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有人问,去泰国为什么要去艾尤塔雅?的确,如果你不喜欢历史,如果你认为曼谷已能够满足你的泰国旅游乐趣,那艾尤塔雅,不去也罢。艾尤塔雅,也称大城,位于泰国中部,距离曼谷约85公里,是泰国旅游的一个焦点。它曾经辉煌过,  相似文献   

2.
曼谷(Bangkok),泰国首都,东南亚第二大城市,被誉为"佛教之都"。泰国人称曼谷为"军贴",意思是"天使之城"。曼谷正式名字是全世界最长的地方名字,将其泰文全称转为拉丁文字,总共由167个字母组成,其中文意思为:"天使之城、伟大的都市、玉佛的宿处、坚不可摧的城市、被赠予九块宝石的世界大都会、充满着像似统治转  相似文献   

3.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依据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的脆弱性,综合评估曼谷节点地区的干旱灾害风险。进而分析2000—2020年曼谷干旱灾害危险性、脆弱性和风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曼谷干旱危险性在地区间存在差异,符合“北高南低”的规律。高脆弱性地区集中在曼谷都市区中部、佛统府西北部和沙没巴干府西部,与自然条件、人口和经济分布以及城市活动有关。曼谷干旱风险较高,中等及以上干旱灾害风险土地占总面积的41.64%,佛统府西北部和巴吞他尼府中部具有最高风险,同时具有较高的脆弱性和危险性。2)曼谷的风险性、脆弱性和危险性均呈线性上升趋势。巴吞他尼府和佛统府的危险性,佛统府西北部和曼谷中部城乡居民用地的脆弱性,以及佛统府西北部和、巴吞他尼府中部和曼谷都市区中部的干旱风险程度上升较快。3) M-K检验结果显示,曼谷危险性和风险均呈现“东升西降”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变化趋势均不显著。曼谷的脆弱性在大部分地区呈极显著上升趋势,沙没沙空府的脆弱性上升趋势最为显著,达到71.23%。4)曼谷的干旱灾害风险程度由危险性和脆弱性共同决定,一元线性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M-K检验分析结果在空间分布上存...  相似文献   

4.
在亚洲开发银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下,由中国(云南和广西)、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塞和越南六国参加、亚洲开发银行、欧盟开发银行、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以及日本、美国等几十个国家和组织参与建立了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自1992-2011年的20年间,总投资达到140.56亿美元.在交通、能源、经济走廊、旅游、通讯、公共卫生和人力资源、环境和贸易设施等领域启动了81个建设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以中国云南昆明-老挝南塔-泰国曼谷线、中国云南昆明-广西南宁-越南河内线和中国云南昆明-越南海防线构成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南北交通走廊并以此为基础的经济走廊的地域格局开始形成:在沟通越南岘港-老挝中部-泰国东北部-缅甸毛淡棉的东西交通走廊建设成果,成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在东西经济走廊地域格局形成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泰国曼谷-柬埔寨金边-越南胡志明市-头顿市和泰国曼谷-柬埔寨暹粒-越南归仁的沟通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的2条交通走廊构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南部经济走廊形成的基础设施根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已经构建的南北、东两和南部交通走廊促进了该区域六国在跨境运输、国际通信、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增长,从而促进了该地域经济走廊地域格局的形成.文章提出了中国在交通走廊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与次区域六国和利益相关国家建设该地域政策协调机制,并与日本等贸易和投资大国共同促进从交通走廊的地域布局向物流走廊和经济走廊地域功能转化的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5.
帕塔雅是国际著名的海滨旅游渡假城,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是来泰国的游客必到的地方。帕塔雅位于泰国首都曼谷东南腔北调150公里暹罗湾畔(现称曼谷湾)。我们由曼谷驱车二个小时才到达这座海滨旅游城。我们到的时候已是傍晚,只见大街小巷到处灯火通明。帕塔雅夜生活已经开始了。帕塔雅在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个无名的小渔村,仅有几间简陋的茅屋,偶有渔船在此避风驻足。岛上的渔民靠打渔为生。直到60年代,越南战争时期,一些美国军队寻找渡假的地方,美驻泰空军,发现了这个依山傍海、环境优美、沙软岸长的海滩后,美军官兵便纷纷来此渡假,…  相似文献   

6.
参观完大王宫、玉佛寺后,我们随着泰国导游来到码头上,登上了游船游览湄南河。湄南河是泰国的第一大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它的真正名字叫“湄南昭披耶”,泰语即“河流之母的意思,全长1352公里,沈过泰国三分之一国土,穿过曼谷在暹罗湾入海。湄南河在曼谷市区呈S型蜿蜒流过,在宽阔河面上架设着数座大桥,最主要的大桥有拉玛一世纪念桥、郑王桥、新路尾大桥、柏宾告桥等,这些大桥如彩虹卧波般凌架于河上,沟通了河两岸的交通。 在湄南河码头登上游船,船机器发动,逆流上行。这天阳光灿烂,湄南河风平浪静,波光粼粼,两岸风景…  相似文献   

7.
泰国观感     
正泰国的佛教文化漫步在泰国首都曼谷的街头,你会觉得有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在车水马龙的街头,随处可见佛龛和供奉的佛像;而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又随处可见那些露着纹身的男人,你仿佛置身于电影里的黑社会一样。你也许会认为慈祥的佛像和黑脸的纹身大汉太不混搭,太不协调,有点啼笑皆非的味道。其实你错了。在泰国,纹身恰巧与佛教有关。在全民信仰佛教的泰国,纹身也被赋予一层神秘的宗教意义。是由僧人在寺庙  相似文献   

8.
第一届国际土地规划讨论会于1982年4月在泰国召开。讨论会是由亚洲工艺研究所组织的,恰逢曼谷建城二百周年大庆。此届讨论会的主要宗旨,在于讨论与发展中国家规划有关的环境问题。来自28个不同国家的代表在大会上宣读了96篇论文。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2006,(5):48-48,40
美国科学家最近警告说,如果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融化的极地冰川将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抬高海平面,那么若干年后,世界上许多城市和岛屿,如美国城市迈阿密、泰国首都曼谷和著名旅游胜地马尔代夫岛国将会消失在汪洋之中。  相似文献   

10.
在碧波荡漾的湄南河东岸,有一片金碧辉煌,巍峨的殿宇,每天都吸引着数不清的国内外游客来此参观,它就是泰国曼谷王朝历代君主居住的地方,泰国的故宫——大王宫。 大王宫为灰色高墙环绕,正门上悬泰国皇徽图案,图案左右上方各插三面国旗与皇家旗,门两侧持枪肃立两名泰国哨兵,目不旁视,威严庄重。进入宫门,首先映入眼帘是一片碧绿如毯的草坪,举目四望,满眼是如林般金塔和红绿相间的玻璃瓦殿顶,正面是一幢大型宫殿,这幢三层建筑主体,皆是欧式风格——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殿顶却是典型泰国的建筑形式,金边红琉璃瓦,…  相似文献   

11.
TAIWA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RADE WITH THAILAN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ailand has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economies in the world, and an important factor contributing to this phenomenal growth i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Taiwan's investment in Thailand, led by small and medium sized companies in labour intensive and relatively low technology industries,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since 1986. While Western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using FDI to expand their markets in the host country, Taiwanese FDI — in a pattern similar to Japanese FDI of the 1970s — has been taking place in selected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lower production costs and export manufactured products to third country markets. Taiwan's exports to Thailand have also shown a marked increase since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allowed large scale FDI in 1986. Although small at the global scale, Taiwanese investment in Thailand has contributed to an increasingly integrated East Asian economy.  相似文献   

12.
西方城市居住区位决策与再选择模型的评述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城市居民居住区位选择行为影响着居住空间结构,城市社会分异、种族隔离、人口迁居和住宅郊区化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居民住宅区位再选择行为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居住区位对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西方城市居民居住区位再选择行为模型构建的基础和研究视角,并且重点介绍和评述了西方居住区位决策与再选择的主要模型。  相似文献   

13.
周成 《世界地理研究》2015,24(4):142-151
泰国旅华客源市场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中一直占有重要比重。基于大量统计数据,运用时间变化强度指数、季节性强度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等定量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泰国旅华市场的时空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时间上,泰国旅华市场从1985-2012年经历了初始发展、曲折发展、恢复发展和波动回温四个历史发展时期,旅华客流年际变化呈现明显波动——强力波动——趋于和缓的变化特征,年内月季分布集中性较强,主要集中于一年中的3-5月和9-11月;空间上,泰国旅华游客在我国地域分布较为集中且相对稳定,旅游客流主要流向云南、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等省区和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成都等热点旅游城市。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拓展泰国旅华客源市场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
Scholars are rarely able to examine anti-dam movements that result in project suspensions or cancellations since these cases are rare empirically. Yet, they are central to understanding how anti-dam movements can succe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ovements against Myanmar’s Myitsone Dam and Thailand’s Kaeng Suea Ten Dam. Likely the most successful anti-dam movements in Southeast Asia in recent years, they achieved suspension over 6 and 37 years, respectively.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60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carried out over a period of 8 months. Leveraging thinking from both the constructionist and structural schools within the field of social movement studies, it is found that the framing of the Myitsone Dam as a project threatening the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of Myanmar (in combination with political change in the country in 2010/2011) largely explains the movement’s success. Meanwhile, the set of sophisticated tactics (including inter alia demonstrations, Thai Baan research, 24/7 monitoring of the dam site, and spiritual activities) was decisive for the efficacy of the movement against Thailand’s Kaeng Suea Ten Dam.  相似文献   

15.
杨保  康兴成  施雅风 《地理科学》2000,20(5):397-402
据高分辨率的青海都兰树轮年表 ,将过去 2 0 0 0年的气候变化划分为 2 30’S以前的高温期 ,2 40’S~ 80 0’S冷暖波动强烈的低温期 ,810’S~ 10 70’S显著高温期 ,即中世纪暖期 ,10 80’S~ 1880’S的低温期 ,其中包括 142 0’S~1870’S的小冰期 ,以及 1890’S后的升温期。统计发现 11次极端高温或低温事件 ,以及几次大的突变事件全部出现于中世纪之前 ,指示 15 0’S~ 110 0’S期间气候运行的高度不稳定性。和中国东部、古里雅冰芯和青藏高原南部温度代用资料比较后发现 ,公元初至 3世纪前期的东汉暖期 ,3世纪后期至 7世纪初的魏晋南北朝冷期 (期间约380’S~ 46 0’S暖 ) ,中世纪暖期以及小冰期等几次重大的气候事件在中国东部、都兰和青藏高原南部序列中均存在。古里雅冰芯仅记录了前两次重要事件 ,中世纪暖期以及小冰期在该序列中表现微弱。 2 0世纪的升温在古里雅冰芯最显著 ,都兰、中国东部次之 ,而高原南部似乎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元谋干热河谷区生态环境变迁探讨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类型,分析了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地质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演变及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提出了该区生态环境的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泰中罗勇工业园“园中园”模式与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孟广文  赵钏  周俊  王艳红  王淑芳  杜明明 《地理科学》2020,40(11):1803-1811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产能合作与产业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境外经贸合作区则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产能合作的有效平台。在总结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特点基础上,利用中国对泰国直接投资流量与泰国GDP数据分析双边贸易和投资,从“园中园”开发模式、区位条件、服务环境及企业特征4个方面详细探讨泰中罗勇工业园的发展模式,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近年来园区发展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① 泰中罗勇工业园是中国企业赴泰国投资兴业的第一平台,也是中泰产能合作的有效载体;② 泰中罗勇工业园采用“园中园”开发模式,是中国海外园区一个有效的发展模式;③ 2012—2018年泰中罗勇工业园园区投入产出效率较高,园区效益较好,其中,2016和2018年投入产出效率最高;基于此,总结泰中罗勇工业园对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启示:“园中园”模式完善招商环境、提高投资效率,结合自身与东道国优势、构建合作区完整产业链,实现合作区本土化、促进东道国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肖池伟  封志明  李鹏 《地理科学进展》2016,35(10):1228-1236
橡胶生产关乎国计民生,特别是天然橡胶,其与钢铁、石油、煤炭并称四大工业原料,为重要的战略物资。本文基于FAO橡胶数据库,从全球、区域、国家等层次定量分析了1961-2013年全球橡胶生产的时空格局及其演变特征,探讨了影响橡胶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从时间格局上看,1961年以来全球橡胶总产增速较快,总体呈上升趋势;橡胶主要生产国(主产国)产量占全球的90%以上,并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增长特征。②就空间格局而言,橡胶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集中性,主产国集中分布在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其中以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最为集中,但其产量差异显著并有进一步扩大趋势。③种植面积是主产国橡胶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少部分国家(如中国、泰国)受橡胶单产水平的影响明显。④全球橡胶生产由传统“三巨头(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向“双核(泰国和印尼)”集聚,东南亚主产国橡胶林由海岛国家向中南半岛扩展,且中南半岛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全球橡胶主产区中的优势产区。  相似文献   

19.
布古里沙漠位于喀什绿洲和叶尔羌河绿洲之间,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和风沙环境特征。通过对布古里沙漠部分地区的气象资料分析和野外实地风沙观测,对其风沙环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布古里沙漠的沙粒平均粒径是0.16 mm,起沙时间集中在每年的4~9月,风向主要是西北风和东北风,偏西北风略强;在2 m高处测量的裸露沙面起动风速的是3.0 m/s,植被覆盖率为7%,起动风速为5.2 m/s,植被覆盖率为14%,起动风速为6.8 m/s;当平均风速为6.7 m/s时,气流输运沙子主要在近地表面0~10 cm,,风沙流中含沙量随垂直高度呈指数衰减,给出了风沙流的含沙量随垂直高度分布的相关方程和参数。  相似文献   

20.
Using a general statistical model, this study attempts to characterise the trend of deforestation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Isan) of Thailand between 1975 and 1991, a period when the kingdom had sustained high rate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steady increases in population. Using data obtained directly from government bodies on the 17 provinces comprising this heavily deforested region, the study examines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forest area and a set of six variables: population density, agricultural area, real per capita income, accumulated irrigated area, agricultural credit levels, and distance from Bangkok, the 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entre. It also considers the effect of the two logging bans instituted in 1979 and since 1989. The study foun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orest area and population density in particular, followed in ranking by agricultural credit, per capita income, the logging bans and distance from Bangkok. Viewed together with more recent data showing that rates of deforestation in the kingdom as a whole have slowed and appear to be stabilising, thes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e beginnings in the 1990s of a forest transition – from an industrial to a post‐industrial stage in forest utilisation – in Thail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