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类型和国内外发展现状,重点论述地学领域的地质、物探、化探(包括重砂)等的数据模型特征;针对资源评价中数据模型的特征和数据流程及内容,设计了具有地学特点的图库管理系统.系统设计采用工程管理的方式管理海量的数据和图形文件,在显示图形的同时,连接Access数据库,用记事本显示其元数据内容,实现管理空间数据库的目的.系统通过目录管理树和文件管理树实现对图形文件的集成管理和显示;通过Accesss数据库实现对元数据的存放及目录树路径的归集统一管理;系统还实现了对图形文件的属性浏览、条件查询以及查看元数据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地球空间元数据研究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成虎  李军 《地球科学》2000,25(6):579-585
根据地学元数据描述对象的差异, 把地学元数据分为数据库元数据、数据集元数据和数据要素层元数据, 不同层次元数据在管理使用上有一定差异.地学元数据研究中最关键、最基础的内容是元数据标准的制定和使用, 从实用性角度出发, 结合已有的地学元数据标准, 提出了一种分为基本集、概要集和详细集三层结构的地学元数据体系, 每层次的元数据适用于不同的用户群.根据已有的元数据使用的成功经验, 总结了几种元数据使用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技术的区域性多源地学空间信息集成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4,自引:18,他引:26  
李超岭  张克信 《地球科学》2001,26(5):545-550
地学信息分散的、非动态的管理现状, 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与广泛社会需求的多元性、科学性与迫切性, 也极大地制约了地学信息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本文根据当前有关区域性多源地学空间信息集成项目研究的成果, 基于GIS理论与技术和多源地学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应用的特点, 对区域性多源地学空间信息集成的有关技术方法进行了讨论.详细叙述了多源地学地理信息系统的编程与设计、数据采集技术、元数据、投影与坐标系统、物理设计与约定、集成数据质量特征.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学G~4I系统的元数据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现空间数据的标准化为前提,对空间数据库中元数据管理系统的作用和分类原则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传统的分类方法对于以矿产资源预测为目标的地学系统而言存在着弊端。需要结合矿产资源预测的特点,对空间数据库建设中元数据的分类原则进行补充,提出了面向客户应用即按矿产资源预测目标进行分类,实现对空间数据查询的高效利用。该方法可以在地学G4I系统中得以实施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的钾盐资源潜力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中国钾盐矿产资源潜力进行全面预测,建立了全国性的钾盐矿产资源潜力预测系统。对收集的钾盐信息进行系统地整理,在Oracle空间数据库中建立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基于面向服务体系结构进行系统的框架设计,将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操作发布为Web服务,客户端通过网络调用服务实现空间与属性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及分析,采用面向对象语言C#和ArcObjects二次开发具体实现本系统。系统可通过Web服务与其他地学系统有机集成,对地学数据基于服务集成与共享及一站式服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G4I系统基于数据集成、发掘与信息融合这一构想,设计开发了一种以地质学、地理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地学数据信息集成分析为内核,提供矿产资源预测服务为目标的计算机系统,是服务于地壳下位空间信息机理与模型分析体系的数字化地学信息平台。本文介绍了地学G4I系统的设计原理与过程,以及应用到“河北地勘局多源地学信息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1)地球系统结构和持续发展机制:本文介绍一种以地学数据为基础并能得到计算机网路系统支撑的地学体系,以建立面向专题的地学概念数据一体化模型(孙康平,2007;Sun,2008),简称地学概念模型.地学概念模型需要集成地学知识和数据,建立地球系统模型,以使其能在计算机支撑下持续发展.本文将地球系统模型简称为地球系统,并将其理解为地球知识的完整表述.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了基层地勘部门地学数据管理现状以及专业应用系统对多源地学数据应用需求的基础上,以基层部门能够共享和重复应用现有地学数据为目标,从数据存储、管理、访问以及管理系统架构等关键问题上,研究了地学数据集成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初步尝试了基于GIS建立面向专业应用的多源地学数据的集成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地学数据保管方案 地学数据保管包括几个步骤:(1)制定规程以评估哪些地质实物资料和数据应加以保存、获取、吸收或注销;(2)建立一个系统来编排实物样品、数据和元数据;(3)为这些资料提供适当的保管设施;(4)使用户知晓这些地学数据和标本并提供使用途径;(5)确保样品和数据始终有用和可靠。  相似文献   

10.
地学空间数据仓库的构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将中国多源、异构、分散的地学数据集中到一起,为资源评价提供有效的数据供应,将地学空间数据仓库作为实现数据集成的解决方案。首次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数据源、空间ETL、空间数据存储、基于SOA的应用服务和客户应用的5层地学空间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根据中国地质行业行政划分和数据的分布情况,设计了能够实现地学数据集成的国家、大区所、省三级管理的地学空间数据仓库系统的物理部署方案。这是一套符合中国地学实际情况且完整可行的地学数据集成方案。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空间数据仓库元数据的基本概念,说明了空间数据仓库元数据的相关技术.重点论述了空间数据仓库元数据的结构体系是由11类信息组成,它们分别是空间数据标识信息、区域范围信息、邻接信息、表示信息、数学基础信息、数据集内容信息、质量信息、分发信息、安全信息、联系信息和时间信息,并设计出了空间数据仓库元数据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2.
利用空间信息网格技术,建立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地质空间信息共享与应用服务体系,实现东北地学数据的一体化空间数据资源组织、海量空间信息共享、高性能的协同分析处理、跨地域的空间数据服务与处理服务集成,为地质调查提供广泛有效的无障碍应用,实现多元主体形成的分布式基础数据真正共享.  相似文献   

13.
地矿勘查工作信息化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实现地矿勘查工作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是根据地矿勘查工作自身的特点, 建立以主题式地矿点源数据库(包括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为基础的共用数据平台; 利用信息系统技术对地矿勘查工作主流程进行充分改造, 实现全程计算机辅助化; 进行“多S”的技术集成、网络集成、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 同时实现勘查数据的三维可视化.为此, 需要加强地质信息科学和地矿勘查工作信息化的理论框架、技术体系和方法论研究, 重视与地矿勘查工作相适应的集成化信息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14.
对组成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的结点计算池的构架、机制和组成结点计算池的资源聚合器、元服务、智能服务引擎的概念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结点自治的方案;基于资源共享、虚拟化、Web服务等创建了基于元数据服务、栅格流服务、矢量地图服务、三维可视化服务等多模式的地质图数据服务。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连通10个结点 ,为地质图空间信息共享和应用提供一种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实际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5.
Governmental authorities are forced by law to make decision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European, national and regional directives in the fields of spatial planning, groundwater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se tasks can be supported by a decision-support system, which integrates data from various sources and helps to make decision processes more effective and transparent. Basic work for such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has been done in a transnation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project (Interreg II C: KATER), including metadata definition, metadata system, cartographic tools and GIS tools. The direct integration of these tools and information in the decision process will be implemented in the next few years (project KATER II).  相似文献   

16.
以往的三维地质图由于多是仅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平面地质图进行z轴方向的扩展,并不包含真三维的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因此其在空间查询、分析和决策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笔者首先分析总结了地上地下空间数据和现有数据模型的特点;然后使用UML建模工具建立了基于Geodatabase的地上-地下、地质-地理、属性-空间一体化的数据库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地上地下一体化的数据库原型,并借鉴地上地下集成建模的思想,探讨了在ArcGIS Engine环境中进行三维地质图编绘的思路和方法,实现了具有空间查询、分析等真三维特征的地质图的编绘;最后研发了相应的系统原型对该方法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地上地下集成建模可以解决地上地下三维模型的无缝集成问题,以空间集成的方式进行三维地质图的编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宋国耀 《世界地质》1998,17(4):68-74
地学数据种类极为繁多,它既包括定量信息,也包括定性信息。数字地质信息结构的研制工作所面临的困难是以何种方式保存现有的模拟数据的重要内容,使得在GIS中能够进行各种有效的查询和处理。澳大利亚斯马尼亚地调局为了对地质图信息和地球化学进行编码而研制了数据结构。在地质和地球化学数据结构中对于一系列相关表格中的属性进行编码,而这些表格利用“一对多”和“多对多”的关系有效而准确地阐明了原始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全国矿产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调查、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是我国在矿产资源领域开展的三项全国性基本国情调查项目,形成了多于10 Tb的地质资料数据。为了促进地质资料共享,提升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大众的多方服务能力,分析了具有典型海量、异构特性的三项调查成果数据集成需求,提出了“地质信息一张图”的构建思想,分别从数据集成、应用集成两个角度对成果的共享与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服务接口提供地质数据资源、计算资源,使用各类客户端完成三项成果数据的在线访问、分析、融合展示、专题图生成等业务。提出了在线按需提供多种地质资料产品、网上提交需求而离线加工的两种新型地质资料服务模式。以金矿、铁矿的区域性成果数据为研究对象,初步搭建了三大专项集成与共享试验平台,基于GIS编程实现了原型系统,实现了跨专项的数据分析、各种图件自动生成等功能,证明了方案的可操作性,为我国后续开展三大专项的全国性集成工作、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等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