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XTF格式侧扫声纳数据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深入分析XTF格式侧扫声纳数据结构,选取了XTF格式侧扫声纳数据中的定位信息、时间信息、信号强度、船速、测线平直度及数据完整性6个要素作为质量评价指标,开发了XTF格式侧扫声纳数据质量评价软件系统,实现了对批量XTF格式侧扫声纳数据的计算机自动质量评价,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从侧扫声纳原理出发,深入分析XTF格式侧扫声纳数据文件组织结构与内容,通过软件开发实现对批量XTF格式侧扫声纳数据的自动解码,进而实现批量XTF格式侧扫声纳数据文件自动航迹提取、测线长度、测线走向、测线用时等统计信息计算,在短时间内不使用专门软件即可获取大量XTF格式侧扫声纳数据的基础信息,大大提高了此类数据的判读效率。  相似文献   

3.
XTF文件格式是侧扫声呐图像数据的主要存储格式之一,具有可伸缩性、可扩展性等特点;声波散射强度瀑布图是侧扫声呐回波数据直观的显示形式。准确高效解析XTF格式的侧扫声呐数据和正确生成瀑布图显示回波数据对后续数据图像处理过程中的目标变形改正、图像分割及镶嵌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侧扫声呐工作原理及声波回波强度瀑布图的结构与特点,对XTF格式的侧扫声呐原始文件结构及十六进制编码原理进行深入研究,以渤海沉船搜寻实测数据为例,使用Matlab编程实现原始数据读取及解码,提取每Ping数据中各要素,比较分析2种灰度转换模型的特点,生成侧扫声呐瀑布图,实现XTF格式侧扫声呐数据的图像可视化。  相似文献   

4.
多波束XTF格式数据航向信息重写入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波束实际调查数据为例,分析与讨论无航向角的RESON SeaBat 8101et系统XTF格式多波束数据处理问题,提出从Hypack导航软件输出的RAW文本数据中提取电罗经航向与时间数据,经时间匹配与插值处理后重新写进XTF数据文件内.实现时在没有明确的XTF数据格式说明的情况下,通过二进制数据位的系统分析,确定罗...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海洋局印发的《海籍调查规范》,填海工程用海范围算至填海边坡水下坡脚线。在填海工程竣工验收中,水下坡脚线主要使用侧扫声纳获取。通过对侧扫声纳探测水下坡脚线位置的误差来源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提高侧扫声纳水下坡脚线位置探测精度的措施,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对侧扫声纳水下坡脚线位置探测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侧扫声纳在填海工程水下坡脚线探测中的位置精度满足《海籍调查规范》中水下坡脚线平面位置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侧扫声纳数据的格式转换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军  滕惠忠 《海洋测绘》2002,22(2):36-38
通过读取Qmips和XTF两种声纳数据格式,将其转换成通用的图像格式,用于图像的显示、分析和处理。介绍了声纳数据格式转换为Tiff及GeoTiff的方法,以及与数据格式相关的地理信息内容的获取,转换后的图像因其格式的头信息不同而显示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7.
通过使用陆域RTK测量和水上侧扫声纳测量综合确定填海海域使用界址线的技术方法,可以获得清晰准确、完整的实际填海区域内、外界址线.详细研究了使用侧扫声纳时的解析精度,结果表明侧扫声纳解析精度主要取决于资料后处理的技术手段,而不是设备性能本身.通过采用了精度更高的数字化处理流程,解决了拖鱼位置精度和目标物位置判定的问题,使陆域RTK测量和水上侧扫声纳测量都能获得优于0.1m的测量精度.文中详细阐述了测量数据综合解析的过程,报告编写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并给出了报告的主要目录结构.  相似文献   

8.
李平  杜军  吴桑云 《海岸工程》2010,29(4):50-56
侧扫声纳及多波束测深仪是应用非常广泛的海底地形地貌调查仪器。通过对侧扫声纳和多波束测深优缺点的对比分析,介绍了基于CAATI技术将高分辨率的侧扫图像和高质量的测深数据完美结合,生成高质量的三维图像的条带测深/侧扫声纳系统C3D-LPM,特别介绍了条带测深/侧扫声纳系统C3D-LPM的构造和技术规格。仪器实地使用结果表明,该仪器完全能够满足海洋工程和研究的需求,并具有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和使用优势。  相似文献   

9.
侧扫声纳系统在海底障碍物扫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海道测量中侧扫声纳位置精度低的问题,利用GPS定位数据、单波束水深数据和侧扫数据,研究侧扫声纳扫海测量中海底障碍物信息精化问题。海上试验数据表明:文中提出的多源水声测量信息联合扫测海底障碍物的方法,可改善单一侧扫系统目标探测的精度,对海底目标物扫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侧扫声纳和多波束测深系统组合探测海底目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侧扫声纳和多波束测深系统的特点,通过实例说明了侧扫声纳和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海洋目标探测中的综合应用。综合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数据和侧扫声纳声像图,可有效增强不同观测数据的互补性,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1.
侧扫声呐调查获得的数据是一类格式特殊、类型多样、结构复杂、数据量庞大、包含信息丰富的数据,设计和建屯侧扫声呐数据管理系统是数据深层次应用和共享的前提.针对侧扫声呐数据的特点,本文将侧扫声呐获得的完整数据体系规划为原始数据层、标准化数据层、目标数据层和元数据层4个层次,设计并开发了侧扫声呐数据管理系统,整个管理系统包括原...  相似文献   

12.
侧扫声纳是海洋地形地貌测量的必备仪器之一。主要介绍了侧扫声纳探测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其最新研究进展,给出了侧扫声纳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针对国内外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侧扫声纳技术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实测数据的理论计算,分析了海水温跃层对侧扫声纳测量声图的影响,同时阐述了实测水温数据的预处理对侧扫声纳测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C3D是Benthos公司近年来推出的基于CAATI技术的一种新型测深侧扫声纳系统。从工作原理、技术参数、数据采集与后处理平台以及实测数据等方面将C3D和传统侧扫声纳进行了对比。对比表明两者的工作原理不同,C3D的采集数据密度更高,对采集和处理软件要求比传统声纳高,最后对两者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为侧扫声纳系统的选用和引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浅水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系统及其海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浅水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系统(SBSSS)的工作原理和硬件结构,然后介绍系统进行海上井场区域调查的情况,最后给出系统的实时工作结果和水深数据后处理结果.并把系统获得的水深和地貌结果分别与EM3000D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水深结果、Klein2000型侧扫声纳系统的地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浅水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系统与其他系统获得的结果一致,经数据后处理,测深精度达到IHO特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从侧扫声纳各类数据的特点出发,通过构建声纳图像的地理编码模型,提出侧扫声纳图像地理编码方法,将声纳回波数据与定位数据一一对应。实验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不仅较好地处理了定位数据,消除了拖鱼轨迹线上的折点和扇形裂缝,而且可实现海底回波点的地理定位。  相似文献   

17.
王磊  金绍华  崔杨  边刚  魏源 《海洋测绘》2021,41(3):69-73
为进一步降低侧扫声纳回波信号中非高斯分布的乘性噪声,获取更佳效果的侧扫声纳图像,提出了一种利用小波和NLM(nonlocal means)滤波的组合降噪方法。首先采用同态变换将侧扫声纳回波ping信号中的乘性噪声转换为加性噪声,然后利用小波阈值和NLM滤波对侧扫声纳每ping回波数据实施降噪处理,最后经过小波反变换和指数变换获取降噪后信号和图像。仿真实验和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侧扫声纳回波信号处理,可以获取较好的图像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8.
侧扫声纳是海洋测绘领域的常用设备,为解决侧扫声纳波束模式带来的声纳图像中央区域质量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侧扫声纳图像中央区的自动确定和重建方法。首先根据侧扫声纳测量原理,基于波束模式,自动确定侧扫声纳图像的中央区域;然后根据图像强度梯度和像素可靠信息,计算图像重建区域的优先级;最后根据优先级顺序,采用基于样例的方法对中央区进行重建,提高侧扫声纳图像质量。研究表明,重建后的侧扫声纳图像无论是在主观视觉还是客观评价指标方面,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采用本文所提方法得到的重建图像,能够清晰地反映海底特征,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侧扫声纳图像地理编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深入研究侧扫声纳图像地理编码理论的基础上,针对Q—MIPS格式的原始侧扫声纳图像进行了地理编码处理实验,并分析了重采样图像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法,最后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与传统的侧扫声纳相比,合成孔径声纳系统具有全覆盖无遗漏扫测,测量范围大、速度快,图像分辨率高等优点.本文介绍我国引进第一套SHAD)WS合成孔径声纳系统的技术性能,分析SHADOWS合成孔径声纳系统性能测试情况及实际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