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方解石是芙蓉锡矿田重要的脉石矿物。根据芙蓉矿田白蜡水矿区和狗头岭矿区不同产状(云英岩型、蚀变岩体型和构造蚀变带-矽卡岩型)矿石中方解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两矿区成矿期热液方解石具有两种稀土模式,LREE(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和相对平坦型。其中,蚀变岩体型方解石所具有的相对平坦型稀土模式代表了LREE带出后残余热液的稀土模式特征,而云英岩型和构造蚀变带—矽卡岩型方解石的LREE富集型稀土模式与骑田岭新鲜花岗岩类似,表明成矿过程中没有LREE明显带出的迹象,残余热液继承了岩浆期后热液的特征。成矿流体来源于骑田岭花岗岩岩浆期后热液。  相似文献   

2.
平顶山金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凤友  张生义 《世界地质》2000,19(4):334-337
平顶山金矿床的矿石、石英脉、蚀变花岗岩、细晶闪长岩及蚀变闪长玢岩等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是:蚀变花岗岩、矿石、石英脉三者的稀土配分曲线基本相似,轻稀土富集型而重稀土则相对较贫。而蚀变闪长玢岩脉及细晶岩脉的稀土总量较前三者高出许多,具较明显的铕负异常。这些特征指示了成矿热液可能来源于花岗岩侵入后的岩浆期后热液。  相似文献   

3.
黔西北纳雍枝铅锌矿床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是近年来贵州境内新发现大型的铅锌矿,其铅锌资源量超过135万吨。铅锌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脉状产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白云岩地层中,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白云石以及少量黄铁矿和方解石等。白云石是该矿床最为主要的脉石矿物,其形成贯穿整个成矿过程,对成矿期白云石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可以为揭示成矿流体来源和演化提供重要信息。本次分析结果显示,成矿期白云石稀土元素含量介于61.79×10~(-6)~63.03×10~(-6)之间,以富集轻稀土,较明显Eu异常(δEu=0.63~0.66)和不明显Ce异常(δCe=1.28~1.33)为特征。成矿期热液白云石与赋矿围岩稀土含量虽不同,但均呈现轻稀土富集型。阴极发光下成矿期白云石呈亮暗相间的同心环带状,暗示在整个白云岩化过程中热液流体经历了至少8次的化学成分改变或脉动变化。结合成矿期白云石稀土元素分配模式、Y-REE和Y-Sm组成,我们认为本矿床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特征,赋矿碳酸盐岩、下伏地层以及基底岩石均可能为成矿提供部分流体,白云石生长环带与赋矿白云岩溶解与/或硫化物沉淀有关。此外,成矿期白云石和期后热液白云石阴极发光图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不同,可作为在区内寻找经济性铅锌矿化的重要地球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4.
灰家堡背斜构造蚀变体(SBT)为产出于茅口租(P_2m)和龙潭组(P_3l)之间不整合面上的一套强硅化灰岩、灰岩角砾岩、硅化粘土岩角砾岩组合。分析采自构造蚀变体样品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区内钻孔揭露SBT及赋存于其中的Ⅰa矿体厚度及品位进行统计并绘制等值线图,探讨SBT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金成矿的制约。结果显示,SBT以角砾状构造和强硅化蚀变为显著特征,具有普遍较高的硅含量(54.02%92.24%),钙、铝、镁、钾、钠等主量元素的含量较低;而SBT及其围岩微量元素对大陆地壳标准化图解具有相似的曲线型式,呈显著的Au、As、Sb、Hg富集,表明在热液蚀变过程中热液流体与角砾岩的水岩反应对其微量元素组成未造成明显的改变;通过相关性分析,Cd、Te、Sr与Au关系密切,显示Cd、Te具有明显的富集,而Sr亏损。Cd、Te、Sr的异常对金矿化有指示意义;SBT中矿体的品位和SBT厚度呈正相关性,但矿体厚度和SBT厚度关系不甚明显,表明一定厚度的SBT可能更有利于Au的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5.
张燕  鲁超  窦传伟 《江苏地质》2017,41(4):568-572
通过对福建丁家山矿区铅锌矿床不同类型岩石和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岩石和矿石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结果显示,丁家山铅锌矿区的稀土元素呈现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地球化学特征,说明成矿流体和围岩具有继承性,丁家山铅锌矿虽呈层状,但该矿床具有热液矿床的特征。热液在运移过程中,随着温度不断降低,在成矿有利部位形成低温蚀变矿物,如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等,同时伴随着Cu、Pb、Zn、Ag等成矿元素和稀土元素的沉淀富集。  相似文献   

6.
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成因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沃溪金-锑-钨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组成良好地反映了成矿作用的条件和过程,并为示踪矿床成因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以流体包裹体为代表的成矿溶液,以较高的稀土总量、显著的轻稀土富集和缺乏明显的铕异常为特征,代表了一种通过在碎屑沉积物柱中循环而萃取矿质的演化的海水热液.矿石相对于成矿流体(母液)富集重稀土而轻微亏损铕,反映了矿石沉淀过程中来自于海水的稀土元素掺合.同一矿层内由下往上,重稀土相对富集的程度逐渐增大而稀土总量则逐渐降低,表明随着热液化学沉淀作用的进行,海水掺合的影响逐渐增强.矿石的稀土元素组成,无论在分布模式还是在轻重稀土之间的分馏程度上,均与其他许多 Sedex型多金属矿床十分相似,暗示了这些矿床具有相似的成因机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支持矿床同生沉积成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贵州水银洞金矿构造蚀变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银洞金矿构造蚀变体(SBT)为产出于茅口租(P2m)和龙潭组(P3l)之间不整合面上的一套强硅化灰岩、灰岩角砾岩、硅化粘土岩组合.呆用ICP-MS测定钻孔岩芯中构造蚀变体样品稀土元素组成,对比研究SBT围岩、区域岩浆岩及现代海底热水系统流体稀土元素组成.结果显示,SBT的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REE/HREE=4.92~17.51,(La/Yb)N=5.94~38.37],曲线右倾型;轻稀土分异明显,曲线右倾程度大;重稀土分异不明显,曲线平坦;负Eu(0.61~0.94)、Ce(0.52~1.07)异常明显;SBT及围岩均具有明显W型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而不同于区域岩浆岩和现代海底热水系统流体,表明热液流体来源以壳源为主.  相似文献   

8.
新疆青河县托斯巴斯他乌地区岩浆活动强烈,金铜元素成矿潜力突出,近年来在该区及邻区发现了多个规模不等的金、铜矿床。文章基于托斯巴斯他乌金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简析了矿床成因、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该区矿(化)带受断裂控制明显,加马特矿化带受近EW向断裂控制,托库特拜及哈依尔很矿带受NW向断裂控制,矿化以破碎蚀变岩型为主;微量元素Th、Nd、Zr、Sm富集,Nb、Sr、Ti亏损,Ba为负异常,在蜘蛛网图中其模式曲线呈由左向右微倾斜多峰多谷形;稀土元素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幔壳混熔特征;托斯巴斯他乌金矿床成因应属于构造蚀变岩(热液)型。  相似文献   

9.
紫金山铜金矿明矾石交代蚀变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矿)相学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紫金山铜金矿各种交代蚀变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本矿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体系有了进一步认识.相比其他种类的交代蚀变岩,明矾石交代蚀变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主要表现为:①主量元素中Al2O3,K2O明显增加,而SiO2明显降低,其他造岩元素也都有降低的趋势;②成矿元素Cu与运矿元素S,F相关性密切;Cu与Au,Ag等成矿元素呈一定的正相关性,而与Pb,Zn,Sn等矿化相关性较差;③微量元素均显示出大离子亲石元素较高,明显富集Rb,Ba,Tb,U,Pb,而低P,Ti;④稀土元素普遍具有较高的轻稀土、较低的重稀土,负Eu异常较小或不明显.明矾石交代蚀变岩的这些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紫金山铜金矿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是富含Cu,Au,Ag等多种成矿元素和S,F等运矿元素的成矿流体,其形成是与燕山晚期中酸性的火山—侵入杂岩有关的岩浆热液与燕山早期的花岗岩类长期广泛水—岩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已有研究表明,右江盆地卡林型金矿成矿期方解石具有独特的中稀土元素富集特点,但其成因还存在诸多争议。贵州泥堡金矿存在成矿期和非成矿期2种热液方解石脉,其中成矿期方解石脉多出现在矿化凝灰质细砾岩与凝灰质(粉)砂岩中,矿物组合为含砷黄铁矿+毒砂+石英+方解石;非成矿期方解石脉在未蚀变灰岩、矿化凝灰质细砾岩与凝灰质(粉)砂岩中均发育,且常穿切成矿期含硫化物方解石脉。文章通过对2种类型方解石脉开展稀土元素与碳、氧同位素、成矿期方解石脉内金属硫化物电子探针与微区原位LA-ICP-MS元素分析,发现与成矿期方解石脉共生的黄铁矿具典型的环带结构,黄铁矿环带和毒砂富Au、As、Sb、Hg、Cu、Co、Ni等元素。成矿期方解石脉显示中稀土元素富集模式和Eu正异常特征,表明金成矿流体为还原性流体,明显不同于非成矿期方解石脉的轻稀土元素富集模式和Eu负异常特征。泥堡金矿成矿期热液方解石的中稀土元素富集模式,与中国西南低温Au-Sb矿床成矿期方解石、萤石、磷灰石等矿物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一致,酸性成矿流体的稀土元素组成可能是导致该金矿区成矿期方解石富集中稀土元素的主要原因。该区热液方解石特有的地球化学特征,使其在低温热液金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及深部找矿应用方面具有重要前景。  相似文献   

11.
Through a study, particularly an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or ESCA) analysis, of gold-bearing arsenopyrite and pyrite in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of Guangxi, China, and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gold-bearing pyrite and marcasite, the authors have found that these minerals contain "invisible gold" whose binding energy is lower than that of native gold (Au°). Therefore they suggest that gold occurs in a negative charge state in these sulphide minerals as it replaces some sulphur and is combined with sulphur with the covalent bond. This paper also preliminarily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its formation from the chemistry and geochemistry of gold, crystal chemistry of arsenopyrite, pyrite and marcasite and geochemic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rough a study, particularly an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or ESCA) analysis, of gold-bearing arsenopyrite and pyrite in Carlin-type gold deposits of Guangxi, China, and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gold-bearing pyrite and marcasite, the authors have found that these minerals contain “invisible gold” whose binding energy is lower than that of native gold (Au°). Therefore they suggest that gold occurs in a negative charge state in these sulphide minerals as it replaces some sulphur and is combined with sulphur with the covalent bond. This paper also preliminarily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its formation from the chemistry and geochemistry of gold, crystal chemistry of arsenopyrite, pyrite and marcasite and geochemic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3.
紫木凼金矿床载金矿物及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木凼金矿床主要载金矿物为含砷黄铁矿和毒砂,氧化矿石中,金呈显微粒状自然金-显微金嵌布于褐铁矿,石英水云母,方解石的颗粒间或孔隙中,原生矿石中,金主要呈次显微粒自然金-次显微金包裹体,其次是类质同像形式赋存在含砷黄铁矿和毒砂矿物中。  相似文献   

14.
王德荫 《地质与资源》1993,2(3):242-247
近年来,不可见金的研究,运用高分辩透射镜和离子探针等综合测试方法取得了很大突破。不可见金,指的是硫化物中以超显微包裹体或固熔体形式存在的超显微金、次显微金。金质点上限近来Cook等定为0.1μm。由加拿大、希腊、美国等一些金矿床研究表明,硫化物中不可见金主要见于卡林金矿床以及热液、块状硫化物及矽卡岩型矿床中,其形成多与载体矿物黄铁矿、毒砂相关,并往往优先富集于毒砂中,如卡林金矿床黄铁矿金含金量为数十至数n×10-n×100×10-6,而毒砂中则高达近一倍。不可见金的研究,在当前无论对其矿石加工工艺研究,还是对找矿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得田沟金矿床矿物特征和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得田沟金矿床是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床。容矿岩石主要为太古宙受混合岩化的角闪岩相变岩系。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碲铅矿及金、银(铋)的单质和化合物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绿泥石、绿帘石、绢云母、阳起石等。Au、Ag(Bi)主要呈细粒自然金、自然银、碲金银矿、针碲金银矿、碲银矿、六方碲银矿、螺状硫银矿、未定名矿物AgS1+xTe1-x和Bi5Te6存在。  相似文献   

16.
深部过程对哀牢山金矿带金成矿的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献武  胡瑞忠 《地球学报》1997,18(Z1):167-169
本文通过矿化剂来源及其相关地质事件的研究,确定了金成矿与深部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哀牢山金矿带成矿之所以集中在喜马拉雅早期,主要是通过喜马拉雅早期受地壳拉张控制的富S深源流体上升,加入原在该区浅层断裂中循环的大气成因贫S流体中,从而使这种贫S的流体转化成富含足够S,进而能够大规模浸取Au的成矿流体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伏牛山矿床是一个含伴生金的矽卡岩型铜矿床,伴生金的平均品位为0.36g/t,伴生银的平均品位为12.4g/t。本文通过多种分析测试(如:相关分析,配分计算,矿相显微镜观察,透射电镜研究,分步溶解,物相分析等),对伴生金的赋存状态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金的存在与黄铜矿关系密切;金的存在形式主要为显微金、次显微金及少量晶格金,其中显微金主要存在于黄铜矿中,次显微金及晶格金主要存在于黄铁矿中。  相似文献   

18.
陕西略阳铧厂沟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略阳县铧厂沟金矿床为一正在开采的小型金矿床。利用野外观察、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扫描等综合分析技术对金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主要以独立矿物相存在,金的载体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为石英、白云石、黄铜矿、砷黝铜矿。金矿物均为自然金(成色为945~982),未发现含银自然金及银金矿等矿物。金的嵌布类型有包裹金、裂隙金、粒间金和连生金4种。矿石中自然金的粒度主要以显微微粒金(0.010~0.005 mm)为主(约占44%),其次是显微细粒金(0.020~0.010 mm)(约占22%)和显微极微粒金(0.005~0.001 mm)(约占19%)。显微中粒金—巨粒金数量较少(约占14%),但其面积含量较高(约占57%),对于矿石品位和储量来说非常重要。还讨论了铧厂沟金矿床自然金嵌布特征的地质意义以及金成色较高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发云夼金矿床与兰德砾岩型金矿床有关控矿容矿构造,矿体,矿石,矿床成因等特征的对比研究,从矿床地质角度确定发云夼金矿床是与层间滑动断层有关的角砾岩型金矿,而不是砾岩型金矿床,这种类型的金矿床与兰德等砾岩型金矿床在成矿,控矿机理上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介绍了浊积岩型金矿的概念、特征、成因和2个浊积岩型金矿的矿床实例,并对浊积岩型金矿概念和应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