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烟台市淡水资源贫乏,利用丰富的海水资源作为工业用水可以有效缓解淡水资源紧张的矛盾。文章以烟台万华工业园海水综合利用项目为例,探讨建立风能发电、海水淡化和盐业化工一体化的低碳经济产业链的可行性,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陆地上资源的日渐枯竭使人类的眼光转向了大海。然而,开发海洋,需要适当的条件和环境,其中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拥有能源和淡水,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目前,海底采矿、海上石油勘探等生产活动以及海岛守卫等所需的柴油和淡水都是靠船舶运输来维持的,而周围海洋丰富的波浪能和海水资源却未能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水利用技术与21世纪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水是海洋中最大的资源,其中约97%是淡水,海水的总体积约13.7X107km3,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危机是水资源危机。已知有100多个国家缺水,严重缺水的国家约26个。我国是淡水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世界人均淡水总量约12000m3,而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虽有2.8X1012m3,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约2300m3,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位居世界各国排名的第88位。据预测,我国从21世纪开始将全面进入水资源危机阶段。目前中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海洋的全球气候变化,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急切地期望长期观测海水性能、海水循环模式、海水热变化、淡水以及大气和海洋之间的动量变化.  相似文献   

5.
运用现代海洋科学技术,以海水替代工业冷却用淡水,从而大量节约淡水,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天津万吨海水循环冷却示范工程将意味着——  相似文献   

6.
海岛是拓展海洋经济空间的重要基础,但是淡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了海岛经济的发展及岛上居民的生活。文章介绍了海岛水资源分布情况及淡水供应方式;在深入分析海水淡化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制约海水淡化技术在海岛大规模应用的系列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海岛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介绍了海水淡化研究所在能量回收装置研发、可再生资源利用、远程监控、系列化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海洋中的水是咸的。因此,凡在海洋中航行或捕鱼的船只,都必须带足淡水,否则,人的饮用水就会发生困难。现在,有些船只上有了海水淡化设备,可以将咸的海水转化为甘甜的淡水,但对大多数船只来说,这些还是奢  相似文献   

8.
海水直接利用前景广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淡水资源匮乏的国家,据统计,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247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88位,为世界第12个贫水国家。综合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是解决沿海城市淡水资源紧缺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海水直接利用现状 海水直接利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用海水替代淡水直接作工业用水。其中用量最大的  相似文献   

9.
海洋水库是指通过建设堤坝隔离海水,在海水中割出一部分区域存储淡水的蓄水建筑物。现代海洋水库在中国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历程,上海、香港等我国沿海缺水城市和地区先后建设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海洋水库,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支持。舟山群岛位于我国东海洋面,天然良港众多,渔业资源富饶,战略地位突出。舟山市当前本地淡水短缺问题严峻,这不仅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并由此造成环境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文章首先从舟山市可用水资源总量出发,结合近几年舟山市用水情况,预测舟山市未来缺水总量;然后结合现代海洋水库设计理念,初步分析海洋水库的库容及舟山岛附近的可选坝址,探讨在舟山市建设海洋水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蔡浩然 《海洋科学》1988,12(1):61-63
近代海洋能源的范围,是指海洋上特有的能源,包括海水由于上下层温度差而蕴有的热能,潮汐、潮流、波浪等海水运动蕴有的机械能,以及江河淡水入海与海水间盐差而蕴有的化学能。  相似文献   

11.
海水利用是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但其排放的废水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文中分析了海水的盐度、温度以及携带的化学物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结果表明:浓海水、温排水排海可能会破坏排放海域的生态环境,影响海洋生物的繁殖、生长和发育,从而导致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和分布范围等发生变化,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建议海水利用工程建设合理选址、优化设计,鼓励采用循环经济产业模式,延伸海水利用产业链条,以降低对海洋环境的不利影响;并加强排海废水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和监测工作,为改扩建或新建海水利用工程提供环境影响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2.
如果能在浩瀚的“咸海”中寻找到甘甜的淡水,这对正面临淡水资源危机的人类无疑是极其宝贵的。科学家发现,在海洋底床中蕴藏着大量的淡水资源。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古巴之间的海面上有一个直径30米的淡水区,其温度与周围海水不同,人称“淡水井”。在我国福建省古雷半岛东边500米的海面上,也有一个淡水区,叫“玉带泉”。科学家发现,这两片淡水区域都是“海底喷泉”所致。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长岛县海岛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长岛县为研究样点,根据社会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该县海岛资源特点。结果表明,长岛县是海域广阔,自然条件优越,海洋资源与旅游资源丰富,海水养殖、海洋捕捞与旅游业是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淡水资源紧缺、海水内侵、土地资源数量少,人地关系矛盾突出。针对长岛县海岛资源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长岛县海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观点和新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君 《海洋信息》1996,(8):10-11,7
1 世界海水资源及开发概况 世界海洋中海水的总量尽管各说不一,但大致相同,综合分析各种资料,基本上可认为是13.7亿立方公里。 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除淡水占96.5%,总重量达1.362×10~(10)亿吨外,溶存的各种盐类占3.5%,其总重量约5×10~8亿吨,其中食盐约4×10~8亿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沿海地区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包括从海水中直接提取淡水(海水谈化)、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用水、生产工艺用水和城市大生活用水(海水直接利用)、从海水中提取化学元素、生产人类需要的化学品(海水化学资源开发)。总结了在海水资源利用方面国际发展的现状以及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现状和产业化水平。认为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是解决沿海城市缺水的必由之路,是增加和替代淡水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淡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沿海城市和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向大海要淡水是解决我国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必然要求,海水淡化将是解决沿海城市和地区淡水缺乏的战略选择和根本措施.文章对青岛市海水淡化商业化应用的宏观背景和基础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就青岛市推进海水淡化商业化应用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海水淡化的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淡水资源紧缺已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海水淡化能够缓解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但海水淡化投资大、成本高,是始终制约这一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不同规模、不同工艺的海水淡化工程,目前投资情况如何?产水成本多高?应用前景如何?这些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 一、海水淡化成本分析方法 海水淡化产水成本分析方法与一般产品成本分析方法应是一致的。然而,由于海水淡化是属于水资源建设工程,世界各国在对待水资源工程上,政策差别很大。不少国家尚未把淡水作为有限资源,没有实现水资源商品化。因而对各种水利建设等水资源工程不作产水成本分析,淡水无偿使用或低价使用  相似文献   

18.
浙江是个海洋大省,岸线曲折,海岸线总长6486千米,其中深水岸线占全国深水岸线资源总量的1/3;海域广阔,连同毗连的我国主张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总面积达26万平方千米;岛礁众多,陆地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3 061个,占全国的40%强;海洋渔业发达,年水产品捕捞量在300万吨以上,历来是我国最大的海水商品鱼基地;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海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处,钱塘江涌潮和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闻名中外,海洋旅游前景看好;此外,东海油气资源正在开发,还有无尽的海水可以制盐,可以提取化工、医药产品,可以生产淡水…….  相似文献   

19.
我国海洋化工开发的新进展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是化学资源的宝库,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约有13.7亿km^3的海水。海洋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在地球上发现的109种化学元素中,海水中含有80余种。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短缺,开发利用好海洋资源已成为当今世界高技术领域里的一大课题。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海洋开发的重视及科技的发展,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我国在海洋化工的生产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海水淡化及各种可溶无机盐化工等方面在逐步朝着成熟化、产业化的方向迈进,海洋宝库将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但在开发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海洋开发包括海洋及其周围环境(海洋大气、海岸、海底)的资源开发和空间利用,主要的开发活动有: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渔业;利用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海底石油、锰结核与海滨砂矿等;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发展海洋运输与船舶业;利用海水资源,发展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等。下面主要就以上几个方面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做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