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苏省地质灾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则任  徐玉琳 《地质学刊》1998,22(A12):33-40
全面阐述了江苏省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危害程度,以及社会各界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治工作,同时也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并针对省内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点,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
贵州地质灾害发育分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森林  陈革平  裴永炜 《贵州地质》2011,28(2):131-134,144
本文以地质灾害发育度为依据,对贵州省进行了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阐述了发育分区的技术方法、分区结果及分区特征。在分区结果的基础上,对贵州省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发育分区下的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对岱山县未来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在近两年地质灾害调查以及防治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岱山县海岛丘陵区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和分布特征,分析其发育控制因素.研究认为海岛地形坡度、地层岩性、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该县地质灾害发育与分布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4.
吴跃东  向钒  赵家厚 《安徽地质》2006,16(3):215-219
结合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中“以人为本”的思想,调查地质灾害在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对各种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发育规律、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等特征进行研究和总结,提出了对该地区存在的各种地质灾害进行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赵彦宁  孙秀菲 《吉林地质》2012,31(2):117-122
本文根据吉林省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及分布特征,分析了其形成条件及易发影响因素,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及防治分区,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江苏徐州岩溶塌陷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州地区碳酸岩地层分布较广,岩溶较为发育。由地下岩溶所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频发。本文分析了徐州地区岩溶发育条件、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区域地质环境、人为因素等,对可能引起的地质灾害进行了研讨和预测。初步探讨了徐州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新乡市是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发育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笔者在新乡市地质灾害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和成因,并对全市的地质灾害防治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9,(6)
在阐述广东省某市地质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详细地质灾害调查,查明区内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岩土体类型等地质灾害发育的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的类型。并分析总结了地质灾害的规模、分布和发育特征,对区内主要地质灾害—滑坡、崩塌的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与统计。以期能够对该市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眉山市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有滑坡、崩塌和不稳定斜坡。通过对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考察和最新地质灾害信息分析,阐述了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主要类型及特征,归纳了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对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认识了眉山市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思茅区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有滑坡、不稳定斜坡和泥石流.通过对区内地质灾害的考察和最新地质灾害信息的分析,阐述了该地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特征,归纳了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对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初步认识了思茅区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该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防治对策,力求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兰州市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灾害类型多样且点多面广,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会城市之一。目前对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发育特征研究较多,而对灾害防治对策及模式的研究较少。笔者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调查、归类分析,系统总结以往地质灾害防治经验,提出了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模式,力求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效果并对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大同市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地质灾害的类型与发育特征,以及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发育规律。分析表明,大同市地质灾害的分布和发育主要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灾害点密度、大气降水和人类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共同作用有关。就此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方法进行分区,划分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并依据分区结果提出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地质灾害种类全、分布广、发生频繁,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根据地质灾害发育特点以及分布规律,按照地质灾害发育种类和数量将山东省划分为8个易发性分区,并针对易发性分区特征,将其分为重点、次重点、一般防治分区,对每个防治分区内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主要内容进行安排,便于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卢俊义  余宏明 《探矿工程》2004,31(12):23-25
在对宁樟高速公路湖北段沿线一定范围的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从其发育特征、分布范围及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地质灾害的稳定性和危害性进行了危险性现状评估,最后提出了防治对策建议,为拟建项目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7,(5)
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自治区首府,地理位置重要,该市区域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和地面沉降不发育,共有地质灾害点274处。通过对改市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受地貌单元、人口分布及活动范围不同,地质灾害点分布不均。地质灾害的地貌差异较为明显。在此基础上,对该市区域内的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评价,将辖区内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及不易发区4个大区,为当地政府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黑龙峡景区位于华蓥山中段,景区主要工程建设项目为"龙潭漂流",分布发育有21处小型规模为主的地质灾害体。本文通过分析研究黑龙峡景区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征、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合景区规划与建设活动,提出地质灾害的防治建议,对景区建设和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卢氏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依据2013年卢氏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阐述了该地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发育特征以及在时空上的分布特征;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总结了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为有效预防灾害发生和减轻灾害损失,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汉台区地处秦巴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地貌差异明显,地质灾害分布极不均匀。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陕南山洪后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进行详细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整理、数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充分的研究了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汉台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三种,滑坡以小型残坡积层滑坡为主、崩塌以中型岩质崩塌为主、泥石流主要由采矿弃渣引发;北部中低山区的河东店镇、武乡镇、汉王镇地质灾害发育,南部平原区地质灾害不发育。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为地方政府地质灾害的防治、减灾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修文县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凡涛  杨元丽 《贵州地质》2010,27(4):306-308
叙述了贵州省修文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布特征,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敦化市泥石流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吉林省敦化市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分析了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防治对策建议,对今后敦化市泥石流防治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