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飞马座51b──太阳系以外的一颗行星十多年来,国际天文界有几个小组,一直用探索分光双星的技术,测量一些恒星的视向速度,以冀从中推断是否存在有大质量行星。例如,若视太阳与质量为其千分之一的木星为双星系统,两者绕它们的公共质心运行,木星的轨道速度为每秒1...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太阳系中有九颗大行星车水马龙地围着太阳运转。太阳系外也有行星围着恒星转吗?在10年以前这是个不解之谜。1995年的一项发现为这个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解答。 1995年10月6日,瑞士日内瓦天文台的梅奥和奎洛兹在飞马座51星周围发现一颗行星作轨道运动,其质量约为1.5个木星质量,到飞马座51的距离约7×106  相似文献   

3.
《天文爱好者》2008,(12):15-16
11月13日,两个天文学家小组公布了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首次拍摄到的太阳系以外的行星照片,照片中显示的行星状如白色斑点,除了那些视觉敏锐的专家,一般人很难分辨出来,其中有三颗属于同一行星系统,第四颗属于另外一个系统。这四颗行星中都不太可能适合人类居住,但是这些行星的发现是我们在弄清楚太阳系以外是否有类似地球行星存在以及上面是否有生命存在的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4.
宇宙信息     
谢天 《天文爱好者》2009,(12):14-17
HARPS新发现32颗太阳系外行星 高精度视向速度行星搜寻(HARPS)计划宣布新发现了32颗太阳系外行星,这使得系外行星的发现总数超过了400颗。这批新发现的系外行星涵盖了过去发现的所有类型,从热类木星、超级海王星和超级地球再到低质量、贫金属恒星周围以及多行星系统中的行星。  相似文献   

5.
我们所在的太阳系,是银河系中一个典型的行星系。它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八颗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有至少167颗已知的卫星;一些矮行星(包括类冥天体):还有大量的、难以计数的太阳系小天体。太阳拥有太阳系内已知质量的99.86%,并以引力主宰着太阳系;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内最大的两颗行星,它们占了剩余质量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6.
几十年来,天文学家们一直在天空中搜寻围绕其他恒星公转的行星。但一直颗粒无收,直到1991年亚历山大·沃尔兹岑(Aleksander Wolszczan)和戴尔·弗雷尔(Dale Fral])在奇特的脉冲星PSR B1257+12周围发现了一个行星系统。4年后,米切尔·梅厄(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克洛茨(D1dler Queloz)则在一颗普通的恒星飞马51周围发现了一颗木星大小的行星,它每4.2天就会绕其宿主恒星转动一周。  相似文献   

7.
星座赛马会     
第一位进场的是我们熟悉的飞马座。一月这段时间里,日落之后在西面就可以观测到很显眼的四边形(叫作秋季大四角,或者飞马座四边形),从而找到飞马座。但要注意的是,秋季大四角并不全部都属于飞马座,还有一颗和仙女座共用的星——东北边的那颗是仙女座的α.星(壁宿二),这颗仅星以及东北方向的部分星空就是仙女座。  相似文献   

8.
从海王星以外寒冷的边缘地带正在引发一场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革命。 1930年2月18日下午,24岁的克莱德·汤博(Clyde Tombaugh)做出了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当时这名美国洛韦尔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正在比较上个月拍摄的两张底片,他发现双子座中有一个微小的光点相对于背景的恒星位置有了不甚明显的移动。短短几个月内,天文学家就把它命名为“冥王星”,而太阳系中也在海王星之外多了一颗行星。  相似文献   

9.
自1609年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测天象以来,人类开始不断发现太阳系其他行星周围的卫星。木星的4颗大卫星(木卫一至四),其亮度在51~63星等之间,是太阳系内除月亮以外最亮的四颗卫星,用伽利略时代的小望远镜就能清晰地看到,因此是首批确认的卫星,称为...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太阳系内,恒星太阳位于中心,是最主要的天体。在它的周围有八颗大行星、许多矮行星和小行星,还有许多彗星和流星体。其中六颗大行星拥有自己的卫星。这些天体在太阳系内有规律地运动着,构成了丰富多姿的太阳系家族。也正是这些天体的有规律运动,形成了太阳系内天体的各种天文现象,如日食(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月食(月全食和月偏食),  相似文献   

11.
卫星围绕行星转,行星围绕恒星转,这是传统的天文认识。1995年,科学家发现了围绕其他恒星的行星,总共发现了120颗太阳系外行星。现在天文学家又发现行星也可以围绕大小和行星相当的天体转动,从而有可能改写传统的天文知识。  相似文献   

12.
太阳系的故事X行星之谜卞德培X这个英文字母常被用来表示未知的事物,行星被称为X,自然指的是一颗还没有被发现和认识了的未知行星。太阳系里除了九大行星之外,是否存在还没有被发现的未知行星呢?这是科学家和我们大家都很关心和感兴趣的一个问题。事出有因海王星于...  相似文献   

13.
凌星太阳系外行星巡天卫星正在革新人类对太阳邻域中行星的认识,但发现新的行星只是开始。1995年,在类太阳恒星旁发现了首颗太阳系外行星。到2005年,太阳系外行星搜寻仍处于襁褓中。天文学家当时依然不清楚,环绕其他恒星的行星是普遍存在的,还是罕见的个案。  相似文献   

14.
《天文爱好者》2008,(4):30-30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Javiera Guedes等人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半人马座α中的子星B(这个三合星系统中的最大子星,其子星C即为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比邻星)应该有一颗岩质行星位于其“可居住带”(即能保持液态水长期存在的区域)内。研究组对这个恒星系统前2亿年的历史进行了多次模拟,他们发现不管采用什么参数,子星B都至少拥有一颗大小与地球相当的行星,而且在多数模拟过程中,这颗行星正好位于恒星的可居住带内。  相似文献   

15.
王素 《天文学报》2011,52(4):355-356
自从Maryor和Queloz于1995年在51Pegb周围发现了第1颗主序恒星系统内的行星以来,人类已经利用越来越精密的探测方法获得了更多的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信息.截至2010年3月,人类已经探测到了431颗太阳系外行星,其中包含了45个多行星系统.从统计结果来看,系外行星系统的构型以及行星的特点与太阳系存在很多差异.研究这些系统的形成过程可以对太阳系的形成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将推进行星系统形成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要观测凌星? 当代天文学家对于在茫茫银河系内的千亿颗恒星周围寻找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称“太阳系外行星”,后文简称“系外行星”),尤其是类似地球这样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类地行星)有着极高的兴趣和热情。这一方面得益于人类对于探索地外生命与文明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对这些系外行星的探测及其物理性质的分析,对深入理解行星系统(尤其是我们所处的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机制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闻速递     
谢天 《天文爱好者》2013,(12):14-17
发现首颗地球大小岩质外星行星 一个天文学家团队在太阳系之外首次发现了一颗有着与地球类似岩质成分且大小与地球相当的行星。这颗行星被称为开普勒-78b,绕其宿主恒星公转的周期约为8.5小时。这使得其温度过高,无法承载生命。  相似文献   

18.
仰望夜空观察木星,其亮度仅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有的时候,木星会比火星稍暗,但有时却要比金星还要亮)。木星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体积和质量堪称最大,以此有行星王子之称。  相似文献   

19.
人类自古以来就喜欢为天上的繁星取名,无论是哪个民族,哪个时代,都有这个习惯。自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成立以来,就担当天体编码及命名的责任。彗星、小行星、卫星等的名字都有一套既定的命名规则。近年,天文学家不断地在太阳系以外发现新的行星,不知不觉已发现了上千颗.然而这个宇宙不单只是属于天文学家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邀请公众通过一些天文或有关的机构来参与为太阳系外的世界命名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天文学家发现时钟座τ有一个质量至少是木星2倍的行星,这是在大小类似地球轨道上找到的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最近,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用欧南天文台3.6米望远镜上的近红外适应光学系统(ADONIS)获得的图像显示,在同一颗恒星的周围还有一个尘埃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