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已开始积累关于地震前在周围地区地球内部温度上升的资料。在1970年普尔热瓦尔斯克地震前的两个半月内,“普尔热瓦尔斯克”钻井的水温和水位都有升高;在达吉斯坦地震(1970)前的两年中热流增加了两倍;1974—1976年间在费尔干纳发生几次破坏性地震之前的10—20天中,费尔干纳洼地的钻井和温泉的水温都曾变化了好几度。同时还发现在日本的有珠火山附近岩石温度出现变化之后便伴有地震发生。然而,所有上述测量工作都不是系统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油田开发过程中,油层内部流体渗流所引起的含油饱和度、流体压力变化以及原油脱气均可导致时移地震资料的差异振幅. 时移地震资料可以揭示油层内部渗流的影响,为划分油藏流体流动单元提供依据,根据差异振幅的幅度及范围可以确定流动单元的品质及范围,并且油层内部的渗流影响发生在同一流动单元之内.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并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陈绍绪 《地震》1992,(5):29-34
本文在重新审查了1979—1989年河北省内全部及邻区个别台站的地形变、水化学、深井水位、地电、地应力等定点前兆观测资料以后,发现异常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是复杂的,各种单项手段的异常与地震没有确定的对应关系,但似乎可以看出在河北省及其邻近地区M_s≥4.8地震前数月,异常有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过程。按各单项手段对应地震的评分值R作带权平均合成,发现在M_s4.8以上地震之前,合成量有一个逐步上升过程,地震发生在峰值后70天之内。对合成量进行积分,其积分值与震级呈线性关系,据此可以估计未来的震级。此方法对应地震的比例为90.9%,预报效能R值为0.81。  相似文献   

4.
古地震学、地震复发性及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25年中,地震地质学家和古地震学家们在确定单个古地震的时间和强度方面取得了重要信息。全球大部分地区,历史地震记录都短于地震轮回长度(发生一次会释放出某个地区长期累积的平均地震  相似文献   

5.
应用地震危险性评定专家系统,根据区域地球物理、地质等方面资料,进行了潜在震源区划分、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地震危险性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其结果与传统方法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在查阅历史地震记载资料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地震历史记载的辨别;(2)地震历史记载资料评价的应用;(3)无震历史记载的查证;(4)历史行政分区和地名考证的应用。在历史地震记载的真实性、可靠性确定之后,确定的地震参数才可信、可用。  相似文献   

7.
韩渭宾 《四川地震》2002,(3):1-8,14
从地震目录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地震定位和震级测定的精度,统计时空范围的选取和地震活动随时间起伏的确定等方面论述了地震活动性研究中必须重视资料可靠性,并评述了一些资料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对地震震中资料进行集群分析,确定线状构造,可以查明活断层。本文对天津—渤海地区的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勾画出地震线,从而提供了天津蓬莱断裂(海河断裂)是NWW向规模宏大的活动断裂的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的地震波速模型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陆钻探区地震资料的解释正确与否取决于对该区确定地震波速模型, 地震波速模型的确定是反射地震处理极为困难的问题.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提供了难得的深孔岩性、构造与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可以对结晶岩区地震资料时深转换的精度与地震波速模型的确定进行检验.本文介绍了科学钻探前根据地表资料建立波速模型的方法及钻探后由钻孔资料建立波速模型的方法.由地表资料建立的波速模型其精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其波速反演的方差将随深度成正比地放大,在有钻孔时应尽量根据钻孔资料加以修正.由地球物理测井和岩芯的波速测试结果建立的波速模型结予波速估计值均匀的约束,说明由钻孔资料取得的波速模型可以有效地降低在深部的误差,提高地震反射与岩性变化和波阻抗合成的地震道之间的相关性.为检验波速模型,由测井资料与波速模型作出的合成地震道与反射地震剖面对比时还必须考虑到井孔的实际轨迹,否则对比相关性可能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0.
喜马拉雅地区的地震活动与近期地壳运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穿越条件的限制,用地面地质方法研究喜马拉雅地区的近期地壳运动有许多困难,但是地震活动与地震波特点可以为我们提供这方面的信息。我们对1897年以来80年间喜马拉雅地区的地震,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1.根据地震活动与震源机制资料研究断层的现代活动方式。2.用零矢量方法确定地块运动位移矢量的方向。3.根据地震矩估算地壳滑动速率。最后,根据这三方面的工作成果,对这一地区的近期地壳运动模式做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1.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回顾[伊朗]米尔扎依引言地震危险性分析可以分成经验的-统计的、确定性的和概率的等几类方法。经验的方法直接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和古地震资料来确定地震活动性和评定场点的地震危险性;在确定性分析方法里,表示第四纪或近代地壳活动证据的断层或者...  相似文献   

12.
上周发生的破坏了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的较大地震并不使地震学家们感到惊异 ,同样使地震学家们并不吃惊的是其造成的破坏 :震中的村庄被夷为平地 ,附近的普杰市几乎完全被震毁 ,在 3 0 0 km处的艾哈迈巴德的学校遭到破坏。在数分钟之内 ,1万多人丧生。但是 ,更糟的事正在来临 :刚刚袭击了印度遥远的西部沙漠地区 (人口相对稀少的农村地区 )的同类地震 ,在未来几十年内 ,在次大陆的某个地方 ,可能会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形下突然发生。地震学家们可以肯定 ,多达 1 2次的更大的地震将会袭击次大陆的北部边缘。科罗拉多大学的博尔德分校的构造物理…  相似文献   

13.
珊溪水库M_L4.6震群精确定位与发震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浙江、福建区域地震台网和珊溪水库台网给出的P波走时资料,通过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联合反演方法,重新确定了珊溪水库地震的震源参数。并通过假设发震断层可以用一个平面进行拟合的思路,利用重新确定的震源参数拟合得到了发震断层面参数。收集了2267条P波到时数据,求解了ML4.0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结合水库区的断层活动性特征和宏观调查资料,讨论了珊溪水库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14.
1986年8月31日至9月1日,珠海市科委和广东省地震局在珠海市联合召开了《珠海市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地震影响小区划》阶段性成果审核会。国家地震局烈度评定委员会听取和组织审核了广东省地震局关于这方面工作的阶段成果报告。 对阶段成果讨论评审后认为:这一阶段按国家地震局《工程地震工作大纲》在区域地震构造背景、区域内几条主干断裂的研究、地震区带划分、区域地震活动特征、潜在震源划分和确定地震活动参数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工作。阶段成果报告资料充实可靠,科学思路清楚,分析方法比较系统,对影响因素的考虑比较全面,可以作为下一步工作的基础。其提供的有关参数可以作为计算场地反应谱的输入值。与会代表对今后工作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审核会开得活跃、成功。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省级的地震分析预报单位的角度,总结了大同地震前如何判定水化前兆异常、进行异常的组合分析、确定地震三要素以及提出预报意见等方面的经验与体会。由于采用了水化地震分析预报方法实用化攻关的成果,在资料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在地震前仍提出了较好的短临预报意见。表明实用化攻关是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6.
一、序言地震发生在整个地球上,它使世界各国蒙受灾难。只有在广泛交换和综合统一所有地震资料的基础上才能了解地震本身的过程,同时也才能估计地震危险的程度。国际地震中心在综合地震资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国际地震中心位于大不列颠纽贝利。它是非官方性组织,由三十五个以上的对地震感兴趣的国家机构资助建立的。全世界一千多个地震台的记录资料都被送到这里。国际地震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所有送来的资料重新确定震中参数、使之更为确切,确  相似文献   

17.
在潜在震源区及其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中,地震活动性分析和构造条件的类比一直是比较重要的方法,但对活断层资料的应用却显得不够充分。本文通过对活断层所能提供的各种信息所做的分析和讨论,阐述了在判定潜在震源区中活断层资料在三个方面所起的作用。1、潜在震源区范围的确定;2、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的确定;3、大震复发周期的判定。  相似文献   

18.
逆掩盘模型可解释太平洋西北部的地震灾害美国国内石油勘探方法已证明对从事地震和地质构造学研究的科学家们有帮助。近年来,石油工业已使研究界可以得到曾经严格保密的地震反射剖面资料。最近,美国地质调查局的一个地质学家小组根据西雅图地区的地震反射资料研究出一个...  相似文献   

19.
二维菲涅耳带共反射面元叠加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量研究证明CRS叠加能提高地震勘探的信噪比,但是能否提高分辨率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CRS叠加孔径.本文详细探讨了地震波反射过程中菲涅耳带的特征,认为起伏地形下菲涅耳带可以采用椭圆予以近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菲涅耳带来确定CRS叠加孔径的方法,并应用于泌阳凹陷陡坡带的地震剖面.结果表明,由于菲涅耳带确定的叠加范围使地震信号的能量达到最佳,相对于CMP叠加,菲涅耳带CRS叠加同时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特别显示了中深部较弱的地震信息,而常规的CRS叠加则只在于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和改善浅部的地震信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回顾,展望及对现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有关条文的理解,论述了历史地震研究在工程地震中的重要作用。历史地震研究,不仅在甄别历史地震参数、评定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编制地震烈度区划图、分析地震资料的时空不均匀性和历史地震对场地的方面是主要的手段和方法,而且在提供具有概率含义的抗震设防参数、编制综合性的设防区划图、确定背景地震强度等方面,也可能成为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