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凤山 《地质通报》2015,34(10):1997-1998
<正>(2015年4月18日)一、新常态,要求准确把握地层研究发展方向新常态表现在方方面面。1.在国家层面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及"新常态",新常态体现在经济、社会、政治方方面面。经济上,主要体现在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将持续这种态势。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应、引领新常态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基本逻辑,在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下更加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补短板、降成本、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为五大任务,本质上来说,破解当下发展困境的关键在于转变思维。中央新近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每个理念都具有极其丰富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记者吕俐报道为了充分总结2014年工作情况,部署201 5年工作,近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2014年度工作总结会在京召开。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王素卿讲话,秘书长王子牛作工作报告。会议由中设协副理事长王树平主持。中设协副秘书长齐继禄、栗元珍等协会领导及协会各分支机构负责人近40人出席了会议。王素卿充分肯定了中设协2014年的工作成绩并对协会2015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她指出,协会在201 5年将重点做好以下7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发展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4.
新闻资讯     
正关键词经济工作结构性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会议明确了2016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会议指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  相似文献   

5.
正12月4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召开了第二届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交流和探讨在我国经济建设转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下,如何推进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科技进步,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助力。本期,我刊专门策划了"聚焦第二届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专题报道,刊登了政府及协会相关领导在会上的重要讲话,行业大师及业内领军企业领导  相似文献   

6.
《中国勘察设计》2015,(3):24-25
<正>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迫切需要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期,我刊专门策划了"2015,新思维新方向"专题报道,刊登了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司局2015年工作要点、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关于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展望与预测、中设协体制改革委员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即将迎来充满希望的2014年",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新年贺词中的第一句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2013年年底召开,奏响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序曲。伴随着改革的强音,被寄予新目标与新希望的2014年翩然而至。回首2013,在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在改革发展的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2013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改革与发展若干意见》,在"坚持改革与创新"方面提出了诸多明确的要求与措施,对于推动整个行业及业内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记者王艺静孙晓璐报道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元年",告别"黄金10年"、走入"白银时代"的中国房地产业,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转型发展?在近日举办的"2014·中国地产设计创新论坛暨第13届创新风暴·中国房地产创新典范颁奖典礼"上,来自中国房地产业最前沿的各界人士共同把脉未来行业发展,深入探讨"白银时代"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勘察设计》2015,(1):14-18
<正>2014年,是中国的"深改元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这一年,中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改革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这一年,伴随着改革的脚步,国家政令频出,指明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前进的方向;这一年,对于经历了十多年快速增长的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来说,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与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梳理行业发展脉络、聚焦国家与行业重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这一年,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国经济立足于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这一年,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在适应新常态的过程中树立新理念、应对新变化,摆脱速度情结,抓住转型机遇,在新的挑战中以改革激发创造活力,以创新铸就发展引擎。  相似文献   

11.
<正>在经历了10多年的快速增长后,2014年,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普遍式增长的势头真正地结束了。而这与2009年上半年的阶段性压力不同,未来将进入一个关键的调整与重新洗牌的时期。面对变局,原有的模式难以持续,需要我们用新的思维和理念来应对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要求。困扰行业发展的三大问题面对发展的新形势,思考与筹划未来发展,有3个深层次的问题困扰着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发展思路定位:  相似文献   

12.
<正>在经历了几十年,特别是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也积累了诸多矛盾。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国内企业在思考应对"十三五"发展方面既面临来自新情况、新特点、新趋势的挑战与机遇,也面临消化过去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老问题的压力。迎接新挑战消化老问题中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着向新常态转变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记者吕俐报道近日,由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思翔2014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年度峰会在沪召开。会议以"新常态、新动力"为主题,对行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并分别从宏观经济形势、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趋势与新模式、设计企业的价值创造、"十三五"筹划与展望、思辨混合所有制等角度切入,对未来行业发展态势与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12月4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召开了第二届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交流和探讨在我国经济建设转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下,如何推进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科技进步,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5.
<正>时序更替,岁月如歌。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我们送走了不平凡的2014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5年。刚刚过去的一年,波澜壮阔的中国书写了令人难忘的新篇章。这一年,中国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一些久未突破的改革强势推进,激发了转型发展的深层动力;这一年,亿万中华儿女在经济新常态下,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崭新答卷;这一年,有腐必反让人们感受到了来自2014的雷霆万钧;这一年,伴随着改革的脚步,国家政令频出,指明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党中央的这一重要论述,是继续推进我国经济沿着科学发展道路前进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为勘察设计企业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中寻求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中国经济将全面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更慢,结构调整更难,产业升级更快,机遇挑战更多。在应对"新常态"的道路上,经营的困惑和成长的阵痛、生态圈的封闭和游戏规则的羁绊等一系列积累的问题犹如"堰塞湖",危险始终高悬,但却无从下手,久久没有明晰的答案。过去的行业发展似乎与我们的感知有着巨大的反差,难以抵达创新的彼岸,如何以崭新的模式去应对,以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笔者试从行业、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分析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间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以期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思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今年的"两会"上,混合所有制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改革的关键是公开、透明。作为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又一次创新和发展,以及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突破口,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相似文献   

19.
我国勘察设计行业是与新中国同步成长发展起来的产物。在我国解放初期,为了满足国家恢复经济的需要,我国沿用了前苏联计划经济的建设体制模式,各部委成立了相应的设计院(所),如:建设部设计院、邮电部设计院、机械工业部设计院、纺织部设计院等,各省(市)也成立了相应的设计院(所)。这些院(所)的成立,集中了当时的许多优秀的技术人才,为我国解放初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我国基础设施、基础工业项目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0.
序言     
<正>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持续深度调整和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球矿产资源需求增速显著下降,矿业发展进入又一个十字路口。资源需求形势的这一变化是阶段性现象还是周期性趋势,什么力量驱动着全球资源需求的周期性变化,内在规律是什么,未来如何发展?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对于正确把握未来全球资源供需格局和我国资源需求的变化趋势,促进矿业结构性调整,指导资源企业的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成立16年来,站在国家高度,以全球的视角、历史的眼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