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区域沉积环境、岩心描述、岩心室内外分析化验资料、录井资料、测井资料分析基础上,结合渤海海域中南部晚第三纪沉积模式,通过河流相—曲流河和湖相—三角洲沉积、浅水三角洲沉积特点及相标志与渤中28-2南油田群的实际资料综合对比分析,认为渤中28-2南油田群明化镇组下段中部沉积了一套湖相浅水三角洲,浅水三角洲的形状主要以鸟足状浅水三角洲为主,它区别于曲流河沉积,也不同于典型的三角洲沉积。平面上是曲流河沉积向前伸入水下湖相的延伸,仍以河道沉积为主,表现出湖盆面积小、水体浅、能量弱、波浪及岸流作用小、无潮汐作用、湖水密度小等沉积特征。该认识对油田的滚动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秦皇岛32—6油田目的层主要为上第三系明化镇组,次为馆陶组。通过对单井(QHD32—6—4井)的岩心观察发现,明化镇组岩性以泥岩、粉砂岩及细砂岩为主,为曲流河沉积;馆陶组岩性以含砾砂岩、砂砾岩夹泥岩为主,为辫状河沉积。从曲流河、辫状河沉积中分别识别出8种和4种岩石相类型。结合岩石相类型及垂向组合关系认为,本井曲流河沉积微相类型丰富,可发育点沙坝、天然堤、决口扇及河漫滩等4种微相类型,辫状河沉积微相类型较为单一,仅发育心滩微相。  相似文献   

3.
以岩心、测井、地震、岩石薄片、分析化验等资料为基础,通过对研究区内的岩性特征、测井曲线形态及沉积微相特征分析,对塔贝尔凹陷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塔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三角洲、湖底扇和湖泊沉积体系,其中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是研究区内最为发育的沉积体系类型.综合利用地震属性分析、砂岩百分含量、重矿物等资料,对...  相似文献   

4.
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岩石薄片、分析化验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东区块山西组山1、山2段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苏东气田东北地区山西组山1、山2段发育了洪泛曲流河沉积体系,主要沉积微相有曲流河道、边滩、河漫滩、河道间等微相类型。在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区内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认为区内山2沉积期:发育曲流流河道砂体,储层以褐色含砾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细砾岩为主,并且沉积期为近物源区的冲积平原河流相沉积,受潮湿气候及弱水动力沉积环境的影响,大面积发育河漫沼泽沉积,为煤层提供了温床,纵向上形成了3~5套煤层,物源供给相对充沛,形成了一定厚度的曲流河道块状砂体沉积;山西组山1沉积期:受潮湿气候的影响,广泛发育湿地河漫湖泊、河漫滩沉积。  相似文献   

5.
根据岩心、测井解释、录井资料和地震资料,对姚一段的沉积微相类型、展布特征及其沉积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黒帝庙地区姚一段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本次研究建立了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其可划分出浅水三角洲平原、浅水三角洲前缘和前浅水三角洲,根据不同的沉积特征,各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多种沉积微相。与正常三角洲不同的是,浅水三角洲前缘河口沙坝不发育,且在该地区前浅水三角洲地带发育出露湖面的浅滩。  相似文献   

6.
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古近系沉积特征及其沉积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黄海盆地经历了多年油气勘探,无论是在中生界还是新生界,至今未获得油气突破。新生界储层具有优越的储集条件,故重点分析了古近系阜宁组和三朵—戴南组的沉积特征及其沉积演化特征。以钻井和测井资料为基础,将阜宁组和三朵—戴南组划分为4种沉积相类型,即河流相、扇三角洲相、三角洲相和湖相,其中河流相在研究区可划分为辫状河流相和曲流河流相;并且分析了各沉积相、沉积亚相和沉积微型的岩电性特征。仔细解剖地震反射特征,进行阜宁组和三朵—戴南组地震相分析,以单井相分析为基础,解析各地震相沉积意义。根据瓦尔特定律,将单井沉积相分析与地震相分析充分结合,分析各层段沉积相分布特征。阜宁组主要发育曲流河流相、扇三角洲相、滨浅湖相和半深湖相;三朵—戴南组主要发育辫状河流相、扇三角洲相和滨浅湖相。根据区域构造演化特征,结合沉积相分析,深入分析了研究区古近系阜宁组至三朵—戴南组的沉积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岩石薄片、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塔贝尔凹陷南屯组二段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塔贝尔凹陷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和湖泊沉积体系,其中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是研究区内最为发育的沉积体系类型.综合利用各种地震相分析、地震属性分析、砂岩百分含量、地层倾角测井、重矿物等资料...  相似文献   

8.
从岩心相,测井相,沉积展布几个方面对文安斜坡东营组的总体沉积特征进行了论述,并将研究区的沉积相类型定义为河流相。通过对研究区岩心相的详细分析,认为东营组主要发育有边滩微相、天然堤微相和泛滥平原微相。在岩心相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了对沉积相响应较好的三类测井曲线,得出了研究区的测井相模式。根据对该区东营组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的研究表明,研究区以河流沉积和泛滥平原沉积为主,河道类型主要为曲流河至网状河,总体上呈由东向西方向展布,由早期的河道向下侵蚀作用为主到中晚期的河道侧向侵蚀作用为主,向湖盆方向河道变宽变浅直至消失,呈泛滥平原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了泛滥平原化河流相的相模式。  相似文献   

9.
大庆油田属于高勘探开发油田,以岩心、钻/测井资料为基础,分析了研究区萨尔图油层组沉积相、亚相、微相的沉积特征,划分出辫状三角洲相、三角洲相、湖相3种沉积相,同时划分出辫状三角洲平原、辫状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浅湖5种沉积亚相,以及辫状分流河道、泛滥平原、辫状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砂坝、砂滩、滨浅湖席状砂、滨浅湖泥坪12种沉积微相。根据各单井沉积相、亚相、微相的划分,分析泰康—西超地区萨尔图油层组各砂层组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在沉积相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结合油气地质特征,认为研究区存在两大有利油气区带,一是江21—杜65—来20井斜坡带,二是杜53井区。  相似文献   

10.
本次研究依据大量的钻井、露头和岩心资料,根据沉积构造、沉积层序特征及测井曲线对比分析,对姬塬地区延九段的沉积相进行研究,认为本区延九段为潮湿气候条件下的辫状河—辫状三角洲沉积,且明确了沉积相的时空展布和变化规律。研究区辫状三角洲平原上分流河道比较发育,还发育分流间、决口扇和沼泽沉积;三角洲前缘上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间。研究区储层砂体发育各种层理构造和侵蚀构造。河道砂坝储层物性好,常叠覆形成构造小高点,可形成构造-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11.
梁杰 《海洋地质前沿》2014,30(10):57-61
充分利用黄海盆地及其邻区钻井、测井、地震等多种资料,综合分析了构造作用对该研究区三叠系青龙组储层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残存青龙组呈分割状NE—NNE向分布,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发育台地、陆棚等沉积相类型;印支—燕山运动时期造成的沉积间断使青龙组遭受强烈的风化剥蚀,形成了储集条件良好的古岩溶储层,其在平面有一定的分布;断裂在青龙组主要为NE向分布,可极大改善储层的性质;初步预测储集条件较好储层主要分布于WX5-ST1井—CZ24-1-1井—CZ35-2-1井一线周围,呈NE向展布。  相似文献   

12.
西湖凹陷中-下始新统宝石组油气地质与勘探潜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西湖凹陷是东海陆架盆地油气勘探潜力最好的凹陷之一。通过西湖凹陷宝石一井中下始新统宝石组井震资料,厘定了影响油气资源计算结果较大的关键参数,如烃源岩厚度、有机质油气产率、排聚系数等;建立了构造、沉积、孔隙度与油气生、运、聚模型,编绘了西湖凹陷宝石组生油岩厚度图、有机碳、Ro、生油气强度等值线图;采用BASIMS 4.5盆地综合模拟系统重现了西湖凹陷宝石组的地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和运聚史,分析了宝石组空间展布特征与生、储、盖、圈、运、保等地质条件,提出并建立了宝石组合油气系统。利用多种方法定量计算的宝石组生烃量和资源量与西湖凹陷已证实的主力烃源岩系平湖组相似,认为宝石组是西湖凹陷又一重要烃源岩及油气勘探目的层系,拥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3.
南黄海盆地是在前震旦系克拉通基础上发育的中、古生界海相与中、新生界陆相多旋回叠合盆地。通过地震资料解释,结合邻区钻井与区域地质资料,对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中、古生代地层及其形成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沉积了较全的中、古生界海相地层,发育第四系—新近系、中—下三叠统青龙组、上二叠统、下二叠统—上泥盆统、中—下志留统,奥陶系—震旦系和前震旦系变质岩系等7套地震地质层序;主要经历了前震旦纪基底形成、震旦纪—早古生代克拉通发育、晚古生代—中三叠世稳定台地—陆内裂陷、晚三叠世—古近纪形成与抬升剥蚀及新近纪-第四纪坳陷沉降5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组沉积环境演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东海西湖凹陷TWT井位于盆地南部,PHA井位于盆地西部斜坡,是目前西湖凹陷揭露平湖组最多的两口钻井,以PHA,TWT井平滑组沉积特征及古生物资料为依据,以海平面升降控相原理为指导,通过旋回地层学分析,建立了A,B,C,D四个等时沉积旋回,而而旋回间两井对比受相应的地震波组控制。通过对比,建立了Dt-Ap的具最大地史跨度的平湖组沉积序列;而Bt,Ct与Bp,Cp之间的沉积旋回对比,揭示了同沉积期空间  相似文献   

15.
西湖凹陷平北地区平湖组基于地震多属性的储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新统平湖组是东海西湖凹陷平北地区最重要的油气储层,但受资料条件的限制,应用常规方法无法进行精细的储层预测,制约了研究区的油气勘探部署和进程。应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结合测井曲线、岩心、岩性及区域地质资料,对平北地区平湖组的岩相进行了精细解释,并对有利目标区进行了初步预测,结果表明,平北地区平湖组发育潮汐控制的三角洲相和潮坪相两种类型的沉积相,并以三角洲相内的储层发育,砂体连片性好,工区西南部三角洲前缘相发育区为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16.
南海北缘东部盆地油气资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海北缘东部的珠江口盆地及台西南盆地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根据区域构造背景、盆地发育分布的特点及中、新生代的油气地质条件,结合含油气构造、油气田、油气井的分布规律,利用油气资源评价的理论、方法,对区内的油气资源进行了综合研究,并按照油气资源状况划分出油气富集区、油气潜力区、油气远景区,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划分出4条油气富集带、11条油气潜力带、8条油气远景带,充分显示了该区石油、天然气的分布规律和油气地质特点,为商业性的勘探开发和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月桂峰组生物地层及古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月桂峰组分布于台北坳陷西带,上覆灵峰组、下伏石门潭组,由灰黑色泥岩、砂岩组成。在微体古生物和地球化学微量元素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确立它属古近纪古新世沉积,推测可能为古新世早期,该地层相当于苏北盆地阜宁组一段。月桂峰组所含孢粉、藻类化石组合及地球化学微量元素特征表明月桂峰组当时的沉积环境以淡水湖相为主,局部时期(晚期)可能演变成海陆交互相,或者受到海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仅需若干特定层次的风速与气温的观测(或计算)值便可算出大气稳定度的5个简化式。计算结果显示:(1)所论海区可沿用风速的对数律,而(气温—表面水温)的对数律是有条件地被采用;(2)R_1=R_2,R_1=ζ_2和ζ_3=ζ_2。  相似文献   

19.
从海水的平衡潮理论出发推导出气压长周期变化的一种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气候潮的概念,并构造出了气候潮的公式,为预报发生在山东乃至全国、全球的特大型气象灾害找到了一条有用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