, the final settlement, and the consolidation settlement of a cross-anisotropic soil.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1.
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横向沉降槽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璩继立  许英姿 《岩土力学》2006,27(2):313-316
基于龙东路-世纪公园站区间隧道现场实测资料,对由盾构施工引起的沉降槽的形状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绘出埋深不同的沉降槽的实测形状;再利用数学拟合方法对沉降槽的形状、影响范围、宽度系数及最大沉降量出现的位置进行的研究,指出它们均与隧道的埋深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后,用统计学的方法给出隧道埋深与最大沉降量以及沉降槽宽度系数与隧道埋深之间的定量关系式。  相似文献   

12.
对深层搅拌复合地基的设计有4个方面,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复合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给出了这种计算方法中的假想基因底面应压力验算公式,对复合地基的沉降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了沉降规律,进行了沉降预测。  相似文献   

13.
桩基沉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桩基作为古老而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在长达数百年主要是近半个世纪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但也曾遭到非难过,争论的焦点是它的作用——能否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沉降,并且恰当精确地预估它。本文仅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盾构隧道施工对周围地面以及建筑物沉降造成的影响,是软土地区盾构隧道安全施工和正常运营的基础课题。为了分析宁波轨道交通5号线同德路站—石碶站区间双线盾构隧道施工对周边地表和建筑物的影响,本文在建立盾构隧道动态施工过程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地表以及建筑物沉降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值的对比,分析了隧道开挖对隧道周围地表沉降与建筑物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掘进完成时,开挖方向沉降槽往上行线隧道方向偏移、呈现倒梯形形态,横断面影响区域为距离双线隧道轴线中心小于3倍隧道直径;上行线在下行线开挖后并不会增加地表沉降,但增大了沉降槽宽度;下行线到达前产生的沉降占最终累计沉降的67%;当盾构掘进面刚到达建筑物时、建筑物的倾斜方向与盾构掘进方向一致,当盾构掘进面离开建筑物时、建筑物将沿着盾构掘进的反方向倾斜;建筑物两侧沉降值较中部沉降值降低了83%;双线贯通后建筑物沉降呈“U”形分布,最大沉降量发生在远离隧道一侧距建筑物中心0.5 m处。  相似文献   

15.
真空预压法加固吹填土的模型箱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连大窑湾三期工程所处理的土体为含水率> 120% 的超软土。为研究超软土的处理方法,采用袋装沙井、滤膜等效孔径80 ~ 100 μm 和孔径< 75 μm 的3 种排水体,0. 4 m 及0. 8 m 的2 种排水间距,共计6 个试验箱进行真空预压法试验研究。通过对表面沉降形态进行沉降优化计算,采用3 种模型进行沉降预测,结合监测与计算结果,认为排水体间距为0. 4 m、等效孔径≤75 μm 的国产B 型排水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河南省遂平县781废矿基本自然环境、矿区破坏现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进行了论述。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通过781废矿区的矿山治理,可控制废矿渣中的核辐射对人和牲畜、水质、植物等的危害,消除人们的恐惧心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实际工程中软黏土地基的成层特性及竖井有时并未打穿软土层情况,采用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和巴伦固结理论的基本假定,利用固结度联系孔压与变形,提出一种简化成层软黏土地基的固结沉降计算方法,对竖向排水地基的固结度及沉降等进行预测。对计算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如固结系数的反演选择、竖井未打穿土层时,竖井底部成层地基固结度计算、压缩土层厚度选取等问题。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用FORTRAN语言编写排水竖井固结程序CONSOL,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Use of granular pile as a ground improvement technique in case of soft soils is one of the reliable and economic options. Analysis of a partially stiffened group of granular floating piles has been numerically assessed and presented here. Partial stiffening simply means that instead of using conventional material for making the granular pile (GP) in its full length, top region is replaced partially by some suitable material, having bett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i.e. higher deformation modulus. Various normalised parameters like settlement influence factor for top of GP, settlement interaction factor, settlement reduction factor, percentage load shared by the base and shear stress distribution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granular pile are evaluated. The settlement influence factor for top of GP is found to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values of the stiffening parameters. The interfacial shear stresses get redistributed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granular pile.  相似文献   

19.
齐涛  张庆贺  胡向东  范新健 《岩土力学》2010,31(4):1247-1252
盾构隧道施工中,提前预知盾构影响范围内的地表沉降情况对减少施工对既有建筑物的危害是有帮助的。Peck法公式用于描述隧道掘进引起地表沉降分布曲线已经被工程界广为接受,但地层损失一般从工程经验中获得,导致该理论在实践中应用受限。基于实测沉降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地层损失,并且对Peck法公式进行了拓展,建立了一种用于预测盾构影响范围内地表沉降情况的实用方法。并编制了可视化的电算程序,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20.
工程中对于工后沉降的预测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次压缩系数是工后沉降预测的关键参数。对于吹填珊瑚砂采取原状土样进行室内试验确定其次压缩系数是一个难题。提出了基于振动碾压下沉量对比反演推测珊瑚砂次压缩系数方法并给出了计算实例,该法通过查询老吹填场地的历史吹填时间,对比振动碾压地基处理试验过程中新吹填试验区和老吹填试验区的地表沉降量,对珊瑚砂次压缩系数进行反演推测。同时对影响反演推测结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