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依据研究区80余口钻孔岩心成果,结合测井资料,并通过室内测试分析和野外调查等手段,运用地层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煤炭地质学等理论。对该区龙潭组沉积古地理特征及聚煤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龙潭组识别出三角洲、泻湖-潮坪2种沉积相类型、7种沉积亚相和17种沉积微相;识别出3个层序界面,将研究区龙潭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1时期沉积环境主要由泻湖—潮坪转换为碳酸盐台地局限潮下,其后发生海退,发育潮控三角洲平原亚相,煤层主要形成于潮坪和分流间洼地演变而来的泥炭沼泽沉积环境;SQ2时期沉积环境主要为河控三角洲相、障壁砂坝—潮坪—泻湖相,该期三角洲范围扩大,成为沉积主体,煤层主要形成于海退—海侵转折期之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角洲—潮坪、障壁砂坝—泻湖—潮坪成煤环境。  相似文献   

2.
淮北闸河煤田主要煤层为山西组的C煤层和D煤层及下石盒子组的F煤层和G煤层。经研究发现各煤层沉积条件各不相同,通过对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主要煤层沉积岩性和岩相分析得出,C煤层是近海型煤,为滨海沼泽相沉积环境下形成的;D煤层属于远海型泥炭沼泽相沉积类型煤;F煤层是远海型沉积的大陆湖沼相型煤;G煤层是标准的大陆沼泽相环境产物。掌握这些沉积条件和岩相特征,能够判断煤层的大致位置,对找煤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大营煤矿区地质、含煤地层岩相组合、煤层及煤质特征概况,对可采煤层硫元素质量分级、可采煤层形态硫、硫分在垂向及水平面上的变化规律等方面进行煤中硫元素的分析,并结合矿区黄铁矿赋存状态对该区煤矿的沉积环境进行讨论,指出区内可采煤层在成煤时处于与海水有关的三角洲、泻湖等泥炭沼泽环境。  相似文献   

4.
依据研究区15口钻孔岩心录井及观察、测井资料,结合室内测试分析和野外调查等手段,综合运用地层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煤炭地质学等理论。利用单因素综合作图法对习水福平煤矿区龙潭组岩相古地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且分析了龙潭组聚煤规律。结果显示:研究区发育三角洲、有障壁海岸2种沉积相类型、5种沉积亚相和13种沉积微相,包括一个三级层序,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2个体系域。龙潭早期发生脉动式海侵,以慢速海侵为特征,聚煤主体环境为潮坪沉积环境;其后发生海退,发育潮控下三角洲平原亚相,该时期三角洲沉积环境分布范围扩大,成为沉积主体,煤层主要形成于海退—海侵转折期之后。从而形成了自南东向北西下三角洲平原至上三角洲平原过渡转变的古地理格局,并伴生潟湖—潮坪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5.
潜江盐湖盆地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盐湖沉积不仅是一种重要化工矿产沉积建造 ,还是一种重要的含油气沉积组合 ,其中常常蕴藏有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但是 ,此类盆地的层序地层学研究起步较晚 ,尤其是对于陆相盐湖盆地更是如此 ,其关键在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盐湖层序的划分与特征了解较少 ,层序地层划分标准不统一。在充分吸收和消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当今的盐湖形成理论出发 ,以潜江古盐湖为研究对象 ,讨论了盐湖盆地沉积的层序地层划分标准 ,及层序地层单元基本特征。认为从层序地层的基本控制因素———可容纳空间 (Accommo dationSpace)出发 ,可将盐岩沉积作为盆地水体浓缩的产物———水面下降阶段的沉积代表 ,从而建立起盐湖的层序地层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6.
西江和北江及珠江三角洲西北部汇流区广泛发育全新世的泥炭-淤泥腐木地层,结合剖面的沉积相特征和14C测年数据,对全新世沉积环境和含腐木地层的分布和环境变化进行探讨,获得以下认识:1)在西江和北江下游海侵北界以上的陆相沉积序列中,厚层泥炭主要形成于中晚全新世(7.5―1.5 cal. ka B.P.),集中堆积时间为5.0―1.5 cal. ka B.P.;2)珠江三角洲全新世海侵对三角洲边缘区陆相泥炭沼泽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早全新世(约9―7 cal. ka B.P.)三角洲西北端的高速率河口相粉砂黏土沉积为后来的半咸水沼泽发育奠定了淤泥深厚的物质基础,而西江―北江下游陆相洪冲积或河漫滩沉积则在8 cal. ka B.P.左右开始发育,也为之后的水松泥炭沼泽繁盛奠定了基础;3)三水西南一带是中全新世西江―北江下游泛滥平原至古河口湾的过渡区,潮汐流与河流的双重作用是造成三角洲边缘区大面积泥炭沼泽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4)泥炭湿地生态环境大多在2.0―1.5 cal. ka B.P.前后在西江和北江被高位洪水平流沉积物埋藏,而在三角洲区域多被泛滥平原洪积物覆盖。多数剖面泥炭腐木迁移的原因与三角洲的快速加积作用导致的潮流与河流空间位置平衡被破坏和水文条件改变有关,晚全新世不断增强的人类农业活动和森林破坏与水土流失也是导致三角洲天然沼泽湿地消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早白垩纪,由于燕山运动,在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二连区形成了众多的断陷盆地。这些盆地的形成含煤岩系的沉积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这些断陷盆地走向近东西。主要发育有白垩系的大磨拐河组含煤建造。由于盆地基底不平,形态千差万别致使该地层非全区发育。沉积环境从浅部的冲积、洪积相过渡到沼泽相、浅水湖相,在水深适中,环境相对稳定的区域,交互沉积了煤层,砂岩、砂砾岩等为主的大磨拐河组含煤段。古构造对沉积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因而对煤层的形成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研究盆地古构造形态对进一步勘查煤层的赋存范围及制定各种技术指标都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区位于于华北断坳之中的沧县断隆中部的大城凸起内,区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煤系地层总厚度为284.90m,含煤18层,煤层总厚32.85m,含煤系数11.53%。在收集区内及周边大城勘查区钻孔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区内含煤地层地质特征、煤质特征及煤层气含量分布特征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作为世界上少数的大型聚煤盆地,煤炭资源极其丰富。而侏罗系中统延安组又是陕北和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的重要含煤地层。分析延安组的沉积环境特征,恢复侏罗纪时期测区的原型盆地面貌,为探索建立测区煤炭富集规律提供参考和依据,这是本文章研究的作用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0.
根据桑木场背斜北西翼的地质调查、钻井资料,运用煤田地质学、煤层气地质学研究方法,针对贵州省煤层气资源赋存资源量大,勘探程度低的问题,对区内晚二叠世煤系5号煤层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该区煤层气分布规律及勘探前景。结果表明:区内煤厚较大,有机质成熟度高,顶底板岩性以泥岩为主,且地层相对较缓,构造较简单,煤层气生储盖条件较好;5号煤层含气量主要分布于4.00ml/g·ad~8.00ml/g·ad,中部含气量较高,能达到15.00ml/g·ad;区内潜在煤层气资源量93.36×108m3,属中型规模,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苏尼特左旗北部白音额尔登尼大队一带一套正常沉积碎屑岩的岩石组合特征及剖面柱状图与阿巴嘎旗青克勒组建组剖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其岩石组合特征及碎屑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将其重新厘定为上三叠统青克勒组(T3q),结合研究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成果资料,对其基本层序和沉积环境等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判断其具有正旋回沉积特征,沉积环境为辫状河。通过与建组剖面柱状图对比显示本区内该套地层岩石组合相当于青克勒组一段层位。本套地层从岩石组合特征及沉积环境看,与区域上青克勒组的岩石组合可进行对比,结合碎屑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将其时代置于晚三叠世。  相似文献   

12.
东濮凹陷文西斜坡古盐湖沉积的油气储层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早第三纪的东濮凹陷是一个典型的盐湖含油气盆地。与传统的“干盐湖”理论沉积模式相比 ,东濮凹陷下第三系沉积组合明显具有砂岩储集层层薄而且少的特点。作者讨论了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基础上 ,使用地震岩性反演技术等方法预测东濮凹陷古盐湖沉积超薄储集层分布的实例。在层序地层解释的基础上 ,利用稳定泥岩的区域展布特点 ,使用JASON软件系统的储层反演功能可预测潜在的储集层分布情况 ,追踪含油气砂岩储集层的展布特征 ,预测文西斜坡的储集层展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纳岭沟地区伽马、综合测井等参数的研究分析,加强地层物性参数特征对比,总结该地区各地层不同岩性的不同参数变化规律和曲线形态,能够较准确划分岩性、确定标识性岩性位置、进一步研究测井相和地层放射性特征;目的层直罗组下段为辫状河沉积,直罗组上段为曲流河沉积,直罗组内部不同岩性依据三侧向电阻率和密度值可以进行准确识别与划分。为该地区铀矿地质工作从事生产实践、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具指导性的参数数据,为进一步铀矿找矿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湖沼学     
湖泊学P9512006032119莱州湾南岸巨淀湖沉积地层分析与沉积环境辨识=Sedi-mentary analysis and environmental evolvement of Judian lakein the south coastal plain of Laizhou Bay/韩美,张丽娜∥地理科学.—2005,25(6).—678~682湖相沉积地层中沉积物的岩性特征、粒度特征和孢粉组合特征具有良好的环境指示作用,本文对位于莱州湾南岸平原上的巨淀湖沉积地层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沉积物的岩性特征和粒度特征进行分析,划分出了湖区的垂向沉积序列.通过地层对比并结合14C测年数据,确定了湖区全新世泻湖浅海海滩相沉积层的层位和特征,并对该…  相似文献   

15.
莱州湾南岸巨淀湖沉积地层分析与沉积环境辨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韩美  张丽娜 《地理科学》2005,25(6):678-682
湖相沉积地层中沉积物的岩性特征、粒度特征和孢粉组合特征具有良好的环境指示作用,本文对位于莱州湾南岸平原上的巨淀湖沉积地层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沉积物的岩性特征和粒度特征进行分析,划分出了湖区的垂向沉积序列。通过地层对比并结合14C测年数据,确定了湖区全新世泻湖-浅海-海滩相沉积层的层位和特征,并对该层及其以上地层进行了地层划分,判断出各层的沉积环境。通过对选取样品进行孢粉分析,并结合邻近地区的孢粉组合特征和气候环境特征,得出了该湖区中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煤层沉积学理论为指导,采用野外地质勘查工作及室内整理相结合的方式,从新街地区侏罗系延安组主要煤层的特征入手,通过对煤层间及钻孔间的对比分析,阐述了新街地区的煤层特征和煤质特征,并总结了研究区的聚煤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新街地区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含五个煤组,含煤系数近10%,可采煤层4—9层,可采含煤系数5.9%;地层厚度为东部较厚,且第一岩段含煤性最好,第二、第三岩段次之;可采煤层总厚度变化趋势为两边厚中间薄;煤质原生参数如灰分、显微组分含量等都具有分带性,具有低灰分产率、高惰性组含量及煤层中稳定富惰层的周期性出现等基本特征,表明了泥炭沼泽发育过程的高位化。  相似文献   

17.
层序地层学理论是在研究海相地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注重的是地层的沉积成因和周期性的旋回变化。准层序是层序的基本组成单元,代表一个水体向上变浅的沉积过程,在开展层序地层学研究工作时加强对准层序的分析非常重要。通过应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开展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研究发现,陆相地层中准层序的发育特征与海相明显不同,表现为以向上变细的正韵律为主。通过深入分析影响陆相地层层序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指出构造是决定湖盆有无的先决条件,气候和沉积物供给是层序发育的决定性因素。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陆相层序地层学理论,使得层序边界的划分和识别更趋合理和可操作性,使等时性地层对比和岩性对比趋于统一,从而也可以更好地开展沉积相和沉积微相描述。通过实际应用,进一步明确了东濮凹陷深水成盐观点,指出砂岩与盐岩属于夹在稳定泥页岩中的同时异相的沉积体,这种认识为东濮凹陷深层低渗透储层地震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都呼木盆地是一个半地堑式聚煤盆地。本文论述了该盆地的形成、充填与演化,简述了盆地地层特征、煤层煤质特征等,分析了盆地聚煤规律,圈出了富煤带,为以后都呼木盆地煤炭勘查开发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黑山煤田区域构造背景和勘查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构造运动对煤层赋存的控制作用,并以三种控煤构造组合形式揭示了本区的基本赋煤规律。聚煤期同沉积构造控制着含煤性在空间上的变化;印支期NWW向褶皱对煤层的赋存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喜山晚期张性和走滑断层,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并控制了煤田东、西部残留煤系的埋藏深度。逆冲——褶皱和断裂——单斜式控煤构造组合中,逆断层上盘煤层抬升而利于勘查开采,但规模有限;褶皱——断裂式控煤构造组合中,复式向斜之次级背斜区,煤系上覆地层受剥蚀,煤层埋藏较浅,为主要的有利勘查区。  相似文献   

20.
根据研究区17口钻孔岩芯编录资料及相应测井资料分析,结合野外地质调查,运用沉积学、岩石学、聚煤学等理论方法。详细分析该区龙潭组沉积环境类型及特征、追索沉积演化规律、总结聚煤模式。结果显示:龙潭组共识别出三角洲、有障壁海岸2种沉积相类型,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泻湖、潮坪4种沉积亚相。发育区域不整合面、区域海退面及区域海侵面三种层序界面类型,据此将龙潭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4个体系域。并提出三角洲平原及有障壁海岸成煤模式,认为三角洲平原是龙潭期最主要的成煤环境,在以后的找煤过程中应着重加强对沉积环境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