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内蒙古哈达庙金矿床位于天山—内蒙海西晚期褶皱带镶黄旗复向斜内。金矿化主要分布在燕山期花岗斑岩与石英闪长岩接触带以及邻近的火山角砾岩脉群内,矿体主要由含金石英脉和含金石英-电气石脉组成,金矿石品位较高。围岩蚀变自含金矿脉向外分别为硅化、电气石化、钾化、绿帘石化和碳酸盐化,金矿化同硅化和电气石化有关。硫、碳、氧和氢同位素数据以及黄铁矿痕量元素分析表明:同斑岩体有关的金矿化和在火山角砾岩脉群中产出的金矿化是同源不周演化阶段的产物,高f_(o2)和低pH值的物理化学环境是金沉淀富集的重要控制因素,矿床成因类型属斑岩型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
新疆塔吾尔别克金矿位于著名的阿希金矿附近,矿床产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第5段安山岩及安山质凝灰岩中,矿床主要受NW—NNW向构造蚀变带的控制,同时次火山相二长斑岩、爆破角砾岩筒(隐爆角砾岩)对成矿也具控制作用;蚀变类型主要有黄铁绢英岩化、硅化、碳酸盐化,热液成矿期包括石英-黄铁矿、石英-硫化物和石英-碳酸盐等3个阶段,形成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石英-碳酸盐脉型3种金矿化类型,表生期形成氧化金矿。在阐述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归纳出构造控矿规律、火山-次火山岩体控矿规律、中-低温成矿规律和多因复合成矿规律,综合勘查和研究成果,认为矿床的成因类型为与晚古生代早-中期火山热液有关、有次火山(斑岩型、爆破角砾岩筒型和隐爆角砾岩型)热液成矿作用叠加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三角顶金矿是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唯一发现的产出于中酸性岩体中“似玲珑式”金矿,矿床具有重要的区域找矿意义。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类型、岩矿石原生晕特征、含金石英脉的流体包裹体特征以及区域成矿事件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矿床成矿特征及其找矿意义。含金石英脉、含金硅化糜棱岩反映了三角顶矿区多期次、多流体参与的叠加复合成矿作用,其中含金石英脉呈现浅成中低温中低盐度流体的特征,与岩浆作用关系密切;含金硅化糜棱岩型矿石与动力变质作用关系更为密切;三角顶金矿成矿深度由西向东增大,西矿区石英脉型矿体代表了该期成矿的顶部,形成了石英脉型的穹顶式金矿化层。在矿区西侧的石英脉型穹顶式金矿化层和矿区东侧的含金糜棱岩化带中,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桃江半边山含金斑岩特征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振襄 《湖南地质》1994,13(4):212-216,198
半边山含金斑岩,赋存于桃江花岗闪长岩体外接触带冷家溪群中,已发现12条岩脉,呈北北东向带状分布。金以细粒自然金为主。金矿化主要富集在石英斑岩内的石英脉、蚀变带及其接触破碎带中。它的发现,具有现实意义和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5.
半边山含金斑岩体产于桃江花岗闪长岩外接触带之中元古界冷家溪群中,呈北北东向带状分布,推测时代可能属燕山期。金矿化主要富集于斑岩体内的石英脉、接触破碎带及蚀变带中。斑岩体以石英斑岩为主。在富集地段金矿化断续约150-250m,  相似文献   

6.
彭大明 《贵金属地质》1995,4(4):263-268
晋东北地区含金地层主要滹沱群和五台群下亚群;主要金矿类型有①含金石英脉型;②构造蚀变岩型;③微细浸染型;④爆破角砾岩型;⑤伴生金型。找矿应注意剪切带共轭交汇处、燕山期岩体内外接触带及煌斑岩脉等。  相似文献   

7.
彭大明 《地质与资源》1995,4(4):263-268
晋东北地区含金地层主要是滹沱群和五台群下亚群;主要金矿类型有①含金石英脉型;②构造蚀变岩型;③微细浸染型;④爆破角砾岩型;⑤伴生金型,找矿应注意剪切带共轭交汇处、燕山期岩体内外接触带及煌斑岩脉等。  相似文献   

8.
该金矿平均品位48克/吨,最高可达137克/吨,现已探明一定储量。自然金呈树枝状、粒状和不规则状与褐铁矿连生。矿床位于北东向麻城—团风断裂带东侧,大别山金银多金属矿区西北部。含金石英脉主要赋存于大别群铁冶组中段斜长角闪岩夹薄层片麻状混合岩的破碎带内。破碎带近东西向,见有绿泥石化,褐铁矿化和弱硅化。含金石英脉产状与破碎带基本一致,脉体形态简单、  相似文献   

9.
广西龙头山次火山-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龙头山金矿床与燕山晚期流纹斑岩、角砾熔岩等次火山岩相有关。据围岩和构造条件将矿体分为次火山隐爆角砾岩类、接触带-构造角砾岩类和围岩中断裂构造角砾岩等3种类型。主要金矿化与电气石化、硅化关系密切。通过矿石组成、Au及其伴生元素分布特征,以及S、Pb、H、O、C等稳定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综合研究结果,认为龙头山矿床是与次火山隐爆角砾岩有关的气成-高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夹皮沟金矿带分布在前寒武纪古陆边缘.金矿床(点)多赋存在鞍山群三道沟组的底部,近矿围岩主要是斜长角门岩与角闪斜长片麻岩.金矿化类型以含金石英脉为主,此外还有含金硅化带、含金挤压片理化带,含金断裂带以及围岩中的含金浸染体.工业矿体多未出露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