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1987年3月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正式成立后,为适应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形势并促进编辑学理论的研究,决定召开首届年会.经过广泛的论文征集活动和一年多的筹备,于1988年5月21日至25日在四川省乐山市召开了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第一届年会.来自全国的134位代表出席了大会,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长翁永庆编审,四川省科协主席康振黄教授,中国科协原学会部部长、中国编学顾问谢东来同志,中共乐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德润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在会上致词.四川省有131位编辑同行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由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学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的“鲜水河地震带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9月4日至7日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国家地震局及直属所、队,各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办),有关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科技工作者160名。四川省科协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学会联合召开的四川省1982年地震趋势会商会暨前兆专业讨论会,于1991年11月19日至24日在成都召开。省科委、省科协、西南地震工作协作区办公室、兄弟省地震局以及省内有关单位的96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历时二年的大地形变测量清理工作已按计划完成,国家地震局于四月七日至十二日在西安召开了清理工作总结会议。局属各有关单位及陕西省测绘局、陕西省测绘学会和总参测绘研究所等三十四个单位共八十二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司长陈鑫连同志主持了会议。张祖胜同志代表清理攻关组做了综合报告和总结报告。会上交流了清理成果,  相似文献   

5.
全国地震科技情报工作研讨会于1988年11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同时成立了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及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地震科技情报学会。参加会议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科技人员共84人。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高文学、周锐同志出席了开幕式,高副局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陈鑫连同志代表中国地震学会宣布成立地震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秘书长王熹、副秘书长高庆生代表中国科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于1988年9月23日—27日在沧州联合召开了桩基无损检测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有126个单位的157名代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曲克信同志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会议收到论文摘要72篇,在会上宣读了50余篇。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学会联合召开的道孚地震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8月25日至29日在成都召开。国家地震局部份直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兄弟省地震局及省内有关单位的9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地震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会暨学术年会于1984年4月11日至16日在太原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共计70余人。 首届理事会理事长王汉甫同志致开幕词。 首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齐书勤同志代表首届理事会对山西省地震学会从78年5月23日创建以来六年的历史做了回顾,向大会报告了几年来学会完成的主要工作;总结了搞学会工作的体会。 大会于4月13日选举出山西省地震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新理事会成员共27名。理事会下设学术工作、编辑工作、烈度鉴定,普及教育工作等四个委员会。 大会通过了《山西省地震学会章程》,新章程分总则、会员、组织机构、经费、附则等五章。  相似文献   

9.
岩性探测技术研讨会会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与山东省石油学会于1986年9月16日至18日在济南市召开了岩性探测(Petro-Sonde)技术研讨会,到会的有全国有关的11个部门32个单位的50名代表,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陆邦干同志主持。  相似文献   

10.
在海原8.5级地震发生60周年之际,中国地震学会于1980年9月7—17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召开了“中国活动断层与古地震专题讨论会暨中国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参加会议的代表除国家地震局及所属的研究所、队和各省、市地震局外,还邀请了有关单位的同志,共112名。中国地震学会付理事长马杏垣、丁国瑜及高文学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会议期间,代表们对中宁古地震剖面、海源地震形变带及红果子沟长城错动遗迹等,进行了考察,他们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二年六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四川省西南部地区地震趋会商会议在西昌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我省专群地震部门的代表七十二人,云南省地震局和凉山州抗办的同志应邀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充分利用近半年进一步工作的成果,再次审议了年度会商意见所凭借的依据及其发展变化,审议了新出现的  相似文献   

12.
国家地震局于82年11月16日至21日在四川省宜宾市召开“川滇地下水动态观测网”验收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监测处、分析预报中心、地质所,东北和西南地震工作协怍区以及河北、天津、江苏、山东、河南、安徽、辽宁等省、市地震局的代表共46人,宜宾地区有关县地办的同志列席了会议。四川,云南两省地震局的同志携带全部观测井的原始资料和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括报道了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学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和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9月5日至21日在成都市联合召开的“鲜水河地震带地震学术讨论会”情况。全国各地50个科研单位的160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第一阶段围绕鲜水河地震带的地震地质、地震活动性、地震形变测量,地震预报与预防等方面,对70余篇论文分四个组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就古地震、地震大形势、活断层与遥感遥测等问题进行了大会交流与讨论;会议第二阶段组织60名代表沿康定一炉霍路线进行了为期9天的野外现场考察。  相似文献   

14.
在炉霍7.9级地震发生11周年之际,由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学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的“鲜水河地震带地震学术讨论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国家地震局及所属研究所、队、各省地震局及有关大专院校共50个单位的160名专家、教授和科技工作者。国家地震局、省科协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大多数委  相似文献   

15.
由国家地震局科技司与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地磁学术交流会于1987年10月9日—14日在大连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与地震局系统等有关单位代表90人;会议共收到论文与报告一百多篇。辽宁省地震局岳明生局长、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许绍燮付所长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6.
1988年10月11日至10月13日在乌鲁木齐市举行了新疆地震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地震学术年会。参加会议的有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地震办公室、地震台站的会员代表70余人。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自治区地震工作领导小组副组氏董兆和、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李大贵、自治区科委秘书长朱忠琪出席会议并作了指示。新疆老一辈地质科学家胡冰和李耀增教授也到会祝贺并讲了话。大会收到论文报告30篇,有18篇进行了宣读。北京、陕西、山东等有关地震系统的代表与会祝贺并作了学术报告。会议收到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陈运泰同志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震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于1991年1月20日在北京召开.本届理事会的91名理事,是在中国地震学会近1900名会员的民主选举的基础上,经204名会员代表用无记名差额选举的方式产生出来的.会议由到会的66名理事通过无记名差额选举的办法,选举出以丁国瑜等19名同志组成的常务理事会,丁国瑜同志当选为理事长,陈  相似文献   

18.
1983年12月10日至16日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和中国地震学会地震专业委员会联合在重庆市召开了全国地震台站观测技术与研究成果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有关61个单位,共89位代表。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副司长、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陈鑫连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特别邀请了 ISC 国际组织的中国理事、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秦馨菱先生,安徽省地震局副局长陆远忠阿志分别向大会作了关于地震台站发展历史和介绍安徽省地震台站开展课题研究的工作经验的专题报告。会议期间业务牵头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地震学会地震预测专业委员会预测专题研讨会于 2 0 0 2年 8月 2 1日至 2 3日在四川省洪雅县召开 ,共有 2 5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由四川省地震局地震分析预测研究所所长程万正研究员主持。四川省地震学会理事长王云基在会上发表讲话并总结了 2 0 0 2年上半年的地震预测工作。代表们就“对未来地震预测的建议和展望”等题目 ,展开了热烈讨论 ,并针对当前地震预测工作的难点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和意见。黄圣睦研究员作了题为“对成都———新津———蒲江———德阳断裂的石油地质解析剖面的地震地质认识”的学术报告 ;程式研究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7年5月28日至6月3日在湖南省大庸市召开了电磁法方法和仪器学术讨论会,到会的有全国11个部门40个单位的61名代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王敬尧、湖南省分会理事长程方道同志出席了会议。 电磁法是勘查金属与非金属矿、能源、地壳结构、工程地基、废料处理和地震灾害预报等方面的重要手段。我国电磁法开始于五十年代,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有了较大的发展。这次会议是地球物理学会召开的首届电磁法的专业学术讨论会,共收到论文50篇,在会上交流了34篇,内容十分丰富。代表们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