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陕南移民搬迁由于搬迁人口多、时间长、搬迁类型复杂而受到社会和学术界广泛关注。通过对七堰移民搬迁社区的实证调研,认为政府的主导作用、生态环境压力和搬迁农户的预期是七堰移民搬迁社区的成功经验,构建"迁移—集聚"的城镇化模式是陕南移民搬迁社区的发展选择。  相似文献   

2.
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补助包括对地质灾害隐患监测人的补助和对选择避险搬迁的受威胁者的搬迁补助。为提高受威胁者搬迁积极性,提出新的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补助方案,在不扩大预期财政总支出的前提下调整了避险搬迁相关资金的分配方式,使及早选择地质灾害搬迁的受地质灾害威胁者享受的补助相对提高。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综合评价体系对新方案和现行方案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新方案在提升受威胁者搬迁的积极性和搬迁的紧迫感方面较现行方案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钻探施工环境条件不同,解决钻探设备搬迁机械化的方式也各异。本文谈到了我国曾使用过的一些钻探设备搬迁方式,并比较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加拿大、苏联、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在钻探设备搬迁方面的一些情况,内容涉及搬迁方式特点,搬迁装置的技术性能以及使用条件等等。 解决钻探设备机械化搬迁问题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完全取决于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和合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在莫斯科近郊煤田勘探工作中,要求钻进大量的浅孔。因此,一台钻机每月需要搬迁5~10次。如在详细及初步勘探地区则搬迁的距离比较近,而在普查勘探区搬迁距离达30~40公里或更远。  相似文献   

5.
《广西地质》2012,(1):53-53
为扎实做好避灾移民搬迁工作,确保移民"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目标实现。宜春市袁州区在避灾移民搬迁工作中严把"四关",积极妥善地抓好避灾移民搬迁工作。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区  相似文献   

6.
对地质灾害危害严重的隐息点实施避让搬迁,这是最有效减少地质灾害造成损失的重要措施,也是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有效办法。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综合工程。它不仅涉及隐患危险性评估、专家认定、搬迁项目立项,同时也涉及用地审批、土地征用、资金保障和土地房屋权属颁证等等诸多内容,所以一直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在省国土资源厅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地质灾害防治特别是地质灾害避让搬迁这项事关民生安全的重要工程有较大的推进,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避让搬迁项目用地紧张,工作进展缓慢,与老百姓的期望和要求仍存在不小差距。必须引起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我队在平原地区试用拖拉机搬迁钻塔成功。从而缩短了钻机搬迁时间,减轻了安装搬运钻塔时的笨重体力劳动。   相似文献   

8.
2010年盛夏,石门镇国土员杨彩树与当地村干部一起冒酷暑,在达篷村的小塘源地方挨门逐户地与当地200多户下山搬迁农户签订下山搬迁申请书、拆除旧屋等协议书。  相似文献   

9.
钻探施工的搬迁工作是占用劳力多、体力劳动强度最大的工作。如何实现搬迁机械化,节省劳力、摆脱笨重的体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等,早已成为广大勘探工人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0.
九龙县位于四川省西部,地势北高南低,地貌以山原和高山峡谷为主,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使九龙县地质环境较为脆弱,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大部分地质灾害的共同特点是在不同形式的反复消长变化中不断发展,多种致灾因素交互作用是九龙县地质灾害形成与发生的主要原因。对于稳定性较差、易发性高、危害人数比较多、治理难度大、治理费用高等共同的特点的灾点采用分期分批实施搬迁的原则,按照搬迁避险方式、依据搬迁安置选址原则进行搬迁。做好地质灾害防护工作,保护好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建立卫星对地观测数据集成系统是遥感卫星数据信息资源有效管理与应用的重要手段。从我国对地观测重大需求以及前沿科学问题入手,提出大数据环境下卫星对地观测数据集成系统建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大容量异构对地观测数据集成的语义技术、基于网格的遥感图像快速处理技术、遥感大数据深度分析技术、多数据中心协同处理及云平台技术,为实现集成卫星图像、地面观测数据和模拟模型的元数据管理、几何精度纠正和卫星数据质量评价、海量卫星图像数据的空间分析与知识发现、分布式高性能卫星图像数据管理和归档等基本功能,为解决海量卫星数据分布式存储与计算、数据集成与互操作、空间数据分析与地学知识发现提供新思路、新技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卫星重力资料在恢复地球重力场方面具有全球高覆盖率、高空间分辨率、高精度和高时间重复率等优点,为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简要回顾了卫星重力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四种卫星重力探测技术的原理和发展状况,并分析了三颗重力卫星的优点和不足,最后对卫星重力在地球科学中的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3.
卫星磁异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卫星磁异常研究进行了评述,包括:卫星磁异常研究的主要内容,卫星资料处理,卫星磁异常图、理论计算、地质解释及我国的卫星磁异常研究。  相似文献   

14.
GPS广播星历轨道误差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如何利用广播星历中的开普勒轨道参数和轨道摄动修正量计算GPS卫星轨道坐标的方法和步骤。编写了根据广播星历计算GPS卫星轨道坐标软件,并根据实际广播星历数据计算了GPS卫星轨道坐标,然后与同一历元的IGS精密星历所提供的每15min GPS卫星的坐标进行了比较,探讨其轨道误差,并得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针对嘉陵江流域存在雨热同期,水旱灾害频发的现象,为快速且准确地把握流域内降水与干旱情况,利用覆盖范围广且分辨率高的网格化IMERG卫星降水数据对嘉陵江流域进行多时空尺度反演,并基于卫星降水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对流域实行干旱监测。结果表明:1)根据分类指标与统计指标的计算结果,三种卫星降水数据中的IMERG-F能更准确地反映流域内的日降水量,与地面降水数据CC达0.737,整体高估地面降水2.6%,具有在干旱监测方面的应用潜力。2)三种卫星降水数据驱动的SPI指数在干旱监测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IMERG-F驱动的SPI指数与地面降水数据驱动的SPI指数保持较高的一致性(CC>0.9),较近实时产品IMERG-F更能准确地呈现出流域的干湿特征。3)卫星识别降水与干旱监测的能力受地形地貌的影响,IMERG卫星降水数据在平原丘陵地带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的卫星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科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经典卫星大地测量学着重研究地球几何形状、定向及其变化,并在实际应用中关注在地球表面上点的定位、重力及其变化。而现代卫星大地测量则不仅仅能在地表上长时间以10-9精度定位,而且它已远远超过原来经典的目标,已经涉及多种学科领域,可以提供和处理涉及原来是地球动力学、行星学、大气学、海洋学、板块运动学和冰川学等其他学科所需的信息,提供多种学科领域长期以来很难取得的数值和有可能解决它们相应的困惑。当然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卫星大地测量学仍然还有众多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然而可以预期,卫星大地测量学将与其他学科会有更多的交叉,不仅在大地测量学,而且在地球科学中会具有强大生命力,并将更大地影响和促进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行星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遥感图像的海岸线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秀琴 《福建地质》2012,31(1):60-66
海岸线是划分海洋与陆地管理区域的基准线,不同地貌的海岸线划分依据不尽相同,在卫星图像上的解译标志与提取方法也存在差异。根据我国东南沿海海岸地貌特征,研究其海岸线在ETM+、ALOS及SAR卫星图像中的解译特征标志,借助数字卫星图像处理技术,对试验区范围内不同类型海岸线图像进行提取。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various satellite instruments, which have been used to observe stratospheric ozone and other chemical compounds playing a key role in stratospheric chemistry. It describes the various instruments that have been launched since the late 1970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otal ozone column and ozone vertical profile, as well as the major satellite missions designed for the study of stratospheric chemistry. Since the discovery of the ozone hole in the early 1980s, spatial ozone measurements have been widely used to evaluate and quantify the spatial extension of polar ozone depletion and global ozone decreasing trends as a function of latitude and height. Valid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atellite ozone data have been the subject of intense scientific activity, which was reported in the various ozone assessments of the state of the ozone layer published after the signature of the Montreal protocol. Major results, based on satellite observations for the study of ozone depletion at the global scale and chemical polar ozone loss, are provided. The use of satellite observations for the validation of chemistry climate models that simulate the recovery of the ozone layer and in data assimilation is also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9.
从美国发射其第一颗遥感卫星一陆地卫星-1算起的30余年里,世界范围内商业遥感卫星技术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团体拥有自己的遥感卫星。除了更多各类的遥感器得以使用外,卫星的图像分辨率和覆盖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未来的发展更加令人振奋。国外遥感卫星(包括已经发射和计划要发射的卫星)简介是根据从国内外出版物中获得的信息整编而成,旨在给遥感应用提供一个现在和未来图像信息源的总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赣江流域TRMM遥感降水对地面站点观测的可替代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卫星遥感降水产品为无/缺资料地区的水文过程模拟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结合地面高密度雨量站网,在中国典型暴雨区赣江流域定量评估两种TRMM降水产品(3B42V7和3B42RTV7)的精度,并通过耦合分布式水文模型CREST,探讨了水文模拟中TRMM卫星降水产品对地面观测降水的可替代性。研究表明:3B42和3B42RT与地面观测流域平均月降水相关系数达到0.9以上,偏差在5%以内,日尺度上相关性略差,偏差略有增加。同时设计2种水文模拟对比试验:情景I为静态参数,使用地面雨量站降水率定模型参数,采用卫星降雨验证模型;情景II为动态参数,采用卫星数据重新率定模型参数,再利用卫星降雨验证模型。对比结果表明:情景II中完全使用TRMM降水后模型效果明显改善,证明TRMM卫星数据在赣江流域具有替代地面站点观测的潜力,但需要重新根据卫星降雨率定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