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都安地下河公园区域地质背景及喀斯特景观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都安喀斯特及地苏地下河系、都安天窗群、峰丛峰林等典型喀斯特景观的形成演化过程,认为都安喀斯特正处于地下和地表喀斯特彼此制约,却又相互协调、同步共生的特殊发育时期;揭示了古近纪以来,暂时性地表流水、地表河等各种地表流水与地下河间,历经独立、袭夺、改道、相连等阶段,对应地下与地表喀斯特间,由地表地下各向分散独立成景→地表地下各向单一网络式成景→地表地下统一网络式成景,并逐渐形成彼此对应喀斯特景观的演化序列和过程。其中,地表喀斯特作用,由强→弱,由主角→配角,并从西北侧至东南侧逐渐演化、分异,形成高峰丛深洼地→中峰丛洼地→低峰丛洼地→高峰林谷地→低峰林谷地5种不同且依次过渡的地表喀斯特地貌;地下喀斯特作用,则由弱→强,配角→主角,逐渐形成庞大、复杂的地下河喀斯特地貌——地苏地下河系;地下与地表间,由彼此独立→整体相互制约、协同共生,并形成由500多个天窗组成的天窗群。因此,公园既是全球展现地下河喀斯特景观美景的杰出代表地之一,又是全球地下河喀斯特地貌演化的杰出范例,还是展示地下与地表喀斯间彼此制约,却又协同共生发育的典型参照地。  相似文献   

2.
李小妹 《地理教学》2006,(6):11-13,15
新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课堂讨论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过程,是师生对话、生生协商的自由论坛。通过课堂讨论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发展地理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交际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10,(6):F0002-F0002
为给广大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创造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以进一步推进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与《地理教学》杂志社决定联合举办第一届全国原创中学地理教学实验设计评比活动。活动具体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4.
空间运输联系的分布与交流规律研究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9  
张文尝  唐秀芳 《地理学报》1994,49(6):490-499
空间运输联系是指在自然、社会、经济诸要素综合作用下,区域间通过交通运输设施进行旅客和货物交流产生的相互联系与作用。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方法,本文研究了客货运输的地域分布特征、地域间交流联系生成的内在机制、基本类型和增长演变的趋势,划分出客运联系“单中心”、“多中心”,货运联系“互补性交流”、“竞争性交流”、“递接性交流等类型,并提出了非均衡系数、集中度、首位联系量等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建立了以地质找矿为中心,以找到大矿为目标的地质勘查运行机制。该运行机制是由许多彼此相关的运行机制构建而成的:包括资金投入机制、地勘单位运行机制、地勘成果产出机制等紧密联系又相互制约的机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地勘体制改革的不断深  相似文献   

6.
高效的教学的本质是良好的师生交往互动,交往、互动皆因“问题”而起,倘若教学没有了“问题”,互动也就不存在了。“问题”是形成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桥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与行为悖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obit-ISM模型分析江西省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与行为悖离度影响因素,进一步解析各影响因素间的层次结构。结果表明:70%的农户具有生态耕种意愿,但仅部分农户发生了采纳行为,证实了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与行为发生悖离。通过Tobit回归模型分析文化程度、生态耕种培训、农户态度、耕地面积、生态环境污染认知、环保法规认知、风险认知、相互交流和自然资源状况对悖离度的发生表现出负向作用,而非农收入比重则具有正向影响;通过ISM模型分析农户态度、耕地面积、自然资源状况是表层因素,生态耕种污染认知、环保法规认知、风险认知是中间层因素,文化程度、生态耕种培训、非农收入比重、相互交流是深层次因素。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平等对话的意识,正逐渐进人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一种良好方式。在教育领域中,对话是师生间共创知识、交流情感的过程。学生获得知识不是被动灌人,而是师生通过对话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对话教学须以话题为基础,所以我们在实施对话教学时,首先要探索对话教学中话题的形成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民主参与”等现代理念逐步融入我国政府决策体系中,对公众参与的理解也基本上形成一个共识,既无论是项目论证还是规划决策,认为纯粹是政府部门或单纯是一项技术活动的观点已转变为是一项反映人民意愿的,政府与大众共同管理,彼此协商、交流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媞  刘艳芳  孔雪松 《热带地理》2014,34(2):266-274
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过程与自然过程综合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系统耦合理论,文章将具有城市化特征的各类城市人文要素的集合与组成生态环境的各类自然要素的集合视为2个相互独立又彼此影响的系统,分别从理论与方法的角度梳理并总结了当前中国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变化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中国学者不仅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和演化规律认识上取得了成果,而且在定量评价与测度两大系统各要素及系统之间的耦合机制方面积累了经验,也提出了实现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维护相互协调的对策。综合而言,目前国内研究在内容上的多维性特征、方法上的多元化特征和研究对象上的区域性特征明显,但同时还存在理论基础薄弱、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缺乏以及研究的滞后性和被动性等问题,今后应围绕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系统作用观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及预警机制、城市生态空间扩展与优化的模式与方法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创设能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有自主学习、讨论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师生的互动、交流、合作中轻松愉快地掌握地理知识。不难发现,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和谐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2.
台阁牧地区位于呼和坳陷盆地北部,该地区山前大断裂与低序次的北西、北北西向张性或张扭性断裂交汇、复合,彼此相互沟通,为深部地热流体上涌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此外,沿古基底隆起带顶部侵入的中基性岩脉成为地热的良好导体,它沟通地壳深部的热源。本文通过对台阁牧地区地热田的成因、地热开发有利地段及热储结构等进行分析,期望能对该地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太阳是地球上自然界变化的能量源泉,月球是地球上潮汐变化的策动力,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中地球的近邻。它们彼此相互联系,共同受太阳的引力和电磁辐射所制约,又相互影响,直接和间接地作用于地球上的自然界,并促进自然界包括气象水文的变化和发展。本文是从日月五星的整体影响出发,选用其相似周期,以探讨它在水文气象变化的反应,并用叠加方式于预报,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于后,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李开封  朱诚 《地理学报》2013,68(1):137-139
为推动海峡两岸地貌与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加强相互交流与合作, 由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教育与普及专业委员会、台湾高雄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2012 年地貌与第四纪环境演变教育研讨会”于2012 年11 月22 日至24 日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议题是:海峡两岸高校及科研院所地貌与第四纪环境演变的教育与普及、全新世环境演变与中华文明探源、地貌与地表过程、资源环境保育与治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东盟在地理上是山水相依的近邻,战略上彼此对对方都属至关重要的地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对东盟产生了压倒性的影响力,多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入。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尤其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与东盟进入了全方位合作的新时期,相互联系紧密而广泛,对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基础设施发挥"新支撑"角色。未来,中国与东盟的基础设施合作应以创造机会和营造区位为前提,共同推动泛亚铁路建设,形成区域合作新通道,并以泰国湾地区为重点区域,规划建设中国与东盟联系的运输中心和经济枢纽,保障并推动中国与东盟合作持续深化。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2010,(12):64-64
加拿大有很多华人,而只要有华人聚集的地方就有唐人街。早在19世纪中期,涌动在加拿大西岸的“淘金热”,就曾吸引大批华工前来建造铁路。这些华工身处异国他乡,举目无亲,语言隔阂,唯有靠彼此聚集、相互帮助才能生存发展,唐人街的雏形由此形成。凭借着更低的商品价格、更长的服务时间,唐人街逐渐在加拿大商界赢得了声誉。  相似文献   

17.
上海与香港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前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上海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香港国际城市的地位更上一层楼,特别是城市的国际影响和经济增长势头越来越突显。21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上海与香港的大都市如何定位?两个国际性城市将如何发挥各自特点、各自优势,并在今后的竞争中如何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必须从高层面、多视角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作者就城市经济与城市发展,以及城市功能的完善等基本问题作深入研究,并以期得到各位学者更多的学术指导与交流。  相似文献   

18.
【题记】我们习惯了埋头工作,习惯了自己学习研究,也习惯了检查督导,我们习惯了很多很多……现在我们得习惯交流,习惯相互学习和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9.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培养模式的创新。“世界咖啡汇谈”能够促进参与者深度对话,释放灵感与创造力,是创造集体智慧的有效方式。本文基于“世界咖啡汇谈”模式的理念和原则,将其与高校地理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通过“设定情境,明确共同学习愿景”“建设‘共同学习环境’,合作探索真正问题”“实现观点‘异花授粉’,共同创造集体智慧”“学会彼此倾听,共同催生深度对话”“总结反思,共同分享集体智慧”等路径培养大学生的质疑精神、批判思维与合作交流等优秀品质,促进学生形成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东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与东盟在地理上是山水相依的近邻,战略上彼此对对方都属至关重要的地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对东盟产生了压倒性的影响力,多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入。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尤其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与东盟进入了全方位合作的新时期,相互联系紧密而广泛,对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基础设施发挥"新支撑"角色。未来,中国与东盟的基础设施合作应以创造机会和营造区位为前提,共同推动泛亚铁路建设,形成区域合作新通道,并以泰国湾地区为重点区域,规划建设中国与东盟联系的运输中心和经济枢纽,保障并推动中国与东盟合作持续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