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1 毫秒
1.
针对当前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和GIS多专业应用需求的特点,本文以吉奥之星(Geostar)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为例,研究了在当前二维系统中如何考虑三维或者2.5维表面表示与分析的问题。提出了集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常规的矢量数据和各种属性信息在一起,建立一体化的三维数据输入、操作与可视化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维与三维混合表示的空间查询与分析模型。该模型扩展了可视化概念,将可视化技术贯穿于整个GIS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2.
针对三维数字城市建设周期长、数据更新难等问题,本文基于ArcEngine开发组件和CityEngine建模平台,提出了一种二三维数据联动的三维数字城市开发方法。该法首先通过对立面凹凸和顶面简化,利用规则化建模方法构建城市三维模型,然后运用插件技术在ArcEngine中读取三维模型和Geodatabase二维数据,实现城市三维模型场景可视化、空间查询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所构建的三维数字城市功能强大,可充分利用已有数据,缩短开发周期,实现二三维数据联动,彻底解决了三维数字城市系统数据更新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不断进步,数字城市建设已从二维向三维发展,数字城市可视化模型的构建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工作。本文分析三维数字城市的数据需求,结合3ds Max软件实现三维地形模型、三维建筑模型、三维小品模型技术,构建三维数字城市可视化综合模型。  相似文献   

4.
借助GIS强大的三维建模及可视化分析功能,以湖北省崇阳地区1:50 000区域地质成果为例,基于地理矢量数据、地质矢量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地形数据构建数字高程模型(DEM),将DEM与遥感图像叠合生成三维影像图,建立集地形、地质、遥感等数据为一体的三维可视化模型,解决传统二维地质图件用于表示三维地质不直观等问题,提...  相似文献   

5.
三维GIS是指能对区域空间内的对象进行三维描述和分析的GIS系统。随着三维GIS的发展与应用,二维GIS数据难以满足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对信息数据的客观需求,三维GIS的出现弥补了二维GIS在空间上表达的不足。与二维GIS相比较,三维GIS可实现对空间信息的直观可视化表达,可进行多维度的空间分析,这使得三维GIS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成分,是目前GIS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方向。Skyline凭借其国际领先的三维可视化显示技术,可以利用遥感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数据搭建一个对现实世界进行模拟的三维大场景。Sketch Up、3DMAX都是很好的三维建模及模型渲染软件。本文总结了国内外三维GIS的研究现状,研究了基于Skyline的三维GIS构建的关键技术,包括三维场景的构建与优化、数据加载以及协同技术,以及基于Sketch Up、3DMAX的精细模型的构建、模型导入Skyline。  相似文献   

6.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结构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分析了空间数据的维数及其表示,讨论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两类不同的空间数据结构,即基于表面表示的数据结构和基于体表示的数据结构。分析了边界表示(BR)、结构实体几何法(CSG)、非均匀有理B样条(UNRBS)、八叉树(Octree)和不规则四面体(TEN)等空间数据结构的特点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三维城市模型的构建及其在噪音污染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综合利用二维矢量数据、航空影像和激光测距与距离修正数据建立三维城市模型的技术路线,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城市噪音污染信息在现有三维城市模型中的建模和可视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地实现GIS分析中地形数据的可视化,本文提出了分形内插与Delaunay三角网结合的三维地形可视化数据模型。该模型不仅能满足几何精度,保持地形特征,而且具有表面质感理想的可视化效果。该模型的空间分辨率可以由尺度、位置和时间参量来调节,具有多尺度表达、局部加密表达和时空动态表达的特点。该模型适于GIS的可视化操作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7,32(4):51-51
黄河设计公司测绘信息工程院利用GIS技术和数字制图技术相结合,利用渭河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采用GIS表面分析技术,成功研制出渭河流域三维显示模型,经与数字制图结合,编制出以三维晕渲方式表示地貌的渭河流域水系图,直观清晰地表示了渭河流域地貌特征,水系与地貌的关系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0.
对城市空间三维地图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梳理,结合深圳市拟建设的"数字政府"基础时空平台——"深圳市可视化城市空间数字平台"开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从二维地图可视化提升到城市空间的三维地图可视化,需要从现有的空间数据模型、数据组织与调度逻辑、地图可视化表达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形成城市级的三维数据可视化表达核心框架,满足各类城市应用可视化渲染与仿真需求。  相似文献   

11.
翟翊 《测绘工程》1999,8(1):41-44
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据获取与更新,GIS的分布式计算与数据交换,地理信息的三维与四维表示三个方面,探讨了GIS进一步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并对GIS的市场,应用与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空间信息可视化是二维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功能之一,实现属性和图形互查询也是近年来地理信息专业人员研究开发的重点。以泰安市委党校为实例,在分析GIS相关理论和国内外二维、三维GIS研究基础上,基于Visual Studio NET2005平台及ArcGIS Engine组件库构建了数字党校可视化模块并实现了符号化配置功能。将党校餐厅及礼堂平面图添加到应用程序中运行演示。同时根据底图运用3DMAX软件进行三维场景建模,实现三维漫游。二维信息查询与三维场景相结合实现党校数字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随着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城市的提出和快速发展,传统二维规划系统已无法满足当前城市规划审批管理的工作需求。本文从三维空间角度出发,利用GIS、三维可视化、数据库等技术,基于Super Map软件平台,搭建三维规划审批管理系统,实现三维展示、三维控制盒管理、三维规划审批管理和三维规划分析管理等功能,极大提高了规划审批效率,弥补了传统二维审批手段的不足,对完善城市发展布局、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虚拟GIS—GIS和科学可视化的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科学可视化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的必要性,介绍了当前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引入了虚拟GIS这一概念,提出了一个虚拟GIS的概略模型,并说明了虚拟GIS与互联网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数据分页技术的海量三维数据模型动态调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维数字城市模型数据量巨大,渲染负担重,为了实现三维可视化的实时性交互,如何对它们进行高效的组织管理是当前的一个难题.本文提出了科学可行的分层分块组织策略,并在研究OSG数据动态分页调度技术后,分析了该算法存在的缺陷,提出合理的三维海量模型数据调度策略,实现了对海量三维模型库的高效动态调度与分层管理.  相似文献   

16.
王晏民  郭明 《测绘学报》2012,41(4):605-612
为提高点云查询效率和按需提取数据,提出一种二维与三维混合索引的大规模点云数据管理方法。采用二维四叉树和三维最小外包盒结构管理原始点云,以3D-R树管理多站点云,利用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全部点云模型和相关属性数据。利用古建筑大规模点云数据在微机上实现了点云模型的数据存储与可视化。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管理超过10 GB级的点云模型数据和十亿级有效点,数据可视化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以徐州市狮子山楚王陵为例,基于LeicaHDS公司的ScanStationCIO三维扫捕系统,提出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古陵墓可视化技术流程,并提出了古陵墓点云数据获取与处理、三维景观建模与可视化实现的方法。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测量手段和技术,能快速、有效地获取古陵墓的高分辨率三维点云数据,在此基础上,可构建精准伟的古陵墓三维景观模型,并进一步开发出古陵墓的三维可视化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三维数字城市模型数据量巨大,渲染负担重,为了实现三维可视化的实时性交互,如何对它们进行高效的组织管理是当前的一个难题。本文提出了科学可行的分层分块组织策略,并在研究OSG数据动态分页调度技术后,分析了该算法存在的缺陷,提出合理的三维海量模型数据调度策略,实现了对海量三维模型库的高效动态调度与分层管理。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综合利用二维矢量数据、航空影像和激光测距与距离修正数据建立三维城市模型的技术路线,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城市噪音污染信息在现有三维城市模型中的建模和可视化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三维矢量地图的拓扑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okn.  M 张巍 《测绘译丛》1993,(5):37-44,11
矢量地图是利用矢量结构的几何形状对地形的表示。作者曾经利用实体关系图对二维矢量图的形式数据结构进行过阐述。形式数据结构(FDS)在定义单值矢量图中起着核心作用,它能够使得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原则公式化,并使得在它基础上的GIS空间查询的结构分析更加方便。通过扩展二维图的FDS概念来创建三维矢量图的FDS,定义一系列有关三维图的拓扑概念和一组三维地形目标。FDS的结果最终将包含三种数据类型:①地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